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波有句老话: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为什么要把“柴”放在第一位?道理很简单,没有柴,就不能做饭煮菜;没有柴,就不能烧水喝茶;没有柴,人们可能又要回到吃生食的原始社会中去。所以在过去无电无煤的农村每户人家总要积存一些柴草,或堆在堂前里或者叠在灶间里,每顿烧饭时都要用到它,当快要烧光时,当家人要想方设法去弄些柴来,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
但柴,对当年生活在芦江河两岸的先民们来说,不光把它当作生活中头等大事,更把它看作自己生命策源地的象征。因为在当时芦江河两岸密匝匝地长着芦苇,而芦苇本身就是柴的一种。芦秆挺立,迎风摇曳,毎到九十月间,质朴无华的芦苇经秋风轻轻一吹,便如白浪般地翻滾出白迷迷的芦花来,水色芦影,婀娜多姿,美丽极了。先民们就骄傲地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称为“芦花江”。从此,“芦花江” 作为一种河流的名称载入史册。
“芦花江”入冬前,芦花被先民们割来缚成芦花扫帚,或用或卖。然后把杆叶晒干后当作柴烧。第二年新的芦苇又长出来了。到秋天,白的芦花又绽放出来了……可天长日久,江边的芦苇日见渐少,只好上山去砍柴。当时住在江南岸的先民们山多柴多,住在北岸的先民们人多山少。北岸人要烧的柴只能向南岸人买,于是有人就做起了柴的生意。因当时没有桥,卖柴只能用船装,十分不便。后来有人因卖柴而发了迹,就出资造了一座“卖柴桥”,使芦花江两岸南北畅通,逐渐在那里形成一个贸易集市。在这个市场里,柴的交易始终占着极重要的地位,这项营生,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近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芦花江人先因“卖柴” 而建桥。后在清道光八年(1828)修桥” 时,去掉一个“卖”字,正式定名为“柴桥”,并把桥名复制为镇名—“柴桥”。此后,“柴桥”名扬四海,成为“浙江四桥古镇”之一,同时还被冠上了“小宁波”称号。
其间,许多因缺田少地的农民,大都成了“啃柴族” ,他们以砍柴卖柴为生。除农忙季节外,每天都要拿着扁担、绹绳、铆刀,穿着草鞋和上山袜去山上斫柴。离家近的山,一天斫二担,可小山里长的大多都是些浪檵和茅草柴,火力不好,卖价较低;想要斫好的穊秆柴、戗柴就得上九峰山、福泉山、双石人等山高路远的地方去。而且还要带上饭包,中午饿了就啃点冷饭头,渴了就喝点溪坑水。柴斫好后,挑着二三百斤重的担子,踏着崎岖曲折的山道挑下来。为了减轻肩上重担,常使用大头尕柱辄在肩后的扁担下以借力。当途中需休息时,就用那根尕柱往柴担下一拄,腾出自己被压痛了的肩膀,透口气,歇一下力。回到家里已是下午二三点钟了。这样长年累月把斫来的柴叠为一个高耸耸的柴蓬,成了一家人的衣食父母。
