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结合除颤监护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baba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结合除颤监护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除颤组(41例,常规除颤监护仪治疗)和联合组(41例,阿司匹林结合除颤监护仪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住院期间的死亡、缺血发作、再发心肌梗死、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除颤组(P<0.05)。联合组的心肺复苏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冠脉再通时间及住院时长均显著短于除颤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流储备分数(FFR)、平均血流速度(Vm)显著高于除颤组,微循环抵抗指数(IMR)、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除颤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脑利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可溶性ST2蛋白(sST2)及D-二聚体(D-D)水平低于除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除颤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结合除颤监护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恢复心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以鲤鱼鱼白为原材料提取了高质量的鲤鱼精子DNA(csDNA)和染色质并通过多种技术进行了性能表征。此外,还研究了csDNA和染色质对溴化乙锭(EtBr)的去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利用csDNA或染色质选择性去除EtBr污染物的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1)csDNA性能对比、csDNA电泳和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浓盐法是提取csDNA的最佳方法,且得到的csDNA与商业DNA相似。浓盐法优化结
学位
现有车载通信天线越来越多,天线的美观性与隐蔽性需求对车载通信天线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可以集成在车载透明玻璃上的光透明天线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然而,车载光透明通信天线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有待开展。天线透光性要求限制了材料选取与天线形式的设计,造成现有透明天线的辐射效率较低、增益低、难以与载体平台共形等问题。为此,针对车载蓝牙定位、车载UWB定位和车联网等典型车载通信应用场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穿戴式电子产品在众多领域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健康监测和医疗改善领域。体温作为人体最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准确的检测人体体温的变化,对于了解人体体温的热平衡、评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为未来构建智能医疗系统奠定了基础。穿戴式柔性温度传感器由于具有高精度、生物相容性好、柔性、灵活、重量轻和灵敏度高等优点,成为科研人员广泛研究的对象。现有的穿戴式柔性温度传感器,通常是基于电
学位
涡旋电磁波在产生以及传播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分别为:涡旋电磁波产生方式的问题、涡旋电磁波传播过程中波束具有的空心化问题,以及涡旋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模式的畸变问题。前述问题导致涡旋电磁波在许多领域都并未深入研究。但是,随着涡旋电磁波技术的发展和积累,针对涡旋电磁波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多。本文针对还未深入研究的涡旋电磁波的散射特性,以及涡旋电磁波的三维成像方法做探究,主要内容有:(1)研究涡旋电磁波的相位
学位
本文主要针对电磁散射调控技术进行研究,基于三种方法,实现了目标电磁隐身或者进行散射调控。通过等效原理对电磁对消和电磁伪装进行研究;通过天线散射原理实现散射分解、散射对消和阻抗优化;通过超表面的等效阻抗模型进行反射波束调控。在对等效原理进行分析之后,设计了两种可以实现电磁对消的方案-外源等效法和内源等效法,并且扩展了一个可实现电磁伪装的方案;首先以二维无限长金属圆柱为例,通过矩量法编程进行实验,初步
学位
近几十年,新型人工电磁超材料一直是重点研究课题,其中人工电磁表面作为一种二维的人工电磁材料具备占有空间小、低损耗等优点,且可以很好地应用在电磁器件设计上,是研究学者的热点关注方向。本文将当前主流的几种人工电磁表面设计方法作为研究目标,并且将其应用于电磁波束的调控方向上。首先,本文对常见的人工电磁表面单元从带宽、谐振频率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性能分析总结。对性能较好的方环单元进行组合形成双方环单元形式,
学位
目前毫米波及太赫兹频段的高精度低损耗材料参数测试系统的研发需求迫切。准光腔结构简洁,加工较容易,且固有品质因数较高,是研制该频段相关测试系统较常用的结构。因此,本文的工作重点就是基于准光腔品质因数的理论分析和精密测量品质因数的方案论证,最终搭建一套基于频谱仪的准光腔测试系统。关于理论分析,本文首先对准光腔品质因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进行了讨论,选定了传输式测量系统的结构。通过对其等效电路的分析,推导出
学位
移相器作为相控阵雷达的关键部件,对其有小型化、高功率容量、快速调节相位等一系列要求,且随着波束赋形技术的发展,也对其提出了具有可控的收发非互易性、同时同频全双工工作的新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用基片集成波导技术实现移相器小型化、高功率容量;采用铁电体材料为移相器传输介质,使移相器相位调节速度达到纳秒级;采用铁氧体环形器与移相段微波组合的方式构成移相器,来实现其具有可控的收发非互易性且同时同频全
学位
磁耦合谐振无线能量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技术是通过谐振频率相同的发射和接收线圈,在感应近场的耦合作用下,实现能量的有效传输。与基于电磁感应和微波辐射的两种传输技术相比较,磁耦合谐振WPT技术能实现更远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传输效率,且基本无向外辐射能量。因此,磁耦合谐振WPT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移动设备、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和生物医疗植入设备等,是当前无线电能传输研究
学位
从20世纪80年代,1G的诞生到如今的5G时代,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向着小型化,高频率,高功率发展。在这样背景下,基于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的“可重构定向耦合器”或“可调定向耦合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SIW是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类波导结构的平面传输线,易与平面电路集成,非常适合应用于高频,高功率场景。现有的机械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