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由宋斌廷与尚德义创作而成,是其所创作的所有歌曲中最重要的歌曲之一.。自从这首歌曲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成为了女高音演唱当中的重要曲目。《七月的草原》具有极为浓厚的新疆民族风格,体现出了较强的边疆特色。本文将简要分析《七月的草原》的音乐特征及相关钢琴伴奏赏析。
关键词:《七月的草原》 钢琴伴奏 音乐特征
《七月的草原》在我国民族音乐中是一首重要的新疆风格的歌曲,是我国女高音演唱中最常演唱的一首曲目,具有自身重要的意义。想要唱好《七月的草原》,就要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这不仅需要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还要在演唱中融入自己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想要对其进行深刻理解,就要分析相关的音乐特征。
一、《七月的草原》基本情况概述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由尚德义先生谱曲完成,尚德义先生是中国当代音乐史中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音乐教育家,在音乐教育中长期进行作曲及相关理论的实践工作。尚德义先生创作了很多有意义的作品,主要的音乐作品有《送别之歌》、《黄河小村庄》等。
《七月的草原》是尚德义先生和宋斌廷先生合作完成的,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浓厚少数民族韵味的歌曲,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地域性。两位创作者在这首歌曲中融入了大量的新疆元素,使这首歌体现出了很强的民族风格,歌曲主要在内容中表达了夏天新疆当地的草原景色,体现了当地的美景和风土人情。这首歌曲的节奏比较欢快,运用了新疆当地的音乐表现形式,表达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尚德义先生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二段式结构,并且在曲调中融合了当地哈萨克族的民间音乐表现手法。此外,尚德义先生还在创作中将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融合进来,使这首歌曲既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也有西方音乐的现代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歌曲的内在特征
(一)《七月的草原》的内在结构
想要演唱这首歌曲,就要对其整体的歌曲结构加以把握,这首歌曲主要采用的是二段式结构,主要分为A段和B段,并且在歌曲中带有相应的前奏。
通过上图可以知道,这首歌曲的前奏,主要是采用了B段的形式。在创作的时候,尚德义先生主要采用了级进的创作手法。歌曲一开始的时候,采用了小跳级进的形式,让这首歌曲很快就进入了主要的旋律部分。接下来,作者运用了模仿式级进的创作手法,这种手法可以让歌曲快速完整地进入到主体内容部分。这首歌曲的A段部分,内在是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在歌曲中主要是乐句。其中,a句采用了很强的新疆民族音乐元素作为创作基础,含有三个基本的乐节。b句的第一乐节中,主要可以分为8个小节,这8个小节在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会以级进音作为相关的媒介,进入下一部分。在这个音节转变的过程中,歌曲会带有强烈的情绪性。
这首歌曲的B段,主要就是38小节至66小节这一部分,这部分所使用的乐句与前面部分大致相同。主要是将3个小节至4个小节的上行部分与1小节部分进行有机连接,再通过接下来的级进音累积音乐情绪,行进到下一阶段。歌曲到了主体节奏处还没有完全结束,而是在接下来的行进过程中继续表达此前歌曲小节中的积累的音乐情绪。
(二)花腔特征与抒情特征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在表达过程中,体现出了非常浓厚的民族特征,除了民族特征之外,还体现出了一定的抒情特征与花腔特征。
这首歌曲的民族特征不用多说,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新疆当地音乐的主要元素和表现手法,并且在歌曲中加入了当地所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麦西热普。这种表现形式完全将新疆音乐的风情和特征融入这首歌曲中,使歌曲的整体节奏轻快、活泼,歌曲氛围较为热烈。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在主要的表现旋律上以抒情为主,其中,最能体现抒情特征的歌曲部分就是第10小节至第21小节,以及第30小节至38小节。创作者在这首歌曲的第10至第13小节的创作中,主要的歌曲旋律前两个小节是在主音开始级进式的上行之后,马上就伴随一个级进式的下行。在第3小节和第4小节,作者则是将更高层次的行进手法融合到歌曲中,使歌曲内在的旋律具有很强的起伏性,最后再以主音进行收尾。作者采用这样的创作手法,使这首歌曲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浓烈的抒情性特征。
