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赛博朋克(Cyberpunk)是西方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类型,奠基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的《精神漫游者》影响了此后一系列艺术创作的产生。赛博朋克对电子科技快速发展的近未来世界进行了描绘:阴沉多云的天空笼罩着一个密集的城市空间,错综复杂的建筑空间,和横向交织复杂的交通网路,以及自内向外发散的电子LED灯光,构成了赛博朋克的社会背景,如果从高空俯瞰下去赛博朋克所描绘的城市就像一块不规则的集成电路板,那些复杂的建筑分布像是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一般,而交通网络更像是电源回路将电子原件连接,而那些向外散发的LED灯光如同电路板上的指示灯一般告诉人们这块“电路板”正在运作。
关键词:赛博朋克;科幻;艺术风格;哲学;影视作品;未来;现实
导论
赛博朋克是英文CyberPunk的直译,cyber全称是cybernetics即控制论,也有网络、电脑的意思,cybernetic象征着一种集成的秩序,而punk顾名思义即摇滚音乐的朋克风格,它象征着80年代年轻人放荡不羁的、反叛的一种态度,而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秩序中的反叛,构成了一个十分戏剧矛盾的词语“赛博朋克”。美国作家飞利浦迪克于上世纪60年代发表的作品《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作为赛博朋克出现的前身,80年代出版的“扩张三部曲”奠定了赛博朋克在科幻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于此同时著名科幻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拍摄的《银翼杀手》(1984)则将赛博朋克的艺术风格升华进了电影中。
一、赛博朋克的城市森林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在接下来的30年间飞速发展,并且迅速跻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这种快速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种现象,即建筑的新老交替产生的城市间的落差感,代表金融与科技的现代主义建筑迅速的在“核心地带”拔起,这种改变了世界二份之三天际线的西方建筑设计方式开始席卷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国度,高耸入云的建筑高度,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设计代表了人类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同时我们往往又能看到这样一种城市景象,便是在这些高楼大厦的“脚下”附拥着一些老旧传统的市井楼房,与代表金融科技的大厦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东方的传统与西方的先进的碰撞,产生了一种新颖的艺术元素。这种现象便被融入到了赛博朋克的世界观内,它代表的是一种明显的金字塔型社会阶层性,是快速发展不平衡强化了这种阶层性,传统的被滞后或者遗忘而新式的东西不断攀升。
《银翼杀手》便是以90年代的香港和日本涩谷为灵感来源,香港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密集层级式的建筑分布;涩谷商业区满目琳琅的灯管与广告牌。赛博朋克的未来世界里充满着文化的交融,也许在现在看来那些颇有些折衷主义色彩的城市景象显得有些怪诞。但是在科技与网路的推进下,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似乎正在被拉近,赛博朋克的作品似乎告诉人们,这种现象也许是未来的一种走向,在控制论的背景下社会正在被“集成”,而人的价值变得低下,事物变得可以随意的选择组合,变得模块化。
一边是混杂三不管的贫民窟,一边是灯光闪耀的高楼大厦,这种景象代表的是贫富差距,无政府状态与有政府状态的对比,现实的残酷与浮华理想的对比。当今世界上其实的确存在这种景象,比如巴西的贫民窟,印度的贫民窟,还有似乎已经被人遗忘的香港九龙寨城,动画《攻壳机动队》就用了大量香港的城市元素作为世界观的蓝图,那些老旧并且密集分布的居民楼,繁忙的街市,来往的不同人群,高低错落的霓虹灯与广告牌是香港城市的特点。同时我想稍微详细的以香港的九龙城寨为例子进行分析,因为九龙寨城的元素特点同时被《银翼杀手》和《攻壳机动队》拿来创作,而我们知道赛博朋克的核心矛盾是控制与反叛,九龙城寨是上个世纪的一个无政府三不管地带,是特殊的建筑奇观,使得那块区域无疑代表了一种时代的现象,它的存在与当时香港作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对比,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对比使之成为了赛博朋克电影里最具有符号性的元素之一。
九龙寨城(或称九龙砦城,俗称九龙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时代位于今九龙城区的一座围城,属于香港历史城区,于1993年被拆除。九龙寨城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中国的宋朝时代,原是防卫外敌的据点。由于二战期间,日本占领香港,为了扩建军事机场,日军拆毁了城墙,战后,许多露宿者开始选择九龙寨城聚居,又由于复杂的管辖权原因,九龙寨城变成了三不管地带,到70年代时,九龙寨城人口增至两万五,香港90%的海洛因由此输出。同时,各色大小妓院、赌场、斗狗场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应然而生。由于寨城的特殊性,那里成为了底层人民的乌托邦,贫困落魄投机的人选择了那里,使得在70年代到80年代,九龙寨城的人口数量激增到了5万人之多,脱离了政府的管轄,各种非法建筑像一个个集装箱堆叠般大量搭建,组合成了一个迷宫般的庞大的建筑集合体,它的形成是随机的,没有图纸,也没有规划,没有秩序,使得九龙寨城在人类社会普遍迈向新文明的进程上显得尤为特别,它是底层人民的乌托邦,神秘而又充满着不确定性,