我的堂叔就是一个典型的“啃柴族”,他上有年迈父母,下有五个孩子,一家近十来口人,只有二亩半土地,何以为生?只得靠每天就上山去啃柴。为斫到好柴,就直奔瑞岩寺天皇脑山上,把那里枯死的松树、青冈、麻栎和沙朴都砍来,劈成柴爿,码成高高的一大堆,满以能卖个好价钱,作一家人的钱袋子。谁知那时正处在抗战转折关头,日本鬼子在太平洋战争吃了败仗后,开始走向末路。1944年11月的一天,驻柴桥日军情报部长柿峙文雄接到宁波日军情报头子芝原平三郎密电要他在一月之内征用粮食120万斤、柴爿13万斤、木炭1万斤。柿峙文雄把这一密令转告给驻柴鬼子大队长原田清人,于是日寇出动大批人马,在维持会内的汉奸带领下在柴桥区域内大肆搜括勒索柴粮。鬼子耀武扬威地闯进我堂叔家,不分青红皂白,把他辛辛苦苦从山上砍下的一二千斤柴爿全部抢走,而且连米缸里的米也被全部掏空。一家人饿着肚子嚎啕大哭,堂叔只得强忍眼泪,借债度日。其年老体弱的父母因悲伤和惊吓,半年后相继离世。原本打算给阿大、阿二两个孩子去读书的打算也成了泡影,毎天只好跟着他爹去砍柴卖柴。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像我堂叔那样依靠以卖柴为生的人可谓不少,他们大多来自紫石、昆亭、三山、后所、沙溪、白峰等地的穷苦农民。他们每逢一、六大市或三、八小市就挑柴到柴桥镇上去卖。为了能在街上占一席放担之地,他们都得在天刚蒙蒙亮就起身,挑着柴担,翻山越岭,一路急冲冲地赶来。即使这样早出发,有时到柴桥老街也已无立足之地了。此时,在不到四公尺宽的街面上,两旁都被一早起来卖地头作货的附近农民所占据。他们从上街至下街都摆满了蔬菜、瓜果、河鮮、点心之类的东西。街上赶集的人已熙来攘往,沸反盈天。挑柴担的人只好夹在市声嚣喧的人流中缓步移动,他们从栅栏门开始,沿街至财神地、太平缸直至桥下门、石柱头,一路寻来想找个落脚的地方真是相当困难。有时只能放在弄堂里,等待买主前来光顾。要是到散市还卖不掉,若街上有亲戚朋友的就去那里去寄放一下,等下市再卖。如果一个都不熟悉只得再挑回家去。
解放前,我家住在紫石前郑村,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我已在曹家祠堂紫石小学读一年级了。每天从家里去学校要经过一条弯曲、狭窄、破碎的石板路。我背着书包,经常要碰到挑柴担的人从后面赶上来,我不得不小心翼翼让在路旁。一次,我走到半路弯头处,真的被一个挑柴担的农民挨到田里去了。那时刚好春插过后,路旁田里全是一片水汪汪的秧苗,我的鞋子、袜子和裤管全被泥浆弄脏了。此时若回家重換再去学校,恐怕迟到被老师批评;;但不換,一双泥脚、泥裤又怎么能进课堂?正在两难间,只见后面一个大伯急冲沖地跑上去一把拉住那个卖柴人说,你把一个小学生挨到田里了,还不向人家去讲好话!那大伯一定见到了我被挨到田里的狼狈相,替我出了头,我心里十分感激他,只可惜当时我没有机会向他道谢,他向卖柴人说好后就往前走了。卖柴人放下担子赶忙跑过来见我窘样向我赔了礼道了歉,说他实在不晓得,不是故意的,真对不起。我红着脸不会说话,眼眶只含着泪水。他见我的鞋和裤被弄得这样龌龊,便把我拉到一条水沟里进行洗涤,并脱下他的那件打补丁的外衣,把我的脚和裤子擦了一下,然后让我穿上湿漉漉的鞋子去学校里。他自己又立马挑起柴担急急忙忙向街上赶去。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农民伯伯、叔叔们总要把自己的命运和“柴”连在一起? 一昼夜跨越四季的喀纳斯湖区
去新疆之前,旅行社人说最好带件羽绒衣去。我想已近六月下旬了,再带羽绒衣去背不背呀!妻从傍说,人家这样提醒总有一定道理,带去吧!备而不用。于是她就在行李箱里替我放进了羽绒衣和棉毛衫裤,老实说,我是非常不愿意带这些东西的。尤其火车到了吐鲁番这个地方,气温高达44摄氏度,到维族村民去家访,整座屋子热得像只大蒸笼,即使静坐在坑上,汗也会滋滋地冒出来。当时我悔青了肠子,向旁人一吐露,还让人家笑掉了大牙。
