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o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绘画,有着优秀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它经过历史上无数画家和众多民间画工的长期创作实践,在表现题材和内容上逐渐形成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画种;在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形成工笔和意笔两大流派。它具有独特的中华民族风格和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关键词】中国画 艺术特点 以形写神 散点透视 气韵生动
  通过研究和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才能对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有明确的认识。概其要者,主要有以下诸特点:一是意境,二是笔墨之法,三是章法的灵活处理。
  一、中国画第一个特点是意境的追求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意境的完美和表达。所谓意境是指画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的境界。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的“妙悟”,所谓境是境界。
  意境是客观生活中事物在画家头脑中所反映的结果。就是画家在作画之前,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深入观察、体验和认识(即感觉)所引起的主观感受,然后把生动而强烈的感受反馈于被描绘的物象,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并且,中国绘画主张“缘物寄情”“以景寓意”“以神取形”“笔不周而意周,笔不工而心恭”。在概括客观物象的同时,必须融进画家的主观感受,透过描绘对象创造形象的方式来借以体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精神性格交融和转化,即“神遇”(石涛语)及“迹化”(石涛语)为可视可想的艺术形象。同时,使画家在作画前的主观感受得以充分的表达,而产生动人心魄的意境。
  二、中国画第二个特点是对笔墨的注意
  中国画从立意到形象的塑造,总归于用笔用墨。谢赫在《六法》中将“骨法用笔”列为第二条。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中国画家以写代描,把笔意墨法置于首位。故使笔墨成为表达“意境”“形神兼备”的重要条件。
  (一)关于用笔。我国绘画很重视线的表现,用线来塑造形象。以线为骨,就是指以线为造型的骨架。为之“骨法”表现物象须有具体的线去塑造,其关键在于“用笔”。线在塑造形象中力的变化,功在于运用笔法。古今画家通过熟练的使笔、运笔,产生笔力、笔意、笔趣,形成虚实变化,浓淡相依,顿挫回旋,巧拙适度,富于节律的造型底线。中国传统画论中形容东晋顾恺之的线如“春蚕吐丝”;形容唐×尉迟乙僧的线如“屈铁盘丝”;形容唐吴道子的线为“吴带当风”;形容曹仲达的线为“曹衣出水”。所谓笔法即指执笔的方法和指、腕、肘的运用。传统的笔法为人所使,其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藏锋、露锋等法。所以掌握笔法(即用笔)的起止形态变化及行笔运转方向变化,使之随画意而使转,达到状形立象、传情达意。
  (二)关于用墨。中国传统绘画一贯是主张用笔和用墨的。清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论用笔必然要论用墨,谈用墨必谈用笔。所以,笔与墨在中国画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有笔,墨才能变化;有墨,笔才能显现。故“笔为画之骨,墨为画之肉,有笔无墨非也,有墨无笔亦非也”(潘天寿语)。然而,中国传统绘画尤重用墨。笔以达气,墨以生韵。用墨表现画面的气韵,求得生动是很重要的。中国之墨经用笔引发和水的渗化,可变化出浓、淡、干、湿、黑、白(纸的本色)不同层次的色彩感。古人谓之“五墨六彩”。
  以墨代色,力求单纯、明快、概括,是中国画的独特创造。以墨代色的不同变化,表现各种色彩感觉,富有浪漫主义的处理特色。即如陈简斋墨梅诗中说:“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故中国绘画注意用墨而慎于用色。中国画在设色方面突破了自然物固有的约束,代之以感情的意匠色彩。就是画家在观察客观物象时,将感情移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继之产生有我的色彩关系。这种传统的设色方法,强调在单纯、明快的对比中追求色彩的主从和谐与色彩的感染力。
  三、中国画第三个特点是章法布局处理的灵活性
  中国传统绘画的章法即是构图,就是把形象艺术规律及画家作画的立意加以安排布局,也可称作布局。南齐谢赫论画《六法》曰为“经营位置”,东晋顾恺之称章法为“置陈布势”。
  中国画特别讲究“立意”“立象”(立形)之道,而章法是“立象”的重要环节。所以,章法布局受其独特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以及民族的欣赏习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特殊的规律和方法。章法与用笔、用墨、设色以及透视诸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在表达画面“立意”时体现了极强的写意性和灵活性。这种写意性和灵活性表现在透视、取舍、主次、取势、开合、呼应、空白、疏密、穿插、虚实、边角的处理及题款、钤印的处理上。采用这些灵活的艺术手法,有利于突破自然时间、空间在人们心理上、视觉上所造成的限制,使画面主题“立意”得到更完美的表现。