除了上述两点主要特征之外,这首歌曲还具有一定的花腔特征。在这首歌曲中,主要旋律部分的第22小节至第29小节主要体现出了这一特征。在这一部分的音乐小节中,创作者采用了短跳音来进行创作,歌曲旋律采用短跳音,可以使节奏变得更加明快,更加具有新疆维吾尔族歌曲的特点。这种花腔特征在歌曲中,可以让歌曲的表达更加清晰,节奏更加活泼。
三、相关的钢琴伴奏赏析
《七月的草原》除了内在结构和相关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主要的歌曲演唱和相关伴奏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有一定的显著性和代表性。
(一)歌曲的演唱要点
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要注意到第1小节至第8小节,这一部分是歌曲的前奏内容。演唱者在该部分前奏进行演奏的时候,就要将自己的呼吸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使演唱状态变得平稳,才能更好地进行演唱。
演唱者在准备演唱的过程中,要对歌曲的特点进行整体上的合理把握,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训练和调节。演唱者在准备过程中一般要注意几个主要方面:第一,合理呼吸,这是演唱的一个基础性要求;第二,合理起音,如果起音做的不好,那么在接下来的歌曲演唱中也不会收到好的演唱效果;第三,注意混合声的运用,演唱者合理地运用混合声,不仅可以加强歌曲的表现形式,还能增强演唱的感染力;第四,注意共鸣腔体的运用,演唱者只有合理运用了共鸣腔体,才会使发声饱满,歌曲的感染力就会较好。在这首歌曲中,高音位置会有很多的“啊”,演唱者如果能够做好上述几点准备工作,在演唱这部分高音的时候,就可以轻松自如,发声就会具有一种美感。 (二)歌曲的钢琴伴奏赏析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除了要注重演唱,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钢琴伴奏。在这首歌曲中,创作者对于钢琴伴奏的整体效果和所使用的相关技巧都做的十分到位。
第一,第1小节至第8小节。这一部分是歌曲的前奏部分,主要是运用了八度同时演奏的方法,低音部与高音部都采用这种演奏形式。在钢琴伴奏的具体过程中,这种八度音的具体位置,对于歌曲的演奏有着重要的作用。八度音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对前奏部分进行引导和控制,还会不断推动歌曲接下来的行进过程,影响歌曲的具体和声,不断带动音乐的发展。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一定要注意将节奏弹奏的尽量集中于短促,把歌曲明快、活泼的特征体现出来。演奏者要重点注意前奏中的第8小节,这个小节会将歌曲前一部分的音节类型进行改变,为接下来的音乐小节做准备。
第二,第9小节至第20小节。这个小节部分,钢琴伴奏主要采用的是左手八度音弹奏、右手进行和弦之间的互相交替。这一部分歌曲主要表现的内容是比较活泼生动的,因此,演奏者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要将这一特点很好地表现出来。在这部分的钢琴伴奏中,右手的第一节拍,要进行跳音伴奏,最后一拍要进行保持音伴奏。这样的伴奏形式,可以很好地将歌曲的内容表现出来。
第三,第21至第37小节。这一部分的钢琴伴奏,主要采用的是三个声部同时结合的伴奏形式,左手在演奏时弹奏八度音,右手则要弹奏相应的切分音。这样的伴奏形式,可以很好地体现这部分歌曲强烈的抒情特征,将歌曲与钢琴伴奏完美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想要对这首歌曲进行深入理解,就要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涵与意义,把握歌曲的独到特征。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赏析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对于理解歌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演唱者想要对这首歌曲进行再创造,让其焕发新的生机,就要把握歌曲的整体特征与相关伴奏。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蒙古族文化视域下的内蒙古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NJSY14247。
参考文献:
[1]田卓玉.歌曲《七月的草原》的音乐特征及钢琴伴奏赏析[J].名作欣赏,2013,(08).
[2]刘艳芳.论艺术歌曲《七月的草原》音乐特点及其演唱[J].大舞台,2010,(08).
[3]耿晓慧.花腔艺术歌曲《七月的草原》创作特征[J].黄河之声,2015,(02).
[4]张放放.尚德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征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5]林凯.浅谈《七月的草原》曲式结构及演唱方式[J].才智,2014,(08).
[6]王娅.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创作及演唱探究[J].艺术探索,2010,(03).
[7]宋瑾.论尚德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织体技法及表现作用[J].大舞台,2010,(06).
