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自从明代《八大家文钞》入选以来,为以后各种选本推崇,建国后又是语文传统的教材,单就文体形式看,短小精悍,言简意达,显示了王安石政论的特色,但从内容上,从哲学和其社会作用上,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认识,尤其是就“壬人”和“邪说”之见,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壬人” “邪说”
王安石在变法中所写的《答司马谏议书》,自从明代《八大家文钞》入选以来,为以后各种选本推崇,建国后又是语文传统的教材,“文革”中又被推崇到极至,称为法家著作的代表作。
单就文体形式看,短小精悍,言简意达,显示了王安石政论的特色。但如果从内容上分析,从哲学和其社会作用上看,很有重新认识的必要,尤其是“壬人”和“邪说”之见,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它。
“壬人”辩
王安石瞧不起唐太宗和刘备,更羞作魏征、孔明,他以皋陶、稷、契、傅说、周公、孔子自居,要致君尧舜,把对变法持异议的人皆斥为“壬人”和“四凶”。帝问王安石:纳免行钱如何;或云,提汤瓶人亦会出钱,有之乎?安石曰:“若有之,必经中书指挥,中书实无此文字。陛下治身无愧于尧舜。至于难壬人,疾邪说,即与尧舜实异。”
“壬人”一词,源于《尚书·舜典》“惊德允而难壬人。”汉元帝永元元年诏书中,也有“壬人在位而吉士壅蔽”的话,颜师古注引服虔的话:壬人,佞人也。
王安石多次所说的“壬人”当然是指以司马光为首的对变法持异议者,但未免偏颇,司马光等人是一些有政治主张的进士出身的北宋重要官员,也不乏关心民生疾苦,希望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的想法,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是庆历新政的发起者,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迫切希望革除弊政,只是针对新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不同见解而已,改革的观点不一样,但改革的要求未必不一致。所以,司马光出于关心国事,写信向王表示己见,即使完全错误,至多是保守,何谈“壬人”!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曾批评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置,凌驾于中书省之上。“事若不由中书,则是乱世之法,”是“求法太速,进人太锐”。对于深知“文死谏”的苏轼来说,敢于直陈己见,特别是尖锐地指出“事不由中书省”的作法违反组织原则,难能可贵。由于政见不合,他主动请求外调,“壬人”会这样吗?
对变法有不同意见的还有张方平、欧阳修、刘敛、曾巩、曾布、钱公辅、孙觉等30余人。他们的意见,集中有二:一是王“拒谏”;二是王所用的四十多人大多数不是正人君子。司马光就说过:“彼谄谀之人欲依附介甫,因缘改法,以为进身之资:一旦罢局,譬如鱼之失水,此所以挽引介甫使不得由直道行者也。”“谄谀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介甫以自售者矣。”显然是指王安石用人不当。连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也说“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尔!”并致书其兄:“亦愿兄远佞人。”。王安石的学生陆佃(陆游先人)也说:“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含蓄地说明推行变法之人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变法方针,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下面我们再看看王安石所用的变法骨干分子的表现:
吕惠卿,深受王重用。对人称王为孔子,吕为颜子,王让吕作三司提举,并任经义局提举兼修撰。当王第一次罢相时,吕曾使其党变姓名投书挽留安石,安石深感其意,因乞请让韩绛代之,而惠卿佐之,时号称韩为‘传法沙门’,惠卿为‘护法善师’。“安石复相后,吕与王的矛盾曰趋明朗化,时吕虽外知陈州。”仍上疏讼安石:“安石尽弃素学,而隆尚纵横之末数,以为奇术,以至諳诉胁持,蔽贤党奸,移怒行很,方命矫令,罔上恶君。凡此数恶,力行于年岁之间,莫不备具,虽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待王再次倒势后,他怕王复相,“凡可以陷王安石者,无不为也。”其私心是为了在变法派内部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小集团、小帮派。他还曾经启王私人信件,向神宗密报,致使神宗认为王是欺诈:“惠卿告安石罪,发其私信,……帝以安石为欺,……”。
