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本地、本园特点,我们区域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将其放在主题背景下,以建构区和角色区的区域游戏为探索点,进行观察和记录孩子的行为,不断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区域活动 建构区 角色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5-0093-02
一、建构区
1、老师的收获
建构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及与结构游戏有关的各种动作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有着广泛的教育作用。
两年来,小、中、大班分别开展了“我爱我的幼儿园”、“蔬果舞会”、“汽车叭叭叭”、“和纸玩游戏”、“好玩的水”、“奇妙的植物”、“奇妙的蛋”“顽皮一夏”“我的祖国”“我要上小学”等多个主题,围绕主题我们每个月至少开展两次建構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工作量变得很大,不仅要搞好常规教学,还要花出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去思考大公共区的区域游戏如何开展,如何与主题紧密联系,如何能让幼儿感兴趣,如何在关注全班的时候又能兼顾对指定幼儿的观察?教师们在不断地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实践,实践后再反思再改进,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老师们得到了成长。
2、孩子的收获
建构游戏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让幼儿获得自由和快乐。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各种建构材料的性质,学习了空间关系的知识,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增强了对数量和图形的认识,而这些都促进了幼儿感知觉、思维的发展,提高建了其建构、造型的审美能力。在建构活动中,幼儿耐心、协作、互助、坚持、合作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品质得到培养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自己去面对、思考、解决一些问题。
3、存在的问题
建构游戏中,孩子的创意多了,材料也就相对不充足了,需要教师根据主题的发展适时增加、投放新的材料。如:幼儿在建构我心目中的小学时,幼儿觉得都用单元木搭跑道不好看,于是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半圆形轨道的亿童材料,再加上几个插塑的小人,跑道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可见丰富的材料对培养幼儿建构游戏中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建构中老师的建构技法已经不能满足幼儿作品的需求,我们要教孩子什么首先教师就应该先具有什么,所以为了更好地指导孩子们的区域活动,应该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关于建构区相关技法和知识的培训。
4、建构区建设建议
在建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实际操作中发现的几个注意点:
(1)投放的辅助材料要由易到难投放。
(2)逐步投放,一种材料会用了再投放另一种,保证每种材料幼儿都会恰当使用,确保为多种材料组合建构打下基础。
(3)投放的游戏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角色区
1、孩子的收获
首先,幼儿的角色意识明确,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能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游戏活动。每一次活动,教师们都会给幼儿提出一个活动的任务,至于怎么去完成,全看幼儿自己的发挥,教师并不会过多的干预,始终把游戏的主动权给孩子,而孩子们也往往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其次,幼儿语言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学会了礼貌交往,能热情有礼貌地与同伴打招呼、交谈,做到文明有礼。幼儿在游戏时都免不了会发生矛盾冲突,一旦情绪失控,动手打人,出口伤人的事情就会发生。以往,教师会在幼儿发生矛盾的时候主动调节,但这样的做法造成了幼儿过度依赖老师的结果,反而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教师改变了教育的策略,让幼儿尝试着去解决简单的问题。当然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会组织幼儿对活动进行总结,幼儿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以,由大家集体想办法解决。两年坚持下来,效果非常好。现在,孩子们不会再为了一点点小事就争吵,而是学着谦让和宽容,没有的告状,游戏也变得更加顺利了。
再次,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分工与合作,遇到问题的时候懂得与同伴或老师商量解决。例如:小小沃尔玛的游戏中,教师设置了两位收银员。游戏前,教师只告知幼儿收银员的工作有哪些,并没有安排幼儿做什么。面对这样的情况,两名幼儿必须商量分配工作才能进行游戏。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过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经过几次的尝试,孩子们也慢慢懂得了合作与分享。另外,活动中游戏的规则意识已经慢慢深入人心。每一次游戏,老师都会不厌其烦的给幼儿强调一遍游戏的规则和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习惯成自然,现在很多孩子都不需要老师去提醒他怎么去做就能自觉地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有些孩子甚至还能在别人违反规则的时候站出来去提醒他们,让教师觉得非常的欣慰。
2、教师的收获
每一次游戏的目标教师都做到心中有数,在组织活动之前都会预先设计好游戏的目标,并围绕着此目标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的活动。游戏在遵守必要规则的前提下又满足了幼儿自主探索都需要,做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其次,教师明确了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一直以来,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是很矛盾的,既要控制幼儿的行为,又要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但是,在探索性游戏课程开展这两年来,教师们通过和幼儿一起学习,一起发现,如今对于自己在活动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教师们可以说是十分明确的。探索性游戏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教师绝大部分应该充当观察者的角色,非特殊情况,绝对不要轻易干预孩子的游戏。至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就要靠平日里的经验积累和活动前教师的集中教授了。再次,重视活动小结。游戏活动以后的总结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下一次游戏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教师和幼儿通过自评、互评、集体评价等方式,找出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可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保证了游戏的质量。
3、存在的问题
各班幼儿人数太多,游戏区的角色、材料和场地并不能满足需要,以至于游戏中出现幼儿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家长资源缺乏,大部分家长工作较忙,不能经常带孩子逛街,或者到处走走,幼儿生活经验缺乏,单靠幼儿园老师的引导远远不够。
4、角色区建设建议
继续开展主题背景下角色游戏的实践研究,围绕主题内容,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正确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和社会性发展目标,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注重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深入游戏观察指导,全程关注游戏过程,善于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围绕主题目标做好评价工作,要有创意,切忌一成不变。要引导幼儿较清楚地表述游戏过程,与同伴分享游戏经验。教师要善于捕捉活动中有价值的信息,拓展游戏经验,提升游戏质量。
