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是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始的卢卡奇所有哲学著作中影响最大、引起争论最多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书中,卢卡奇通过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辩证法本质来反对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总体性范畴,试图恢复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哲学历史观。总体性范畴来源于黑格尔哲学,这个过程也带有明显的黑格尔主义色彩,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被逐渐黑格尔化。目前学界对《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总体性范畴的论述已达成基本一致,即认为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原则,总体之于部分在方法论上具有优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总体性;述评
《历史与阶级意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山之作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学界许多关注和争议,了解青年卢卡奇的思想也主要是从此著作入手。通过《历史与阶级意识》,我们可以了解到青年卢卡奇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基本脉络,从而更深一步地了解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
青年卢卡奇的思想是从反对第二国际将马克思主义机会主义化和教条主义化而开始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也基本体现了这一特征。这个进程是采取黑格尔主义的进路的,选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总体性范畴来阐释,因而从《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总体性范畴可以看出青年卢卡奇思想中的黑格尔主义色彩。
在马克思主义真正本质的问题上,卢卡奇坚决反对第二国际对于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式的理解,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就是辩证法”<1>,认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不能将其单纯地当作一个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适用于一切场合的公式来对待,而应该将其作为一种方法,不仅着眼于解释世界,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方法论来改造世界。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
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卢卡奇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3>。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方法,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4>,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具体的总体的范畴。“卢卡奇力图通过复活为第二国际理论家打入冷宫的历史‘总体’范畴来重构马克思的真精神”<5>。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做了不恰当地阐释,尤其是《自然辩证法》的问世,使得许多马克思以后的学者将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理解为自然辩证法,从而忽略了实践的色彩,忽略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忽略了总体性的思想,因此,应该把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更多地理解为历史辩证法,而总体性思想则是这个辩证法的核心原则。
“卢卡奇是最注重总体性研究的思想家”<6>。总体范畴来源于黑格尔哲学,表示真理就是整体。总体实际上就是一种绝对,思维的最完善的形式是高度系统的,绝对理念是一个高度系统的体系,“现实世界中一切具体存在的运动都不过是这一绝对主体的有限定在”<7>。青年卢卡奇认为,黑格尔通过总体性思想解决了历史问题,“即从内容生成的角度把历史理解为主体的行为,从而消解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8>。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这个概念拿来并做了唯物主义的改造,使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不仅来源于黑格尔,而且还超越了黑格尔。“辩证法不顾所有这些孤立的和导致孤立的事实以及局部的体系,坚持整体的具体统一性”<9>。不仅如此,卢卡奇还认为,在历史领域中对事实的认识并不是直接对现实的认识,那样就等同于唯心主义的直观了,“要从对事实的认识前进到对现实的认识,决定性的前提是辩证法的历史的和总体的观点”<10>。只有在历史的总体中,对事实的认识才能真正成为对现实的认识,“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11>。在考察历史现象时,我们要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整体全面的理解,不能单纯以自然因素来解释历史,而是要将主体与客体的全部社会运动作为历史的基础,突出人类物质存在活动的实践性、社会性。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提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努力。纺纱机是纺棉花的及其。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12>,“一定的关系”在这里就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交往关系。因此,我们在理解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时,就必须把它当作一个具体的整体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来看待。“一切社会现象的对象性形式在它们不断的辩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始终在变”<13>。比如,劳动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被异化为人的活动,人也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发生了异化,只有用总体性的方法才可能明了这些内在的原理。“只有辩证的总体观能够是我们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过程”<14>。
这样,在卢卡奇看来,总体性范畴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本质,从而也就成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理论运动的基本原则,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这样,卢卡奇就从哲学的层面反对了第二国际坚持的经济决定论和宿命论,反对了新康德主义和实证主义把世界分割成部分进行研究的机械决定论方法,从而树立了系统的方法论,在他看来,这才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要求和所在。
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涉及的范围很广,目前学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总体性既作为本体论原则,又作为认识论上的方法论原则,同时又作为辩证法原则。总的来说,主要含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规定性。
第一,总体性着眼于总体,消除了现象中以部分来窥视总体的片面性,使孤立的事物之间获得了普遍的联系,是一种非线性的哲学方法论。“辩证法的本质在于:全部的总体都包含在每一个被辩证地、正确地把握的环节之中,整个方法可以从每一个环节发展而来”<1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将孤立的人或事物看作是历史进程或全局中的一部分来分析,并且并不是将事实简单相加来等同于现实,是一种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的非同一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将总体性作为自己的方法论核心的,否则就成为了简单的感性直观方法,是一种倒退。 第二,总体性只在社会历史领域有效,总体指的是唯一的社会总体或历史总体。“辩证法不管讨论什么主题,始终是围绕着同一个问题转,即认识历史过程的总体”<16>。总体性的规定有其自身的有限性和规定性,“是历时性视角中相对有限历史存在的过程总体,这使社会生活的具体发展显示出特殊的规定性”<17>。总体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围绕这儿社会实践展开,是一种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论、方法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哲学中的应有之义。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几个概念都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因此,辩证法等于马克思主义。