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心理活动中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要指群体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觉醒状态、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灵感状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学习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因此,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就此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一、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尊重和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与想法,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我们常常发现,教师让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上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展开小组讨论式学习,这样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和主动参与欲望可以得到最大满足。譬如,讲授小学语文第三册内容,可以把识字、画出生字词、标自然段及重点段中有几句话等任务下放到小组内完成。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他们互相帮助,认真纠错,既有个体的发现,又有集体的探索,更有不同观点的争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用“我们一起……”这样补充句子,可以在句尾用叹号、句号、问号三种不同的标点符号,补充出三种不同语气和内容的句子。可见,课堂讨论是创设良好心理气氛的理想方式,值得深入研究。
二、从细节入手努力做到课堂物质环境的优化
心理环境的创设也需要与物质环境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心理气氛创设的整体效益。众所周知,教室内光线、温度、空气、声音、颜色以及四周墙壁布设等是物质环境优化的经常性因素。我们在一年级学完拼音后,让学生动手画一些他们喜欢的图画,并标上拼音,贴在教室内,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展示了学生自我。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用大幅彩图展示教学内容,如教《蔬菜》一课时,我们将每种蔬菜用大幅彩图展示出来,色彩鲜艳,学生有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的需要,让学生收集一些图片、照片,贴在班内。在讲授归类识字一课时,我们让学生把自己及家人在某些风景区所拍的照片贴在墙壁上,并讲讲每个风景区的特点;教室内张贴少儿地图,世界的名山大川、物产,一目了然。这些做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合理设计和编排课堂座位,充分利用座位的变式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的变化,对整个教学环境的创设意义重大。圆形排列法、会议式排列法、小组式排列法、U形排列法均为座位排列方式的不同变式,较之秧田式座位排列有着明显不同的优势,值得尝试。
三、给每一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及时使用肯定评价性语言
教育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等。一般来讲,对学龄儿童的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尽管合作学习和分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组织不好,其结果仍然是优等生活跃,中等生参与机会少,个别后进生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教师要时刻想着所有孩子的成功,善于观察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同时,采用小组长轮换制、小组发言代表的推举和轮流相结合等教学制度,鼓励后进生争取更多的活动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自由,各尽其力,各显所长。本着这种思路,在完成《秤象》一课教学任务时,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小船、大象、石块等教具试验曹冲秤象过程,并密切注意后进生的活动过程。发现有几个后进生特别积极,态度十分认真(他们用塑料泡沫制作小船,找来石子做石块,试验步骤明确、态度认真,而且能清楚连贯地说出曹冲秤象的过程),我们及时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勉励他们进一步创造出更科学的秤象办法,鼓励他们把这些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结果真令人欣慰:这些后进生想出了种种不同于曹冲秤象的方法,有的主张用沙代替石头,认为这样会更加精确;有的主张用人代替石头,因为人可以移动,可减少搬运环节。当这些想法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时,这些后进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对语文学习更有信心了。
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也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我们常常采用下列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成功,用惊喜的语气肯定,甚至表示向他学习;对欲言又止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你的”;当学生自己完成了任务时,用“你成功了!”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我们也使评价语言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总之,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心理气氛对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学的轻松、学的快乐,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身心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和运用心理科学,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一、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或需要,巧妙地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尊重和采纳学生的合理建议与想法,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我们常常发现,教师让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上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展开小组讨论式学习,这样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和主动参与欲望可以得到最大满足。譬如,讲授小学语文第三册内容,可以把识字、画出生字词、标自然段及重点段中有几句话等任务下放到小组内完成。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主参与的积极性高,他们互相帮助,认真纠错,既有个体的发现,又有集体的探索,更有不同观点的争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用“我们一起……”这样补充句子,可以在句尾用叹号、句号、问号三种不同的标点符号,补充出三种不同语气和内容的句子。可见,课堂讨论是创设良好心理气氛的理想方式,值得深入研究。
二、从细节入手努力做到课堂物质环境的优化
心理环境的创设也需要与物质环境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心理气氛创设的整体效益。众所周知,教室内光线、温度、空气、声音、颜色以及四周墙壁布设等是物质环境优化的经常性因素。我们在一年级学完拼音后,让学生动手画一些他们喜欢的图画,并标上拼音,贴在教室内,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展示了学生自我。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用大幅彩图展示教学内容,如教《蔬菜》一课时,我们将每种蔬菜用大幅彩图展示出来,色彩鲜艳,学生有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的需要,让学生收集一些图片、照片,贴在班内。在讲授归类识字一课时,我们让学生把自己及家人在某些风景区所拍的照片贴在墙壁上,并讲讲每个风景区的特点;教室内张贴少儿地图,世界的名山大川、物产,一目了然。这些做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合理设计和编排课堂座位,充分利用座位的变式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的变化,对整个教学环境的创设意义重大。圆形排列法、会议式排列法、小组式排列法、U形排列法均为座位排列方式的不同变式,较之秧田式座位排列有着明显不同的优势,值得尝试。
三、给每一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及时使用肯定评价性语言
教育心理学研究业已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等等。一般来讲,对学龄儿童的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尽管合作学习和分组讨论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但如果组织不好,其结果仍然是优等生活跃,中等生参与机会少,个别后进生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教师要时刻想着所有孩子的成功,善于观察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同时,采用小组长轮换制、小组发言代表的推举和轮流相结合等教学制度,鼓励后进生争取更多的活动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自由,各尽其力,各显所长。本着这种思路,在完成《秤象》一课教学任务时,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自制的小船、大象、石块等教具试验曹冲秤象过程,并密切注意后进生的活动过程。发现有几个后进生特别积极,态度十分认真(他们用塑料泡沫制作小船,找来石子做石块,试验步骤明确、态度认真,而且能清楚连贯地说出曹冲秤象的过程),我们及时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勉励他们进一步创造出更科学的秤象办法,鼓励他们把这些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结果真令人欣慰:这些后进生想出了种种不同于曹冲秤象的方法,有的主张用沙代替石头,认为这样会更加精确;有的主张用人代替石头,因为人可以移动,可减少搬运环节。当这些想法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时,这些后进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对语文学习更有信心了。
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也要注意肯定性评价语言的选择和及时使用。我们常常采用下列方式:学生回答问题准确,用“你回答得棒极了”“你真会动脑筋”予以肯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成功,用惊喜的语气肯定,甚至表示向他学习;对欲言又止的学生,用“胆子大一些,试试看,老师会帮你的”;当学生自己完成了任务时,用“你成功了!”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我们也使评价语言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长期坚持这样的思路组织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自信心明显增强,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总之,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心理气氛对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们学的轻松、学的快乐,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和身心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和运用心理科学,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