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量牵手背后的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ehu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即著名的克格勃,简称KGB)绝对是不共戴天的死对头,可是,在二者你死我活的斗争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牵手"。


  20多年来,美国中情局和前苏克格勃以及后来的俄罗斯情报机构之间一直保持着一条秘密的交往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双方相互提供一些情况,进行特别的交流,甚至还相互帮助。据美国一位前情报官员说,如果一方担心另一方在秘密活动中有"超出界限"的行为,双方就会召开秘密会议进行沟通。
  1975年,CIA驻雅典情报机构的主任理查德·韦尔奇被暗杀,中情局怀疑此事为克格勃所为,但却没找到任何线索。为查清真相,当时的中情局局长威廉姆·科尔比于1976年与克格勃进行会谈,以便确定克格勃到底有没有参与这次谋杀。
  那次秘密会议是在维也纳进行的,会上美国方面向苏联方面提交了一份题为"提供让我们满意的事实真相"的文件,由于美国方面先入之见,报告语气极为强硬,引起了苏联方面的极大不满,差点使会谈夭折。最后美国人不得不改变态度,向苏联情报人员道歉,表示在没有查明真相之前不带任何偏见。美国态度一软,苏联人也得理饶人,表现出了合作意愿,他们拿出充分证据,证明那次暗杀不是他们干的。而且最后KGB还帮助CIA查清了事实真相。
  此后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加强,CIA一旦出了难解之事就找KGB协商,表面上是寻求帮助,事实上是让克格勃拿出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说是让克格勃"检讨"也不为过。
  1984年,美国中央情报局驻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情报机构的主任威廉姆·巴科利被绑架,同样地,中情局也无法破案,这一方面显示了中情局的"无能",另一方面,也说明那次绑架案的复杂。中情局再一次对克格勃产生怀疑,所以,当时的中情局主任威廉姆·凯西下令与克格勃举行会谈,会谈地点还是在维也纳。也许真的是克格勃清白无辜,也许是克格勃干得实在漂亮,反正中情局没有抓住任何把柄,最后双方之间的这次较量不了了之。
  这两件事以后,这一渠道越来越多地成为双方沟通的"工具",只要一方觉得对方有问题就举行双边会谈。也并不是只有美国中情局觉得克格勃在背后搞鬼,克格勃也时常防着中情局。正如一位退休的中情局高级官员说的,苏联方面也认为美国方面时常对他们的情报人员进行毒害和绑架。有一次,一名克格勃人员在秘鲁被谋杀,克格勃也怀疑是中情局干的。
  1987年12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到华盛顿访问,陪同戈尔巴乔夫的除了高级政府官员外,还有一个不在陪同团名单里的"要员",那就是克格勃头目弗拉迪米尔·克里尤奇科夫。他借那个机会赴华盛顿,美国方面也很买他的面子,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与他进行了秘密会谈并共进晚餐,这是两大情报机构头目第一次直接会谈,从此双方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密切了。
  1989年,苏联解体之后,中情局和克格勃之间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双方的交往更频繁了,甚至在弗吉尼亚中情局总部和莫斯科克格勃总部间还设立了一条秘密电话线,以便随时联络。双方的合作在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达到了高潮。这两大情报机构间的讨论范围大大地扩展了,包括双方合作共同对付伊拉克以及减少彼此间针对对方的行动。
  1990年10月,东西德国统一,CIA苏联司主任比尔登在东柏林与克格勃官员会晤,在那次会晤中比尔登倾听了克格勃对中情局资助克格勃叛逃人员的关注,中情局表示认真研究这一问题,比尔登决定中情局将减少对克格勃叛逃人员的资助。
  1991年,比尔登率领一个中情局代表团到莫斯科访问,与俄罗斯情报机构讨论武器扩散、化学和生物武器以及毒品等问题,双方尤其在毒品、恐怖分子问题以及核不扩散问题上进行了公开的合作。
  随着21世纪的来临,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在政治、军事和情报方面仍将会既斗争又合作,而代表各自国家利益的情报机构还将唱主角,不仅在军事和政治上,而且还将在更广泛的领域里上演精彩迷离的黑白脸之戏。
  *(科伊译自《华盛顿时报》)
其他文献
叶国华的头衔,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特别顾问"。特别之处在于,叶国华穿插于特首与民主派人士之间,也是特首和台湾驻港负责人沟通的桥梁。特别之处也在于叶国华非政治建制的产物,是不领薪水的"智囊"。    从教师到商人    叶国华当过教员,搞过政治,做过生意,每一次的"角色转换"都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1943年出生的叶国华,中学毕业就去小学教书,教了两年发现知识不够用,又进浸会书院读中文,之后又
