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我做出了决定——离开工作了将近20年的通师二附本部,作为集团化教学的第一批交流教师来到郭里园新村小学。对于我来说,学校是新的,学生是新的,所任教的学段也是新的——我从来没有教过的一年级。
意料之中的手忙脚乱。有时候我会怀疑,究竟这是新生入学都会出现的正常现象还是我的能力出了问题?又或者真如大家所预言的,我根本不适合教低年级?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现在觉得最平静的时候竟然是每天孩子放学后,我独自一人留在教室里打扫的时光。扫地,拖地,把桌椅排齐,椅子靠在后一张桌前,尽量成一条线,关窗,把窗帘拉起。我享受着这时的孤独和宁静。做完这一切,我就可以去接豆豆,那个每天像我一样孤独地留在教室的孩子。但愿我不会像原先害怕的那样变得琐碎和单薄。
“我们学校的家长和你们原来的肯定有差异,不能抱有太大的期望。”一进学校,这里的老师就常常和我这样说。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真正接触下来,着实令人吃惊。比如,拼音学好后要求孩子在家能读给家长听,就有好多家长留言说自己根本不会,怎么判断孩子读得对不对?这是一批80后家长,应该都接受过义务教育,为什么还出现这样大面积的“不会”?每次拼音朗读过关时,只有几个孩子能顺利通过,怎么办?来不及抱怨,我开通了班级QQ群,每天用录音笔把当天需要朗读的拼音录好上传。在录制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孩子的拼读困难不仅来自对拼音字母系统的陌生,也来自对词语的陌生,很多词是他们生活之外的,即使读对了音也没办法联想到相应的意义,在他们眼中,这些只是符号。要让他们真正理解语言,只有走到生活里去。我们先是画一画,再借助实物理解,搭建符号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拼音来表示,觉得新奇极了!后来,秋游的时候孩子们一边走一边会说“h-u-a,花,d-u-o,朵,花朵!t-ing,亭,zi,子,亭子!”他们尝试着用拼音给事物命名。再后来孩子们哪怕是喊小朋友的名字也会先拼一拼再喊。而那些声称自己不会拼音的家长们呢,在孩子们的带动下,也愿意和孩子们一起听录音,一起读了。
有时候觉得就是这样,我们不仅教孩子们知识,让他们学会思考和表达,发现更为广阔的世界,比这更了不起的是,我们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一个个家庭。
一有时间,我都会给孩子们读书,渐渐地,孩子开始陆陆续续把课外书带到学校。但是看到那些书,我比以前更加忧心。那都是些超市里常见的3元一本、5元一本的书,思想、内容同价格一样的廉价。读着这样的书长大,会丧失对美的判断。放平心态,我要清楚地提醒自己,这是在最基层的新村小学,我面对的家长不少是外来务工人员或是空巢留守老人,他们自己的生活中从来没有书籍的存在,也从来没有意识到缺少书有什么异样,他们从来不会为孩子讲故事或者读书,稍微关心一点的也只是在接孩子时顺口问上一句:孩子今天表现怎样?遵守纪律吗?很多人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我们童年的时代。所以,我要做的只能是引导,不能是要求。我把一批绘本书目传到空间里,发“家校通”希望家长能从中挑选一两本买给孩子看。晚上回来上群里看,已经有几个家长行动起来,也有几个晒出了自家有的书目中的书。我想,班级读书这件事急不得,尤其是像我现在这个班。但我要让孩子爱上书本,爱上读书,让这样的爱悄悄地在孩子间传递。
每天中午,我会挑选一两本绘本,放到投影仪上绘声绘色地讲。起先,孩子们没有倾听习惯,整个过程动个不停,你不知道究竟是哪个角落在发出声音,但教室里就是有一股繁闹的气息。我也不动声色,因为严词厉色只会让他们疏离得越来越远。我尝试着不同的策略,《鼠小弟》那一套就让他们一起猜猜想想,翻页后他们看到自己的猜想得到了印证,常常会挥臂欢呼;《弗洛格》那套,我尽量读得温馨宁静,让他们在温暖的故事里自己感受友情的甜蜜,寻找到心灵的安宁;《第一次发现》则把书后配备的放大镜和手电筒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他们真的就像在经历一次次探险,你会感觉到整个教室连呼吸都努力屏住的紧张和兴奋……有时候抬起头来,我会发现窗外帮我们拖地的校工也在微笑。
