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aiai1987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大白菜常见病害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的症状识别、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以为大白菜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白菜;病害;症状识别;发病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34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4-0130-02
  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等病害严重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种植经济效益。为了促进大白菜生产,现将大白菜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 病毒病
  1.1 症状识别
  病毒病为病毒性病害,以蚜虫带毒传播。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苗期发病、受害最重。幼苗在发病初期,首先表现为心叶明脉,沿叶脉褪绿,继而呈花叶及皱缩,叶片扭曲。成株期叶片皱缩、畸形,表现为严重的花叶、矮化,不结球或结球松散[1]。
  1.2 发病因素
  1.2.1 品种抗病性。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显著差异,一般来说,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高桩品种比矮桩品种抗病。
  1.2.2 生育期抗病性。大白菜在七叶期以前最感病,而在莲座期、结球期抗病性逐渐增强。
  1.2.3 气象条件。降雨量和降雨天数与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8月上旬的降雨天数往往成为秋白菜病毒流行的限制因素。如果8月上旬平均气温高于26 ℃,10 cm下土温高于27 ℃,降雨日数少于4 d,降雨量少于30 mm,有翅蚜量明显增加,病毒病易流行。
  1.2.4 播种期。一般而言,秋白菜播种越早发病越重,这主要是由于播种早会使苗期与高温、干旱和蚜虫数量多的时期相遇,适宜于病毒病的传播和流行。
  1.3 防治措施
  1.3.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病丰产的基础,应根据当地种植方式和消费习惯适当选用抗病品种。
  1.3.2 选留无病采种株,减少初侵染来源。秋季选留采种株时要严格挑选无病植株。春季在采种田淘汰病株,而且采种田要远离十字花科蔬菜生产田。
  1.3.3 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不要抢早,使幼苗期避开高温、干旱期;加强苗期肥水管理,早间苗,早定苗,拔除病苗,定苗后及时追肥;不要与十字花科蔬菜和其他夏菜邻作[2];及时铲除田边杂草。
  1.3.4 做好苗期灭蚜防治。在大白菜出苗后至七叶期前,消灭幼苗及附近夏菜上的蚜虫,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施,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1.3.5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施抗毒丰300倍液,或病毒1号油乳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2号乳剂1 000倍液 0.1%高锰酸钾溶液,隔10 d喷施1次,连续2~3次。
  2 霜霉病
  2.1 病状识别
  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从幼苗到成株均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莲座期至包心期。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危害茎、花梗和种荚等。发病初期,叶正面出现轻微褪绿斑,逐渐发展为黄色至黄褐色斑,病斑扩展常受主脉限制而呈多角形。多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出现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造成叶片大面积枯死,并从植株的外叶向内叶层层发展,减少光合作用叶面积,降低产量[3-4]。
  2.2 发病因素
  2.2.1 温湿度。霜霉病病菌的孢子囊形成、萌发、侵入及菌丝在植株体内扩展所需的温度相差较大。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温度为8~10 ℃,孢子囊萌发的适宜温度为8~12 ℃,侵入的适宜温度为16 ℃,而菌丝在寄主體内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4 ℃。因此,气温在10~15 ℃时最有利于病害的流行。除气温外,湿度也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多雨、湿度大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在大白菜莲座期至包心期,日夜温差大,雾和露水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2.2.2 栽培管理。大白菜播种过早,包心期也随之提前,使易感病的生长发育期与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相遇,导致病害发生严重。栽植密度过大、底肥不足、水肥条件差、生长衰弱的地块发病重。
  2.2.3 品种。不同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显著。疏心直筒品种的外叶较直立,垄间通风良好,发病轻;中心型品种的外叶张开,垄间湿度大,发病重。
  2.3 防治措施
  2.3.1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选用霜霉病抗性品种或其杂交1代。苗床注意通风透光,不用低湿地作苗床。施足底肥,及时追肥和灌水,在莲座期和包心后不可缺水缺肥。前茬收获后清洁田园,及时深翻。
  2.3.2 化学药剂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7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 d喷1次,连喷2~3次。
  3 软腐病
  3.1 症状识别
  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植株生长后期及贮藏期发生,多从包心期开始。植株受害后,外叶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后逐渐不恢复,露出叶球,再进一步发展,茎基部与地面接触处变褐色腐烂,叶球部极易脱落[5]。
  3.2 发病因素
  3.2.1 湿度。包心期遇高温、多雨潮湿天气,寄主根部处于积水缺氧状态,伤口难愈合,细菌大量繁殖,病害严重发生。
  3.2.2 昆虫。一是昆虫造成寄主出现伤口,有利于软腐病的侵入;二是昆虫体内外携带病菌,直接起到传播病害的作用。
  3.2.3 栽培管理。地势低、排水不良、土质黏重、浇水不及时、忽湿忽干、产生龟裂、伤根严重和连作的地块发病较重。播种过早,包心期提前,发病也重。
  3.3 防治措施
  3.3.1 合理轮作。尽可能选前茬为大麦、小麦、豆科植物,避免与茄科、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连作。
  3.3.2 加强栽培管理。清洁田园,减少土地病菌残留量;及时拔除病株,用生石灰粉进行消毒;加强肥水管理,实行轮作,适期播种。
  3.3.3 减少植株伤口及防治害虫。尽量避免各种原因造成植株伤口。及时用90%敌百虫原粉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灌根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效也较好。
  3.3.4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3 000~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喷雾,隔7~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还可兼治黑腐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斑病等。
  4 参考文献
  [1] 闫爱军.大白菜病毒病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3(11):22.
  [2] 赵伶.大白菜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J].农家科技,2010(9):12.
  [3] 赵雪梅,陈莹,管海洋.大白菜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J].吉林蔬菜,2012(12):43.
  [4] 黄继顺,陈岩,王莉,等.大白菜霜霉病防治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0(11):17.
  [5] 马文秋.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J].吉林蔬菜,2014(5):24.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云计算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云计算时代下企业管理会计的业务需求及其负载特征,提出基于混合云模式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方案,对企业着手开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方案、
主要介绍精表处材料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汉马赛道沥青路面施工组织与工艺,其成功应用证实了精表处施工简便,使用性能良好,可在市政道路美化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推广应用。
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医学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综合性医院,临床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述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技能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实践的方法和
全球化生产分工,生产环节不断细化,企业为了追求某一地区的区位优势而聚集,出现了以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为特征的地方经济,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明显。目前我国土地、劳动力等成本
介绍福建省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福建省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指出福建省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以促进福建省葡萄产业的发展。
综艺节目《花花万物2》,既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倡导理性消费,探寻消费社会符码操纵的解构路径,促进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转变,又在当下电视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盛行的语境中,
舆情动态的监测与管理一向是互联网安全研究的重点。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后真相时代,如何正确认识后真相时代对舆情变化的影响,精准把握网络舆情的发生和演化,掌握其动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