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实工作中,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面临着很多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使财务工作出现问题,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将通过分析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革方法,以期为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做出有效指引。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内部控制 构建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任何一个单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立高效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已经引起了领导者的关注和重视,因为在现代化社会中,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促进了事业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单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为其发展奠定基础,而不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就会阻碍事业单位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单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财务数据的有效性
财务数据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作的重点所在,只有通过对财务数据结果的分析,才能使单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看清重点,分清主次,并在实际工作中按照这样的重点规划进行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工作,另外可以通过财务部门的工作,看出整个单位财务工作的发展状况,并为实际工作做指导,在信息方面做出有利帮助,如果没有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就做不到让财务数据的分析清晰有效,指导不了事业的正常发展,成为事业单位进步的障碍。因此,良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就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事业在实际的经济活动和政策活动中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理论支持,从而可以有利规避风险,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御意识。
(二)保护资产的安全
在一个单位中,尤其是事业单位里,资产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资产的保护也就成了不可小视的重要问题,那么,一个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就可以很好地保护和控制企业的资产,使其不至于无故丢失、逐渐减少,相反如果没有合理的财务内部体系,就大大削弱了一个单位对于资产的控制力,尤其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大部分资产都是国有资产,那么对于其规范和整理都是至关重要的,要保护国有资产,以免出现对这些资产的滥用、乱用等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另外,一些工作人员,特别是中小型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导致了相互之间职责分配不清,任务分配不明的情况,无法做到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独立的特点,这也就使国有资产在处理上表现混乱,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的决策权和使用权重叠不清,或者出现身兼数职的情况,因此,要想使国有资产和固定资产在帐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单位的实际经济情况中正确反应并给予正确的信息指导,就要在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保护国有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安全。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
二、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事业单位的财务内容比较简单,方式也比较传统,另外,在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也没有完善的制度规划,把一直以来的工作流程仍然运用在工作,没有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再加上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也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很少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因此,就造成了现在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与理想中的控制体系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工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漠
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一个单位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的有力措施,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是保证各项财务内部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但是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观念老化,遇到事情只凭经验和惯例来处理,没有达到应有效果,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另外,很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被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从而产生“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也就相对降低,没有了正确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就无法使单位每个工作人员进行很好的财务工作,另一种情况就是虽然单位有明确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变成一纸空文,制度和命令虽然下达,但是却不能按照制度上的规定去做,或者在有上级领导检查是做表面功夫,制造整齐规范的景象,当领导走后,又開始松懈、放松,认为内部控制制度与自己无关了,因此这种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走过场的工作行为就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没有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没有被深入贯彻到单位的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当中去,因此,缺乏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是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问题,值得每位事业工作者和领导者的重视。
(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不健全
良好的控制体系可以保证财务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利运行,对于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可以及时准确地解决和防范,但是目前来看,很多单位都没有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主要表现在控制的力度不适合单位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正确考核方式、检查和监督的方式和力度不够、缺乏相关的奖励和惩罚制度,这些都导致了财务内部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不重视,不关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发挥不出实际的作用和效果,最后在工作的实际当中产生很多单位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现象,各自为政,缺乏相互的沟通和必要的联系,同时也导致一些财务岗位自成一家,财务职能自成体系,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整合和整体分析,对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工作的计划也没有了明确的方向。
三、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法
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要根据各个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执行能力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改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那么就要有针对性地对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进和思想上的建设、制度上的完善建设和监督管理上建设等,首先要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使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另外,管理者也要相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增强控制的时效性和程序性,这样才能加快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步伐。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也要紧随时代步伐,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惠霞.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完善[J].内部控制,2006.6.
[2] 朱远东.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几点思考[J]内控与审计,2010(03).
[3] 刘芳.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内部控制 构建
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任何一个单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立高效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已经引起了领导者的关注和重视,因为在现代化社会中,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也促进了事业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单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为其发展奠定基础,而不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就会阻碍事业单位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在单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财务数据的有效性
财务数据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作的重点所在,只有通过对财务数据结果的分析,才能使单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看清重点,分清主次,并在实际工作中按照这样的重点规划进行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工作,另外可以通过财务部门的工作,看出整个单位财务工作的发展状况,并为实际工作做指导,在信息方面做出有利帮助,如果没有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就做不到让财务数据的分析清晰有效,指导不了事业的正常发展,成为事业单位进步的障碍。因此,良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就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事业在实际的经济活动和政策活动中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理论支持,从而可以有利规避风险,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御意识。
(二)保护资产的安全
在一个单位中,尤其是事业单位里,资产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资产的保护也就成了不可小视的重要问题,那么,一个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就可以很好地保护和控制企业的资产,使其不至于无故丢失、逐渐减少,相反如果没有合理的财务内部体系,就大大削弱了一个单位对于资产的控制力,尤其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大部分资产都是国有资产,那么对于其规范和整理都是至关重要的,要保护国有资产,以免出现对这些资产的滥用、乱用等不合理的现象出现,另外,一些工作人员,特别是中小型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导致了相互之间职责分配不清,任务分配不明的情况,无法做到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独立的特点,这也就使国有资产在处理上表现混乱,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的决策权和使用权重叠不清,或者出现身兼数职的情况,因此,要想使国有资产和固定资产在帐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单位的实际经济情况中正确反应并给予正确的信息指导,就要在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保护国有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安全。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
二、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事业单位的财务内容比较简单,方式也比较传统,另外,在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也没有完善的制度规划,把一直以来的工作流程仍然运用在工作,没有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再加上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也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很少做到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因此,就造成了现在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与理想中的控制体系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工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淡漠
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经济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一个单位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的有力措施,提高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是保证各项财务内部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但是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观念老化,遇到事情只凭经验和惯例来处理,没有达到应有效果,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另外,很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被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事,从而产生“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也就相对降低,没有了正确的财务内部控制意识,就无法使单位每个工作人员进行很好的财务工作,另一种情况就是虽然单位有明确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变成一纸空文,制度和命令虽然下达,但是却不能按照制度上的规定去做,或者在有上级领导检查是做表面功夫,制造整齐规范的景象,当领导走后,又開始松懈、放松,认为内部控制制度与自己无关了,因此这种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走过场的工作行为就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没有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没有被深入贯彻到单位的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当中去,因此,缺乏财务内部控制意识是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问题,值得每位事业工作者和领导者的重视。
(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不健全
良好的控制体系可以保证财务内部各项工作的有利运行,对于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可以及时准确地解决和防范,但是目前来看,很多单位都没有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主要表现在控制的力度不适合单位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正确考核方式、检查和监督的方式和力度不够、缺乏相关的奖励和惩罚制度,这些都导致了财务内部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不重视,不关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发挥不出实际的作用和效果,最后在工作的实际当中产生很多单位相互独立、相互分离的现象,各自为政,缺乏相互的沟通和必要的联系,同时也导致一些财务岗位自成一家,财务职能自成体系,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整合和整体分析,对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工作的计划也没有了明确的方向。
三、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法
对于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出现的问题,要根据各个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执行能力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改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那么就要有针对性地对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进和思想上的建设、制度上的完善建设和监督管理上建设等,首先要提高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使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另外,管理者也要相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增强控制的时效性和程序性,这样才能加快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步伐。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也要紧随时代步伐,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惠霞.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其完善[J].内部控制,2006.6.
[2] 朱远东.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几点思考[J]内控与审计,2010(03).
[3] 刘芳.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会计控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