孩子们书包里的书丰富起来,连申请过特困补助的小迪都带来《第一次发现》放到图书角,等待着老师给小朋友读,为了老师能读自己的书,他得付出一个星期的好表现呢!常有家长向我“抱怨”:“每天晚上读完一本还不够,要再读一本,再读一本!好累啊!”我知道在这样的“抱怨”后面,是欣慰和满足。
上一周,数学老师向我投诉:小焕同学已经连续三天迟到,而且时间相当的晚。第二天轮到我上晨读课,果然,将近8点小焕才奔跑着出现在教室门前的走廊上。我走出教室问他原因。他仰起小脸说:睡过了。我有点生气,问:“爸爸妈妈不设闹钟的吗?你们三个人都天天睡过吗?”他眼睛湿润了,委屈地说:“爸爸每天凌晨3点钟就起床出去送牛奶,妈妈也和他一起,直到7点多才能到家,我要做早饭。”我的心像被什么重重击打了一下,这是在小说里才看到的故事,怎么就发生在我面前这个孩子身上?我蹲下身子,擦去他皲裂的小脸上的泪水,叹口气,轻轻牵起他的小手走进教室。那一刻,我希望我的手足够温暖,足够柔软。
小玮是班上学习特别困难的孩子,他常常会在课堂上高高举手,叫到他时却一个字也说不出,他还没能明白举手的意义。迎新年联欢会前我让孩子们自己准备一个节目,轮到他表演了,我都能察觉他的小小身体在发抖。他没有准备。我扶住他的肩膀,轻轻在他耳边说:“没关系,你可以朗诵一首我们学过的课文,比如《家》。”他很乖地点头,深吸一口气:“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可以分明地感觉到他的脊背渐渐挺直,原本躁动的小朋友们也静静地听着,他们从来没有听到小玮在班级里发出这样自信、清晰的声音。朗诵完毕,有孩子高喊:“陈老师,小玮一边读一边在进步!”是啊,一边读一边在进步!我想,很多年过去后,小玮所学到的知识可能早已消失,但这一刻的幸福却一定会存留在他的记忆深处。
天琪这两天课上有点心魂不定,我和他妈妈交流了一下,效果立竿见影。妈妈说:“你知道吗?我只要和他说,表现不好的话陈老师就回二附了,不教你了,他立刻就会改正。”有一个晚上,他郑重地和爸爸妈妈商量,等陈老师交流期限满了,该去买学区房了。孩子的这些话,在我看来无比珍贵,我一直怀疑的自我价值在这些童真的话语中得到确定。
前两天翻阅自己的微信,发现刚接班时记录了这么一条:从新生入学登记表中能鲜明感知,阶层的分化代际传递。教育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接受能力、家庭氛围、生活方式,甚至于肤色差异都如天壤。……到了这里,看到更多社会底层的孩子,能预见到他们的整个人生会多么艰难。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读书可能摆脱蒙昧,但改变命运的机会渺茫。
这条微信现在读来,充满了多么浅薄的偏见和误解!这些孩子,和以前所教的孩子并没有智商上的差异,他们同样聪颖、活泼,只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差异造成了视野的相对窄小。人生之初的七年,他们很多人是在电视前度过的,既没有了他们父辈在田地里打滚的野气,又少了些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表达想法的能力,而这些,都可以靠学校教育一点点修正和弥补。这,也正是我们应该做的。
作为交流教师,必然牺牲了一些东西——更好的教研氛围,更高的教学平台,但是我觉得这一个学期的交流经历,却让我得到了更多——我更接地气了,看到象牙塔外的纷杂却真实的生活,能用更加柔软的心去关注一个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原本空泛的教育理想也具体到“让每一个我教过的孩子都觉得幸福、幸运”。
