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在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年轻的贵族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受到西方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虽为贵族子弟,却不满于上流社会的腐败糜烂,愤世嫉俗,可又无法逃脱;虽有崇高的理想,有所作为,但又脱离群众,无法得到成功,最终在碌碌无为,虚度人生,成为了社会的“多余人”。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赫尔岑在对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做出评论时提出了“多余人”这个概念。作家屠格涅夫在《多余人日记》中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一词。作品中的“多余人”,出身于贵族阶级,却对本生活感到厌倦烦怠,追求充满意义的生活,却无力付出行动,徘徊在生活的边缘之中日渐颓废,成为“多余人”。本文选取了俄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四位“多余人”形象,分析了他们身上所共有的行为特征和思想特征。
(一)具有双重人格
所谓的双重人格一般来讲,是指个体在政治社会环境、民族文化的积淀、学校的教育、社会实践、自我修养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人格与外在言行相背离的特性,是人格的一种分离与异化。我们知道“多余人”受到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一心想改革。但他们又摆脱不了上流贵族阶级和俄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他们虽习惯于贵族生活,却已看穿上流社会的浮华和空洞,百无聊赖中感到心灵的空虚,生活的毫无意义。他们渴望美好的未来生活,可怜的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聪明,精力充沛,希望用行动来改变,可又缺乏毅力,沒有实践的本领,更加让他们致命的是他们远离人民群众,远离广大的社会。这些种种的一切,在他们的身上形成了既矛盾复杂的双重性格。
这种特殊的性格,一方面展现了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进步思想;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俄国本土文化的启发和影响,让俄国先进人士对自己、对本国的社会现状进行重新审视,这一审视的过程形成了思想上的新旧文化的斗争和统一,导致了自我意识的严重分裂。
(二)具有自身的矛盾性
“多余人”的双重性格造成了新的自我对旧的自我不满、厌恶。他们本可不必陷入痛苦的深渊中,却因为自己的心理作用而沦陷于痛苦中。当他们讨厌自己的某些行为或想法时,心中无比的羞愧、自责,甚至会做出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举动,导致人格的分裂,即:自我分化、自我克服和自我统一。
二十年代的奥涅金出身于贵族,厌恶上流社会,他热爱读书写作,想以此来克服旧习气,他同情广大的人民,想用轻微地租来代替沉重的徭役地租,但都没有付诸于实践。他经常和好友讨论国家、社会的种种问题,却没有勇气去参加改革活动,让自己陷入愤世嫉俗的痛苦中。他也对自己的彷徨与忧郁苦闷感到厌恶。他明明知道奥尔加是好友连斯基的女友,却在晚宴上对奥尔加连续献殷勤,让连斯基感到伤心与失望。当奥涅金决定与连斯基进行决斗时,虽有过忧郁,但最后还是杀死了这位唯一的好友。他本可以选择不去战斗,可传统的观念驱使他必须去面对这场决斗。失去好友的他又一次陷入了痛苦懊悔中。
毕巧林是自我分裂,内心挣扎最为突出的“多余人”。他的整个一生都在矛盾中度过。他的思想、感情、言行分裂最为严重。他“一生充满了悲惨而无益的跟心灵或理性作对的事例”。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亚历山大大帝或拿破仑那样勇敢,精明,辉煌一世。三十年代的沙皇残酷统治着俄国,使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在性格上变得深沉而又忧郁,孤独而又冷酷。他去扰乱走私贩,折磨公爵小姐梅丽,并与格鲁希尼次基决斗。在这一过程中,他明白,这些行为是多么的莽撞无理,卑鄙错误。对于这些举止,他曾谴责过、羞愧过。他说:“我只是出于一种恶劣而难于克制的感情——这种感情使我去破坏别人的梦。”他也反省过自己鲁莽的行为,“觉得我有不餍足的欲望,要吞食人生路预见的一切;我只是从我个人的利益得失来关心别人的痛苦和欢乐,把它看成是维持我自己的精神养料。”毕巧林在对自己做出评价时是客观的,他剖析自己的灵魂是不带任何自我的辩护。可悲的是,虽然敢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但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自责过后,又故态复萌。
罗亭则是对事业充满计划的“多余人”形象。他想着把荒地变成良田,把小河流变为水运航通,可什么也没有做成,造成了他精神上的创伤。对于自己的纸上谈兵,他也自责过一番,他说:“我不应该尽说空话,把我的精力尽浪费在空洞的谈话上”,“还没有做事以前就发一通一轮,是有害无益的,那就像拿一枚针去刺一只烂熟的水果一样,只是浪费精力和浆汁而已”④。罗亭知道自己事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也知道失败过后应做些什么。他的想法,他的忏悔以及自责时说出的那些话是充满理性的,固然有着一定的道理,可是碍于他的慵懒,行动时毫无热情,最终还是导致了失败。每一次的失败他几乎都会做出反省,可也只是“想通了”罢了。
