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的秋来得并不明显,若不是那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若不是那一支支垂头等待主人收割的葵花饼,若不是那一个个快要撑爆了的玉米棒子……我想,我还在暑假中梦游。城市中生活已久的人们也许对秋真的是反应迟钝,人们从来都不知道她早已轻轻地经过,然后留下沉沉的果实离开。从这一点看,植物比人们要敏锐得多,尤其是脱离了乡野,生活在钢筋水泥混凝土城市中的我们。不过这也难怪,人们越来越忽略了收获的原本内涵,而越来越重视收获的各种衍生意思。
  我听父亲说,年轻的时候姥爷家的两个女婿每到秋天都会义不容辞地加入秋收战场。姥爷只有一个儿子,而且还远在他乡,所以他两个称职的女婿担当了一个儿子的角色。这两个人也就是我的父亲和我的二姨夫,他俩一个是粮库里的小干部,一个是学校里的小干部。在那些年,他们虽然也都算是有点小能耐,但是没一个敢不听我姥爷的话。这并不是因为我姥爷霸道或者蛮横,而是因为他老人家真心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儿子。
  父亲和二姨夫工作之余在姥爷的带领下积极参加秋收活动,如果种的是土豆,大家相对会轻松一点,但如果种的是麦子,那就必须得麻烦些了。他们会先把村子后面晾粮食的晒场收拾干净,再之后找一些小石头划定一个范围,这也不是姥爷一个人的独创,当时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干的。一切就绪之后,三人带着水、镰刀和小的磨刀石骑着自行车向田地进发。一般是大清早出去,到了地里露珠也差不多都干了。一白天除了吃午饭那一个小时,其余时间都用来割麦子。
  那个时候没有收割机来村里割麦子,大家靠的就是一把镰刀和自己的一双手,稍微宽裕的人家舍得废几双手套,生活拮据一些的人家只能磨了一层糙肉皮再换一层糙肉皮。也有的人家甚至都不会买镰刀,而是将麦子连根拔起。收割的过程,时间久了双手难免会疼,但是摸着那光滑的麦秆,将麦子连根拔起的那一刻松弛,简直是爽!所以也许肌肉和关节会痛苦,可是看着那一堆一堆放倒的麦子,每个人都是开心的。当然这种开心只有在知足常乐之人身上才能看到,而在另一部分觉得自己身为苦命的种田庄稼汉身上,看到的只能是“苦大仇深”这个词。
  这些麦子会被捆成若干捆然后用四轮车运到已经准备好的晒场,麦子铺满场后就等着三轮车拉着大石碾子上场了。那时候的我会拉着父亲用半块红砖磨成的小碾子在场上到处乱跑,不到麦穗脱皮誓不罢休。当然每次,我都会被打发回家探问一下午饭吃什么的问题。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他们疼爱我的一个幌子。其实每天吃什么,大家早已心知肚明了。
  几天过后,麦穗脱皮,大耙、大扫帚和木锹就开始登场。人们用大耙将麦秆等杂质大体搂出来,再用大扫帚将表层杂质扫出去,最后需要等待一个有风的时候,一木锹下去,铲起掺有麦皮的麦粒朝天空高高一扬,风会将麦皮带到远远的地方,麦粒和麦皮就这样被完美地隔离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当然也是最需要耐心的一步。因为天气往往不会因为你碾完麦子了它就会刚好刮来你需要的风。而这时晒场晾粮食的人家一般会很多,那么就需要有人来守夜。父亲和二姨夫通常先把粮食收成堆用苫布盖在上面,一可以避免突然下雨粮食被淋湿,因为淋湿的粮食很容易发霉;二可以避免有些手脚不干净的人在深夜来偷粮食。一切都就绪,他们会在旁边搭一个帐篷,里面铺一些被褥,这个临时的家就算建成了。当然照明的工具也是绝不能缺少的,不是手电筒,也不是蜡烛,而是一个可以调明暗的煤油灯,向上拧火苗会变大,向下拧火苗会变小。我一直都觉得这个古董般存在的老物件儿是那个时代一项很神奇的发明,它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
  我总想体验一下晒场守夜那种幕天席地的感觉,可是每次都没我的份儿。我知道是因为我年龄小,而且还是个干不了粗活的女孩子。