[8]宋瑾.尚德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前奏、间奏和尾声的特征[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
[1]周润静: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七月的草原》 钢琴伴奏 音乐特征
《七月的草原》在我国民族音乐中是一首重要的新疆风格的歌曲,是我国女高音演唱中最常演唱的一首曲目,具有自身重要的意义。想要唱好《七月的草原》,就要对其进行整体上的把握。这不仅需要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还要在演唱中融入自己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想要对其进行深刻理解,就要分析相关的音乐特征。
一、《七月的草原》基本情况概述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由尚德义先生谱曲完成,尚德义先生是中国当代音乐史中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音乐教育家,在音乐教育中长期进行作曲及相关理论的实践工作。尚德义先生创作了很多有意义的作品,主要的音乐作品有《送别之歌》、《黄河小村庄》等。
《七月的草原》是尚德义先生和宋斌廷先生合作完成的,这首歌曲是一首具有浓厚少数民族韵味的歌曲,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地域性。两位创作者在这首歌曲中融入了大量的新疆元素,使这首歌体现出了很强的民族风格,歌曲主要在内容中表达了夏天新疆当地的草原景色,体现了当地的美景和风土人情。这首歌曲的节奏比较欢快,运用了新疆当地的音乐表现形式,表达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尚德义先生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是二段式结构,并且在曲调中融合了当地哈萨克族的民间音乐表现手法。此外,尚德义先生还在创作中将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融合进来,使这首歌曲既有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也有西方音乐的现代性,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歌曲的内在特征
(一)《七月的草原》的内在结构
想要演唱这首歌曲,就要对其整体的歌曲结构加以把握,这首歌曲主要采用的是二段式结构,主要分为A段和B段,并且在歌曲中带有相应的前奏。
通过上图可以知道,这首歌曲的前奏,主要是采用了B段的形式。在创作的时候,尚德义先生主要采用了级进的创作手法。歌曲一开始的时候,采用了小跳级进的形式,让这首歌曲很快就进入了主要的旋律部分。接下来,作者运用了模仿式级进的创作手法,这种手法可以让歌曲快速完整地进入到主体内容部分。这首歌曲的A段部分,内在是由a和b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在歌曲中主要是乐句。其中,a句采用了很强的新疆民族音乐元素作为创作基础,含有三个基本的乐节。b句的第一乐节中,主要可以分为8个小节,这8个小节在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会以级进音作为相关的媒介,进入下一部分。在这个音节转变的过程中,歌曲会带有强烈的情绪性。
这首歌曲的B段,主要就是38小节至66小节这一部分,这部分所使用的乐句与前面部分大致相同。主要是将3个小节至4个小节的上行部分与1小节部分进行有机连接,再通过接下来的级进音累积音乐情绪,行进到下一阶段。歌曲到了主体节奏处还没有完全结束,而是在接下来的行进过程中继续表达此前歌曲小节中的积累的音乐情绪。
(二)花腔特征与抒情特征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在表达过程中,体现出了非常浓厚的民族特征,除了民族特征之外,还体现出了一定的抒情特征与花腔特征。
这首歌曲的民族特征不用多说,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融合了新疆当地音乐的主要元素和表现手法,并且在歌曲中加入了当地所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麦西热普。这种表现形式完全将新疆音乐的风情和特征融入这首歌曲中,使歌曲的整体节奏轻快、活泼,歌曲氛围较为热烈。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在主要的表现旋律上以抒情为主,其中,最能体现抒情特征的歌曲部分就是第10小节至第21小节,以及第30小节至38小节。创作者在这首歌曲的第10至第13小节的创作中,主要的歌曲旋律前两个小节是在主音开始级进式的上行之后,马上就伴随一个级进式的下行。在第3小节和第4小节,作者则是将更高层次的行进手法融合到歌曲中,使歌曲内在的旋律具有很强的起伏性,最后再以主音进行收尾。作者采用这样的创作手法,使这首歌曲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浓烈的抒情性特征。
除了上述两点主要特征之外,这首歌曲还具有一定的花腔特征。在这首歌曲中,主要旋律部分的第22小节至第29小节主要体现出了这一特征。在这一部分的音乐小节中,创作者采用了短跳音来进行创作,歌曲旋律采用短跳音,可以使节奏变得更加明快,更加具有新疆维吾尔族歌曲的特点。这种花腔特征在歌曲中,可以让歌曲的表达更加清晰,节奏更加活泼。