总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除了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外,教师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和嘴,不要随便干预孩子的游戏。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区域活动 建构区 角色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5-0093-02
一、建构区
1、老师的收获
建构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及与结构游戏有关的各种动作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有着广泛的教育作用。
两年来,小、中、大班分别开展了“我爱我的幼儿园”、“蔬果舞会”、“汽车叭叭叭”、“和纸玩游戏”、“好玩的水”、“奇妙的植物”、“奇妙的蛋”“顽皮一夏”“我的祖国”“我要上小学”等多个主题,围绕主题我们每个月至少开展两次建構区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工作量变得很大,不仅要搞好常规教学,还要花出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去思考大公共区的区域游戏如何开展,如何与主题紧密联系,如何能让幼儿感兴趣,如何在关注全班的时候又能兼顾对指定幼儿的观察?教师们在不断地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实践,实践后再反思再改进,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老师们得到了成长。
2、孩子的收获
建构游戏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让幼儿获得自由和快乐。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各种建构材料的性质,学习了空间关系的知识,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增强了对数量和图形的认识,而这些都促进了幼儿感知觉、思维的发展,提高建了其建构、造型的审美能力。在建构活动中,幼儿耐心、协作、互助、坚持、合作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品质得到培养和巩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自己去面对、思考、解决一些问题。
3、存在的问题
建构游戏中,孩子的创意多了,材料也就相对不充足了,需要教师根据主题的发展适时增加、投放新的材料。如:幼儿在建构我心目中的小学时,幼儿觉得都用单元木搭跑道不好看,于是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半圆形轨道的亿童材料,再加上几个插塑的小人,跑道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可见丰富的材料对培养幼儿建构游戏中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建构中老师的建构技法已经不能满足幼儿作品的需求,我们要教孩子什么首先教师就应该先具有什么,所以为了更好地指导孩子们的区域活动,应该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关于建构区相关技法和知识的培训。
4、建构区建设建议
在建构区游戏材料投放的实际操作中发现的几个注意点:
(1)投放的辅助材料要由易到难投放。
(2)逐步投放,一种材料会用了再投放另一种,保证每种材料幼儿都会恰当使用,确保为多种材料组合建构打下基础。
(3)投放的游戏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角色区
1、孩子的收获
首先,幼儿的角色意识明确,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能围绕主题开展形式多样游戏活动。每一次活动,教师们都会给幼儿提出一个活动的任务,至于怎么去完成,全看幼儿自己的发挥,教师并不会过多的干预,始终把游戏的主动权给孩子,而孩子们也往往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其次,幼儿语言交流的能力提高了,学会了礼貌交往,能热情有礼貌地与同伴打招呼、交谈,做到文明有礼。幼儿在游戏时都免不了会发生矛盾冲突,一旦情绪失控,动手打人,出口伤人的事情就会发生。以往,教师会在幼儿发生矛盾的时候主动调节,但这样的做法造成了幼儿过度依赖老师的结果,反而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教师改变了教育的策略,让幼儿尝试着去解决简单的问题。当然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会组织幼儿对活动进行总结,幼儿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以,由大家集体想办法解决。两年坚持下来,效果非常好。现在,孩子们不会再为了一点点小事就争吵,而是学着谦让和宽容,没有的告状,游戏也变得更加顺利了。
再次,游戏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分工与合作,遇到问题的时候懂得与同伴或老师商量解决。例如:小小沃尔玛的游戏中,教师设置了两位收银员。游戏前,教师只告知幼儿收银员的工作有哪些,并没有安排幼儿做什么。面对这样的情况,两名幼儿必须商量分配工作才能进行游戏。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过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经过几次的尝试,孩子们也慢慢懂得了合作与分享。另外,活动中游戏的规则意识已经慢慢深入人心。每一次游戏,老师都会不厌其烦的给幼儿强调一遍游戏的规则和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习惯成自然,现在很多孩子都不需要老师去提醒他怎么去做就能自觉地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有些孩子甚至还能在别人违反规则的时候站出来去提醒他们,让教师觉得非常的欣慰。
2、教师的收获
每一次游戏的目标教师都做到心中有数,在组织活动之前都会预先设计好游戏的目标,并围绕着此目标有针对性的指导幼儿的活动。游戏在遵守必要规则的前提下又满足了幼儿自主探索都需要,做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其次,教师明确了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一直以来,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是很矛盾的,既要控制幼儿的行为,又要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但是,在探索性游戏课程开展这两年来,教师们通过和幼儿一起学习,一起发现,如今对于自己在活动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教师们可以说是十分明确的。探索性游戏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教师绝大部分应该充当观察者的角色,非特殊情况,绝对不要轻易干预孩子的游戏。至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就要靠平日里的经验积累和活动前教师的集中教授了。再次,重视活动小结。游戏活动以后的总结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下一次游戏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教师和幼儿通过自评、互评、集体评价等方式,找出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可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保证了游戏的质量。
3、存在的问题
各班幼儿人数太多,游戏区的角色、材料和场地并不能满足需要,以至于游戏中出现幼儿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家长资源缺乏,大部分家长工作较忙,不能经常带孩子逛街,或者到处走走,幼儿生活经验缺乏,单靠幼儿园老师的引导远远不够。
4、角色区建设建议
继续开展主题背景下角色游戏的实践研究,围绕主题内容,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正确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和社会性发展目标,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技能,注重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深入游戏观察指导,全程关注游戏过程,善于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围绕主题目标做好评价工作,要有创意,切忌一成不变。要引导幼儿较清楚地表述游戏过程,与同伴分享游戏经验。教师要善于捕捉活动中有价值的信息,拓展游戏经验,提升游戏质量。
总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除了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外,教师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和嘴,不要随便干预孩子的游戏。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