  后来有了收割机,姥爷和他的两个女婿再没割过麦子;再后来我上了学,更没有去过田里。那时的我常常读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只是知道它的字面意思,却并不懂它的真实内涵。直到二十多年后的这个暑假,陪老爸秋收我才深刻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
  八月下旬的麦田里,我和父亲挤在收割机狭小的驾驶舱中欣赏着暴力的屠宰与粗加工环节。我突然有种强烈的不适感,好像自己成了这个大型冷血铁人的大脑,指挥着自己的满口獠牙疯狂地啃咬麦子,然后吞到肚里经过具有脱皮功能的超级肠胃将麦粒和麦秆分离,最后将各种杂质从体内喷射出去。短短一个小时左右,铁人所经之处无一小麦幸免。我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如果不是这个冷血的机器,父亲和我估计得花五个白天才能割完这八亩地的麦子。这个过程太快了,快得让人感觉缺了些什么,我想大概就是所谓农民和庄稼的互动吧。
  半个小时之后,含有一些杂质的麦粒已经被倒在门口的路边。过去的晒场早已荒废多年,因为现在家家户户门前都铺上了水泥,大家再也不用提前去打扫晒场,更不用去守夜以防粮食被盗。我把自己这点狭隘的想法告诉父亲,父亲说现在谁家都不缺这口吃的东西,谁没事儿干去偷粮食呢?自己家里的还等着收拾呢,谁顾得上去收拾别人家的?原来如此,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是这样一种富足。父亲说,姥爷若是在世,肯定会高兴地合不拢嘴的。
  走的人走了,没走的人今后也要走,有关农耕的一切在一代人又一代人之间传承。如今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动用各种农具协助父亲把残留的麦皮和麦秆除去,光这一个环节我们就做了两天。然后再经过两三天的晾晒,等麦粒因为彻底失去水分而变干就可以收了。当我一木锹一木锹将粮食铲到塑料口袋里的时候,突然很开心,那是发自内心最本真的快乐。肌肉的酸疼和疲惫的汗水只能让我暂时停下,却并没有让我讨厌或者害怕这种粗活。也许是因为我并非一个彻头彻尾一辈子要干农活的人所以才会觉得暂时新鲜;也许是因为我的骨子里还留有一些农民的骨髓所以才对庄稼有这种亲切感。我想我是后者,其实说到头,谁又不是呢?只是有些时候有些人自己不自知罢了。可能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会这么迟钝的一种互逆解释吧。不过也好,如果人们有了植物的敏锐那恐怕会成为无数个宇宙无敌金刚,那么人类也终将毁掉自己的一切,甚至最后连棺材都不剩。
  看着一袋又一袋粮食被放入凉房,父亲舒心一笑,嵌在他那红润的脸庞上的几簇褶子显得越发深刻。这种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笑是那么的真切,而这种真切又是如此的简单。父亲把我逗乐了,我笑他没心没肺的老土,他笑我有头有脑的多余。其实很多时候就像父亲说的那样,我大致精缩了一下:获致求,求致获,获还是致求;思成空,空成思,思还是成空。这样无休止的循环下去,人生的乐趣就只能纠结在眼前这点得失上,而真正收获的就是一无所获。
  父亲是对的,人生的麦粒,同样粒粒皆辛苦。
其他文献
那是一座思想的孤岛。  盘古开天地以来,它似乎就在苍穹下静思默想,远离人间烟火,与天上的神对望、交流。时间的长河里,它长出了自己的语言,萌发了自己的思想,独立于众山之上。  对于朝圣者,千佛山是灵山;对于观光客,千佛山是风景;对于哲人,千佛山是思想者。  茶坪河蜿蜒曲折,俯伏于高山谷底,清瘦而贫瘠。  这条山谷的血脉,一年四季,时而堵塞,时而流畅,时而汹涌。  山谷没有这条流动的血脉,两岸将无人家
期刊
记忆中的麻雀  我小时候,大人说  麻雀是“四害”  要对麻雀赶尽杀绝  可是我天天欣赏  成群结队的麻雀  盘旋着它们的空中舞蹈  它们叽叽喳喳的歌声  填满了我童年的寂寞  有一次,居然能够享用麻雀蛋  让我饥饿的胃有了过年的味道  如今我回到家乡  麻雀几乎已灭绝  我只能在脑海里  回忆麻雀的舞蹈与歌声  小时候家乡茂密的松林  夏天,我经常在松树底下乘凉、玩耍  或者用贝壳处死一条条厌恶
期刊
