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人评说,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国)之朴。在这灿若星辰的书法当中,发源于云南地区的爨体称得上是一朵瑰丽的奇葩。
魏晋时期,铁马铮铮、战乱不断。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名士,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生死在旦夕之间。即使这样,魏晋名士的风雅情趣依旧不失分毫,“竹林七贤”的酣饮醉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仍成为那时名士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样的生活也深深影响着同时期的文化发展。那时候,无论是哲学、文学、科技都有新的发展,特别是书法。后人评说,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国)之朴。在这灿若星辰的书法当中,发源于云南地区的爨体称得上是一朵瑰丽的奇葩。
魏晋风骨 承前启后
清代乾隆戊戌年间,云南曲靖地区,一位农民在刨地时发现了一块石碑,大字不识的他看着这个石碑很平整,就把它拖回家当成压豆腐的工具。后来,一位饱学之士在买豆腐时,发现了豆腐上的文字,他细细辨认之后,认出是《爨宝子碑》。
在《爨宝子碑》出土前不久,另一块《爨龙颜碑》也被人们发现了。由于《爨龙颜碑》的碑身较大,镌刻字体更多,被称为“大爨碑”,《爨宝子碑》则被称为“小爨碑”,两者合称“二爨碑”。
爨(cuàn), 音“篡”,“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边用火烧”说的就是这个字,《说文解字》解释说这个字的本意是烧火做饭。
爨也是一个姓氏。在云南,爨氏是个大姓。爨氏原为彝族中的豪强。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爨氏开始发展壮大,后期的爨氏是南中地区统治集团的统称。
出土于云南地区的二爨碑碑文古雅,结体茂密,虽为楷书,却饶有隶意,笔力遒劲,意态奇逸,结体多变,是隶书至楷书过渡的典型。中国近代书论大师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揖》中,赫然写着:“二爨出于滇蛮……然其高美,已冠古今。”
爨体字并非爨氏所创,而是魏晋时期云南曲靖地区百姓为纪念爨氏家族给南中地区带来的辉煌历史所立碑文中的字体。
爨体,作为魏晋时期的主流文字书体,是一种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过渡书体,它的形态端庄古雅。爨体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朵奇葩,被业内称为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只是后来,为倡导薄葬,曹操及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都下过“禁碑令”,爨体就此尘封千年。
因缘际会 研习爨体
虽然爨体有着极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但是直到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爨体的认识还不足。
一次因缘际会,一个叫毛广淞的人,决心揭开爨体的神秘面纱。
上世纪80年代,20多岁的毛广淞偶然在图书馆里看到了郭沫若发表的《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的文章。文章的内容引发了这个年轻人的思考: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伪作?郭沫若用来证明《兰亭序》真伪的这种爨体字怎么没见过?一连串的问号,不断出现在毛广淞的脑海里。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疑问,源于他本身良好的书法基础。别看他当时年纪不大,但在行、楷、草书等方面已经颇有造诣。
要追溯他和书法的缘分,少年时代的故事不能不提。毛广淞出生于苏北的一个小乡村里,在他少年时,同学带了一本字帖到学校,那本字帖被同学视若珍宝,甚至不舍得让大家看上一眼。那时,渴求知识的毛广淞心痒难耐,他想要一本自己的字帖。他从爷爷那里要来5元钱,借来一辆二八自行车,专门骑到80多公里外的清江市新华书店买字帖。可惜的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没有找到毛笔字帖,只买到了两本钢笔字帖。即便是那样,他依然开心,看着字帖上一个个工整的钢笔字,他的眼中闪烁着光彩。
这两本钢笔字帖开启了他的书法之路,他对着字帖勤学苦练。后来,他又陆续买到了其他字帖。一有空闲,他就专心学写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时间,他在行楷、行草方面就已经颇有心得了。
当他读了郭沫若的文章后,那些思考挥之不去。为了心中疑问,他开始到各大图书馆寻找有关爨体的资料。为了弄清源头,探寻这段历史,他专门去了原址研究原始碑文,并翻阅大量历史古籍,对爨体字的每一笔进行考究。
在这样的研究中,他渐渐发现魏晋时期是书法史上新旧书风的转换期,二爨碑便是这一时期书风的典型。随着自己对爨体的了解越来越多,他心中也在不断涌动着一个念头,“我能不能把这种字体写下来,并传承下去呢?”