大客车把我们旅游团组送到了新疆西北部贾登峪这个地方,已为喀纳斯地区了,但因喀纳斯湖那边没有住宿的地方,只能在贾登峪一户农家乐客店里投宿。虽已到傍晚五时多,太阳依然热辣辣地照着,大地被蒸烤得火烫燎火。我们赶紧到一家饭店就餐,在那有空调的餐厅里躲了好一阵子。出来时,太阳仍在偏西的空中高高挂着,直到晚上十点半,才肯徐徐地踱下山去。暑燠虽退,但闷热未消。过一会儿,忽然从山间吹来了一阵清风,身子顿觉凉爽,我从心底里感激老天爷恩赐,让我享受到家乡秋天的况味。我们在附近的超市逛了一会,将近夜半十一时,天渐渐暗淡下来,我们才回店休息。但一见客房床上铺着垫被和一条厚厚的盖被,着实让我惊呆了一会,天啊!这么热天气依然还是冬天的一套被褥,叫人怎么睡呀?我立即抽掉垫被,搬掉盖被,用自己一件茄夹衫盖在身上。刚入睡时感觉很好,可到凌晨一时左右,我突然被寒冷所冻醒,整个房间像一座冰窟,我浑身哆嗦,连上下牙齿也格格地打起颤来。我立马下床,铺好垫被,拿来那条被我抛弃的被子,一钻进被窝,全身感到冰冰冷的,无法入睡,只得再从行李里箱里翻出棉毛衫裤穿好,并把那件不远万里带来的羽绒衣也盖在被子上,这才使身子渐渐暖和起来,一会儿就沉睡到甜蜜的梦乡中。
早晨起来,朔风紧吹,感到春寒料峭。我毫不猶豫地穿上羽绒衣,心里十分感激老婆的细心,要不是她替我放进那件羽绒衣和棉毛衫裤,这会儿也一定像有些不带冬衣人那样,打喷嚏,流鼻涕,萎头缩脑嘶嘶地发响。其时,我忽然想起爷爷生前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说新疆是个早穿棉衣午穿纱,夜围火炉吃西瓜的地方。”当时我还以为爷爷在讲“故事”,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地方,现在总算让我亲身体验到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吃罢早饭,我把那件羽绒衣脱了,登车前去喀纳斯湖。太阳还未出来,可绚丽的彩霞已染红了天际。大巴在阿尔泰山盘山公路上渐行。这里已是边境地区,是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交界的地方,我们通过安检,就很快进入到喀纳斯湖山区。沿途山顶上仍可见皑皑的白雪,还奇异地看到每座山的阴面林木森森,而阳面却是光溜溜的一片。正感到纳闷时,图瓦族人的地导华西他用生硬的汉语解释说,阴面山顶常吹着西北风,很冷,积雪一年四季难以融化,太阳照耀下,只融化一点,常年细水长流,润滋着阴坡的草木,因此茂盛;但阳面山上的积雪一到春夏季节很快被晒光,没有像阴坡这样好的条件了。
洁白的雪水翻滾着浪花从山上丛林中窜流下来,跳过峻峭的山岩,一路唱着欢快的山歌向喀纳斯湖流去。周边山坡的植被变化多端,一忽儿是枝繁叶茂的樟枝松林,一忽儿是瘦枝细叶的西伯利亚桦树林,一忽儿是满眼嫩黄翠绿的草坡地。一些棕黑色、浅黄色的牛马在悠然地吃着嫩草,但却始终见不到吃草的羊群,我觉得非常诧异,就问华西,这么丰美的嫩草难道羊儿不爱吃吗?华西吿诉我,喀纳斯地区是全国最冷的地方,每年西伯利亚冷空气都从这里进入,最冷的气温可降到零下四五十度,冬天积雪可达一二公尺。羊儿不像牛马可吃干草,冬天草地全被积雪盖住了,羊儿无法生存。
