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旱地春小麦不同覆盖措施的温度和产量效应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ud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春小麦为材料,研究了夏季覆膜(T1)、秋季覆膜(T2)、春季覆膜(T3)、小麦碎秆覆盖(T4)、小麦整秆覆盖(T5)、夏季覆膜+麦秆还田(T6)和无覆盖对照(CK)7个处理间0—20 cm土壤温度、产量和重要农艺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处理间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存在显著差异。生育时期间比较,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以播种期—分蘖期最大、蜡熟期—成熟期次之、拔节期—灌浆中期较小;土层间比较,处理间土壤5 cm处的温度差异依次大于10 cm、15 cm、20 cm处。T6在各时期、各土层均表现出突出的增温效应,全生育期土壤平均温度较CK高0.57℃,以成熟期、播种期及分蘖期增温效果较大;其它覆盖处理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增温效应覆膜>秸秆覆盖,而降温效应则秸秆覆盖>覆膜,各处理的32个土壤温度测试点中,增温点次以T4最少(仅有9个),降温点次为23个,且T4降温幅度最大,全生育期0—20 cm土壤平均温度较CK低0.63℃,降温效果在播种期和分蘖期尤为突出。覆盖处理全生育期土壤平均温度表现为覆膜>CK>秸秆覆盖。温差最高值出现在分蘖期土壤5 cm处的T6与T4间,T6高出T44.23℃。T6可以平抑生育期间土壤温度的变化,其它5个覆盖处理则加剧土壤温度的波动,以T4处理的土壤温度波动最明显(CV为32.4%)。处理间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间差异显著,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无论覆膜还是秸秆覆盖,都较CK穗粒数显著增加(17.4%—36.3%)。除T5较CK显著减产14.1%外,其它覆盖处理均较CK显著增产21.7%—37.3%,其中以全膜覆土穴播基础上的秋季覆膜(T2)增产最显著,适宜在西北旱地春小麦产区推广应用。土壤温度主要影响营养生长,拔节—开花期0—20 cm的土壤温度与株高高度正相关(0.77*—0.92**),但覆盖引起土壤温度的变化最终对西北旱地春小麦产量没有关键影响。
其他文献
以草酸为沉淀剂,聚乙二醇(PEG100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辐射沉淀法制备了Yb3+、La3+共掺的Y2O3纳米粉体,采用TG/DTA、XRD、FTIR、TEM以及EDS等测试方法对粉体性能进行了表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当前皮革涂饰用交联剂的合成、作用机理及性能 ,并提出了皮革交联的发展方向
许多商家借助广告语中成语的灵活运用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目前广告语言发展的具体情况,从修辞角度分析了成语活用的几种方式,对这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广告持肯定态度
近几年来,关于恐惧管理理论(Terror Management Theory,TMT)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绝大部分的研究都在探讨恐惧管理理论的远端防御,主要包括对文化世界观、亲密关系、自尊这三
<正>201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A卷)第3题(平面几何题)以简洁的图形、丰富的内涵,为考生发挥聪明才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本文提供4种证明方法,供大家欣赏.试题如图1,△ABC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细心呵护小学生的好奇心,并鼓励他们积极生疑,勇于冲破思维定势,善于独辟蹊径,在布设练习时,
以L-半胱氨酸为硫源,明胶作为组装剂,采用水热方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ZnS微米球。利用XRD,TEM,FESEM,FTIR探讨了明胶、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产物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其结果表明Zn
采用均匀沉淀法,乙酸锌和硫代乙酰胺(TAA)分别提供Zn源和S源,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十八胺(ODA)为分散剂,成功制备了小于50nm的单分散ZnS纳米颗粒,并就反应温度、分散剂浓度、
[目的]研究土茯苓总黄酮(smilax glabra flavonoids,SGF)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