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往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更多的是追求学历的提高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扩招造成教师工作量剧增,没时间外出进修学习,校本培训能有效地解决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困境,弥补学历教育之不足,从而更好地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交往开放的扩大,正在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人类知识增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与人在校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必然趋势。
一、继续教育与校本培训的理念
(一)校本培训产生的背景
继续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是适应世界性挑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策略。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其涵义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增补、拓展和提高,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高校教师在任职后所接受的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教育与培训,也就是继续教育。
我国目前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具体形式有学历培训、单科进修、访问学者、双语培训等,但这些培训都是以培训院校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容量有限,不能使广大教师全员参与,而且培训过程缺乏双向交流,培训内容重视知识和理论,忽视教师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忽视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形成一个学习性组织,难以使学校组织和成员间形成良性互动,发挥整体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目前的培训体系虽然在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为弥补目前在职培训的不足,校本培训就应运而生。
(二)校本培训的特点
教师继续教师形式一般有学历提高、脱产进修、短期培训、访问学习等,校本培训与这些形式不同,它指的是以学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培训基地,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把培训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全员继续教育形式。
校本培训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校本培训是适应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在职培训,有较强的针对性,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本身,从实际出发,培训什么、何时培训,怎样培训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其次,形式多样,校本培训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针对不同的目的,选择多种培训形式,如听课评课、一帮一、主题讲座、小组讨论、经验交流、名师讲学、校际交流、课题研究等。第三,强调实用性,校本培训强调现实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以实用科研为目的,在参与校本培训时,教师并没有脱离教学岗位,并且,培训是和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一方面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另一方面所学得的理论和技术得到及时应用。
二、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
(一)总体上说,高校师资教学培训与中小学相比并不发达
通常“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一种师范教育,这种教育一般来说是强制性的,并且是由国家认可的单位负责组织。大学教师的培训则与此相反,它在更大程度上是在职的、自愿的。”高校更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科研是硬指标而教学效果是软指标,于是许多教师忙于空洞的科研而实际教学则是得过且过,很少有人把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的出发点。
(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繁重
连年来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学生在校人数成倍增加,而教师的人数则增加有限,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整天忙于教学、训练等,何谈脱产进行继续教育和提高。
(三)重学历轻教学能力,导致继续教育的天平向学历提高方向倾斜
高校职称评聘的指挥棒使众多的高校教师更多的把精力用在搞科研和提高学历的进修上,而教学这一高校的中心工作却无人问津或流于形式。同时,高校并没有统一的选用教师标准,在聘用教师时往往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其重要标志就是学历和学位,教学能力一般不作为选用教师的主要标准,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一部分人认为:“教学是任何人都能干的日常工作。如果一位教师有博士学位,想当然地,他就能胜任教学。”所以,高校有完整的职业训练机制,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在职进修、做访问学者、申请学位,等等。但这些培训模式多是以提高学历,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学术研究训练为主,而针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却是少得可怜。
三、校本培训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一)校本培训是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培训和纽带
教师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教师是高等院校发展的生力军,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采取在职提高学历学位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这些培训如果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即知识吸收和传授知识的实践应用相结合,将会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能力,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促进教师更好更快成长。
(二)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指的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可成为终身的事业;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非一般人可以轻易获得;能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有足够长的受训时间;对工作和顾客负责并注重服务质量。”高校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也就是专业发展的过程。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本身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和教育的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专业的发展意味着高校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必须一体化,以学校为主开展的校本培训是高校教师在职进修的重要途径,是在教学实践的岗位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专业能力的主要形式。
四、校本培训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观念
校本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完善的知识能力以及创造精神的特色教师,因此首要的是转变教师继续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教育的观念。校本培训的主体是教师,必须增强其主体意识,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高校教师应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机构
校本培训要健全机构,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校本培训工作可由院(校)长直接负责,由人事部门或专门师资培训机构具体落实,负责师资培训的部门在校本培训的过程要理清发展思路、写出培训方案、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发校本案例及资源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要根据学校及教师的需要,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注重学习培训的经费投入,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负责组织安排培训事宜。
(三)科学确定校本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培训内容的确定要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以教师的需要为本,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精神,弘扬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将能力培养作为关键,追求教师的个性发展,根据个体差异和需要选择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性的发展,重在提高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科研能力,还应注重高校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更新,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及职业道德的培训,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培训,科研能力的培训等。
五、结论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对于高等院校自身发展以及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等院校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采取内涵式发展策略,树立学校本位教师发展理念,重视高校教师的学校本位发展,能有效激励高校教师不断成长。作为高校教师本身,校本培训的主体是教师本人,必须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积极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红军]