想法一旦形成,行动便有了方向。就这样,他开始走上了写爨体的道路。
传承创新 续写新篇
近几年,毛广淞先后举办过几次书法艺术展。在他展出的作品中,一幅幅爨体“笔阵图”楷隶相参,险夷互见,拙中藏巧,生机盎然,既不乏传统笔墨韵味,更富有现代审美情趣。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业内人士,对他的爨体书法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面对这些赞美,毛广淞只是淡然一笑。因为研习爨体的漫长过程,苦乐自知,外人很难想象。
毛广淞告诉《中国新时代》记者,写爨体时,对于现有的每一个字,都要先拆再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毛广淞一遍遍地拆分组合,对照爨碑,总结着间架结构的规律。写不好的就撕掉,写写撕撕,直到满意为止。
从他决定写爨体的那一天起,他的业余时间全部沉浸在了书法的世界里。不论春夏秋冬,不论严寒酷暑,毛广淞如痴如醉,日积月累,废弃的笔头和纸张,可谓汗牛充栋。
二爨碑发现后,先后走过晚清、民国,直到现当代。几百年来,研究爨体的大师不少,如清代的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再到现当代的潘天寿、弘一大师,还有郭沫若、赖少其等,但是他们的研究却很少超越石碑上的那些字。
而毛广淞,则将“爨体”笔法、走势作为研究对象,把“爨体”字从300多字扩展成近万字。他说,基本上所有的汉字他都能用爨体写出来。
爨体字用笔方峻,起收果断,似昆刀切玉,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结合这个特点,毛广淞把行草用笔化育到“爨体”创作中。他用长锋羊毫表现“爨体”的“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有人评价毛广淞的爨体书法自成一派,厚重与遒劲相结合,雄强古朴、气势磅礴,得“二爨”之神韵,汲金农沧古沉雄之风貌,糅其军旅生涯和旷达的胸襟于笔端,自出机杼、浑然天成。
然而,军旅出身的他,却并没有因为赞美而忘乎所以。对“爨体”书法的研究态度,他一直坚持不张扬、不宣传,不参加各种比赛。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要把“消失”的文明再现出来。
幸运的是,某大型电脑汉字字库企业已将这种字体以毛广淞的名字进行命名,并将“毛广淞爨体”与启功体、舒同体共同纳入中国电脑汉字库。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电脑字库里看到“爨体”,实现这朵中华民族艺术的奇葩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梦想,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爨体传承的曙光。
魏晋时期,铁马铮铮、战乱不断。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名士,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生死在旦夕之间。即使这样,魏晋名士的风雅情趣依旧不失分毫,“竹林七贤”的酣饮醉谈,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仍成为那时名士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样的生活也深深影响着同时期的文化发展。那时候,无论是哲学、文学、科技都有新的发展,特别是书法。后人评说,魏晋书法规隋唐之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国)之朴。在这灿若星辰的书法当中,发源于云南地区的爨体称得上是一朵瑰丽的奇葩。
魏晋风骨 承前启后
清代乾隆戊戌年间,云南曲靖地区,一位农民在刨地时发现了一块石碑,大字不识的他看着这个石碑很平整,就把它拖回家当成压豆腐的工具。后来,一位饱学之士在买豆腐时,发现了豆腐上的文字,他细细辨认之后,认出是《爨宝子碑》。
在《爨宝子碑》出土前不久,另一块《爨龙颜碑》也被人们发现了。由于《爨龙颜碑》的碑身较大,镌刻字体更多,被称为“大爨碑”,《爨宝子碑》则被称为“小爨碑”,两者合称“二爨碑”。
爨(cuàn), 音“篡”,“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边用火烧”说的就是这个字,《说文解字》解释说这个字的本意是烧火做饭。
爨也是一个姓氏。在云南,爨氏是个大姓。爨氏原为彝族中的豪强。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爨氏开始发展壮大,后期的爨氏是南中地区统治集团的统称。
出土于云南地区的二爨碑碑文古雅,结体茂密,虽为楷书,却饶有隶意,笔力遒劲,意态奇逸,结体多变,是隶书至楷书过渡的典型。中国近代书论大师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揖》中,赫然写着:“二爨出于滇蛮……然其高美,已冠古今。”
爨体字并非爨氏所创,而是魏晋时期云南曲靖地区百姓为纪念爨氏家族给南中地区带来的辉煌历史所立碑文中的字体。