邓缩,始而说变法是“不世之良法”以媚王,并且’又贻以书颂,极其佞谕,其实是“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安石罢相后,又转媚吕惠卿;王复相,又劾惠卿。实际上是见风使舵,保全自己之徒。
舒宣,初受王赞许,张商英推荐。是“打击一大片”的急先锋,凡对变法有异议者,“悉按姓名治之”,王安国也在被劾之中,又劾张商英,请求杀司马光等人,固举劾多私而落职。后又被蔡京重用。
张璟,王举荐,后媚吕惠卿。与李定共谋陷害苏轼,党事奸人章惇。谄事蔡确。
何正臣,与李定具是制造冤狱的高手,因“嫚于奉职,铨拟多牴牾”落职。
李定,乃王得意门生,深受重用,“又陷苏轼于罪,是以公论恶之”因不办母丧,“而不孝之名遂著”,养马不实被劫,罢官。
由此来看,王安石的“壬人”观,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组织上打击了多数人,掩盖了变法中的问题,导致后来的变法遭到了朝野人士的一致反对。也使一些急进之徒、投机分子钻了空子。这些人披着改革的外衣,热衷于权势、地位,不择手段满足个人私欲,也给了反对变法的人以口实,王安石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两次罢官,都与其亲信也攻击他有关。
“邪说”辩
“邪说”一词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下》“我欲正人心,患邪说”。
“邪说”。王安石指对变法的不同意见,除司马光书信中的几个观点外,尚有不少人向神宗或王安石提出过。如:
文彦博和孙觉都并不反对变法,但反对王所重用之人。熙宁元年,陆琬曾就青苗法推行中的问题说“脱岁俭不能偿逋,适陷之死地”意思是说贫民贷了青苗钱,如遇灾荒年,偿还不了,反而陷贫民于死地。舜俞说得更直接:青苗法使民“卖田宅,质妻孥”,结果更促使大地主兼并,违背变法初衷。朱光庭也劝神宗“去其不便”于民者。当然系统论述变法利弊得失的除了司马光,就是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了。后来连神宗本人也向王安石提出了疑问。
由于推行变法的人不详察民情,强行推行法令,瞎指挥,出现一些问题是不足怪的。连王安石学生陆佃也指出“推行不能如初意,如青苗之立也”,并向王指出“外间颇以为拒谏”。安石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不是听!王安石甚至说:“司马光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未免过于偏激!王安石自始至终没有意识到新法中的弊病,没有思考如何克服其弊端,反而排斥一切与自己不同的政治观点、政治主张甚至一些出发点很好的建议,导致了自己和新法的悲剧。
王安石在辟“邪说”同时,编《三经新义》,其注解由他和吕惠卿及其子王秀负责,并颁布天下作为参加考试的士人必读书,他还搞了部《字说》,对汉字重新解释。这些书,当时就有不少异议,后来也失传了,说明价值也并不高。史载,早在熙宁四年,王安石就曾向神宗提出“一道经”。熙宁五年,就,置京城逻卒,察谤议时政者,收罪之。《三经新义》颁行后,“士子以经试于有司,必宗其说,少异辄不中程。”可以看出他“辟邪说”是为了“树己说”,造成“一言堂”,形成“道路以目”的恐怖气氛。也把变法推向了绝路,王安石二次罢相,归金陵后,心无旁骛,一心归佛,都是证明。
对此后果,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自宰相以下,皆知其非,而不敢争。”唐垌对神宗说:“天下但知惮安石威权,不复知有陛下。”“逆意者虽贤为不肖,附己者虽不肖为贤。”赵忭说:“制置条例司建使者四十辈,骚动天下。安石强辩自用,诋天下公论以为流俗,违众网民,顺非文过。近者台谏侍从,多以言不听而去。”
结语
“辟邪说,难壬人”,是一个整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按王安石的逻辑,谁反对变法或提出异议,谁就是壬人,凡不支持或反对变法的意见,都是邪说。这种不加具体分析的简单化做法是形而上学的典型表现。他看不到异议中的合理因素,更看不到异议者的爱国情怀。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是复杂的,“邪说”、“壬人”观不能说不是其失败的主观原因。