三、相关的钢琴伴奏赏析
《七月的草原》除了内在结构和相关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主要的歌曲演唱和相关伴奏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有一定的显著性和代表性。
(一)歌曲的演唱要点
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要注意到第1小节至第8小节,这一部分是歌曲的前奏内容。演唱者在该部分前奏进行演奏的时候,就要将自己的呼吸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使演唱状态变得平稳,才能更好地进行演唱。
演唱者在准备演唱的过程中,要对歌曲的特点进行整体上的合理把握,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训练和调节。演唱者在准备过程中一般要注意几个主要方面:第一,合理呼吸,这是演唱的一个基础性要求;第二,合理起音,如果起音做的不好,那么在接下来的歌曲演唱中也不会收到好的演唱效果;第三,注意混合声的运用,演唱者合理地运用混合声,不仅可以加强歌曲的表现形式,还能增强演唱的感染力;第四,注意共鸣腔体的运用,演唱者只有合理运用了共鸣腔体,才会使发声饱满,歌曲的感染力就会较好。在这首歌曲中,高音位置会有很多的“啊”,演唱者如果能够做好上述几点准备工作,在演唱这部分高音的时候,就可以轻松自如,发声就会具有一种美感。 (二)歌曲的钢琴伴奏赏析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除了要注重演唱,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钢琴伴奏。在这首歌曲中,创作者对于钢琴伴奏的整体效果和所使用的相关技巧都做的十分到位。
第一,第1小节至第8小节。这一部分是歌曲的前奏部分,主要是运用了八度同时演奏的方法,低音部与高音部都采用这种演奏形式。在钢琴伴奏的具体过程中,这种八度音的具体位置,对于歌曲的演奏有着重要的作用。八度音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对前奏部分进行引导和控制,还会不断推动歌曲接下来的行进过程,影响歌曲的具体和声,不断带动音乐的发展。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一定要注意将节奏弹奏的尽量集中于短促,把歌曲明快、活泼的特征体现出来。演奏者要重点注意前奏中的第8小节,这个小节会将歌曲前一部分的音节类型进行改变,为接下来的音乐小节做准备。
第二,第9小节至第20小节。这个小节部分,钢琴伴奏主要采用的是左手八度音弹奏、右手进行和弦之间的互相交替。这一部分歌曲主要表现的内容是比较活泼生动的,因此,演奏者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要将这一特点很好地表现出来。在这部分的钢琴伴奏中,右手的第一节拍,要进行跳音伴奏,最后一拍要进行保持音伴奏。这样的伴奏形式,可以很好地将歌曲的内容表现出来。
第三,第21至第37小节。这一部分的钢琴伴奏,主要采用的是三个声部同时结合的伴奏形式,左手在演奏时弹奏八度音,右手则要弹奏相应的切分音。这样的伴奏形式,可以很好地体现这部分歌曲强烈的抒情特征,将歌曲与钢琴伴奏完美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想要对这首歌曲进行深入理解,就要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涵与意义,把握歌曲的独到特征。这首歌曲的钢琴伴奏赏析也是主要的一个方面,对于理解歌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演唱者想要对这首歌曲进行再创造,让其焕发新的生机,就要把握歌曲的整体特征与相关伴奏。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蒙古族文化视域下的内蒙古高校钢琴音乐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NJSY14247。
参考文献:
[1]田卓玉.歌曲《七月的草原》的音乐特征及钢琴伴奏赏析[J].名作欣赏,2013,(08).
[2]刘艳芳.论艺术歌曲《七月的草原》音乐特点及其演唱[J].大舞台,2010,(08).
[3]耿晓慧.花腔艺术歌曲《七月的草原》创作特征[J].黄河之声,2015,(02).
[4]张放放.尚德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特征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5]林凯.浅谈《七月的草原》曲式结构及演唱方式[J].才智,2014,(08).
[6]王娅.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创作及演唱探究[J].艺术探索,2010,(03).
[7]宋瑾.论尚德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织体技法及表现作用[J].大舞台,2010,(06).
[8]宋瑾.尚德义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前奏、间奏和尾声的特征[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作者简介:
[1]周润静: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