我们终于见到了企盼已久的喀纳斯湖,“喀纳斯”为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泊。湖长24.5千米,平均宽1.9千米,平均深度92米,是我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和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蓄水量达54亿立方米。湖的两岸树木林立,繁花似锦,芳香四溢,蜂蝶纷飞。我们一路从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的景点看过去,最吸引眼球的是月亮湾,那是湖泊在树木和草坡间形成的一个鹅毛似月亮的形状,极富一种柔软曲线和绿色韵律的美感,我打心眼里赞美大自然挥洒的杰作。我们登上游艇,在辽阔的湖面上斩波劈浪,两边犁起了一条条白练似的浪花。眺望碧清湛蓝的湖面,近处,水光潋滟,旋着一圈圈波纹;远处,山色空濛,浩渺苍茫。怡人的春风在湖面上浩荡,朝嫩的太阳正冉冉升起,明媚的阳光像张铺天盖地的大网撒在湖上,整个湖面显得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深邃的湖底里倒映着蓝蓝的天,飘浮着白白的云,摇动着青青的山,醉晃着绿绿的树。我站在游艇甲板的栏杆旁,全方位地纵览湖上,期望看到传说中的“湖怪”,但连影子都没有。倒是四周的绿素养了我的眼,清新的空气醉了我的肺,啁啾的鸟鸣乐了我的心,高翔的山鹰壮了我的志。我平生第一次在祖国西北边陲欣赏到这反季节的春光美景,真感到三生有幸。置身在这宝镜般的湖上,天、地、人、物仿佛已融为一体,我愿成为湖边的一只全天候留鸟,栖息在湖边的树上。毎天,用我的双眼作为“相机”,晨拍明丽的春光,午照翔徊的鹭鸟,晚摄清凉的秋风,夜采凛冽的严冬,再把散居在四周的维吾尔族人、图瓦族人、哈萨克族人、乌孜别克族人美好独特的生活场景摄入我的“相机”内,然后用我特有的微信,把喀湖美丽的风貌,蓬勃的活力,文明的力度,民族大家庭中和谐的氛围,发给众多好友,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到祖国边陲看一看千百年来历史人文和大自然的无穷变化,感触一下自己噪动和喧哗的心灵。
但柴,对当年生活在芦江河两岸的先民们来说,不光把它当作生活中头等大事,更把它看作自己生命策源地的象征。因为在当时芦江河两岸密匝匝地长着芦苇,而芦苇本身就是柴的一种。芦秆挺立,迎风摇曳,毎到九十月间,质朴无华的芦苇经秋风轻轻一吹,便如白浪般地翻滾出白迷迷的芦花来,水色芦影,婀娜多姿,美丽极了。先民们就骄傲地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称为“芦花江”。从此,“芦花江” 作为一种河流的名称载入史册。
“芦花江”入冬前,芦花被先民们割来缚成芦花扫帚,或用或卖。然后把杆叶晒干后当作柴烧。第二年新的芦苇又长出来了。到秋天,白的芦花又绽放出来了……可天长日久,江边的芦苇日见渐少,只好上山去砍柴。当时住在江南岸的先民们山多柴多,住在北岸的先民们人多山少。北岸人要烧的柴只能向南岸人买,于是有人就做起了柴的生意。因当时没有桥,卖柴只能用船装,十分不便。后来有人因卖柴而发了迹,就出资造了一座“卖柴桥”,使芦花江两岸南北畅通,逐渐在那里形成一个贸易集市。在这个市场里,柴的交易始终占着极重要的地位,这项营生,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近千年的历史变迁中,芦花江人先因“卖柴” 而建桥。后在清道光八年(1828)修桥” 时,去掉一个“卖”字,正式定名为“柴桥”,并把桥名复制为镇名—“柴桥”。此后,“柴桥”名扬四海,成为“浙江四桥古镇”之一,同时还被冠上了“小宁波”称号。
