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y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涵盖了基础能力与综合能力两个范畴。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自身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等。文本首先阐述了高职生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其后对现阶段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高职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发展路径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日趋严重,高职省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创新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从当前高职省职业能力发展现状来看,其中还有不少问题存在,如校内师资不到位、教育单位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解有歧义、职业能力发展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高职生缺乏职业能力发展意识等,这些都会造成高职生职能能力发展不足。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及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和调整,结合而教学实际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体系。
  一、高职生职业能力内涵分析
  1、应用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才能使高职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进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应用能力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工作中能够以专业知识解决技术性问题,这一能力的高低反映出高职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也评价其职业能力情况的首要指标。
  2、应变能力。随着岗位要求的不断升级,用人单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员工不可能在同一岗位中始终应用同一技能,这就需要高职生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能够主动应对社会和工作岗位的变化需要,一旦岗位要求发生变化,高职生能够及时进行能力调整,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3、合作能力。无论是在社会生活还是岗位工作中,仅仅凭借单人很难及时有效的完成任务,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之间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高职生而言,必须具备合作理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与领导、同事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同时建立起更融洽的人际关系。
  4、创新能力。下市场经济环境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人才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对高职生而言,创新能力表现为在岗位生产中的新品研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通过产品创新增加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节约成本,增加商场效率等,创新能力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二、当前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校内师资配置不到位。在影响高职生就业的因素调查中,就业指导缺失、缺乏对岗位了解、职业能力不足、就业平台数量较少成为当前较为明显的问题。尤其是就业指导方面,幼儿高职院校缺少相应的师资配置,造成就业指导教育缺失,不少高职生对未来就业方向认识模糊,进而出现盲目就业或者就业延迟。再者由于师资力量不到位,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力度不足,难以将其作为常规课程进行持续培养,不少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仅仅以就业政策讲解、面试技巧等为主要内容,很难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起到实际影响。
  2、高职院校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解有歧义。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对于职业能力的定义存在一定歧义,将其与职业技能画上等号,认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是提高高职生职业技术熟练性,过于强调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其綜合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高职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实习实训中不足,将职业能力的培养等于与理论教学。或者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视为实习阶段的内容,認为只有在校外实训实习中才能获得职业能力的提高。
  3、高职生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就业是高职教育的特殊导向,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对于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用人需求关注程度不够,造成学生就业后岗位适应能力不足,或者难以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校企合作方面不够深入,造成学校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了解不够,而且对于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了解较少,这就造成职业能力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只要学校增加与企业的联系,才能对供需要求有客观了解,从而明确职业能力培养方向。
  4、高职生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目前,不少高职生对于自身职业能力发展认识较为模糊,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职业能力提升途径。有些高职生则以“毕业即就业”为目标,只要能自给自足就行,职业能力发展意识非常薄弱。这就使一些高职生在职业能力发展中态度消极,不能以主动的态度对未来职业发展进行规划,造成职业能力培养难以发挥其应有价值。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路径
  1、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教师不但有专业的理论教学功底,而且还需要具有完善的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在校教师进行双师型进修,组织教师到相关企业中仅新岗位实践,过着参与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等环节。也可以根据校内经济实力聘请双师型专家到校进行授课。加大人才招聘力度,提高教师人才素质要求,以此构建起一流的高职师资力量。
  2、高职院校要正确把握职业能力内涵。高职人才的培养需要与就业密切联系,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需要培养出更多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除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合作与创新能力。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拨中更看重高职生的职业能力,而不是根据其校内课程成绩去判断,这就需要高职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工作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甚至理解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构建起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崭新教育理念。
  3、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高职人才培养需要与企业需求为基础,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文化进行实践性培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不但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同时更需要社会各界协调配合,集中发挥社会力量。学校要与企业构建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划,实现高职教育与用人需求的有效衔接。高职院校需要和用人单位建立起人才分配协议,聘请用人单位资深专家对学生实行就业指导,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4、对高职生职业能够发展做有针对性地指导,由于高职生专业不同,因此在就业需求方面也有较大差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制定具有差异性的培养方案,强化个体指导,关注个体差异,从而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职业方向。同时结合学生年级不同对其进行分层化职业能力培养。如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进入实现基地进行参观,从而使其对未来就业方向有所了解;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采取基地实训方式促进学生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强化自身专业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还可以深入社会开展调研活动,对人才需求有一定了解,以此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三年级学生则需要进一步强化实训力度,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持续提升,尤其是重点实施针对学生未来就业的技能培训。此外,学校要为高职生创造更多的校外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能力水平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并以此作为完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企业竞争中,人才竞争将成为主流趋势。作为高职院校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高职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首先需要高职院校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构建起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协同合作的新机制,为高职生就业铺平道路,充分发挥高职人才优势,形成良性就业循环。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7).
  [2] 魏崴.校企融合创新高职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6(08).
  [3] 王仁清.职业技术教育应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28).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观察我院收治并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90例,定期随访,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乳房
稚嫩,叛逆,享乐,垮掉,自我,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80后的,褒贬不一。但是随着2012年的到来,上世纪80年代最早生人已经踏着岁月的门槛集体奔三,还有的在社会上已经工作四五年,已经不是小皇帝,已经不是小公主。80年代的人不怕年轻时用钱买生活,就怕年老时用钱买不到生活,当这一代人步入社会,工作稳定后就要步入婚姻,所以购房结婚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房价飞涨,对于大多数是月光族的80后来说真的是望房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辽宁是我国苹果生产基地之一,产量达13.6亿斤,次于山东而居全国第二位。辽宁栽培苹果的历史悠久,生长季气候条件适宜,产量和质量比较稳定,发展苹果生产具有很大潜力。但冬季
本刊编辑部已接到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通知,《肿瘤药学》已通过评审,被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AS-OAJ)收录。本刊的所有论文(包括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论
近年来,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危害较大,因此,处理有机废水的各种方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相对于传统的处理方法而言,电化学氧化法作为一种绿色技术,具有催化活性高、稳
近年平菇、草菇、金针菇、猴头等广泛采用棉籽壳生料栽培,效果良好。不过,都说必须选用新鲜、不霉烂变质的棉籽壳作原料,这是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中得出的宝贵经验。为了充分利
一、为什么要制定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答:2008年8月,省政府印发陕政发[2008]36号文件,在西安市、宝鸡市及汉中市汉台区、洋县进行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