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现代史专项训练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1.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 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 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 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 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2. “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A. 彼特拉克 B. 莎士比亚
  C. 马丁·路德 D. 伏尔泰
  3.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 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 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 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 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4.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 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 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5. 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 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 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 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 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6. “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中,同样也为资本主义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典型地反映了上述过程的是( )
  A. 美国的《宅地法》
  B.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C. 英国的圈地运动
  D. 日本明治维新
  7.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其后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得到迅速发展: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8.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
  A. 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 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 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 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9. 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
  A. 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 出版《资本论》
  C. 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10.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A. 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 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 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 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12. 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 美国经济的崛起 B.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C.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3. 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 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 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C. 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 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14.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为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所采取的政策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D. 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
  15.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 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 调整供求矛盾,经济会重新获得活力
  C. 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 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16.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17. 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
  A. 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 通过了《租借法》
  C. 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D. 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8. 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A. 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 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C. 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 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19. 有学者认为:“冷战”,这既是传统的大国地缘政治的搏斗,又是两种制度、两种思想体系的较量,只见两个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大国角逐、对峙、忽而剑拔弩张,忽而握手妥协,最紧张时似乎要把全世界拖入一场核浩劫,但是每次都及“热战”的边缘而返。下列能体现此说的历史事件有 ( )
  ① 第一次柏林危机 ② 第二次柏林危机 ③ 朝鲜战争 ④ 古巴导弹危机 ⑤ 东欧剧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20.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 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 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21.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2. 空中客车公司是欧洲一家飞机制造公司,1970年于法国成立。其创立的公司来自德国、法国、西班牙与英国。“后起之秀”空客,已经超过波音成为全球新的“蓝天霸主”。 空中客车公司崛起的主要背景是( )


  A. 欧洲一体化进程
  B. 经济全球化的扩展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 美苏冷战的加剧
  23. 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24. 2011年,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当被问及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40周年的看法时,佐利克却十分严肃地说:“我不同意您所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说法。在我看来,这一体系并未解体,而只是在演进。”他这样说的一个重要依据是( )
  A. IMF、世界银行等主要支柱依然继续发展
  B. 美元与黄金的汇率被固定在现有的35美元/盎司
  C. 美元持续升值,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稳固
  D. 各国货币与美元继续保持固定汇率
  25. 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其著作《全球化与现代资历本主义》中作了这们的概括:“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带给了我们什么,…此时此刻 有8亿人口挨饿;10亿人口是文盲,40亿人口生活贫困,2.5亿儿童要做工,1.3亿儿童受不到任何教育,1亿孩子流落街头,每年有11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营养不良、贫困和可以预防或可以治愈的疾病。”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 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
  B. 全球日益贫富分化
  C. 劳工标准不断降低
  D.人权状况持续恶化
  二、非选择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1947年3月)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
  材料三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指出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
  (2)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3)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材料一 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把人类带进现代社会,最近几十年,西方学界已经认识到:这场“工业革命”并不非如一般人想象得那样随着新技术的发明从天而降,而是酝酿了几个世纪的多种条件之凑合。包括商业革命、政治革命、科技革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农业革命”。
  材料二 一百多年来,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对工业革命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学者们就历史上是否存在工业革命争论不休。
  一些学者对“工业革命”一词的科学性提出异议,认为像这样一个延续了数百年的历史过程,用“革命”一词规范不太合适。克拉潘在《现代英国经济史》中对那种认为在较短时期内发生猛烈变革的观点持否定态度,因为被称为革命的那些变化是渐进的,你不可能找到这个变化的开始和结尾。新的经济思想、修改了的经济政策、调整了的经济关系,都是逐步形成的。总之, “工业革命”所指的那些变化并非突变,而是渐进的,因而不能称之为“革命”。
  一些研究工业革命的学者,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化,并且认为“这些变化…是突然的和猛烈的。一些伟大的发明都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总之,这一批人把工业革命看成英国经济发展的飞跃,是明显的转折。在他们看来,“工业革命”一词的科学性是没有问题的。英国工业革命即使经历了上百年的长期过程, 仍然具有猛烈变革的“革命”意义,而并非一般的经济演变过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业革命、政治革命”分别各指什么,它们与“工业革命”有何关系?
