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只有形式而忽略了实质。本文指出了几种常见成因:1.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所致。2.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不公平性所致。3.教师教学设置的合作交流内容。4.小组的设置不合理所致。5.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形式或者自由市场。并且有针对成因提出了有效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成因;优生;学困生;两极分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落实新的课程标准,许多老师上课都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但能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且更能发挥学生的学的主体作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小组合作教学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下来我就此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导致两极分化的成因
第一是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所致。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优秀生自信、善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言,而学困生通常表现的自卑、胆怯,不敢发言,从而形成了人云亦云的现象。
第二是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不公平性所致。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教学中,合作讨论时优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学困生一般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交流汇报时又以优秀生为主角。并且教师的认为学困生参与交流的效益不高,会浪费时间,可能导致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就不让参与,从而使学困生成为教学活动的配角。
第三是教师教学设置的合作交流内容,没能真正照顾到全体学生,所设置的问题对于学困生比较难,但有利于优秀生探索、讨论,学困生想参与但却无从下手,从而形成了学困生对学习望而生畏,浑水摸鱼,含而不知其味的现象。
第四是小组的设置不合理所致。现在一般的分组有两种形式,一是同质分组(即把学习水平基本相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心理失衡,进而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特别的学困生的自信心再一次受到严重的打击;另一种是异质分组(即把学习水平A、B、C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分层教学。
第五是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形式或者自由市场。有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讨论价值;有时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小组合作老师监控不到位,一些学生说些与学习无关的话。
二.防止两极分化的策略
1.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给学困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鉴于,小组合作教学中,学困生不善于表现自我,大多是因为失去探究信心和学习兴趣所致。其实,学困生也想得到别人的重视,只不过是教师对他们的要求过高和缺少关爱罢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一方面要感化学困生,并对他们发表的意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让学困生和优生平等相处,学困生不以向优生学习为耻,优生要以帮助学困生为荣;三,对一些简单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尤其是教育优秀生主动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克服自卑心理,强化参与意识,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组织合作形式和教学材料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此,小组的组织合作形式,不但要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更应该有利于学困生交流、发表意见。一是科学组织小组合作形式,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可让学困生担任组长,代表全组作汇报交流;二是加强师生合作,在小组交流讨论时,教师要深入组内多和学困生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三是加强生生合作,在小组合作研讨时,鼓励优秀生多帮助学困生,遇到难题时,让优秀生发表意见,遇到浅显问题时,把机会留给学困生,使他们同样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优秀生和学困生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组织学习材料时,要合理安排层次不同的问题,既让优生有施展才智的机会,又能让学困生有话可说。
3.依据不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组
因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新的一章或者复习课等等)对于不同的学生难易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几何学的好些,有的同学数学学的好些,所以在教授时要适时的调整分组,使全部学生能在课堂上更好的合作、探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4.明确任务,使合作落到实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教给学生如何时行小组合作,并不断的进行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效率。再者,小组合作时任务要明确化,使小组合作人人从中能有所收获。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指导和监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组织的合理,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不但不会造成两极分化,而且会促进所有学学生的进步,从而使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宁夏教育》2010、第2期
[3]《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4]《素教教师》2011年1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成因;优生;学困生;两极分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0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落实新的课程标准,许多老师上课都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但能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且更能发挥学生的学的主体作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小组合作教学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下来我就此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导致两极分化的成因
第一是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所致。在小组合作教学中,优秀生自信、善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言,而学困生通常表现的自卑、胆怯,不敢发言,从而形成了人云亦云的现象。
第二是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不公平性所致。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教学中,合作讨论时优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学困生一般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交流汇报时又以优秀生为主角。并且教师的认为学困生参与交流的效益不高,会浪费时间,可能导致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就不让参与,从而使学困生成为教学活动的配角。
第三是教师教学设置的合作交流内容,没能真正照顾到全体学生,所设置的问题对于学困生比较难,但有利于优秀生探索、讨论,学困生想参与但却无从下手,从而形成了学困生对学习望而生畏,浑水摸鱼,含而不知其味的现象。
第四是小组的设置不合理所致。现在一般的分组有两种形式,一是同质分组(即把学习水平基本相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心理失衡,进而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特别的学困生的自信心再一次受到严重的打击;另一种是异质分组(即把学习水平A、B、C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在老师授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分层教学。
第五是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形式或者自由市场。有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讨论价值;有时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小组合作老师监控不到位,一些学生说些与学习无关的话。
二.防止两极分化的策略
1.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给学困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鉴于,小组合作教学中,学困生不善于表现自我,大多是因为失去探究信心和学习兴趣所致。其实,学困生也想得到别人的重视,只不过是教师对他们的要求过高和缺少关爱罢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一方面要感化学困生,并对他们发表的意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让学困生和优生平等相处,学困生不以向优生学习为耻,优生要以帮助学困生为荣;三,对一些简单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尤其是教育优秀生主动帮助学困生,让学困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克服自卑心理,强化参与意识,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组织合作形式和教学材料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此,小组的组织合作形式,不但要有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更应该有利于学困生交流、发表意见。一是科学组织小组合作形式,在小组合作探究时,可让学困生担任组长,代表全组作汇报交流;二是加强师生合作,在小组交流讨论时,教师要深入组内多和学困生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三是加强生生合作,在小组合作研讨时,鼓励优秀生多帮助学困生,遇到难题时,让优秀生发表意见,遇到浅显问题时,把机会留给学困生,使他们同样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优秀生和学困生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教学中,组织学习材料时,要合理安排层次不同的问题,既让优生有施展才智的机会,又能让学困生有话可说。
3.依据不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组
因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新的一章或者复习课等等)对于不同的学生难易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几何学的好些,有的同学数学学的好些,所以在教授时要适时的调整分组,使全部学生能在课堂上更好的合作、探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4.明确任务,使合作落到实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教给学生如何时行小组合作,并不断的进行指导,从而提升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效率。再者,小组合作时任务要明确化,使小组合作人人从中能有所收获。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指导和监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组织的合理,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实践,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不但不会造成两极分化,而且会促进所有学学生的进步,从而使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宁夏教育》2010、第2期
[3]《做专业的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4]《素教教师》2011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