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之一,成为计算机及其他应用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当前数据库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种种弊端。做好数据库的教学改革,一方面,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特别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开发和应用有关软件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数据库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注重理论教学,数据库使用技术讲述的少,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能适应企业对数据库应用人才的需要。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但目前实验课时少,导致学生不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不清楚,考核中实验课也没有一定的比例等。
2.方法和手段过于陈旧
当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多采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减轻了教师板书的负担,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通过课件也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但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过分依赖课件给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影响,如当学生长时间注视投影时,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演示节奏加快,不能很好的实现教与学的交互,学生的思维难以与之同步,促使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必须综合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地使之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数据库教学改革的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完善知识体系
在实施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时,应从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到应用开发,涵盖教学内容如下: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关系数据理论等,这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它们涵盖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对数据库的设计、应用和开发起着指导作用;设计方法包括软件工程原则、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等;应用开发包括IBM DB2数据库系统、基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C/S(B/S)构架的应用。
2.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①采用案例教学,加快学生的学习步伐。针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下练习,均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案例。从数据库基本原理、设计、实现和开发等诸方面,对案例逐步展开,加快学生对抽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针对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过程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生操作、交流讨论、巩固创新、总结等。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并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③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实验,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对理论内容的吸收。④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即结构式分组教学模式,使其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之相互合作和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该方法主要用在实验教学当中。
3.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鼓励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上机实验与课程设计安排要合理。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指定实验的主要目的、方法及关键点,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上机,使实验更有针对性,使实验课程更有意义。上机时应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并对上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在课程的后期需要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或综合性实验训练促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所选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①培养创新意识。富于想象并敢于大胆提出问题,注重实践,具有勤奋努力、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这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必备条件。
②建立一种全新的创新教育激励机制。学生课程设计或综合性实验后,不但要形成软件,还应鼓励学生撰写相应论文,在论文中阐述其设计思路、运用的知识及自己的体会。对于一些优秀论文,教师应给予一定奖励,并从中挖掘人才,建立课外研究小组,与教师一起从事数据库应用和开发研究。
③建立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师无疑是教育的关键和主体,教师应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后辅导、开展答疑解难、指导课程设计和综合性实验等环节,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培养创新人才。
4.改革考核方式,重视能力培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考核分为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与应用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关键性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应用能力考核应将考核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实验、具体的数据库设计开发任务等进行。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实验,可采用随机抽查个人的方法来考核小组成绩,促进小组内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将继续在数据库的教学改革上开展新的工作,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上做新的探索,努力寻求新的切入点,使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更好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一、数据库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
注重理论教学,数据库使用技术讲述的少,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能适应企业对数据库应用人才的需要。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但目前实验课时少,导致学生不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不清楚,考核中实验课也没有一定的比例等。
2.方法和手段过于陈旧
当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多采用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减轻了教师板书的负担,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通过课件也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但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过分依赖课件给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影响,如当学生长时间注视投影时,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演示节奏加快,不能很好的实现教与学的交互,学生的思维难以与之同步,促使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必须综合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地使之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数据库教学改革的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完善知识体系
在实施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时,应从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到应用开发,涵盖教学内容如下:基本原理包括数据库系统概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关系数据理论等,这些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它们涵盖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对数据库的设计、应用和开发起着指导作用;设计方法包括软件工程原则、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性、数据库完整性等;应用开发包括IBM DB2数据库系统、基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C/S(B/S)构架的应用。
2.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①采用案例教学,加快学生的学习步伐。针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下练习,均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案例。从数据库基本原理、设计、实现和开发等诸方面,对案例逐步展开,加快学生对抽象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针对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过程为: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生操作、交流讨论、巩固创新、总结等。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并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③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实验,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对理论内容的吸收。④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即结构式分组教学模式,使其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之相互合作和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该方法主要用在实验教学当中。
3.注重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鼓励引导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上机实验与课程设计安排要合理。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指定实验的主要目的、方法及关键点,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上机,使实验更有针对性,使实验课程更有意义。上机时应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并对上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在课程的后期需要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或综合性实验训练促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所选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①培养创新意识。富于想象并敢于大胆提出问题,注重实践,具有勤奋努力、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这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必备条件。
②建立一种全新的创新教育激励机制。学生课程设计或综合性实验后,不但要形成软件,还应鼓励学生撰写相应论文,在论文中阐述其设计思路、运用的知识及自己的体会。对于一些优秀论文,教师应给予一定奖励,并从中挖掘人才,建立课外研究小组,与教师一起从事数据库应用和开发研究。
③建立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师无疑是教育的关键和主体,教师应通过组织课堂教学、进行课后辅导、开展答疑解难、指导课程设计和综合性实验等环节,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培养创新人才。
4.改革考核方式,重视能力培养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考核分为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与应用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关键性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应用能力考核应将考核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实验、具体的数据库设计开发任务等进行。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实验,可采用随机抽查个人的方法来考核小组成绩,促进小组内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将继续在数据库的教学改革上开展新的工作,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上做新的探索,努力寻求新的切入点,使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更好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