  传统绘画章法布局中,对透视的处理主要采取不固定“视点”去展现画幅的视野。这种透视法称作“移动透视法”,也称之为“散点透视法”。其实称作“运动透视法”更为准确。中国画向以“面面观”“景随人移”的欣赏习惯要求处理构图。这样可以使观画者看得全面、看得深远、看得精细,具有可望、可游、可居的视觉感受。所以中国画家采取不为“自然”奴的“物为我用”观点,大胆而巧妙的运用通景法、三远法及“以大观小”的俯瞰式“运动透视”法去组织画幅中的景物、人物,从而达到使观者游目骋怀的艺术效果。
  在中国画章法布局中状物立象,首先必须剪裁取舍,分别主宾。然后根据物象往来逆顺的运动之势布置画面,使之萦纡起伏,气脉连贯,造成动人心魄的气象。
  中国传统绘画在“置陈布势”中,如果要使画面章法获得灵动舒畅富有变化,必须巧妙地处理空白、疏密、虚实之间的关系。所谓空白是无画处,是虚处,是疏处,是与密、实相对而言的,是与疏密、虚实有密切联系的。虚实对构图、笔墨有极大的概括性。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即是疏密有致,可以打破构图中的平均布置。巧妙安排疏密、聚散,可使画面得到空灵变化的意境。
  以上种种章法规律及特点,与传统绘画的立意、用笔、用墨、设色相融合,构成了中国画独具的形式美和艺术特色。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肝癌患者行能谱CT成像扫描并获得碘含量、水含量、能谱曲线斜率等多参数定量测定,探讨能谱CT成像对肝细胞癌与肝内肿块型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由于其特殊性,教学方法、手段、目的性都有别于其他语文教学,发挥其服务功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创新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是中国人的母语。语文教学承载着继承和发展祖国母语、培养和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重大任务。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体制一直认为,语文是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各级各类升学考试必
目的:  髌骨脱位作为膝关节外伤后出现的常见膝关节损伤,按照具体的发病情况可分为急性髌骨脱位和复发性髌骨脱位。针对目前临床上在此疾病的不同种类治疗方案与意见,本文意在
【摘 要】作业是我国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提高学生知识的方式,同时作业也是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教师的教学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我国高职英语作业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将要介绍的是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作业的现状以及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作业设计、实施和评价的
目的:研究五肽化合物PLNPK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建立小鼠SLE模型,随机分为:PLNPK组(100、200、
1.不寻常的大脑  人类跟其他动物区分开来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我们拥有的与众不同的大脑。人类的大脑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脑最大的动物是抹香鲸。与体形相比,我们的大脑也算不上最大,很多鸟类的大脑重量竟占体重的8%还多,而人类的大脑重量仅占体重的2.5%。人类大脑完全发育成熟后大约只有3磅(1.36千克),却赋予了人类才具有的智慧,并使莫扎特、爱因斯坦等天才在各个领域取得重大成果。    2.直立
【摘 要】高中美术课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美术作品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进而热爱大自然,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在使用产品和创新产品时具有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在欣赏建筑作品时感受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之美;从身边做起,保护我们的校园环境,将环保作为我们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 环境保护 价值观  现代社会中,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着自然,推动着社会进步,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有了很
目的:  观察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老年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的影响;观察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变化对老年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