爨体,作为魏晋时期的主流文字书体,是一种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过渡书体,它的形态端庄古雅。爨体是我国书法艺术的一朵奇葩,被业内称为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只是后来,为倡导薄葬,曹操及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都下过“禁碑令”,爨体就此尘封千年。
因缘际会 研习爨体
虽然爨体有着极高的艺术和学术价值,但是直到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爨体的认识还不足。
一次因缘际会,一个叫毛广淞的人,决心揭开爨体的神秘面纱。
上世纪80年代,20多岁的毛广淞偶然在图书馆里看到了郭沫若发表的《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的文章。文章的内容引发了这个年轻人的思考: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伪作?郭沫若用来证明《兰亭序》真伪的这种爨体字怎么没见过?一连串的问号,不断出现在毛广淞的脑海里。
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疑问,源于他本身良好的书法基础。别看他当时年纪不大,但在行、楷、草书等方面已经颇有造诣。
要追溯他和书法的缘分,少年时代的故事不能不提。毛广淞出生于苏北的一个小乡村里,在他少年时,同学带了一本字帖到学校,那本字帖被同学视若珍宝,甚至不舍得让大家看上一眼。那时,渴求知识的毛广淞心痒难耐,他想要一本自己的字帖。他从爷爷那里要来5元钱,借来一辆二八自行车,专门骑到80多公里外的清江市新华书店买字帖。可惜的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没有找到毛笔字帖,只买到了两本钢笔字帖。即便是那样,他依然开心,看着字帖上一个个工整的钢笔字,他的眼中闪烁着光彩。
这两本钢笔字帖开启了他的书法之路,他对着字帖勤学苦练。后来,他又陆续买到了其他字帖。一有空闲,他就专心学写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时间,他在行楷、行草方面就已经颇有心得了。
当他读了郭沫若的文章后,那些思考挥之不去。为了心中疑问,他开始到各大图书馆寻找有关爨体的资料。为了弄清源头,探寻这段历史,他专门去了原址研究原始碑文,并翻阅大量历史古籍,对爨体字的每一笔进行考究。
在这样的研究中,他渐渐发现魏晋时期是书法史上新旧书风的转换期,二爨碑便是这一时期书风的典型。随着自己对爨体的了解越来越多,他心中也在不断涌动着一个念头,“我能不能把这种字体写下来,并传承下去呢?”
想法一旦形成,行动便有了方向。就这样,他开始走上了写爨体的道路。
传承创新 续写新篇
近几年,毛广淞先后举办过几次书法艺术展。在他展出的作品中,一幅幅爨体“笔阵图”楷隶相参,险夷互见,拙中藏巧,生机盎然,既不乏传统笔墨韵味,更富有现代审美情趣。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业内人士,对他的爨体书法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面对这些赞美,毛广淞只是淡然一笑。因为研习爨体的漫长过程,苦乐自知,外人很难想象。
毛广淞告诉《中国新时代》记者,写爨体时,对于现有的每一个字,都要先拆再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毛广淞一遍遍地拆分组合,对照爨碑,总结着间架结构的规律。写不好的就撕掉,写写撕撕,直到满意为止。
从他决定写爨体的那一天起,他的业余时间全部沉浸在了书法的世界里。不论春夏秋冬,不论严寒酷暑,毛广淞如痴如醉,日积月累,废弃的笔头和纸张,可谓汗牛充栋。
二爨碑发现后,先后走过晚清、民国,直到现当代。几百年来,研究爨体的大师不少,如清代的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再到现当代的潘天寿、弘一大师,还有郭沫若、赖少其等,但是他们的研究却很少超越石碑上的那些字。
而毛广淞,则将“爨体”笔法、走势作为研究对象,把“爨体”字从300多字扩展成近万字。他说,基本上所有的汉字他都能用爨体写出来。
爨体字用笔方峻,起收果断,似昆刀切玉,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兴酣趣足,意态奇逸。结合这个特点,毛广淞把行草用笔化育到“爨体”创作中。他用长锋羊毫表现“爨体”的“朴厚古茂,奇姿百出”。
有人评价毛广淞的爨体书法自成一派,厚重与遒劲相结合,雄强古朴、气势磅礴,得“二爨”之神韵,汲金农沧古沉雄之风貌,糅其军旅生涯和旷达的胸襟于笔端,自出机杼、浑然天成。
然而,军旅出身的他,却并没有因为赞美而忘乎所以。对“爨体”书法的研究态度,他一直坚持不张扬、不宣传,不参加各种比赛。他的最大愿望就是要把“消失”的文明再现出来。
幸运的是,某大型电脑汉字字库企业已将这种字体以毛广淞的名字进行命名,并将“毛广淞爨体”与启功体、舒同体共同纳入中国电脑汉字库。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在电脑字库里看到“爨体”,实现这朵中华民族艺术的奇葩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梦想,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爨体传承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