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来源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sun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肌少症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表现为机体肌肉含量减少,肌肉力量减弱和/或活动能力下降,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同时增加多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肌少症可造成椎旁肌肉含量的减少及力量减弱,是退行性脊柱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同时,肌少症被认为可以影响脊柱手术患者的预后,增加院内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护理成本.本文对肌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标准,以及治疗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总结,并着重探讨其在脊柱疾病及脊柱手术中的作用及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正常人群中腰椎椎旁肌退变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正常人群椎旁肌退变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80名健康体检者的腰椎影像学资料.按照年龄分为40~49岁、50~59岁、60~69岁3个年龄组.所有体检者均有腰椎X线片和MRI影像结果.利用影像管理系统软件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在腰椎MRI横断面上测量L3/4、L4/5、L5/S1椎间隙水平椎旁肌的横截面积(CSA)和相应椎体下终板的CSA,
目的:分析术后即刻植入假体张口角度变化对人工颈椎间盘置换(CDA)术后异位骨化(HO)的影响,为预防或减少术后HO、维持假体的长期有效活动而在植入技术的改进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单节段Prestige-LP CDA且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至少3年的95例病例.HO评价采用McAfee HO分级系统.评价的影像学参数包括目的节段椎间隙角(DSA)、节段活动度(SROM)、假体前后移位和下沉及假体-终板覆盖率.临床功能评分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分析术后即刻DSA(假体张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二期翻修手术治疗微生物培养阳性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治疗过程,评估感染控制效果及临床功能结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二期翻修治疗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微生物培养阳性病例共56例(56膝),对不同微生物感染的治疗过程、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感染控制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感染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的56例患者中感染治愈共49例(87.5%),其中44例(78.6%)保留关节功能,另5例经关节融合治愈感染;感染控制失败7例,失败率为12.5%.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开放截骨并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植入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41例(41膝).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并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机械轴股胫角(mFTA).结果:41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清理+微骨折术、胫骨高位开放截骨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植入.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
目的:比较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外侧非盘状半月板严重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外侧半月板移植手术的106例患者资料,其中盘状半月板组59例和非盘状半月板组47例.所有患者均完成2年及以上随访.通过测定关节活动度(ROM),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国际膝关节委员会评分(IKDC)、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进行临床评估.术前和术后随访进行磁共振(MRI)检查评估移植物及软骨状况.结果:术前盘状半月板组与非盘状半月板组ROM、IK
目的:比较徒手与机器人辅助置入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性与精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68例患者资料,其中32例采用机器人辅助置入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导航组);36例采用徒手置入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徒手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中钻入导针次数、骨折愈合时间、空心螺钉与股骨颈轴线的夹角.根据Garden复位指数、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0~18个月,平均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的最佳术式.考虑到AS患者的特殊性,医师应更注意手术指征的判断、手术时机选择、围手术期管理、麻醉方式选择、特殊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及术后康复等一系列问题.上述复杂工作要求一个高效的多学科团队完成,包括关节外科、脊柱外科、风湿免疫内科、麻醉科、康复科及临床心理科等多学科的医师协作.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AS与THA的研究进展.
早在 1891 年,免疫疗法就被发现具有治疗骨肉瘤的潜力 [1].近年来,免疫治疗新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治疗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为停滞数十年急需新突破的骨肉瘤治疗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目前,已有大量临床前实验提示免疫疗法在骨肉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同时多项临床试验也相继开展,涉及 T 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多个方面.
目的:探讨影响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一期愈合的1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Garden分型、术前等待时间、术前合并骨质疏松及糖尿病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随访150例患者发现坏死26例(男12例,女14例),坏死率17.3%.年龄、Garden分型、术前合并糖尿病在坏死组与非坏死组间存在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合并糖尿病及Gar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首先由Galibert等[1]报道用于治疗椎体血管瘤.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2].手术通过将骨水泥注射入压缩椎体,达到迅速缓解背部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同时矫正椎体后凸畸形,允许患者早期下地.PVP术可减少患者因疼痛而长时间卧床,从而避免了内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骨水泥相关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