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五十年代,小学算术课曾教授“石斗升合”这四种农村的旧制计量单位,从此我便记住了这个说法。
石、斗、升、合之间的换算是很简单的十进制: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读音却很复杂:如果用作计量单位,石,要读“但”音;合,得念“各”。然而,我们当年没有教读音,于是按照字面的音默默念叨了几十年。
将石、斗、升、合四样计量单位并列,这个说法,出自传统蒙学读物《四言杂字》或曰《杂字》。《杂字》一般用于业余教育,不限年龄,不拘身分,男女老幼都可以选择这条识字途径,在正规教育中也作为不准备走仕途的子弟的一种读本。《杂字》品类很多,有全国通用的,也有地方独有的。内容深浅不同,范围各异。作者大多佚名,可能是以其为小道,不屑署名。不过,也见到一本署名嘉庆举人黄文燮编的《四言杂字》,开头是这样说的:“石斗升合,分寸丈尺,斤两毫厘,买卖交易,戥子秤锤,金银铁锡,铜钱钞贯,贵贱价值,黏谷糯米,芝麻粟麦,典当赊借,取讨粜籴,挑夫詹脚,雨伞斗笠……”
以“石、斗、升、合”等容积单位用以计量米或者麦等固体颗粒的体积。大体上因为当时农村秤比较少,磅秤或地中衡更加少有,粮食又是大宗商品,大量过秤比较麻烦,用容积计量则比较方便。所以,至1950年代初期,“石、斗、升、合”这种古典计量方法在中国农村仍一直沿用。以前在农村,人们会说:“今年一亩地打了几斗麦子?”“你家今年收了几石粮食?”日常生活中也常说“一升面”、“二升米”等,所以以前的小学算术课里才会教“石斗升合”。
不过,“石斗升合”四种计量单位中,“升”和“斗”最常见,“石”和“合”这两种,可能因为过大或太小,都不常用,与老百姓的生活关系要远些。所以“升”和“斗”的成语与熟语非常普及,如:升斗小民、日进斗金、车载斗量、不为五斗米折腰、海水不可斗量等……读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还有一篇叶圣陶先生的名著《多收了三五斗》。而“斗”作为量具,可以引申为胸襟才气的度量,比如人们常说“才高八斗”。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这个其实是典型的通过抬高别人来抬高自己,后世唯有一哂。
儿时跟着家人回乡下,见到过“搞米机”(碾米机),旁边会摆放上斗、升量具,以及箩筐、竹匾等容器。从外观上看,斗就像个木桶,不过形状有点特殊。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方形,大口小底,上有横梁便于把握提取;另一种是圆形,底大口小。升子也有用毛竹筒制成的,形状相仿,容量小十倍。
制作米斗的木料,有楠木、樟木、榆木、榉木之类杂木,也有金丝楠、鸡翅木、钱梨之类硬木,板壁致密而又富有弹性,既不怕水又可防虫蛀。制作工艺则以精密的榫卯互嵌结合,严丝合缝,浑融一体。能适应冷热干湿及重量的变化,不涨不裂,坚实耐用。
逢年过节,搞米机、米斗、升等量具,以及箩筐、竹匾等容器,都会贴著红纸,上面写个吉利的大字。一般都是“满”字,以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石、斗、升、合”在实际使用中,也有许多“文章”。在过去,斗的大小没有成文的标准,民间只能仿造,随意性很大,没人限制。卖粮的斗小,收租的斗大,已成自然。商家常以“秤平斗满”标示自家规范经营,有的还写成标语张贴在店堂内。“大斗进,小斗出”,是不良粮商常用手法,也最受百姓痛恨。
以前还有一种“租斗”,专用于地主收地租。佃农来交租时,地主就拿出专用的租斗来,它较普通市斗大一至两成。各家地主的租斗大小不一,并无同一标准。佃农对此似乎并无异议,大概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吧!
