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试验制定了3种级配、5种再生集料砖块与混凝土块体积比例,在等效5%水泥剂量下,测试了混合料的击实特性与7 d、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密度小、吸水率高,压碎值随砖块含量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随着砖块含量的增加,混合料最大干密度降低,最佳含水率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下降;砖块含量一定时,级配上限时抗压强度最高;砖块含量为100%时,混合料抗压强度为3.46~4.92MPa,可满足路面基层施工规范中道路基层强度最低设计指标.
【机 构】
: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绵城市技术中心 咸阳市712000;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苏州市215000;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 71006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试验制定了3种级配、5种再生集料砖块与混凝土块体积比例,在等效5%水泥剂量下,测试了混合料的击实特性与7 d、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密度小、吸水率高,压碎值随砖块含量的增加近似线性增加;随着砖块含量的增加,混合料最大干密度降低,最佳含水率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下降;砖块含量一定时,级配上限时抗压强度最高;砖块含量为100%时,混合料抗压强度为3.46~4.92MPa,可满足路面基层施工规范中道路基层强度最低设计指标.
其他文献
六安站改造工程新建旅客地道位于铁路正线下方,为确保正线运营,地道开挖采用便梁+明挖方式施工.深基坑开挖深度8 m,针对不同环境条件采用不同设计方案,针对地道封头端紧邻运营线路的特点,采用支护桩+锚索支护的设计方案.正线下方作业空间有限,采用分级开挖、分级支护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对支护桩顶部位移、锚索应力等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深基坑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其经验可供类似项目借鉴.
为研究动荷载频率、荷载水平和围压对砂岩的损伤耗能特征的影响,用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TAW-2000对较软白砂岩和硬质红砂岩进行围压0.5 MPa和1 MPa,频率0.2 Hz、0.5 Hz、1、2 Hz,加卸载波型为余弦波的多级循环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围压和频率对砂岩动荷载能耗特征影响不明显;荷载水平是决定滞回圈面积、动弹性模量和能耗比的主要因素,两种砂岩的滞回圈面积均随着轴向荷载增加而增加;当轴向应变达到最大轴向应变的0.8倍时,砂岩由应变硬化转向应变软化.两种砂岩的能耗比随轴向荷载的增加呈“U”
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宜居方针作为主导,重点关注重庆乡村道路的建设状况与生态问题.研究以促进乡村道路生态化为主要目标,分别从村落的内外部交通规划,道路工程的结构、材料与施工,以及路旁绿化与配套设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乡村道路的生态化建设方法,对完善重庆乡村道路系统并实现绿色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研究通过液塑限、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固结等试验,探讨了无水氯化钙(CaCl2)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在压实作用下的工程性能.结果 表明:高CaCl2掺量处理的黄土抗湿陷性能总体上有所增强;在最优含水率干侧,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般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在最优含水率湿侧则相反;加入CaCl2可以降低变形后的压陷率,且对含水量的敏感性较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直观地观察到土壤团聚体的大小,这是由CaCl2和压实力的双重影响而形成的增强胶结作用.化学预处理湿陷性黄土在压实后的胶结机理正在研究中.
采用酞酸酯偶联剂对自制复合阻燃改性剂BPN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新型复合阻燃剂BPN-Ti,并通过测试不同用量下温拌阻燃沥青的氧指数、烟密度及低温延度,确定了BPN-Ti的合理用量;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表面改性对温拌阻燃改性沥青的阻燃性、抑烟性、贮存稳定性及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BPN-Ti的合理掺量为沥青的6.0%,BPN-Ti的加入引起温拌阻燃沥青的低温延度和弹性回复下降的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温拌阻燃沥青的阻燃性、抑烟性和贮存稳定性;表面改性工艺对阻燃沥青的阻燃性、抑烟性及热稳定性并无实质作用,但可有
将地聚物应用于路面冷再生,通过替代常规胶结剂(水泥、沥青、二灰等)对再生沥青路面(RAP)材料进行稳定研究,并对地聚物稳定RAP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模量等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地聚物作为新型胶结材料可以有效稳定RAP,满足基层强度的要求;地聚物稳定RAP强度不会随着碱液/粉煤灰比率的增加而持续增大,在比率为0.4时达到最大值;稳定后材料的单轴压缩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并且线性关系的拟合趋势线通过原点;不同碱液/粉煤灰比率下的单轴压缩弹性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线性关系也很明显,比例
为科学谋划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发展思路和方向,充分发挥交通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从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发展要求和需求着手,剖析通道交通发展基础和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通道交通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并对通道总体交通格局进行规划布局.
选取钢锭铣削型(700级)和端钩钢丝型(1000级和1300级)钢纤维,采用两种成型方式获得钢纤维混凝土力学试件,研究钢纤维类型、掺量及成型工艺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CT技术研究圆柱体和长方体试件中的钢纤维分布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体强度提高,钢纤维对混凝土初裂弯拉强度的增强效果减弱,对极限弯拉强度改善作用的增强趋势几乎不受影响.在提高初裂弯拉强度方面,钢锭铣削和超高强(1300级)钢丝较优;在提高极限弯拉强度和弯曲韧性方面,钢丝切断型要优于钢锭铣削型.钢纤维对室外切割成型试件力学性能的提高效果
为了提高SBS、SBR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热贮存稳定性、改善低剂量SBS、SBR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指标体系性能与流变特性,同时提高OMMT/ZnO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与流变性能.将纳米OMMT/ZnO与SBS、SBR聚合物进行复配,基于老化前后的针入度体系试验和流变特性试验对复合改性沥青稳定性、老化性能、高低温性能与流变特性进行评价,基于三大路用性能试验、浸水APA试验与MMLS1/3试验评价了纳米OMMT/ZnO复合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温稳定性与长期稳定性.结果 表明:掺加纳米OMMT/ZnO纳米改性剂能
采用微机控制伺服岩石三轴剪切流变试验机对闪长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利用RFPA分析系统模拟岩石破裂过程,详细分析了单轴压缩下闪长岩各特征应力大小、损伤过程、破坏模式及裂纹扩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闪长岩在单轴压缩下裂纹闭合应力、裂纹起始应力、损伤应力分别占峰值应力的36.6%、55.5%、75.6%;在损伤变量的基础上提出损伤变量临界值,以应变值为基础建立闪长岩损伤与裂隙演化之间的联系,定量分析了闪长岩裂隙演化4个阶段下损伤变量的变化;针对闪长岩应力~应变曲线出现“阶梯式下降”现象,结合试样破坏前后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