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节课来讲到头”的传统授课方式,使思想政治课发生了较大改变。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或让学生观看视频,创设出形象生动、悦耳动情、爽目一新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在讲“文化创新的途径”时,我通过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并配以动画导入,欢快、活泼的音乐响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马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进来。
二、突破、化解教学难点,易于理解抽象概念
政治学科本身具有说教味浓、理论性强等特点,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借助多媒体,通过生动具体的事物和形象来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这一知识点比较复杂,并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容易调动,学生也不太容易理解这个知识点。在讲这一知识点时,我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画面上,一位老人手提一大袋钱要到马路对面商店去买一瓶酱油。学生一看立马就理解了通货膨胀的意思,并且印象深刻。
三、展示过程,形成表象,加深印象
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中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因此,政治教师可剪辑电视节目中有关的知识制成CAI课件,就能以其有声有色、生画并茂、形象直观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记忆。这种方法对于讲解关于发展历程之类的知识,效果很好。例如,《文化生活》第六课是介绍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的,在讲这课时,我就运用了CAI课件,教学效果不错。
四、扩大课堂容量,讲练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展示材料,不仅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减少印刷麻烦,还可以随讲随练,及时巩固。如讲解一些时政新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课堂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也是一样。用多媒体教学容易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记忆,并且可以及时将所学知识练习巩固,还可创设情景,引起共鸣,达到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课件不易制作太多,否则就像放电影。教师心里始终要明白课件只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放的课件太多,容易导致重点难点不突出,信息泛滥。
2.课件内容要设计好。不要全是文字,也不要太花哨。全是文字会显得呆板、单调;太花哨则会喧宾夺主,达不到教学目的。
3.要有适当的板书。在讲授新课和与学生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设情景,补充材料,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拿到政治课堂来和大家一起解决。但在与学生活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思想的火花,或者出现出人意料到情况,制作好的课件不能与之协调,所以这时教师还应有必要的板书作为补充。
4.在材料选择方面应备好学生。教师应注意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材料,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如能有视频,效果会更好。“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电视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一个渠道,看电视对学生来说有一种放松的舒适感,会很自然地引起他们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互联网是一个浪潮,他将淹没那些在这一浪潮中还没有学会游泳的人”。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会并用好多媒体。只要我们努力探索,精心设计,认真备课,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一定能够达到学习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双丰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或让学生观看视频,创设出形象生动、悦耳动情、爽目一新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例如,在讲“文化创新的途径”时,我通过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并配以动画导入,欢快、活泼的音乐响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马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进来。
二、突破、化解教学难点,易于理解抽象概念
政治学科本身具有说教味浓、理论性强等特点,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借助多媒体,通过生动具体的事物和形象来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这一知识点比较复杂,并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容易调动,学生也不太容易理解这个知识点。在讲这一知识点时,我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画面上,一位老人手提一大袋钱要到马路对面商店去买一瓶酱油。学生一看立马就理解了通货膨胀的意思,并且印象深刻。
三、展示过程,形成表象,加深印象
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中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设备,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因此,政治教师可剪辑电视节目中有关的知识制成CAI课件,就能以其有声有色、生画并茂、形象直观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记忆。这种方法对于讲解关于发展历程之类的知识,效果很好。例如,《文化生活》第六课是介绍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的,在讲这课时,我就运用了CAI课件,教学效果不错。
四、扩大课堂容量,讲练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展示材料,不仅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减少印刷麻烦,还可以随讲随练,及时巩固。如讲解一些时政新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课堂容量,增强教学效果。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也是一样。用多媒体教学容易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记忆,并且可以及时将所学知识练习巩固,还可创设情景,引起共鸣,达到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课件不易制作太多,否则就像放电影。教师心里始终要明白课件只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只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放的课件太多,容易导致重点难点不突出,信息泛滥。
2.课件内容要设计好。不要全是文字,也不要太花哨。全是文字会显得呆板、单调;太花哨则会喧宾夺主,达不到教学目的。
3.要有适当的板书。在讲授新课和与学生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设情景,补充材料,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拿到政治课堂来和大家一起解决。但在与学生活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思想的火花,或者出现出人意料到情况,制作好的课件不能与之协调,所以这时教师还应有必要的板书作为补充。
4.在材料选择方面应备好学生。教师应注意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材料,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如能有视频,效果会更好。“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电视是学生获得信息的一个渠道,看电视对学生来说有一种放松的舒适感,会很自然地引起他们的注意,提高学习兴趣。
正如比尔盖茨所言“互联网是一个浪潮,他将淹没那些在这一浪潮中还没有学会游泳的人”。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会并用好多媒体。只要我们努力探索,精心设计,认真备课,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一定能够达到学习能力与思想品德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