由于历史本身是在社会存在层面上发生的,因此,辩证法只能与一个向度发生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卢卡奇看来,辩证法不是科学,不是规律、范畴,而是对现实的批判,是革命的、批判的学说。卢卡奇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研究,旨在批评第二国际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历史在此是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历史。但卢卡奇在走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质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地依赖于黑格尔主义,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又使马克思主义产生倒退,逐渐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可以说是一个很矛盾的过程。再如,正如前面所言,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总体性范畴非常接近黑格尔的“绝对”。“卢卡奇由此反对市场的孤立原子性,反对经济的自发总体,强调自觉的主体性的总体性。他也由此反对主客体分裂的二元论,强调内在的总体性,即作为本体存在的总体性。也由于总体性等于绝对,所以现实的一切不过是总体的因素,任何社会历史现象和定在只有与整体相联系才有意义。因此,卢卡奇指认当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历史性的东西。总体性这一规定集中反映出黑格尔(经过马克思)对卢卡奇哲学话语的深层控制与影响”<18>。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目前学界对于《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所阐明的总体性范畴的研究基本上是一致的,分歧很少,这也恰恰说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特殊和重要阶段,是对传统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扬弃,从而也为其在危机后找到了一个出路,那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出路,在方法论上则是综合考察主客体关系的总体性辩证法出路。笔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助于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的角度反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从而更加深入和真是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以便将其更好地作为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张亮等 编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卢卡奇 著,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版1999年版.
[4]许恒兵:《论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走进与背离》,《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5]孙承叔:《是自然辩证法还是历史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观论析》,《学习与探索》,2012(1).
[6]张一兵 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张一兵:《深度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卢卡奇》,《哲学动态》,1999(8).
注 释:
<1>张亮等 编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3><4>卢卡奇 著,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版1999年版,第47—48页.
<5>许恒兵:《论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走进与背离》,《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孙承叔:《是自然辩证法还是历史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观论析》,《学习与探索》,2012(1).
<7><8>张一兵 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9><13><14>卢卡奇 著,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版1999年版,第54页.
<10>《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11>卢卡奇 著,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版1999年版,第5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15><17>张一兵 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16>卢卡奇 著,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版1999年版,第86页.
<18>张一兵:《深度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卢卡奇》,《哲学动态》,1999(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总体性;述评
《历史与阶级意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山之作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学界许多关注和争议,了解青年卢卡奇的思想也主要是从此著作入手。通过《历史与阶级意识》,我们可以了解到青年卢卡奇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基本脉络,从而更深一步地了解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在。
青年卢卡奇的思想是从反对第二国际将马克思主义机会主义化和教条主义化而开始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也基本体现了这一特征。这个进程是采取黑格尔主义的进路的,选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总体性范畴来阐释,因而从《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总体性范畴可以看出青年卢卡奇思想中的黑格尔主义色彩。
在马克思主义真正本质的问题上,卢卡奇坚决反对第二国际对于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式的理解,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就是辩证法”<1>,认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不能将其单纯地当作一个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适用于一切场合的公式来对待,而应该将其作为一种方法,不仅着眼于解释世界,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方法论来改造世界。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
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卢卡奇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3>。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方法,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4>,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就是具体的总体的范畴。“卢卡奇力图通过复活为第二国际理论家打入冷宫的历史‘总体’范畴来重构马克思的真精神”<5>。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做了不恰当地阐释,尤其是《自然辩证法》的问世,使得许多马克思以后的学者将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理解为自然辩证法,从而忽略了实践的色彩,忽略了主客体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忽略了总体性的思想,因此,应该把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更多地理解为历史辩证法,而总体性思想则是这个辩证法的核心原则。
