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常的环境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动作,就是人们的习惯。好的行为和习惯,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性格,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说,良好的习惯能够给予人们正确的引导,使其终生受益。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定要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结合相关的工作体验,立足于当前幼儿教育实际,从多方面对于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良好习惯;教育过程;衡量标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时期的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是幼儿教育的一项基本衡量标准。幼儿时期可以说是培养习惯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日常的幼儿教育过程中,一些幼儿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不强,在认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业及发展。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曾经有多少卓越的创举,有多少杰出的人物埋藏在坏习惯下面啊!”幼儿时期的孩子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年龄越小,越容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我们要为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举止行为、良好性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关爱幼儿身心,促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用爱心来浇灌这些社会的幼苗。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用心去理解幼儿,不要对犯了错误的孩子大声呵斥,更不要因为各种原因区别对待。幼儿的身心是纯洁的,更是宝贵的,需要教师用心关爱与理解。对于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教师首先应去尊重他们,并且能够以耐心和恒心去维护和感化孩子的心灵,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在关爱下健康成长。
二、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将好习惯贯穿于教育活动中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但是幼儿自控能力差,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抓住这个重要的特殊时期,让孩子避免接触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就餐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在幼儿有挑食倾向后,通过儿歌、讲故事等有趣的形式,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食物,鼓励孩子接受各种食物。孩子都有一颗纯洁的童心,在听到一些小故事后,会愉快地去接受这些食物,并且高兴地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
此外,在好习惯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有意思的情境,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资源,提供一些物品。比如衣橱、小柜子等,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穿衣、收纳衣服的好习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挂取衣物,除了能够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外,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收纳整理自己东西的好习惯。
三、幼儿教师要以身立教,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良好的作风会影响幼儿的一生,教师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幼儿教师在进行良好习惯的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发挥自己的表率和榜样作用。在日常与幼儿的接触中要时刻以身作则,保持教师良好的形象。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教师应该耐心地给予关爱,不要呵斥,避免孩子受到打击。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自然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幼儿的首任教师是父母。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个问题上,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幼儿园教师身上,还需要教师积极与家长沟通,家长也要端正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培养计划,与班级教师步调一致地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教育。另外,家长也可以适时到幼儿园亲身感受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能够根据孩子的情况,在家庭中正确引导,调整孩子习惯的培养方法,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家园共育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巩固幼儿教育成果,从而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家长配合幼儿教育的各项要求,做到家园共育,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任重而道远,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抓住幼儿时期教育的好机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品质,从而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慧萍.谈如何在幼儿养成教育中培养良好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5.
[2]焉敏.浅谈幼儿教育中良好习惯养成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
[3]王添.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J].东方教育,2014.
[4]朱巧玲.幼兒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分析[J].讀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
关键词:良好习惯;教育过程;衡量标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时期的教育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是幼儿教育的一项基本衡量标准。幼儿时期可以说是培养习惯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日常的幼儿教育过程中,一些幼儿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由于幼儿的自控能力不强,在认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养成很多不良的习惯,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业及发展。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坏习惯就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曾经有多少卓越的创举,有多少杰出的人物埋藏在坏习惯下面啊!”幼儿时期的孩子有着很强的可塑性,年龄越小,越容易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我们要为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举止行为、良好性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关爱幼儿身心,促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用爱心来浇灌这些社会的幼苗。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用心去理解幼儿,不要对犯了错误的孩子大声呵斥,更不要因为各种原因区别对待。幼儿的身心是纯洁的,更是宝贵的,需要教师用心关爱与理解。对于一些有不良习惯的幼儿,教师首先应去尊重他们,并且能够以耐心和恒心去维护和感化孩子的心灵,让所有的孩子能够在关爱下健康成长。
二、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将好习惯贯穿于教育活动中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但是幼儿自控能力差,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抓住这个重要的特殊时期,让孩子避免接触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在就餐过程中,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在幼儿有挑食倾向后,通过儿歌、讲故事等有趣的形式,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食物,鼓励孩子接受各种食物。孩子都有一颗纯洁的童心,在听到一些小故事后,会愉快地去接受这些食物,并且高兴地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
此外,在好习惯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有意思的情境,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资源,提供一些物品。比如衣橱、小柜子等,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穿衣、收纳衣服的好习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挂取衣物,除了能够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外,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收纳整理自己东西的好习惯。
三、幼儿教师要以身立教,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良好的作风会影响幼儿的一生,教师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幼儿教师在进行良好习惯的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发挥自己的表率和榜样作用。在日常与幼儿的接触中要时刻以身作则,保持教师良好的形象。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教师应该耐心地给予关爱,不要呵斥,避免孩子受到打击。幼儿在教师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自然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幼儿的首任教师是父母。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个问题上,不能将目光局限在幼儿园教师身上,还需要教师积极与家长沟通,家长也要端正教育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培养计划,与班级教师步调一致地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教育。另外,家长也可以适时到幼儿园亲身感受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能够根据孩子的情况,在家庭中正确引导,调整孩子习惯的培养方法,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家园共育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巩固幼儿教育成果,从而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家长配合幼儿教育的各项要求,做到家园共育,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任重而道远,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抓住幼儿时期教育的好机会,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品质,从而为幼儿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慧萍.谈如何在幼儿养成教育中培养良好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5.
[2]焉敏.浅谈幼儿教育中良好习惯养成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
[3]王添.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J].东方教育,2014.
[4]朱巧玲.幼兒园教学中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分析[J].讀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