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我的情人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7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我的情人
  多少次在梦里相逢,直到
  模糊了你的模样
  一千多年前的你,打动我的
  究竟是怎样的笑?
  古老的城墙沉默着,还有
  那如宣纸般晕染的月
  历史的碎片拼凑成
  或嗔或喜的兵马俑
  日光斑驳中,我仿佛看到
  你年轻时英俊的脸
  那些年,我们曾用青春相依
  一颗恒星璀璨至今
  登高大雁塔,人群中
  恍惚望见你昔日伟岸的身影
  叹风华正茂的浪漫
  竟似花火般绚烂而短暂
  徒留些舊物残垣
  见证着我们遗失的美好
  拾级而上含元殿,脚步声
  在空旷的草木间回荡
  气势恢宏如大明宫者,而今
  不过是凹凸错落的黄土和一地野草
  楼阁不再,你的容颜不再
  古城夕照,唯叹近黄昏
  别了,西安
  我的情人
  别了,长安
  我的千古一梦!
  责任编辑 黑 丰
其他文献
长篇散文《青梅》,可以视作作家蒋韵的私人叙事,也是作家饱含深情的泣血之作。通篇并没有千回百转的曲折故事,可是读完却令人唏嘘不已。蒋韵的文字一向很节制很干净,但是在这篇散文中却有些铺陈,看得出她想讲的太多太多。记得蒋韵曾经说过,她的奶奶、妈妈都喜欢“讲古”。现在轮到她“讲古”了。她在文章最后,明确写道,此文就是写给她的外孙女的。“等她长大了,我一定不在了。或许她还没长大,我的记忆已经如同我母亲一样死
南焱的这部《青铜爵》,括弧里注明了“1992~1997湖南小镇少年纪事”,等于把作品的取材、题旨、内容乃至时间、地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与交代;作品开头那首同名小诗,则先声夺人般,以毫不隐晦的意蕴,与作品及其内涵前后呼应。看作品末尾,小说写于2000年,改定于2016年,其间相隔十五六年,想来酝酿的时间一定更长。作品的叙述有着明显的纪实风格,因此在我看来,作品里的“我”或隐或现着作者的影子,故事或者也
我爱我的祖国,没啥可笑的  我的祖国很老了,足足有五千年  大部分时间都被某些个人占  有了  才有神仙和皇帝纷纷登场  表彰自己的功绩  祖国两个字被冷落在一边  偶尔被捡拾起来  抖抖灰尘,泛黄的字体立刻充  血起来  站得方方正正  太阳般照见受尽蹂躏的人民  我爱我的祖国,五千年了  祖国第一次属于人民  还是不久前的事  第一次听到是人民创造了祖  国的历史  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才是当家 
A   桃花汊的刘五儿近年来悲喜交加,五味杂陈。   刘五儿今年三十岁,本来是一个老实巴交的青年农民,据说他十八岁学耕田时,走在母牛后面,不经意间看到牛尾巴下面那个部位,脸涨得通红。于是想了个非礼勿视的措施,摘了一柄荷叶用吊绊子草系挂于牛尾,别人见了感到奇怪,问他搞的什么名堂?他红着脸说是为牛遮阴,意思是遮挡太阳的暴晒,别人听了愈加笑得厉害。于是,人们便送他一个外号“刘遮阴”。   去年,有
穆干事在社会复杂观念冲击下,面临裁军三十万的进退去留压力,他迷茫、他困惑,他既想靠走关系,也想好好干工作实现个人愿望。可现实的迷雾一时障眼,他的梦想能实现吗?  穆干事与机要处方参谋一起吃夜宵,彼此都很投缘,气氛自然蜜水一样乐融,觥筹交错间获知一条惊天消息:自己所在的宣传处要与保卫处合并了,这次精简整编,省军区政治部也就动了这两个处。嘿嘿,真是怕什么便会来什么!  夜市上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光景。
门是半掩着的。刘小丽进来时刚要关,卞老师说,不用了。卞老师的办公室很挤,到处堆满了东西。虽然进了门就一直低着头,缩着身子,但刘小丽还是莫名地觉得自己占了房里太多的空间。她把扣着的双手合得更紧些,又下意识地并了并腿。她一直站着,卞老师让过座,但旁边的椅子上躺着个电脑包,还搭着卞老师的西服外套,卞老师让座时没有起身收拾,她便只好站着。卞老师也没再让。刘小丽以为谈话很快就会结束,卞老师也说了,他一会儿就
当诸多大城市趋之若鹜建造那些风格类似的玻璃幕楼群时,松花江北那片荒芜之地却惊人地矗立起一片线条复杂的古建筑群——还是两年前,我在这里听说专家们要给市长写信,希望成立哈尔滨音乐学院。哪里会想到转眼之间,就有了拔地而起的这片辉煌,怎能不为之惊叹。拜占庭式的圆顶、巴洛克式的曲线、哥特式的穹窿……每一栋建筑都是复古宫殿式的,蓄满内韵,且含而不露。   傍晚时分,院区惊现绚丽晚霞,辉映在楼间拱门的穹窿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既身处其中,又恍若梦呓。他们是我的亲人,与我血脉相连。我不说出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又不仅仅是我的亲人,是在命运河流泅渡中每个人的亲人——他们是人间灯火中最孤独、最寂寥,又最寻常、最温暖的那一屋灯。一   湘乡,古名龙城,是“湘军”的发源地。这里,每一处炊烟都顽强生长着;这里,无数人间的故事,在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交迭中静静流淌。涟水河从南至北穿境而过,入湘江,进洞庭,跟随长江
马晓丽是军人,约定俗成地被称为军旅作家。她没有大红大紫过,但她仍然是这个时代重要的小说家。她的《楚河汉界》《云端》《杀猪的女兵》《俄罗斯陆军腰带》《阅读父亲》等作品,在读者和批评界有广泛的影响和好评。这些作品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们的精神品质也如“云端”般的意象,在云卷云舒大气磅礴的气象中,有一种高山雪冠般的品格存在。这既与她创作的题材有关,也与她个人的理想和内心期许有关。但是,读到《陈志国的今生》
1974年夏天,记忆中两件事都与电影有关。一是我母亲单位的年轻女演员李芳芳要去拍电影,一是父亲和王文斌一起写电影剧本《江上明灯》。李芳芳人长得漂亮,导演到剧团来挑女演员,一眼就看上了,立刻选中。  王文斌家离我家不远,也可以算邻居。比我大5岁,小时候5岁差距很大,感觉比我要大得多。他的弟弟妹妹是一对双胞胎,与我是同学,姐姐王武斌与我同班,弟弟朱武斌在隔壁班。因为异性双胞,两人一点都不像,一高一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