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高温烘烤的方式,使氨基树脂中的羟甲基或烷氧基参与环氧有机胺涂料固化反应,并对于氨基树脂在环氧–胺类反应体系中对涂料的理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使用氨基树脂参与环氧–胺类反应体系可以使其防腐性能更加优异.
【机 构】
:
石家庄市油漆厂,河北省高固体分涂料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 0500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高温烘烤的方式,使氨基树脂中的羟甲基或烷氧基参与环氧有机胺涂料固化反应,并对于氨基树脂在环氧–胺类反应体系中对涂料的理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使用氨基树脂参与环氧–胺类反应体系可以使其防腐性能更加优异.
其他文献
据《消费日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10日在官网发布了《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轻工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占工业比重基本稳定,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优化,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位势明显提升,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又至年终岁尾,回望一年,2021,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不仅迎来了党的百年华诞,而且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如今,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为了降低高分子材料由于自身的易燃性而引发的火灾风险,新型阻燃剂的研发正在成为高分子材料阻燃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反应型阻燃剂是一类能与高分子材料进行接枝共聚的高效阻燃剂,克服了传统添加型阻燃剂的诸多缺点,对制备阻燃高分子材料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气相作用与凝聚相作用两个角度介绍了反应型阻燃剂的基本阻燃机理,综述了反应型阻燃剂的应用现状,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棉织物以及阻燃纸领域,了解了反应型阻燃剂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了反应型阻燃剂与添加型阻燃剂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反应型阻燃剂的应用优势以及
0 前 言rn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异常严峻的2021年,标准工作者积极应对,按照党中央和国家抗击疫情的战略部署,在这场战役中不畏不惧、勇敢面对、积极推进,使得标准工作有序进行,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
本研究采用三步法:(1)首先利用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H12M D A)与马来酸二乙酯进行M i c h a e l加成反应得到低位阻中间体PAE1.(2)随后利用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DMDC)与马来酸二乙酯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高位阻中间体PAE2.(3)最后将上述PAE1和PAE2以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酚醛环氧树脂F44-80,经反应得到最终产物.本项目研究了低位阻PAE1和高位阻PAE2比例、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改性产物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FTIR、盐
根据国务院部署,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后同)环境规划院自2007年以来,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制定《环境保护综合名录》(以下简称《综合名录》),并提供给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14个有关部委,作为制定、调整环境经济政策和市场监管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向社会公开发布《综合名录》,为市场主体开展绿色投资、绿色生产以及绿色消费等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2021年以来,继全面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后,水利部聚焦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密集出台系列政策,紧锣密鼓部署落实.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印发《全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制定《“十四五”巩固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方案》,召开全国视频推进会议,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亲自部署各地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从饮水安全到供水保障,表述变化背后,是水利把握时代脉搏、勇于担当作为的接续奋斗.
将低气味pH值调节剂应用于水性丙烯酸工业涂料配方中,并与市场上常见的pH值调节剂进行了比较,对比了pH值调节剂的中和效率、涂料的热贮存稳定性、涂膜的早期耐水性和耐盐雾性.结果表明,几种pH值调节剂的中和效率差异不大;热贮存20 d后,对于涂料pH值稳定性的影响差异不明显,但使用该低气味pH值调节剂的涂料的黏度比较高,可以减少配方中增稠剂的使用;使用该低气味p H值调节剂的涂料早期耐水性和耐盐雾性与使用市场有机胺产品1#的涂料接近,比使用市场有机胺产品2#的涂料优异.综合考虑p H值调节剂的气味强度和对涂料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以生物基原料制备阻燃型环氧树脂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生物酸、植物酚、植物醛、生物呋喃、生物酮等类型,并进行了展望.
1 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国家部委的部分重要相关政策及其解读rn1.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rn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