正是由于九龙寨城的这些特殊性,很快就被建筑学家和艺术家所发觉,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它非常恰当的符合了赛博朋克在秩序与反叛这个主题上反叛的一面,成为了反乌托邦的典型。与其说它的建筑风格是折衷主义的,也许它的风格可能比折衷更为混乱,几乎每种元素都能被选择。
二、赛博朋克影视作品所提出的哲学思考
“矛盾永远存在,没有地上天国”,这是我国伟大的经济学家顾准说的话,就像Cybernetic和punk所想告诉人们的一样,是对未来一面的诠释,亦或者说是一种警示,有些人也许对科技的发展持有乐观的态度,但是也有人对其做出了另一种预示,就是当人类过度的依赖科技的功能时,也许那时候人类不再是主导自己的唯一,而是那些机器与网络,科技的发达开始抵消人类的价值力,甚至像毒品一样使人们不断的索求科技的便利,那么整个星球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自然不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信仰,而是科技成为了我们的主宰,人们在不断幻想创造一个地上天国的同时,发现双脚已经无法踏入松软的土壤。
《银翼杀手》与《攻壳机动队》的共性是他们都以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矛盾提出了哲学问题,但《银翼杀手》突出的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是否也能被定义成一个新的物种,人类是否需要认同机器;而《攻壳机动队》突出探讨的是当精神不再局限于肉体以后,生命的意义是否还存在。二者所构筑的未来世界都是基于能源的有限这一限制作为矛盾基础,如果说是人类发现了取之不竭的能源那就另当别论了,这里就不再深入探讨。
《银翼杀手》中有一个这样的场景:被设定只有4年寿命的电子复制人罗伊找到了开发和制造他的科学家,乞求科学家将他的寿命延长,但是科学家告诉罗伊他也没办法延长他的寿命时,罗伊感到了绝望并且愤怒,一气之下他杀害了自己的造物主。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不仅在他早期的电影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即“把上帝杀死之后,人该去向哪里”,近几年的《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中也将此问题作为了电影的哲学问题。只不过一个是人工智能杀害了人类,而后者是人类杀害了造物主。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会不会也是某个“上帝”手中的复制人呢,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便通过了赛博朋克向未来提出了这一终极问题,为电影增添了极大的深度。
参考文献
[1]《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美)菲利普·迪克 译林出版社 2013-9
[2]《神经漫游者》威廉·吉布森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01
[3]《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 薛求理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1-6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赛博朋克;科幻;艺术风格;哲学;影视作品;未来;现实
导论
赛博朋克是英文CyberPunk的直译,cyber全称是cybernetics即控制论,也有网络、电脑的意思,cybernetic象征着一种集成的秩序,而punk顾名思义即摇滚音乐的朋克风格,它象征着80年代年轻人放荡不羁的、反叛的一种态度,而两个词结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秩序中的反叛,构成了一个十分戏剧矛盾的词语“赛博朋克”。美国作家飞利浦迪克于上世纪60年代发表的作品《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作为赛博朋克出现的前身,80年代出版的“扩张三部曲”奠定了赛博朋克在科幻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于此同时著名科幻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拍摄的《银翼杀手》(1984)则将赛博朋克的艺术风格升华进了电影中。
一、赛博朋克的城市森林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经济在接下来的30年间飞速发展,并且迅速跻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这种快速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种现象,即建筑的新老交替产生的城市间的落差感,代表金融与科技的现代主义建筑迅速的在“核心地带”拔起,这种改变了世界二份之三天际线的西方建筑设计方式开始席卷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国度,高耸入云的建筑高度,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设计代表了人类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同时我们往往又能看到这样一种城市景象,便是在这些高楼大厦的“脚下”附拥着一些老旧传统的市井楼房,与代表金融科技的大厦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东方的传统与西方的先进的碰撞,产生了一种新颖的艺术元素。这种现象便被融入到了赛博朋克的世界观内,它代表的是一种明显的金字塔型社会阶层性,是快速发展不平衡强化了这种阶层性,传统的被滞后或者遗忘而新式的东西不断攀升。