其间,许多因缺田少地的农民,大都成了“啃柴族” ,他们以砍柴卖柴为生。除农忙季节外,每天都要拿着扁担、绹绳、铆刀,穿着草鞋和上山袜去山上斫柴。离家近的山,一天斫二担,可小山里长的大多都是些浪檵和茅草柴,火力不好,卖价较低;想要斫好的穊秆柴、戗柴就得上九峰山、福泉山、双石人等山高路远的地方去。而且还要带上饭包,中午饿了就啃点冷饭头,渴了就喝点溪坑水。柴斫好后,挑着二三百斤重的担子,踏着崎岖曲折的山道挑下来。为了减轻肩上重担,常使用大头尕柱辄在肩后的扁担下以借力。当途中需休息时,就用那根尕柱往柴担下一拄,腾出自己被压痛了的肩膀,透口气,歇一下力。回到家里已是下午二三点钟了。这样长年累月把斫来的柴叠为一个高耸耸的柴蓬,成了一家人的衣食父母。
我的堂叔就是一个典型的“啃柴族”,他上有年迈父母,下有五个孩子,一家近十来口人,只有二亩半土地,何以为生?只得靠每天就上山去啃柴。为斫到好柴,就直奔瑞岩寺天皇脑山上,把那里枯死的松树、青冈、麻栎和沙朴都砍来,劈成柴爿,码成高高的一大堆,满以能卖个好价钱,作一家人的钱袋子。谁知那时正处在抗战转折关头,日本鬼子在太平洋战争吃了败仗后,开始走向末路。1944年11月的一天,驻柴桥日军情报部长柿峙文雄接到宁波日军情报头子芝原平三郎密电要他在一月之内征用粮食120万斤、柴爿13万斤、木炭1万斤。柿峙文雄把这一密令转告给驻柴鬼子大队长原田清人,于是日寇出动大批人马,在维持会内的汉奸带领下在柴桥区域内大肆搜括勒索柴粮。鬼子耀武扬威地闯进我堂叔家,不分青红皂白,把他辛辛苦苦从山上砍下的一二千斤柴爿全部抢走,而且连米缸里的米也被全部掏空。一家人饿着肚子嚎啕大哭,堂叔只得强忍眼泪,借债度日。其年老体弱的父母因悲伤和惊吓,半年后相继离世。原本打算给阿大、阿二两个孩子去读书的打算也成了泡影,毎天只好跟着他爹去砍柴卖柴。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像我堂叔那样依靠以卖柴为生的人可谓不少,他们大多来自紫石、昆亭、三山、后所、沙溪、白峰等地的穷苦农民。他们每逢一、六大市或三、八小市就挑柴到柴桥镇上去卖。为了能在街上占一席放担之地,他们都得在天刚蒙蒙亮就起身,挑着柴担,翻山越岭,一路急冲冲地赶来。即使这样早出发,有时到柴桥老街也已无立足之地了。此时,在不到四公尺宽的街面上,两旁都被一早起来卖地头作货的附近农民所占据。他们从上街至下街都摆满了蔬菜、瓜果、河鮮、点心之类的东西。街上赶集的人已熙来攘往,沸反盈天。挑柴担的人只好夹在市声嚣喧的人流中缓步移动,他们从栅栏门开始,沿街至财神地、太平缸直至桥下门、石柱头,一路寻来想找个落脚的地方真是相当困难。有时只能放在弄堂里,等待买主前来光顾。要是到散市还卖不掉,若街上有亲戚朋友的就去那里去寄放一下,等下市再卖。如果一个都不熟悉只得再挑回家去。
解放前,我家住在紫石前郑村,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我已在曹家祠堂紫石小学读一年级了。每天从家里去学校要经过一条弯曲、狭窄、破碎的石板路。我背着书包,经常要碰到挑柴担的人从后面赶上来,我不得不小心翼翼让在路旁。一次,我走到半路弯头处,真的被一个挑柴担的农民挨到田里去了。那时刚好春插过后,路旁田里全是一片水汪汪的秧苗,我的鞋子、袜子和裤管全被泥浆弄脏了。此时若回家重換再去学校,恐怕迟到被老师批评;;但不換,一双泥脚、泥裤又怎么能进课堂?