作为末代“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在他的身上没有进取,探索精神。反而与其他的多余人相比,显得更加慵懒散漫。他躺在床上,不去追求什么,也不去思考些什么,他对生活中的一切提不上兴趣,与其说没有兴趣,不如说是厌烦。他把美好的友谊,浪漫的爱情看成是累赘,懒得去交涉。他的生活没有激情,没有追求,没有浪漫,充满着空洞,浮躁,怠惰。他的这种自我分裂与奥涅金、毕巧林、罗亭相不相同:积极向上,激情四溢的生活在他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似乎这种生活扰乱或者说是打断他了原有的平静,而他原有的平静则是懒惰心理。正常的生活阻碍了他惰性的发展。
从奥涅金到奧勃洛摩夫,这种自身的矛盾呈现出一种弧线,从二十年代兴起,逐渐往上升,到三十年代时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往下滑落,一直到五十年代,这种自身的矛盾逐渐退出。这个弧线也正体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贵族知识青年的心理矛盾,政治上的起伏不定,文化的新旧交替使得那些年轻的贵族在毫无目的的生活中孤独焦躁。让他们在摆脱不了的社会和跟不上节奏的社会里落下,无处生存,自暴自弃,成为时代的孤儿。
(三)具有言行相背离的状况
“多余人”普遍具有较高的觉醒意识,他们明白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必须要改变的。他们敬仰的那些人士不仅有先进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把自己所想的、所谈的付诸于实践当中。“多余人”深深明白自己的缺点是在哪里,事情的失败原因在哪里,面对失败会对自己做个总结,但他们的言和行仍处于相背离的状态。
综上所述,双重人格、自身矛盾以及言行脱节构成了他们性格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有着“多余人”的情感认知、思想智慧、意志向往。更重要的是有他们每个人的独有内涵。著名的俄国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过:“文学是不可能跑在生活之前太远”。确实是如此,文学材料来源于现实的生活,现实生活通过文学作品来体现。文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系。不同时期生活的本来面目,都被写进作家的作品当中。因此,作家通过俄国“多余人”的形象,间接的讽刺十九世纪的贵族教育,使得贵族脱离生活实际,并没有切身的掌握社会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本领。浮夸虚伪的上流社会,让他们沉浸于虚荣贪婪之中,越来越远离底层的人民群众。
注释: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
④屠格涅夫.罗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参考文献:
[1] 胥天佑.多余人形象的比较分析[J]. 昆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
[2] 潘新华.俄国多余人形象系列与俄国历史进程[J].湖州:湖州师专学报,1996.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赫尔岑在对普希金的《叶甫根尼·奥涅金》做出评论时提出了“多余人”这个概念。作家屠格涅夫在《多余人日记》中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一词。作品中的“多余人”,出身于贵族阶级,却对本生活感到厌倦烦怠,追求充满意义的生活,却无力付出行动,徘徊在生活的边缘之中日渐颓废,成为“多余人”。本文选取了俄国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四位“多余人”形象,分析了他们身上所共有的行为特征和思想特征。
(一)具有双重人格
所谓的双重人格一般来讲,是指个体在政治社会环境、民族文化的积淀、学校的教育、社会实践、自我修养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人格与外在言行相背离的特性,是人格的一种分离与异化。我们知道“多余人”受到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一心想改革。但他们又摆脱不了上流贵族阶级和俄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他们虽习惯于贵族生活,却已看穿上流社会的浮华和空洞,百无聊赖中感到心灵的空虚,生活的毫无意义。他们渴望美好的未来生活,可怜的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聪明,精力充沛,希望用行动来改变,可又缺乏毅力,沒有实践的本领,更加让他们致命的是他们远离人民群众,远离广大的社会。这些种种的一切,在他们的身上形成了既矛盾复杂的双重性格。
这种特殊的性格,一方面展现了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进步思想;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俄国本土文化的启发和影响,让俄国先进人士对自己、对本国的社会现状进行重新审视,这一审视的过程形成了思想上的新旧文化的斗争和统一,导致了自我意识的严重分裂。
(二)具有自身的矛盾性
“多余人”的双重性格造成了新的自我对旧的自我不满、厌恶。他们本可不必陷入痛苦的深渊中,却因为自己的心理作用而沦陷于痛苦中。当他们讨厌自己的某些行为或想法时,心中无比的羞愧、自责,甚至会做出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举动,导致人格的分裂,即:自我分化、自我克服和自我统一。