完稿时播放一曲《最好的未来》。听,歌里唱道:“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去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意料之中的手忙脚乱。有时候我会怀疑,究竟这是新生入学都会出现的正常现象还是我的能力出了问题?又或者真如大家所预言的,我根本不适合教低年级?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现在觉得最平静的时候竟然是每天孩子放学后,我独自一人留在教室里打扫的时光。扫地,拖地,把桌椅排齐,椅子靠在后一张桌前,尽量成一条线,关窗,把窗帘拉起。我享受着这时的孤独和宁静。做完这一切,我就可以去接豆豆,那个每天像我一样孤独地留在教室的孩子。但愿我不会像原先害怕的那样变得琐碎和单薄。
“我们学校的家长和你们原来的肯定有差异,不能抱有太大的期望。”一进学校,这里的老师就常常和我这样说。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真正接触下来,着实令人吃惊。比如,拼音学好后要求孩子在家能读给家长听,就有好多家长留言说自己根本不会,怎么判断孩子读得对不对?这是一批80后家长,应该都接受过义务教育,为什么还出现这样大面积的“不会”?每次拼音朗读过关时,只有几个孩子能顺利通过,怎么办?来不及抱怨,我开通了班级QQ群,每天用录音笔把当天需要朗读的拼音录好上传。在录制过程中也发现了问题:孩子的拼读困难不仅来自对拼音字母系统的陌生,也来自对词语的陌生,很多词是他们生活之外的,即使读对了音也没办法联想到相应的意义,在他们眼中,这些只是符号。要让他们真正理解语言,只有走到生活里去。我们先是画一画,再借助实物理解,搭建符号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孩子们发现,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拼音来表示,觉得新奇极了!后来,秋游的时候孩子们一边走一边会说“h-u-a,花,d-u-o,朵,花朵!t-ing,亭,zi,子,亭子!”他们尝试着用拼音给事物命名。再后来孩子们哪怕是喊小朋友的名字也会先拼一拼再喊。而那些声称自己不会拼音的家长们呢,在孩子们的带动下,也愿意和孩子们一起听录音,一起读了。
有时候觉得就是这样,我们不仅教孩子们知识,让他们学会思考和表达,发现更为广阔的世界,比这更了不起的是,我们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一个个家庭。
一有时间,我都会给孩子们读书,渐渐地,孩子开始陆陆续续把课外书带到学校。但是看到那些书,我比以前更加忧心。那都是些超市里常见的3元一本、5元一本的书,思想、内容同价格一样的廉价。读着这样的书长大,会丧失对美的判断。放平心态,我要清楚地提醒自己,这是在最基层的新村小学,我面对的家长不少是外来务工人员或是空巢留守老人,他们自己的生活中从来没有书籍的存在,也从来没有意识到缺少书有什么异样,他们从来不会为孩子讲故事或者读书,稍微关心一点的也只是在接孩子时顺口问上一句:孩子今天表现怎样?遵守纪律吗?很多人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几十年前我们童年的时代。所以,我要做的只能是引导,不能是要求。我把一批绘本书目传到空间里,发“家校通”希望家长能从中挑选一两本买给孩子看。晚上回来上群里看,已经有几个家长行动起来,也有几个晒出了自家有的书目中的书。我想,班级读书这件事急不得,尤其是像我现在这个班。但我要让孩子爱上书本,爱上读书,让这样的爱悄悄地在孩子间传递。
每天中午,我会挑选一两本绘本,放到投影仪上绘声绘色地讲。起先,孩子们没有倾听习惯,整个过程动个不停,你不知道究竟是哪个角落在发出声音,但教室里就是有一股繁闹的气息。我也不动声色,因为严词厉色只会让他们疏离得越来越远。我尝试着不同的策略,《鼠小弟》那一套就让他们一起猜猜想想,翻页后他们看到自己的猜想得到了印证,常常会挥臂欢呼;《弗洛格》那套,我尽量读得温馨宁静,让他们在温暖的故事里自己感受友情的甜蜜,寻找到心灵的安宁;《第一次发现》则把书后配备的放大镜和手电筒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他们真的就像在经历一次次探险,你会感觉到整个教室连呼吸都努力屏住的紧张和兴奋……有时候抬起头来,我会发现窗外帮我们拖地的校工也在微笑。