到了1950年后,斗和升的制作终于有严格的标准,底部有火印标明是由国家监制。私自制作视为非法,不得在市面上使用。
最后,关于斗,还有一事值得一书,市面上的粮行常用的斗,旁边会常备一根制作十分精巧的竹棒,用于抹平量具口沿的粮食,叫作“概尺”。民间的往来中,升子装满后是用手指或筷子沿升子口刮平,這叫“平升”。如果升子装满了再往上加,加到堆不下为止,则叫做“满升”或“尖升”。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升子还担负著借粮“调头寸”的责任。长辈常常会告诫后生,还粮的时候一定要“尖升”,以此表示对邻居、乡亲们搭救之情的谢意。
石、斗、升、合之间的换算是很简单的十进制: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读音却很复杂:如果用作计量单位,石,要读“但”音;合,得念“各”。然而,我们当年没有教读音,于是按照字面的音默默念叨了几十年。
将石、斗、升、合四样计量单位并列,这个说法,出自传统蒙学读物《四言杂字》或曰《杂字》。《杂字》一般用于业余教育,不限年龄,不拘身分,男女老幼都可以选择这条识字途径,在正规教育中也作为不准备走仕途的子弟的一种读本。《杂字》品类很多,有全国通用的,也有地方独有的。内容深浅不同,范围各异。作者大多佚名,可能是以其为小道,不屑署名。不过,也见到一本署名嘉庆举人黄文燮编的《四言杂字》,开头是这样说的:“石斗升合,分寸丈尺,斤两毫厘,买卖交易,戥子秤锤,金银铁锡,铜钱钞贯,贵贱价值,黏谷糯米,芝麻粟麦,典当赊借,取讨粜籴,挑夫詹脚,雨伞斗笠……”
以“石、斗、升、合”等容积单位用以计量米或者麦等固体颗粒的体积。大体上因为当时农村秤比较少,磅秤或地中衡更加少有,粮食又是大宗商品,大量过秤比较麻烦,用容积计量则比较方便。所以,至1950年代初期,“石、斗、升、合”这种古典计量方法在中国农村仍一直沿用。以前在农村,人们会说:“今年一亩地打了几斗麦子?”“你家今年收了几石粮食?”日常生活中也常说“一升面”、“二升米”等,所以以前的小学算术课里才会教“石斗升合”。
不过,“石斗升合”四种计量单位中,“升”和“斗”最常见,“石”和“合”这两种,可能因为过大或太小,都不常用,与老百姓的生活关系要远些。所以“升”和“斗”的成语与熟语非常普及,如:升斗小民、日进斗金、车载斗量、不为五斗米折腰、海水不可斗量等……读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还有一篇叶圣陶先生的名著《多收了三五斗》。而“斗”作为量具,可以引申为胸襟才气的度量,比如人们常说“才高八斗”。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这个其实是典型的通过抬高别人来抬高自己,后世唯有一哂。
儿时跟着家人回乡下,见到过“搞米机”(碾米机),旁边会摆放上斗、升量具,以及箩筐、竹匾等容器。从外观上看,斗就像个木桶,不过形状有点特殊。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方形,大口小底,上有横梁便于把握提取;另一种是圆形,底大口小。升子也有用毛竹筒制成的,形状相仿,容量小十倍。
制作米斗的木料,有楠木、樟木、榆木、榉木之类杂木,也有金丝楠、鸡翅木、钱梨之类硬木,板壁致密而又富有弹性,既不怕水又可防虫蛀。制作工艺则以精密的榫卯互嵌结合,严丝合缝,浑融一体。能适应冷热干湿及重量的变化,不涨不裂,坚实耐用。
逢年过节,搞米机、米斗、升等量具,以及箩筐、竹匾等容器,都会贴著红纸,上面写个吉利的大字。一般都是“满”字,以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石、斗、升、合”在实际使用中,也有许多“文章”。在过去,斗的大小没有成文的标准,民间只能仿造,随意性很大,没人限制。卖粮的斗小,收租的斗大,已成自然。商家常以“秤平斗满”标示自家规范经营,有的还写成标语张贴在店堂内。“大斗进,小斗出”,是不良粮商常用手法,也最受百姓痛恨。
以前还有一种“租斗”,专用于地主收地租。佃农来交租时,地主就拿出专用的租斗来,它较普通市斗大一至两成。各家地主的租斗大小不一,并无同一标准。佃农对此似乎并无异议,大概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吧!
到了1950年后,斗和升的制作终于有严格的标准,底部有火印标明是由国家监制。私自制作视为非法,不得在市面上使用。
最后,关于斗,还有一事值得一书,市面上的粮行常用的斗,旁边会常备一根制作十分精巧的竹棒,用于抹平量具口沿的粮食,叫作“概尺”。民间的往来中,升子装满后是用手指或筷子沿升子口刮平,這叫“平升”。如果升子装满了再往上加,加到堆不下为止,则叫做“满升”或“尖升”。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升子还担负著借粮“调头寸”的责任。长辈常常会告诫后生,还粮的时候一定要“尖升”,以此表示对邻居、乡亲们搭救之情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