《银翼杀手》便是以90年代的香港和日本涩谷为灵感来源,香港的东西方文化碰撞,密集层级式的建筑分布;涩谷商业区满目琳琅的灯管与广告牌。赛博朋克的未来世界里充满着文化的交融,也许在现在看来那些颇有些折衷主义色彩的城市景象显得有些怪诞。但是在科技与网路的推进下,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似乎正在被拉近,赛博朋克的作品似乎告诉人们,这种现象也许是未来的一种走向,在控制论的背景下社会正在被“集成”,而人的价值变得低下,事物变得可以随意的选择组合,变得模块化。
一边是混杂三不管的贫民窟,一边是灯光闪耀的高楼大厦,这种景象代表的是贫富差距,无政府状态与有政府状态的对比,现实的残酷与浮华理想的对比。当今世界上其实的确存在这种景象,比如巴西的贫民窟,印度的贫民窟,还有似乎已经被人遗忘的香港九龙寨城,动画《攻壳机动队》就用了大量香港的城市元素作为世界观的蓝图,那些老旧并且密集分布的居民楼,繁忙的街市,来往的不同人群,高低错落的霓虹灯与广告牌是香港城市的特点。同时我想稍微详细的以香港的九龙城寨为例子进行分析,因为九龙寨城的元素特点同时被《银翼杀手》和《攻壳机动队》拿来创作,而我们知道赛博朋克的核心矛盾是控制与反叛,九龙城寨是上个世纪的一个无政府三不管地带,是特殊的建筑奇观,使得那块区域无疑代表了一种时代的现象,它的存在与当时香港作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对比,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对比使之成为了赛博朋克电影里最具有符号性的元素之一。
九龙寨城(或称九龙砦城,俗称九龙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时代位于今九龙城区的一座围城,属于香港历史城区,于1993年被拆除。九龙寨城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中国的宋朝时代,原是防卫外敌的据点。由于二战期间,日本占领香港,为了扩建军事机场,日军拆毁了城墙,战后,许多露宿者开始选择九龙寨城聚居,又由于复杂的管辖权原因,九龙寨城变成了三不管地带,到70年代时,九龙寨城人口增至两万五,香港90%的海洛因由此输出。同时,各色大小妓院、赌场、斗狗场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应然而生。由于寨城的特殊性,那里成为了底层人民的乌托邦,贫困落魄投机的人选择了那里,使得在70年代到80年代,九龙寨城的人口数量激增到了5万人之多,脱离了政府的管轄,各种非法建筑像一个个集装箱堆叠般大量搭建,组合成了一个迷宫般的庞大的建筑集合体,它的形成是随机的,没有图纸,也没有规划,没有秩序,使得九龙寨城在人类社会普遍迈向新文明的进程上显得尤为特别,它是底层人民的乌托邦,神秘而又充满着不确定性,
正是由于九龙寨城的这些特殊性,很快就被建筑学家和艺术家所发觉,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它非常恰当的符合了赛博朋克在秩序与反叛这个主题上反叛的一面,成为了反乌托邦的典型。与其说它的建筑风格是折衷主义的,也许它的风格可能比折衷更为混乱,几乎每种元素都能被选择。
二、赛博朋克影视作品所提出的哲学思考
“矛盾永远存在,没有地上天国”,这是我国伟大的经济学家顾准说的话,就像Cybernetic和punk所想告诉人们的一样,是对未来一面的诠释,亦或者说是一种警示,有些人也许对科技的发展持有乐观的态度,但是也有人对其做出了另一种预示,就是当人类过度的依赖科技的功能时,也许那时候人类不再是主导自己的唯一,而是那些机器与网络,科技的发达开始抵消人类的价值力,甚至像毒品一样使人们不断的索求科技的便利,那么整个星球将会发生彻底的改变,自然不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信仰,而是科技成为了我们的主宰,人们在不断幻想创造一个地上天国的同时,发现双脚已经无法踏入松软的土壤。
《银翼杀手》与《攻壳机动队》的共性是他们都以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矛盾提出了哲学问题,但《银翼杀手》突出的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是否也能被定义成一个新的物种,人类是否需要认同机器;而《攻壳机动队》突出探讨的是当精神不再局限于肉体以后,生命的意义是否还存在。二者所构筑的未来世界都是基于能源的有限这一限制作为矛盾基础,如果说是人类发现了取之不竭的能源那就另当别论了,这里就不再深入探讨。
《银翼杀手》中有一个这样的场景:被设定只有4年寿命的电子复制人罗伊找到了开发和制造他的科学家,乞求科学家将他的寿命延长,但是科学家告诉罗伊他也没办法延长他的寿命时,罗伊感到了绝望并且愤怒,一气之下他杀害了自己的造物主。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不仅在他早期的电影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即“把上帝杀死之后,人该去向哪里”,近几年的《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中也将此问题作为了电影的哲学问题。只不过一个是人工智能杀害了人类,而后者是人类杀害了造物主。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会不会也是某个“上帝”手中的复制人呢,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便通过了赛博朋克向未来提出了这一终极问题,为电影增添了极大的深度。
参考文献
[1]《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美)菲利普·迪克 译林出版社 2013-9
[2]《神经漫游者》威廉·吉布森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01
[3]《城境 -- 香港建筑1946-2011》 薛求理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1-6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