孩子们书包里的书丰富起来,连申请过特困补助的小迪都带来《第一次发现》放到图书角,等待着老师给小朋友读,为了老师能读自己的书,他得付出一个星期的好表现呢!常有家长向我“抱怨”:“每天晚上读完一本还不够,要再读一本,再读一本!好累啊!”我知道在这样的“抱怨”后面,是欣慰和满足。
上一周,数学老师向我投诉:小焕同学已经连续三天迟到,而且时间相当的晚。第二天轮到我上晨读课,果然,将近8点小焕才奔跑着出现在教室门前的走廊上。我走出教室问他原因。他仰起小脸说:睡过了。我有点生气,问:“爸爸妈妈不设闹钟的吗?你们三个人都天天睡过吗?”他眼睛湿润了,委屈地说:“爸爸每天凌晨3点钟就起床出去送牛奶,妈妈也和他一起,直到7点多才能到家,我要做早饭。”我的心像被什么重重击打了一下,这是在小说里才看到的故事,怎么就发生在我面前这个孩子身上?我蹲下身子,擦去他皲裂的小脸上的泪水,叹口气,轻轻牵起他的小手走进教室。那一刻,我希望我的手足够温暖,足够柔软。
小玮是班上学习特别困难的孩子,他常常会在课堂上高高举手,叫到他时却一个字也说不出,他还没能明白举手的意义。迎新年联欢会前我让孩子们自己准备一个节目,轮到他表演了,我都能察觉他的小小身体在发抖。他没有准备。我扶住他的肩膀,轻轻在他耳边说:“没关系,你可以朗诵一首我们学过的课文,比如《家》。”他很乖地点头,深吸一口气:“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可以分明地感觉到他的脊背渐渐挺直,原本躁动的小朋友们也静静地听着,他们从来没有听到小玮在班级里发出这样自信、清晰的声音。朗诵完毕,有孩子高喊:“陈老师,小玮一边读一边在进步!”是啊,一边读一边在进步!我想,很多年过去后,小玮所学到的知识可能早已消失,但这一刻的幸福却一定会存留在他的记忆深处。
天琪这两天课上有点心魂不定,我和他妈妈交流了一下,效果立竿见影。妈妈说:“你知道吗?我只要和他说,表现不好的话陈老师就回二附了,不教你了,他立刻就会改正。”有一个晚上,他郑重地和爸爸妈妈商量,等陈老师交流期限满了,该去买学区房了。孩子的这些话,在我看来无比珍贵,我一直怀疑的自我价值在这些童真的话语中得到确定。
前两天翻阅自己的微信,发现刚接班时记录了这么一条:从新生入学登记表中能鲜明感知,阶层的分化代际传递。教育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接受能力、家庭氛围、生活方式,甚至于肤色差异都如天壤。……到了这里,看到更多社会底层的孩子,能预见到他们的整个人生会多么艰难。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读书可能摆脱蒙昧,但改变命运的机会渺茫。
这条微信现在读来,充满了多么浅薄的偏见和误解!这些孩子,和以前所教的孩子并没有智商上的差异,他们同样聪颖、活泼,只是由于家庭教育的差异造成了视野的相对窄小。人生之初的七年,他们很多人是在电视前度过的,既没有了他们父辈在田地里打滚的野气,又少了些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表达想法的能力,而这些,都可以靠学校教育一点点修正和弥补。这,也正是我们应该做的。
作为交流教师,必然牺牲了一些东西——更好的教研氛围,更高的教学平台,但是我觉得这一个学期的交流经历,却让我得到了更多——我更接地气了,看到象牙塔外的纷杂却真实的生活,能用更加柔软的心去关注一个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原本空泛的教育理想也具体到“让每一个我教过的孩子都觉得幸福、幸运”。
完稿时播放一曲《最好的未来》。听,歌里唱道:“每一个孩子,都值得去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