关键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交往开放的扩大,正在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人类知识增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与人在校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不断加快的知识更新进程,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必然趋势。
一、继续教育与校本培训的理念
(一)校本培训产生的背景
继续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是适应世界性挑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策略。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其涵义主要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增补、拓展和提高,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高校教师在任职后所接受的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教育与培训,也就是继续教育。
我国目前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具体形式有学历培训、单科进修、访问学者、双语培训等,但这些培训都是以培训院校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容量有限,不能使广大教师全员参与,而且培训过程缺乏双向交流,培训内容重视知识和理论,忽视教师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忽视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形成一个学习性组织,难以使学校组织和成员间形成良性互动,发挥整体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目前的培训体系虽然在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为弥补目前在职培训的不足,校本培训就应运而生。
(二)校本培训的特点
教师继续教师形式一般有学历提高、脱产进修、短期培训、访问学习等,校本培训与这些形式不同,它指的是以学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培训基地,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把培训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科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全员继续教育形式。
校本培训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校本培训是适应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在职培训,有较强的针对性,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本身,从实际出发,培训什么、何时培训,怎样培训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其次,形式多样,校本培训可根据不同的对象,针对不同的目的,选择多种培训形式,如听课评课、一帮一、主题讲座、小组讨论、经验交流、名师讲学、校际交流、课题研究等。第三,强调实用性,校本培训强调现实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并以实用科研为目的,在参与校本培训时,教师并没有脱离教学岗位,并且,培训是和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一方面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另一方面所学得的理论和技术得到及时应用。
二、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
(一)总体上说,高校师资教学培训与中小学相比并不发达
通常“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一种师范教育,这种教育一般来说是强制性的,并且是由国家认可的单位负责组织。大学教师的培训则与此相反,它在更大程度上是在职的、自愿的。”高校更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科研是硬指标而教学效果是软指标,于是许多教师忙于空洞的科研而实际教学则是得过且过,很少有人把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的出发点。
(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繁重
连年来高校的持续扩招使得学生在校人数成倍增加,而教师的人数则增加有限,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整天忙于教学、训练等,何谈脱产进行继续教育和提高。
(三)重学历轻教学能力,导致继续教育的天平向学历提高方向倾斜
高校职称评聘的指挥棒使众多的高校教师更多的把精力用在搞科研和提高学历的进修上,而教学这一高校的中心工作却无人问津或流于形式。同时,高校并没有统一的选用教师标准,在聘用教师时往往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其重要标志就是学历和学位,教学能力一般不作为选用教师的主要标准,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一部分人认为:“教学是任何人都能干的日常工作。如果一位教师有博士学位,想当然地,他就能胜任教学。”所以,高校有完整的职业训练机制,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在职进修、做访问学者、申请学位,等等。但这些培训模式多是以提高学历,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学术研究训练为主,而针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却是少得可怜。
三、校本培训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一)校本培训是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培训和纽带
教师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教师是高等院校发展的生力军,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采取在职提高学历学位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能力,这些培训如果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即知识吸收和传授知识的实践应用相结合,将会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能力,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促进教师更好更快成长。
(二)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指的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可成为终身的事业;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非一般人可以轻易获得;能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有足够长的受训时间;对工作和顾客负责并注重服务质量。”高校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也就是专业发展的过程。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本身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和教育的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专业的发展意味着高校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必须一体化,以学校为主开展的校本培训是高校教师在职进修的重要途径,是在教学实践的岗位中逐渐形成并发展专业能力的主要形式。
四、校本培训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转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观念
校本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完善的知识能力以及创造精神的特色教师,因此首要的是转变教师继续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教育的观念。校本培训的主体是教师,必须增强其主体意识,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高校教师应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利用身边的资源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机构
校本培训要健全机构,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校本培训工作可由院(校)长直接负责,由人事部门或专门师资培训机构具体落实,负责师资培训的部门在校本培训的过程要理清发展思路、写出培训方案、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发校本案例及资源等方面作出新的探索。要根据学校及教师的需要,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注重学习培训的经费投入,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负责组织安排培训事宜。
(三)科学确定校本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培训内容的确定要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以教师的需要为本,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精神,弘扬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将能力培养作为关键,追求教师的个性发展,根据个体差异和需要选择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性的发展,重在提高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科研能力,还应注重高校教师本体性知识的更新,先进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及职业道德的培训,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培训,科研能力的培训等。
五、结论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对于高等院校自身发展以及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等院校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采取内涵式发展策略,树立学校本位教师发展理念,重视高校教师的学校本位发展,能有效激励高校教师不断成长。作为高校教师本身,校本培训的主体是教师本人,必须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积极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