高粱记  高粱红了。  在泸州。  夏天,看到一大片又一大片的高粱红。绿到心里,无上清凉。  那些高粱沉甸甸的,风一吹,叶与杆窸窸作声,高粱穗累累垂垂有喜气。  从车窗里望去,高粱地起伏高低,颇有旧气,也颇有酒气,错觉的酒气,恍恍惚惚。  走进高粱地,人淹没了。日光灿烂,人的影子高粱的影子在空地上拉得长,青青的,有些袅袅意思,心里含着一块冰雪。  雪是白是冰洁,突然觉得写作不过是雪上涂白。  人生
期刊
我们在黄河岸边行走,无边的绿色将人引向远方。河流两岸,鲜花大朵大朵地开放,花香掺和了月光的忧愁和枣花的甜蜜,越过大坝,直达庭院。家人在灯下团聚,孩子嬉闹,老人在角落吸烟。一辆独轮车安然地在南墙跟下停放,牛呢?在袅袅的青烟里独自反刍着秘密。  每一个水草丰沛的季节里,独轮车碾过黄河岸边的土地,沿着一条条的道路,连接起田野和乡村。记忆中的蔓草,牵牵连连。不,确切地说,那种草的名字叫热草。在每年的六七月
期刊
采橘东山下  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写尽人间悠闲之境。  但这是古代的情景,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映衬着,也有不高不低的古朴篱笆横在眼前,不诗意也难。而现在楼高了、路宽了、车多了,生活的空间越来越逼仄,以至于人心里不断疯长的是压抑、郁闷,悠闲之境似乎渐行渐远。其实,纵然环境怎样变化,设若有一颗悠闲之心,生活里就会处处充满诗意。比如在橙红橘黄的好景之际,择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去吴中东山采撷橘子,几
期刊
红尘盯上了我的灵魂  派我去收集爱的味道  浩荡的尘缘咽下太多的祈祷  宿命试探着苦难的折磨  我的眼深情地望着远方  死一般  我的思想孤立地守候  守候着我荒芜的江山  我的心死死地渴望  渴望着远方陌生的姑娘  花儿一样的芳香  玫瑰的红一样难忘  我日夜奢望 日夜向往  想象陌上牵手的窒息  想象月下庭前,你情我愿  想象李白的酒里,你我同命相连  想象我舞剑镌诗,你焚香诵经  想象着你,
期刊
没事的时候,母亲喜欢铺开  大地这张稿纸写诗  写春暖花开  写炊烟掐不断的情感  写田埂踩不弯的思念  写着写着,玉米走成了七律或绝句  南瓜花形而上学  苦瓜越来越现实主义  红薯充当标点符号  麻雀踩着韵脚  写着写着  一首诗,被打磨得比镰刀还亮  写着写着  锄头成了母亲手里的笔  要么深入,要么浅出  写着写着,一首诗就老了  半截在外面,半截在土里  像极了一棵庄稼的模样  母 亲 
期刊
仿佛一夜间  桔花就覆盖了春天的枝头  在你的鬓角和顾盼间  摇曳,洁白的娇羞  春风不解风情  热情似火的阳光却无孔不入  芬芳受孕。青涩的心事  让漫长的夏日不再沉闷  雷霆也化作细雨  在青枝绿叶间呢喃逗留  当桔子穿上红红的嫁妆  红红的灯笼点亮故园深秋  唇齿相依的脉脉心迹  让谁一次又一次动情地回首  酸酸甜甜而又温润如初  仿佛一千年  难舍难分的桔皮啊,也入了药  医治游子难以愈合
期刊
她不会恨  窝在心里的气是她的病根  迁就责难  迁就贫苦  迁就熬累  最后又端出火热的心肠  连刀子嘴也不是  她的胆小  心怀善良  最嫩的豆角她不舍得揪下  每一条碎布都有她青春的脚印  尊敬粮食如尊敬苍天  她的病里住着风霜  她的病里油灯闪烁  2  我一遍遍删改文字  也走不进母亲  我想写下她的勤劳节俭  而一段距离  如我对她的关爱  总是模模糊糊  我说慈祥的要强的坚韧的  而
期刊
1  人的酒量是天生的吗?  对酒精的热爱和迷恋是天生的吗?  这大抵是古往今来的瘾君子们争论不休的两个“天问”吧。  有一个答案让杯中物的拥趸者们沮丧:酒量,真的就是天生的;而爱酒,却是后天培养起来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爱喝酒,不能以“天生就好这一口”作为理由;至于老天爷分配给每一个人的酒量,却偏偏又是固定的,无论怎样练习,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应该说,这个答案基本算得上客观准确——它是苏东坡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