从这个观点的影响来看,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导致了极端封建专制:一言堂、文字狱……只要看看“文革”中“四人帮”对此文的兴趣,就完全明白其中缘由了。
因此,对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的“辟邪说,难壬人”必须重新认识。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 “壬人” “邪说”
王安石在变法中所写的《答司马谏议书》,自从明代《八大家文钞》入选以来,为以后各种选本推崇,建国后又是语文传统的教材,“文革”中又被推崇到极至,称为法家著作的代表作。
单就文体形式看,短小精悍,言简意达,显示了王安石政论的特色。但如果从内容上分析,从哲学和其社会作用上看,很有重新认识的必要,尤其是“壬人”和“邪说”之见,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它。
“壬人”辩
王安石瞧不起唐太宗和刘备,更羞作魏征、孔明,他以皋陶、稷、契、傅说、周公、孔子自居,要致君尧舜,把对变法持异议的人皆斥为“壬人”和“四凶”。帝问王安石:纳免行钱如何;或云,提汤瓶人亦会出钱,有之乎?安石曰:“若有之,必经中书指挥,中书实无此文字。陛下治身无愧于尧舜。至于难壬人,疾邪说,即与尧舜实异。”
“壬人”一词,源于《尚书·舜典》“惊德允而难壬人。”汉元帝永元元年诏书中,也有“壬人在位而吉士壅蔽”的话,颜师古注引服虔的话:壬人,佞人也。
王安石多次所说的“壬人”当然是指以司马光为首的对变法持异议者,但未免偏颇,司马光等人是一些有政治主张的进士出身的北宋重要官员,也不乏关心民生疾苦,希望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的想法,他们中的一些人就是庆历新政的发起者,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迫切希望革除弊政,只是针对新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不同见解而已,改革的观点不一样,但改革的要求未必不一致。所以,司马光出于关心国事,写信向王表示己见,即使完全错误,至多是保守,何谈“壬人”!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曾批评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设置,凌驾于中书省之上。“事若不由中书,则是乱世之法,”是“求法太速,进人太锐”。对于深知“文死谏”的苏轼来说,敢于直陈己见,特别是尖锐地指出“事不由中书省”的作法违反组织原则,难能可贵。由于政见不合,他主动请求外调,“壬人”会这样吗?
对变法有不同意见的还有张方平、欧阳修、刘敛、曾巩、曾布、钱公辅、孙觉等30余人。他们的意见,集中有二:一是王“拒谏”;二是王所用的四十多人大多数不是正人君子。司马光就说过:“彼谄谀之人欲依附介甫,因缘改法,以为进身之资:一旦罢局,譬如鱼之失水,此所以挽引介甫使不得由直道行者也。”“谄谀之士,于介甫当路之时,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介甫以自售者矣。”显然是指王安石用人不当。连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也说“恨知人不明,聚敛太急尔!”并致书其兄:“亦愿兄远佞人。”。王安石的学生陆佃(陆游先人)也说:“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含蓄地说明推行变法之人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变法方针,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下面我们再看看王安石所用的变法骨干分子的表现:
吕惠卿,深受王重用。对人称王为孔子,吕为颜子,王让吕作三司提举,并任经义局提举兼修撰。当王第一次罢相时,吕曾使其党变姓名投书挽留安石,安石深感其意,因乞请让韩绛代之,而惠卿佐之,时号称韩为‘传法沙门’,惠卿为‘护法善师’。“安石复相后,吕与王的矛盾曰趋明朗化,时吕虽外知陈州。”仍上疏讼安石:“安石尽弃素学,而隆尚纵横之末数,以为奇术,以至諳诉胁持,蔽贤党奸,移怒行很,方命矫令,罔上恶君。凡此数恶,力行于年岁之间,莫不备具,虽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待王再次倒势后,他怕王复相,“凡可以陷王安石者,无不为也。”其私心是为了在变法派内部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小集团、小帮派。他还曾经启王私人信件,向神宗密报,致使神宗认为王是欺诈:“惠卿告安石罪,发其私信,……帝以安石为欺,……”。
