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燥论

来源 :中医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与燥,一阴一阳,异名同类,皆因于气所生,湿因于气虚不能运化,燥因于气虚不能生津.湿与燥在外感病及内伤病中,往往并存,外感病湿与燥可以兼夹,内伤病中,肺主燥,但可为湿邪所害;脾主湿,亦可因燥邪而伤;肾为水火之脏,燥湿相济.故在治疗上,外感病当明辨燥湿之转化,五脏病当权衡燥湿之多寡.凡辛温、发散之药皆不利于燥.酸咸厚重、辛凉沉降之药皆不利于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