二十年代的奥涅金出身于贵族,厌恶上流社会,他热爱读书写作,想以此来克服旧习气,他同情广大的人民,想用轻微地租来代替沉重的徭役地租,但都没有付诸于实践。他经常和好友讨论国家、社会的种种问题,却没有勇气去参加改革活动,让自己陷入愤世嫉俗的痛苦中。他也对自己的彷徨与忧郁苦闷感到厌恶。他明明知道奥尔加是好友连斯基的女友,却在晚宴上对奥尔加连续献殷勤,让连斯基感到伤心与失望。当奥涅金决定与连斯基进行决斗时,虽有过忧郁,但最后还是杀死了这位唯一的好友。他本可以选择不去战斗,可传统的观念驱使他必须去面对这场决斗。失去好友的他又一次陷入了痛苦懊悔中。
毕巧林是自我分裂,内心挣扎最为突出的“多余人”。他的整个一生都在矛盾中度过。他的思想、感情、言行分裂最为严重。他“一生充满了悲惨而无益的跟心灵或理性作对的事例”。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亚历山大大帝或拿破仑那样勇敢,精明,辉煌一世。三十年代的沙皇残酷统治着俄国,使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在性格上变得深沉而又忧郁,孤独而又冷酷。他去扰乱走私贩,折磨公爵小姐梅丽,并与格鲁希尼次基决斗。在这一过程中,他明白,这些行为是多么的莽撞无理,卑鄙错误。对于这些举止,他曾谴责过、羞愧过。他说:“我只是出于一种恶劣而难于克制的感情——这种感情使我去破坏别人的梦。”他也反省过自己鲁莽的行为,“觉得我有不餍足的欲望,要吞食人生路预见的一切;我只是从我个人的利益得失来关心别人的痛苦和欢乐,把它看成是维持我自己的精神养料。”毕巧林在对自己做出评价时是客观的,他剖析自己的灵魂是不带任何自我的辩护。可悲的是,虽然敢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但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自责过后,又故态复萌。
罗亭则是对事业充满计划的“多余人”形象。他想着把荒地变成良田,把小河流变为水运航通,可什么也没有做成,造成了他精神上的创伤。对于自己的纸上谈兵,他也自责过一番,他说:“我不应该尽说空话,把我的精力尽浪费在空洞的谈话上”,“还没有做事以前就发一通一轮,是有害无益的,那就像拿一枚针去刺一只烂熟的水果一样,只是浪费精力和浆汁而已”④。罗亭知道自己事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也知道失败过后应做些什么。他的想法,他的忏悔以及自责时说出的那些话是充满理性的,固然有着一定的道理,可是碍于他的慵懒,行动时毫无热情,最终还是导致了失败。每一次的失败他几乎都会做出反省,可也只是“想通了”罢了。
作为末代“多余人”奥勃洛摩夫,在他的身上没有进取,探索精神。反而与其他的多余人相比,显得更加慵懒散漫。他躺在床上,不去追求什么,也不去思考些什么,他对生活中的一切提不上兴趣,与其说没有兴趣,不如说是厌烦。他把美好的友谊,浪漫的爱情看成是累赘,懒得去交涉。他的生活没有激情,没有追求,没有浪漫,充满着空洞,浮躁,怠惰。他的这种自我分裂与奥涅金、毕巧林、罗亭相不相同:积极向上,激情四溢的生活在他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似乎这种生活扰乱或者说是打断他了原有的平静,而他原有的平静则是懒惰心理。正常的生活阻碍了他惰性的发展。
从奥涅金到奧勃洛摩夫,这种自身的矛盾呈现出一种弧线,从二十年代兴起,逐渐往上升,到三十年代时达到高峰,此后逐渐往下滑落,一直到五十年代,这种自身的矛盾逐渐退出。这个弧线也正体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的贵族知识青年的心理矛盾,政治上的起伏不定,文化的新旧交替使得那些年轻的贵族在毫无目的的生活中孤独焦躁。让他们在摆脱不了的社会和跟不上节奏的社会里落下,无处生存,自暴自弃,成为时代的孤儿。
(三)具有言行相背离的状况
“多余人”普遍具有较高的觉醒意识,他们明白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必须要改变的。他们敬仰的那些人士不仅有先进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把自己所想的、所谈的付诸于实践当中。“多余人”深深明白自己的缺点是在哪里,事情的失败原因在哪里,面对失败会对自己做个总结,但他们的言和行仍处于相背离的状态。
综上所述,双重人格、自身矛盾以及言行脱节构成了他们性格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有着“多余人”的情感认知、思想智慧、意志向往。更重要的是有他们每个人的独有内涵。著名的俄国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说过:“文学是不可能跑在生活之前太远”。确实是如此,文学材料来源于现实的生活,现实生活通过文学作品来体现。文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系。不同时期生活的本来面目,都被写进作家的作品当中。因此,作家通过俄国“多余人”的形象,间接的讽刺十九世纪的贵族教育,使得贵族脱离生活实际,并没有切身的掌握社会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本领。浮夸虚伪的上流社会,让他们沉浸于虚荣贪婪之中,越来越远离底层的人民群众。
注释:
莱蒙托夫.当代英雄[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
④屠格涅夫.罗亭[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参考文献:
[1] 胥天佑.多余人形象的比较分析[J]. 昆明: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
[2] 潘新华.俄国多余人形象系列与俄国历史进程[J].湖州:湖州师专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