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发展探索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j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承担全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实施和研究。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仅仅从事基础教学,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该文站在教师发展的角度,针对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学与科研的特点,给出了优化教学任务和创造科研条件的一系列措施,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统一。只有综合考虑教学与教师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充满活力,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才能更好地为全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做出贡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师发展;教学与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8-4227-03
  The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of Computer-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Uni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LIAO Zhi-we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Zhuhai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Zhuhai 519041, China)
  Abstract:Computer-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unit is responsible for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 public basic curriculums’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ever-changing information ag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only engaged in basic education, is not conducive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uter-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 series of measures of optimizing teaching task and creating research condition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Only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teachers and activating the teachers ’initiative, can the computer-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unit be better contributed to the school’s computer-based teaching.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computer basics; teachers developm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第26号令,从 2008 年4月 1 日正式实施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规定: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政府这种不投入经费自筹的办学模式,必然导致独立学院更依赖于学生的生源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费自筹办学模式,决定了当前我国的独立学院教学定位,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独立学院的重心就应该偏于教学。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院士提出: 高等学校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教学不能与科研分家[1]。教师通过科研,才能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避免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学生适当接触科研,能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创造性工作做准备。因此,独立学院同样不能忽略科研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的职业发展完全依赖于科研,学院的发展必须重视教师的发展。
  教学和科研本身是可以相互统一的。可是,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学的时间远远超过科研的时间,就会产生两者的矛盾。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同样面临着教学和科研的压力,由于承担全院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课程,其工作重心更加偏向于教学;教师花在科研时间及精力减少意味着来自科研的压力更大。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很多教师对科研提不起兴趣,得过且过,甚至产生了放弃科研的念想,这样很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也不利于基础教研室的发展。如何优化基础教研室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是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健康发展的主要内容。
  1 教学与科研现状
  1.1 教学任务重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人数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1/4,但是面向的是全院所有非计算机的学生。由于全院的学生人数多,教师少,很多系都实行大班教学。面对如此大的学生人数,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上机课。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面向的是外系,如果学生某课程通过率比较低,就会降低外系师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认可度,有可能导致外系不愿意开设该门课程。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带来压力。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普遍存在超课时现象。对于很多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来说,备课和上课几乎占用了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做科研,对他们来说,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2科研压力大   对一名高校教师来说,不管你有没有做科研,科研就在那里。科研水平是教师评职称的唯一标准。
  近年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科研方面做了很多创新。
  1)学院级的“嵌入式创新团队”。
  2)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竞赛,并且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3)学科带头人建设。积极引入某专业方向领域的专家,带动青年教师投入到科研中去。
  4)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
  5)校企合作,吸引更多学生投入到开发中。
  由于学校的工作量并没有把科研计算在内,参与到这些科研项目的基础教研室教师是很少的。长期发展下去,磨损了教师科研的兴趣,也不利于计算机教研室的教学。
  1.3 教学与科研相互独立
  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所任课程脱节。为了寻求发展,基础教研室部分教师也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些教师要么读博士,要么做项目,在计算机某专业方向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是,这些教师并没有将他们的专业特长和所任课程结合起来。
  2 协同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针对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的教学和科研现状,可以从教研室内部出发,优化教学任务,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投入。同时,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应该创造科研条件,形成科研团队,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2.1 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2.1.1 基础教学模式改革,减少教学工作量