正在两难间,只见后面一个大伯急冲沖地跑上去一把拉住那个卖柴人说,你把一个小学生挨到田里了,还不向人家去讲好话!那大伯一定见到了我被挨到田里的狼狈相,替我出了头,我心里十分感激他,只可惜当时我没有机会向他道谢,他向卖柴人说好后就往前走了。卖柴人放下担子赶忙跑过来见我窘样向我赔了礼道了歉,说他实在不晓得,不是故意的,真对不起。我红着脸不会说话,眼眶只含着泪水。他见我的鞋和裤被弄得这样龌龊,便把我拉到一条水沟里进行洗涤,并脱下他的那件打补丁的外衣,把我的脚和裤子擦了一下,然后让我穿上湿漉漉的鞋子去学校里。他自己又立马挑起柴担急急忙忙向街上赶去。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农民伯伯、叔叔们总要把自己的命运和“柴”连在一起? 一昼夜跨越四季的喀纳斯湖区
去新疆之前,旅行社人说最好带件羽绒衣去。我想已近六月下旬了,再带羽绒衣去背不背呀!妻从傍说,人家这样提醒总有一定道理,带去吧!备而不用。于是她就在行李箱里替我放进了羽绒衣和棉毛衫裤,老实说,我是非常不愿意带这些东西的。尤其火车到了吐鲁番这个地方,气温高达44摄氏度,到维族村民去家访,整座屋子热得像只大蒸笼,即使静坐在坑上,汗也会滋滋地冒出来。当时我悔青了肠子,向旁人一吐露,还让人家笑掉了大牙。
大客车把我们旅游团组送到了新疆西北部贾登峪这个地方,已为喀纳斯地区了,但因喀纳斯湖那边没有住宿的地方,只能在贾登峪一户农家乐客店里投宿。虽已到傍晚五时多,太阳依然热辣辣地照着,大地被蒸烤得火烫燎火。我们赶紧到一家饭店就餐,在那有空调的餐厅里躲了好一阵子。出来时,太阳仍在偏西的空中高高挂着,直到晚上十点半,才肯徐徐地踱下山去。暑燠虽退,但闷热未消。过一会儿,忽然从山间吹来了一阵清风,身子顿觉凉爽,我从心底里感激老天爷恩赐,让我享受到家乡秋天的况味。我们在附近的超市逛了一会,将近夜半十一时,天渐渐暗淡下来,我们才回店休息。但一见客房床上铺着垫被和一条厚厚的盖被,着实让我惊呆了一会,天啊!这么热天气依然还是冬天的一套被褥,叫人怎么睡呀?我立即抽掉垫被,搬掉盖被,用自己一件茄夹衫盖在身上。刚入睡时感觉很好,可到凌晨一时左右,我突然被寒冷所冻醒,整个房间像一座冰窟,我浑身哆嗦,连上下牙齿也格格地打起颤来。我立马下床,铺好垫被,拿来那条被我抛弃的被子,一钻进被窝,全身感到冰冰冷的,无法入睡,只得再从行李里箱里翻出棉毛衫裤穿好,并把那件不远万里带来的羽绒衣也盖在被子上,这才使身子渐渐暖和起来,一会儿就沉睡到甜蜜的梦乡中。
早晨起来,朔风紧吹,感到春寒料峭。我毫不猶豫地穿上羽绒衣,心里十分感激老婆的细心,要不是她替我放进那件羽绒衣和棉毛衫裤,这会儿也一定像有些不带冬衣人那样,打喷嚏,流鼻涕,萎头缩脑嘶嘶地发响。其时,我忽然想起爷爷生前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说新疆是个早穿棉衣午穿纱,夜围火炉吃西瓜的地方。”当时我还以为爷爷在讲“故事”,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地方,现在总算让我亲身体验到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吃罢早饭,我把那件羽绒衣脱了,登车前去喀纳斯湖。太阳还未出来,可绚丽的彩霞已染红了天际。大巴在阿尔泰山盘山公路上渐行。这里已是边境地区,是中国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交界的地方,我们通过安检,就很快进入到喀纳斯湖山区。沿途山顶上仍可见皑皑的白雪,还奇异地看到每座山的阴面林木森森,而阳面却是光溜溜的一片。正感到纳闷时,图瓦族人的地导华西他用生硬的汉语解释说,阴面山顶常吹着西北风,很冷,积雪一年四季难以融化,太阳照耀下,只融化一点,常年细水长流,润滋着阴坡的草木,因此茂盛;但阳面山上的积雪一到春夏季节很快被晒光,没有像阴坡这样好的条件了。