“卢卡奇是最注重总体性研究的思想家”<6>。总体范畴来源于黑格尔哲学,表示真理就是整体。总体实际上就是一种绝对,思维的最完善的形式是高度系统的,绝对理念是一个高度系统的体系,“现实世界中一切具体存在的运动都不过是这一绝对主体的有限定在”<7>。青年卢卡奇认为,黑格尔通过总体性思想解决了历史问题,“即从内容生成的角度把历史理解为主体的行为,从而消解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8>。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这个概念拿来并做了唯物主义的改造,使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不仅来源于黑格尔,而且还超越了黑格尔。“辩证法不顾所有这些孤立的和导致孤立的事实以及局部的体系,坚持整体的具体统一性”<9>。不仅如此,卢卡奇还认为,在历史领域中对事实的认识并不是直接对现实的认识,那样就等同于唯心主义的直观了,“要从对事实的认识前进到对现实的认识,决定性的前提是辩证法的历史的和总体的观点”<10>。只有在历史的总体中,对事实的认识才能真正成为对现实的认识,“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11>。在考察历史现象时,我们要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整体全面的理解,不能单纯以自然因素来解释历史,而是要将主体与客体的全部社会运动作为历史的基础,突出人类物质存在活动的实践性、社会性。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提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努力。纺纱机是纺棉花的及其。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12>,“一定的关系”在这里就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交往关系。因此,我们在理解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时,就必须把它当作一个具体的整体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来看待。“一切社会现象的对象性形式在它们不断的辩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始终在变”<13>。比如,劳动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被异化为人的活动,人也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发生了异化,只有用总体性的方法才可能明了这些内在的原理。“只有辩证的总体观能够是我们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过程”<14>。
这样,在卢卡奇看来,总体性范畴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本质,从而也就成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理论运动的基本原则,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这样,卢卡奇就从哲学的层面反对了第二国际坚持的经济决定论和宿命论,反对了新康德主义和实证主义把世界分割成部分进行研究的机械决定论方法,从而树立了系统的方法论,在他看来,这才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要求和所在。
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涉及的范围很广,目前学界基本上一致认为总体性既作为本体论原则,又作为认识论上的方法论原则,同时又作为辩证法原则。总的来说,主要含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规定性。
第一,总体性着眼于总体,消除了现象中以部分来窥视总体的片面性,使孤立的事物之间获得了普遍的联系,是一种非线性的哲学方法论。“辩证法的本质在于:全部的总体都包含在每一个被辩证地、正确地把握的环节之中,整个方法可以从每一个环节发展而来”<1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将孤立的人或事物看作是历史进程或全局中的一部分来分析,并且并不是将事实简单相加来等同于现实,是一种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的非同一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将总体性作为自己的方法论核心的,否则就成为了简单的感性直观方法,是一种倒退。 第二,总体性只在社会历史领域有效,总体指的是唯一的社会总体或历史总体。“辩证法不管讨论什么主题,始终是围绕着同一个问题转,即认识历史过程的总体”<16>。总体性的规定有其自身的有限性和规定性,“是历时性视角中相对有限历史存在的过程总体,这使社会生活的具体发展显示出特殊的规定性”<17>。总体性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围绕这儿社会实践展开,是一种社会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论、方法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哲学中的应有之义。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几个概念都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因此,辩证法等于马克思主义。由于历史本身是在社会存在层面上发生的,因此,辩证法只能与一个向度发生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卢卡奇看来,辩证法不是科学,不是规律、范畴,而是对现实的批判,是革命的、批判的学说。卢卡奇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研究,旨在批评第二国际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历史在此是社会本体论意义上的历史。但卢卡奇在走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质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地依赖于黑格尔主义,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又使马克思主义产生倒退,逐渐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可以说是一个很矛盾的过程。再如,正如前面所言,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总体性范畴非常接近黑格尔的“绝对”。“卢卡奇由此反对市场的孤立原子性,反对经济的自发总体,强调自觉的主体性的总体性。他也由此反对主客体分裂的二元论,强调内在的总体性,即作为本体存在的总体性。也由于总体性等于绝对,所以现实的一切不过是总体的因素,任何社会历史现象和定在只有与整体相联系才有意义。因此,卢卡奇指认当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历史性的东西。总体性这一规定集中反映出黑格尔(经过马克思)对卢卡奇哲学话语的深层控制与影响”<18>。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目前学界对于《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所阐明的总体性范畴的研究基本上是一致的,分歧很少,这也恰恰说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特殊和重要阶段,是对传统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扬弃,从而也为其在危机后找到了一个出路,那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出路,在方法论上则是综合考察主客体关系的总体性辩证法出路。笔者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助于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关系的角度反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从而更加深入和真是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以便将其更好地作为我们的根本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张亮等 编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卢卡奇 著,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版1999年版.
[4]许恒兵:《论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走进与背离》,《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5]孙承叔:《是自然辩证法还是历史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观论析》,《学习与探索》,2012(1).
[6]张一兵 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张一兵:《深度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卢卡奇》,《哲学动态》,1999(8).
注 释:
<1>张亮等 编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3><4>卢卡奇 著,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版1999年版,第47—48页.
<5>许恒兵:《论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走进与背离》,《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孙承叔:《是自然辩证法还是历史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观论析》,《学习与探索》,2012(1).
<7><8>张一兵 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9><13><14>卢卡奇 著,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版1999年版,第54页.
<10>《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11>卢卡奇 著,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版1999年版,第5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15><17>张一兵 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16>卢卡奇 著,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 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版1999年版,第86页.
<18>张一兵:《深度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卢卡奇》,《哲学动态》,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