  机房上课模式[2]。目前学院开设的课程有:Access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些课程都是实践操作课程,因此在课程设置时,更应该倾向于实验课。或者是基于机房紧缺的压力,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基础课程,理论课程是实验课程的比例是2:1或者3:1。为能积极地转变教学模式,合理地分配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课时比例,可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结合成一体,实现机房教学。教师边讲解内容,边上机演示,然后让学生当场做练习,充分调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分层次教学[2]。比如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由于每个学生计算机基础不同,可分层次教学。大一开学之初,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摸底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层次教学。达到一定等级的学生,可以免修这门课,但是学期结束时,要进行期末考试,拿到该门课学分。
  2.1.2 教学内容改革
  教育部在 2006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必须进一步同其他各个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二是迫切要求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3]。计算机教学内容应服务专业教学。 研究学校各个专业特点,结合不同专业需求,因地制宜研究如何将计算机作为工具辅助本专业教学,使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做到实用性。
  2.1.3 精品课程建设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应该有自己某种特色,确定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在全校师生中确定威信。
  2.1.4 编写适合独立学院的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
  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能够把握市场需求,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而且,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普遍比公立高校特别是名校的基础差,如果跟名校选择一样的规范教材,理论课时较多,不符合独立学院的发展特色和目标定位。
  2.2 创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兴趣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注重基础教研室教学的同时,应同时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想方设法营造科研氛围,制定适合教师的科研发展策略。
  2.2.1 授课内容改革安排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也是著名高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有能力承担除计算机基础课程外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系应结合教师专业特长,适当让教师选择自己擅长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使其在该特长领域做出创新。
  2.2.2 导师制的科研团队建设
  任职较短的教师或者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或是从企业跳槽的技术人员,他们都不太懂如何在高校做科研。学校应该对这些教师做一些关于科研的业务培训,使这些教师知道如何申请项目,如何出版教材,如何写专利,如何选择专业方向做科研已适应高校的发展。
  独立学院除了对教师教学严格要求外,应帮助这些经验不足的教师尽快适应高校环境。系里可以建立导师制的科研团队。适当安排科研丰富的其他教师做导师,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熟悉学校的科研体制。
  2.2.3 实验人员参与到实验教学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实验人员占全部教师的一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应该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教学中来。目前实验人员的主要工作是维护教学设备,维护学校的实验课秩序。在上实验课时,实验人员只是安静地坐在教室后面,并不参与实验课的教学中,这也造成了学校人力资源的浪费。
  学校应改变实验人员的工作内容,相应地改革实验人员的工资构成,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让其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以减轻任课教师的实验压力。
  3 结束语
  基于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计算机基础教研室应从本教研室现状出发,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优化教学工作量;另一方面,基础课程毕竟涉及的是计算机初级知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应综合考虑教学与教师发展,根据教师专业特长,让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承担部分计算机专业前沿课程,提高基础教研室教师的教学兴趣,促使其在专业领域做出创新,增加其科研兴趣和信心。对刚到学校经验不足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实行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投入到科研中,适应高校的科研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玥莹.关于独立学院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9,29(I):98-100.
  [2] 莫丽华,罗琳.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12.
  [3] 王娟,庞荣波.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
其他文献
杂种优势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水稻、玉米等作物上已有广泛利用并获得巨大成功,但是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尚少有利用,文章针对宁夏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作简要探讨.
分析信息技术类专业实训教材建设情况现状,提出了开发基本技能训练、仿真项目实训及编著实战型实训的信息技术类实训教材建设思路,并加强教材立体化资源建设,提升学生学习效
马铃薯因其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粮菜兼用及综合加工用途广泛等特性.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稻、麦、玉米的四大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是内蒙古重要的高产粮菜兼用优势作
为选择适宜本地区栽培且有较高的经济与食用价值的厚皮甜瓜新品种,满足市场的需求,增加农民的收入,我们引进4个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有效数据.
本课题探究的是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硬件结构,对现在信号系统结构的不足,给出了如何优化信号系统的方法,该方案能够应用到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以及列车控制系统的车载信号系统。
摘要:学校机房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该文从当前学校机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提出机房管理的原则以及自己在机房实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机房;计算机教学;管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9-4591-02  学校机房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和基本保证,如何管好计算机房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为教学提供一
摘要: 当前移动网络多以层级部署的集中式方案为主,但随着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集中式部署的问题日益暴露,而分散部署的扁平式网络结构更能适应网络的发张。该文主要结合几篇参考文献,介绍了集中式部署的弊端和分散部署的可能性方案,可在不同层进行:中心层、接入路由层、接入层和主机层。同时介绍已经被提出的几种分散部署的移动管理解决方案。  关键词:MIPv6;PMIPv6;移动管理分布式  中图分类号:TP31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鉴定参试品种在不同地区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以往只看丰产性、适应性,而对稳产性考虑的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品种推广的盲目性,给农民、种子经营
本文研究了单轴静拉伸条件下微孔损伤对塑性失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颈缩开始前的早期变形中,试样内部即已开始了微孔萌生、长大和连结等连续性丧失的过程。这些微观损伤起到
该文利用ADAMS给出了空间折杆机构的运动输入与输出关系以及输出运动特点,并且找到了折杆折角大小对机构运动的影响。为该空间折杆机构运动原理研究提供了参考,对工程应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