邓缩,始而说变法是“不世之良法”以媚王,并且’又贻以书颂,极其佞谕,其实是“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安石罢相后,又转媚吕惠卿;王复相,又劾惠卿。实际上是见风使舵,保全自己之徒。
舒宣,初受王赞许,张商英推荐。是“打击一大片”的急先锋,凡对变法有异议者,“悉按姓名治之”,王安国也在被劾之中,又劾张商英,请求杀司马光等人,固举劾多私而落职。后又被蔡京重用。
张璟,王举荐,后媚吕惠卿。与李定共谋陷害苏轼,党事奸人章惇。谄事蔡确。
何正臣,与李定具是制造冤狱的高手,因“嫚于奉职,铨拟多牴牾”落职。
李定,乃王得意门生,深受重用,“又陷苏轼于罪,是以公论恶之”因不办母丧,“而不孝之名遂著”,养马不实被劫,罢官。
由此来看,王安石的“壬人”观,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组织上打击了多数人,掩盖了变法中的问题,导致后来的变法遭到了朝野人士的一致反对。也使一些急进之徒、投机分子钻了空子。这些人披着改革的外衣,热衷于权势、地位,不择手段满足个人私欲,也给了反对变法的人以口实,王安石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两次罢官,都与其亲信也攻击他有关。
“邪说”辩
“邪说”一词早见于《孟子·滕文公下》“我欲正人心,患邪说”。
“邪说”。王安石指对变法的不同意见,除司马光书信中的几个观点外,尚有不少人向神宗或王安石提出过。如:
文彦博和孙觉都并不反对变法,但反对王所重用之人。熙宁元年,陆琬曾就青苗法推行中的问题说“脱岁俭不能偿逋,适陷之死地”意思是说贫民贷了青苗钱,如遇灾荒年,偿还不了,反而陷贫民于死地。舜俞说得更直接:青苗法使民“卖田宅,质妻孥”,结果更促使大地主兼并,违背变法初衷。朱光庭也劝神宗“去其不便”于民者。当然系统论述变法利弊得失的除了司马光,就是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了。后来连神宗本人也向王安石提出了疑问。
由于推行变法的人不详察民情,强行推行法令,瞎指挥,出现一些问题是不足怪的。连王安石学生陆佃也指出“推行不能如初意,如青苗之立也”,并向王指出“外间颇以为拒谏”。安石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不是听!王安石甚至说:“司马光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未免过于偏激!王安石自始至终没有意识到新法中的弊病,没有思考如何克服其弊端,反而排斥一切与自己不同的政治观点、政治主张甚至一些出发点很好的建议,导致了自己和新法的悲剧。
王安石在辟“邪说”同时,编《三经新义》,其注解由他和吕惠卿及其子王秀负责,并颁布天下作为参加考试的士人必读书,他还搞了部《字说》,对汉字重新解释。这些书,当时就有不少异议,后来也失传了,说明价值也并不高。史载,早在熙宁四年,王安石就曾向神宗提出“一道经”。熙宁五年,就,置京城逻卒,察谤议时政者,收罪之。《三经新义》颁行后,“士子以经试于有司,必宗其说,少异辄不中程。”可以看出他“辟邪说”是为了“树己说”,造成“一言堂”,形成“道路以目”的恐怖气氛。也把变法推向了绝路,王安石二次罢相,归金陵后,心无旁骛,一心归佛,都是证明。
对此后果,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自宰相以下,皆知其非,而不敢争。”唐垌对神宗说:“天下但知惮安石威权,不复知有陛下。”“逆意者虽贤为不肖,附己者虽不肖为贤。”赵忭说:“制置条例司建使者四十辈,骚动天下。安石强辩自用,诋天下公论以为流俗,违众网民,顺非文过。近者台谏侍从,多以言不听而去。”
结语
“辟邪说,难壬人”,是一个整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按王安石的逻辑,谁反对变法或提出异议,谁就是壬人,凡不支持或反对变法的意见,都是邪说。这种不加具体分析的简单化做法是形而上学的典型表现。他看不到异议中的合理因素,更看不到异议者的爱国情怀。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是复杂的,“邪说”、“壬人”观不能说不是其失败的主观原因。
从这个观点的影响来看,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导致了极端封建专制:一言堂、文字狱……只要看看“文革”中“四人帮”对此文的兴趣,就完全明白其中缘由了。
因此,对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的“辟邪说,难壬人”必须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