期刊
2000年5月底,困扰香港25年的越南难民问题,随着香港最后一个难民营---望后石难民营的关闭,终于划上句号,从此,香港将不存在难民营,也没有越南难民。    背上"第一收容港"的包袱  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大批南越人担心受到政治迫害,纷纷乘木船或货船逃难到香港,因而爆发难民潮。1979年,联合国印支难民会议确立多项人道原则,当时的英国"慷香港之慨",宣布香港为越南难民"第一收容港",无条
期刊
价值几百万美元的买卖,一握手就算做成  最近,塞拉利昂这个西非的弹丸之国,由于数百名联合国维和士兵被该国反政府武装"联阵"劫为人质而成为世界注目的中心。"联阵"为何向联合国挑衅?其直接原因是"联阵"不愿失去开采和买卖塞国钻石矿产的特权。1991年至1999年间,"联阵"每年从中赢利达2亿美元,这些钱大多用来购买武器和发放军饷。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动辄几百万美元的钻石贸易是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交易。
期刊
5月17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卡西亚诺夫出任新总理的任命案,卡西亚诺夫从而成为普京担任总统后的第一任总理。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现年42岁的俄政坛第二号人物,同时也对他充满了期望。    "债务先生"闻名遐迩    卡西亚诺夫的崛起,得益于其处理经济问题的得力手段和丰富经验。卡西亚诺夫1957年12月8日生于莫斯科州松采沃市,毕业于莫斯科汽车公路学院,继而进入前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深造,专攻外
期刊
电脑"时装设计师"    日本美洲豹国际公司开发了一种由电脑控制的新缝纫机,可从"任天堂"的手提电玩内传送各种不同的服装款式数据,缝制出款式各异的服装。  * (东日)    遥控鼠标    美国一家公司在华盛顿展出了一种遥控鼠标,可以在距电脑10米范围内使用。  * (树生)
期刊
在美国,人们常常看到画着三道横线及三个大大的字母DHL商标的货运接送车,在大街小巷中穿梭。三条横线分别代表迅速、安全、值得信赖的企业理念与使命;D、H、L则分别取自3位创办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再加上"世界范围的快递"(WORLDWIDEEXPRESS),明白点出其专业的服务项目。  美国DHL快递公司就如同"DHL"这个商标一样,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仅仅30年时间,DHL公司就从一家仅有3人的
期刊
语言风趣、寓意深刻的广告,常常会使消费者马上记住企业和企业的产品。下面这些成功的广告,或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意味隽永    台湾"味全AC婴儿奶粉"的广告别具一格。广告画面上方,是婴儿两只胖乎乎的小脚,非常醒目,也非常可爱。一只小脚下面是两行意味隽永的小字题词:"将来,这只小脚,将会踏出康庄大道!"广告标题赫然四个大字:"龙的麟爪"。    尽情想象    美国《时代》周刊的征订广告,凭画家
期刊
想换一份工作?  美国最新一期《时代》杂志估计,美国九成白领工作势将在10年~15年内被淘汰或改头换面。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新资讯时代,这确是无可避免的事。  因此,若想换一份工作,或想为将来的事业进修以打好基础,不妨参考一下《时代》的预测。    10种吃香行业    ①人体组织工程师:培植研制人造皮肤、血管、膀胱,以及肝脏、心脏和肾脏组织等。  ②基因程式员:当数码化的人类基因图谱完成后
期刊
英语虽然是世界语言,但印度西部的马哈拉斯特拉邦却要英语"入乡随俗",以一套全新的方法教当地儿童学英语,可夹杂印度口音,强调印度文化。  当地新英语课程规定,英语发音可以夹杂印度口音,英语童谣《玛莉有只小绵羊》(Maryhadalittlelamb)不唱了,变成一首讲述小女孩米拉的白猫某日跟她上学的英文歌。  另外,《老麦当劳》(OldMacdonald)则变成一位包着头巾的印度老农夫,他只有一
期刊
19世纪中页,美国吹响了进军西部的号角,千千万万的美国人和外来移民涌向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得克萨斯州……后来成为美国钢铁大王的安德鲁·卡内基就是在那个时候,挺进西部,迈向创业和成功之路。  1835年安德鲁·卡内基出生于苏格兰,12岁那年即1848年,他在美国西部的姑妈写信来说:"现在是来匹兹堡的空前大好时机,这里的工作很多,大可一展鸿图",鼓励卡内基一家到美国闯天下。于是,卡内基随父母举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