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的主题把握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是鲁迅小说的名篇,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曾经激励过五四革命青年们的心。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小说创作年代相对久远,内容题材远离学生生活,情节头绪繁多,结构形式复杂,把握小说的主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传统分析模式是依据课文本身的结构,逐段讲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重点难点的突出。针对传统教法这一不足,我大胆打破常规,探索新颖的教学手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出“打破常规,选准切入点,以点带面,揭示主题”的教学思路,就是抓住小说精巧的构思和成功的侧面描写这些写作上的特点,反侧为正,即从小说高潮,也就是茶馆茶客谈药入手,用传统教学中容易忽视的暗线人物夏瑜勾连小说前后内容。
  选取高潮部分作为切入口,因为高潮部分刻画了一批不同阶层的人物群像,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可以把握小说深燕的思想内涵。选取夏瑜作为切入点,是因为小说高潮部分的正面人物是华老栓和康大叔,此外还有众茶客,而勾连起众人的关节点正是夏瑜。选取夏瑜作为切入点,更重要的原因是夏瑜的悲剧不在于他为革命牺牲,而在于人们如何看待他的牺牲。这正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在夏瑜身上层层设疑,步步推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探究文章的主题,牵一发动全身,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一:夏瑜是个怎样的人?夏瑜为革命献出生命,为什么却把他当暗线处理’
  问题二:人们对夏瑜的态度怎样?
  明确:1、明线华家:勾连第一部分内容和高潮部分,抓住动作心理描写,教师引领学生详细分析华老栓夫妇的性格特征,思考详写目的。
  2、联结明暗线的关键人物康大叔:野蛮凶残卑鄙的刽子手,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一手镇压革命,一手愚弄群众。与康大叔属同一阶级的牢头阿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
  3、茶客:身份各异,却一样地嘲讽夏瑜,一样的麻木不仁。这一群体代表了老中青三代,是整个国民的象征,他们既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又是封建秩序的维护者。
  康大叔和茶客等人物形象的分析,请同学们在评价探究中自行完成。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抓往肖像、动作、语言、细节、场面描写等手法赏析。有意识提升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由感性认知到理性鉴赏的能力。
  4、由群聊的茶客,到另一群体形象——看客,勾连第一部分内容分析场面描写。冷清的秋天的清早,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杀人时寂静无声的场面令人窒息,鉴赏盛举时热闹的场面令人悲叹。民众无聊至极,愚昧麻木至极。
  5、如果说统治阶级的帮凶如此对待不难理解,毫不相干的人如此这般也情有可原,那么自己的亲人如何对待夏瑜的呢?夏四爷为了独得赏银,丧心病狂告发侄儿,卑鄙自私,没有一点亲族情意。母亲的形象勾连小说结局部分加以分析。儿子为革命牺牲,母亲感到“羞愧”,可见夏瑜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动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理解。
  夏瑜舍身为革命与民众冷漠对夏瑜作对比,为后面从理性高度分析原因蓄势。
  问题三:从主客观角度理性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启发引导: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民众与革命者是水乳交融的。以华家为代表的民众和以夏家为代表的革命者关系如何?他们的关系却是水火不容的。差别为何这么大呢,学生很容易分析出原因。由此概括出小说主旨: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因群众的愚昧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至此学生难以理解的革命者脱离群众,广大民众思想的落后,这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启发思考:此时再问为什么把夏瑜当暗线处理?为什么不写血淋淋的杀人场面,而写围观群众?学生很快就会豁然开朗。原来是为了显示民众的愚昧和麻木。
  问题四:这又与文题《药》有什么关系,作者用《药》做题究竟有何深意?
  这些人“维持了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这样的社会里,死者死得悲凉,生者活得麻木,国民中存在着可怕的冷漠冷酷。这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痨病是华小栓的病根,民众的愚昧麻木是这个社会的病根。华小栓得了痨病需要冶疗,华夏民族整个国民的劣根性更需要治疗。创作本文的意图是为了暴露病根,暴露病根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被治的良方。这正是小说命名为“药”的原因:“人血馒头”治不了华小栓的病,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治不了中国的病。因而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问题:什么才是医治中国的良药呢?鲁迅用形象的文字告诉我们那就是救治愚昧,唤醒民众。至此完成了对文章创作意图及小说构思的深层探讨。
  问题五:探讨现实社会中是否依然存在着这种国民劣根性,如何看待?
  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自身,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明白国民劣根性依然存在,让现代人警醒,我们提高民族素质任重道远。号召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选取高潮部分为切入口,把夏瑜作为授课的切入点,层层设疑,步步推进,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作品里面去,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又能让学生由深到浅地走出来,豁然理解了什么才是医治中国的良药。既落实了学习目标,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选准授课切入点,就是给学生一个有力的支点,让学生学习文章由浅入深;也给教师自己一个清晰的线索,让老师授课化繁为简,从而以实现阅读教学价值的最优化。
其他文献
这次习作是要求同学们在口语交流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所谓“课余生活”,是指“课堂以外的生活”。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肯定丰富多彩,所以本次习作的题材内容也一定是
1.在UT武器集团的营销部里,营销主任刘金开正为武器的销路发愁。{唉,都是那该死的国际公约,不准打仗了……打只仗要有,人我还们想的产品就会有市场。主任,您有什么高招?让想打
最近看了很多小孩子写的作文,看完之后有这么一种感觉:多数学生作文写得不够生动感人,有些甚至不真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毛病,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们观察生活往往不够认真,
一个强大的执政党是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走向胜利的基本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历来重视自身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是党建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作风建设的成
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此意义上
人们常说“计划不如变化”,热爱写作的同学倒不妨钻这样的牛角尖,自问一番,我们可以从“计划”与“变化”中获得启示吗?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习惯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对格式合同做一分析,主要运用了交易成本、效率原则以及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分析格式合同的利与弊,并指出对格式合同规制的必要性。 This paper att
不知道为什么,给我们上课的那些老师都不会笑,总是对学生绷着脸,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好像全班同学都欠了她的钱,所以我们都很怕老师,也不敢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这种局面能改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惟一的神话……”这首歌是S.H.E演唱的流行歌曲,在社会上非常火爆。我们班的同学几乎都会唱,而且唱得也挺不错的。我们班的同学可以说特爱“流行”了。
弗拉基克没有预习好数学,所以坐在课堂望着天花板发愣,他感到很无聊,于是就写了一张纸条,并将这纸条传递给坐在他前面的依果里。可是,依果里拿着纸条,并不乐意转过身来。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