洁白的雪水翻滾着浪花从山上丛林中窜流下来,跳过峻峭的山岩,一路唱着欢快的山歌向喀纳斯湖流去。周边山坡的植被变化多端,一忽儿是枝繁叶茂的樟枝松林,一忽儿是瘦枝细叶的西伯利亚桦树林,一忽儿是满眼嫩黄翠绿的草坡地。一些棕黑色、浅黄色的牛马在悠然地吃着嫩草,但却始终见不到吃草的羊群,我觉得非常诧异,就问华西,这么丰美的嫩草难道羊儿不爱吃吗?华西吿诉我,喀纳斯地区是全国最冷的地方,每年西伯利亚冷空气都从这里进入,最冷的气温可降到零下四五十度,冬天积雪可达一二公尺。羊儿不像牛马可吃干草,冬天草地全被积雪盖住了,羊儿无法生存。
我们终于见到了企盼已久的喀纳斯湖,“喀纳斯”为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泊。湖长24.5千米,平均宽1.9千米,平均深度92米,是我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和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蓄水量达54亿立方米。湖的两岸树木林立,繁花似锦,芳香四溢,蜂蝶纷飞。我们一路从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的景点看过去,最吸引眼球的是月亮湾,那是湖泊在树木和草坡间形成的一个鹅毛似月亮的形状,极富一种柔软曲线和绿色韵律的美感,我打心眼里赞美大自然挥洒的杰作。我们登上游艇,在辽阔的湖面上斩波劈浪,两边犁起了一条条白练似的浪花。眺望碧清湛蓝的湖面,近处,水光潋滟,旋着一圈圈波纹;远处,山色空濛,浩渺苍茫。怡人的春风在湖面上浩荡,朝嫩的太阳正冉冉升起,明媚的阳光像张铺天盖地的大网撒在湖上,整个湖面显得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深邃的湖底里倒映着蓝蓝的天,飘浮着白白的云,摇动着青青的山,醉晃着绿绿的树。我站在游艇甲板的栏杆旁,全方位地纵览湖上,期望看到传说中的“湖怪”,但连影子都没有。倒是四周的绿素养了我的眼,清新的空气醉了我的肺,啁啾的鸟鸣乐了我的心,高翔的山鹰壮了我的志。我平生第一次在祖国西北边陲欣赏到这反季节的春光美景,真感到三生有幸。置身在这宝镜般的湖上,天、地、人、物仿佛已融为一体,我愿成为湖边的一只全天候留鸟,栖息在湖边的树上。毎天,用我的双眼作为“相机”,晨拍明丽的春光,午照翔徊的鹭鸟,晚摄清凉的秋风,夜采凛冽的严冬,再把散居在四周的维吾尔族人、图瓦族人、哈萨克族人、乌孜别克族人美好独特的生活场景摄入我的“相机”内,然后用我特有的微信,把喀湖美丽的风貌,蓬勃的活力,文明的力度,民族大家庭中和谐的氛围,发给众多好友,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到祖国边陲看一看千百年来历史人文和大自然的无穷变化,感触一下自己噪动和喧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