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DS2评分与CHA2DS2–VASc评分优劣性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预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优劣性。

方法

入选2004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分别计算卒中前CHADS2评分(总分0~6分)和CHA2DS2–VASc评分(总分0~9分),按0、1、≥2分分为低、中、高危3组,比较2种评分系统在相同危险组间的差异。

结果

共入选599例患者,男性320例(53.4%),平均年龄(75.4±9.1)岁。CHADS2评分低危组30例(5.0%),高于CHA2DS2–VASc评分低危组的6例(1.0%)(χ2=22.04,P<0.001);CHADS2评分中危组132例(22.0%),高于CHA2DS2–VASc评分中危组的25例(4.2%)(χ2=84.81,P<0.001);CHADS2评分高危组437例(73.0%),低于CHA2DS2–VASc评分高危组的568例(94.8%)(χ2=131.00,P<0.001)。一致性分析提示2种评分方法在3组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值依次为0.322、0.075及0.257)。

结论

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预测优于CHADS2评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狭窄的危险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回顾性总结362例早期食管癌ESD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术后狭窄的关系。结果发生术后狭窄42例。发生狭窄患者(狭窄组,n=42)与未发生狭窄患者(未狭窄组,n=320)在病变的纵向长度、环周直径、环周范围和组织浸润深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选择性阶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三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研究报道,脑卒中发病后1周内有13%~86%的患者出现一侧肢体瘫痪,73%~77%的患者出现行走困难,47%的患者不能独自坐立[1]。
目的探讨影响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远期(3年以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间在上海新华医院心内科行单次导管消融术房颤患者,术后门诊定期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电话及门诊随访并记录结果与时间。房颤复发定义为:患者在空白期(术后3个月)以后的随访期内心电图和(或)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房性心律失常[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