  (2)评述材料二中关于工业革命定义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书写工整)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34年的美国“白银收购法案”给中国带来了白银外流、通货紧缩、贸易状况恶化、生产下降等影响,也导致了当时的中国政府最终放弃银本位,进行货币改革,发行法币,为日后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
  材料一 1929年的大萧条给美国白银生产者带来了严重的打击,白银价格急剧下降。…美国白银集团为抬涨价格,游说罗斯福总统通过《白银收购法案》 。…“中国市场”是一个重要因素。他们一方面认为,中国是当时仍然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大国,有大量的白银积累,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高了银价就提高了中国的对外购买力,给美国商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可以销售掉美国过剩的汽车和小麦,有助于美国摆脱当时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认为,提高银价可以借此打击中国的工业,削弱中国商品与美国商品之间的竞争。若提高银价将使中国货币升值,增加中国工业产品的成本,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有利于美国的企业家和农民。
  材料二 在美国的《白银法案》讨论之时,中国的银行公会就致函美方表示反对,但美国政府对此置之不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后,中国财政部长孔祥熙甚至顾不上正常的外交程序而直接向罗斯福总统呼吁,希望美国在购入大数额的白银时事先告知中国,以便中国能够做出反应。…在种种交涉最后都归于无效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只好自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设法阻止疯狂的白银外流。1934年10月,中国宣布开征10%的白银出口税以及根据世界银价波动而确定的平衡税,以拦阻或减少白银的流出。但是,在征收白银重税之后,尽管正常的出口减少了,但因为国际银价仍旧在不断上涨,通过走私甚至有些国家利用军舰运送白银出口的情况仍旧屡屡发生,据粗略估计,1935年从中国流出的白银仍有1.5亿元到2.3亿元之巨。
  材料三 尽管白银提高了中国的购买力,但更严重的后果却是因为白银不断外流而引发通货紧缩,各大银行银根收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放贷,其结果又引发了连锁反应:工商企业因得不到贷款或缺少现银而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扩大或者正常生产经营,由此又导致大量工人、职员失业,因为消费能力被削弱,市场上物价暴跌,结果又导致大批工商企业无利可图,大量破产倒闭。
  材料四 1933~1935年世界各地经济已经复苏时,而中国却正是经济恐慌严重的年代。这就导致了1935年国民政府进行币值改革,被迫放弃了传统的银本位制。即使没有的白银收购法案,抗日战争和内战也会使国民政府为了筹到更多的钱,早晚会脱离银本位制,而改用不用兑现的纸币本位制,这就导致了蒋介石政权后期的纸币大幅贬值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到来,以至于其灰溜溜的拉着数船的黄金逃亡宝岛台湾。
  ——上述材料均摘自百度百科 《白银法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罗斯福总统通过《白银收购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为了应对这场货币战争,国民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对策,效果如何?
  (3) 阅读材料三、四,概括指出此次大规模白银外流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耗费了15亿美元的“购银政策”并没有让美国政府从中得到多少好处,这场货币战争的结果是中美两败俱伤,这对我们今天有怎样的启示?
  (武汉市17中学 李琴江)
其他文献
1. 《大国的兴衰》中提到:“每个超级大国都拥有如此巨大的抹掉对方(以及其他任何国家)的能力——因此而出现了很快被称之为‘互相确保摧毁’的事态。”对于这一观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40年代初的国际态势  B. “互相确保摧毁”成为冷战格局持续的背景  C. “华约”标志着“互相确保摧毁”事态形成  D. 有利于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健康稳定和平发展  2. 凯南电报对美国外交
期刊
1.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这一主张属于(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2.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关注社会现实  C. 人与社会的和谐D. 关注人的价值  3.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
期刊
1.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表明( )  A. 爱因斯坦最推崇伽利略  B.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最重要  C. 新思想方法促进科学进化  D. 伽利略是新思想的开拓者  2. 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上有一段文字“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与牛顿相关的表述是(
期刊
1. 《论法的精神》一书指出:中国之所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国家相对稳定,纯系地理条件使然。中国的边界,或为大海,或为高山沙漠,外敌只能从北方入侵,所以安全较有保障。虽发生分裂,但不久即复归统一,主要也是地理原因。此书认为中国 “历史悠久、国家稳定”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地理条件的相对封闭对国家稳定有决定作用  B. 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  C. 长期以来实行封建君主专制中央
期刊
1. 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我国很早进入农耕社会  B. 中国古代科技勃兴很早  C. 上古时代文字已经成熟  D. 早期政权重视天文历法  2.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
期刊
一、选择题  1.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 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2.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
期刊
一、选择题  1. 据《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上述引文记载了( )  A. 墨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理想化描述  B. 政治权利由“传贤”向“传子”的转变  C. 法家思想认为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传统  D. 大禹治水有功奠定了“王位世袭”基础  2. 近代著名国
期刊
1. 当前,贷款购车成为中国汽车消费的普遍现象,有的汽车销售商打出广告:“日供9元,首付1万,把汽车开回家。”其实这种促销方式在20年代的美国很盛行,下表为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这种消费方式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  A. 导致家庭负债增多 B. 滋长社会享乐风气  C. 刺激厂家盲目扩产 D. 制造金融虚假繁荣  2. 在经济危机爆发后不久
期刊
1. 1972年10月,陈云副总理表示“目前我国外汇较多,存银行要吃亏”,主张把我国存在外国银行的美元取出来买黄金作储备,并花费近51. 4亿美元大量引进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截至2008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7274亿美元,成为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对上述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的重要表现  B. 反映了美国对于中国经济依赖程度的提高  C. 中国应对经济危机
期刊
1.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段对话本质上体现了( )  A. 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 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 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2.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