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不同方法分析轿车加速过程车外噪声

来源 :大众汽车·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le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应用GB1495-2002和ECE R51体系中方法B两种方法分别对某车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为整车厂和检测机构进行加速行驶噪声试验提供参考,为相关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具体方法的掌握提供参考,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并且规范执行。在分析此车型过程中,无论应用何种方法,驾驶员操作技能是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加速噪声;试验方法;对比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噪声、振动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车辆舒适性,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对汽车噪声水平制定了严格的控制标准。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 362标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ECE第51号法规及美国环境保护局颁布的联邦法典40 CFR PART 205等3大体系,其中以ISO 362标准和ECE R51法规影响最为深远。2007年7月24日,欧洲经济委员会在原有的ECE R51《关于在噪声方面汽车(至少有4个车轮)型式认证的统一规定》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我国于2002年发布了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车外噪声是指汽车行驶时在其旁测得的噪声,这个噪声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是衡量机动车辆噪声的主要指标之一,是交通噪声中相当重要的的部分。为使汽车能够顺利进入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车外噪声的研究和控制。加速噪声是衡量汽车总体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它往往能反映出汽车关键技术和装配工艺的高低。
  目前,我国关于这两部法规的研究比较全面,各大汽车厂及各个检测机构均按照2个标准体系中的试验方法开展各种认证试验和研究。本文主要对GB1495-2002和ECE R51中的测试方法B进行比较,就两者分析在检测过程中应用方法B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汽车厂和检测机构进行加速噪声试验提供参考,促进相关人员对标准的统一理解和规范执行。
  一、文章以国内某合资轿车为例,车型参数如下表所示:
  二、由于我们已经熟练掌握GB1495-2002的操作规程,在这里就不再赘述,由于本文所选车型为手动车型,根据标准要求采用第二档和第三档。测试结果如下表:三、下面详细介绍下应用ECER51的方法B测试的过程
  (一)从转速、车速测量方面,方法B除了规定发动机转速±2%之外,还规定若使用连续测量设备测量车速时,设备准确度为±5%;若使用单独测量设备车速,则设备准确度为±2%。
  (二)从气象条件方面,除了GB1495-2002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之外,还对大气压和相对湿度有要求。
  (三)背景噪声方面:除了规定背景噪声至少应低于被测汽车噪声10dB(A计权声级)之外,还规定当背景噪声与被测噪声相差10-15dB时,按照下表进行修正。
  (通过实际测算各个档位的加速度awot(i),得到每个档位的加速度,下图是以2档为例得到的2档的v-t曲线,其他档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以上就是针对某种合资轿车做出的2种方法的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现行的GB1495-2002中测试方法只是涉及车辆满负荷加速的情况,而方法B涉及了加速和匀速两种工况。不论从测试条件还是对仪器精确度方面要求都比较严格,同时对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需要熟练掌握每个车型的特性,才能有更好更有效的试验数据,而且需要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更需要试验人员对标准充分的理解每一个参数,方法B需要比GB1495-2002更多单一的测量值,也需要更严格的测试条件和测试场地要求,从这方面对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方法B的测试方法比较复杂,以后具体实施方案,还需相关责任部门充分论证才能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GB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S]
  [2]ECE R51,关于在噪声方面汽车(至少4个车轮)型式认证的统一规定[S]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政府曾主导过一场大规模的政策性债转股,解救了陷入债务危机中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企业又重新面临债务危机。尤其是2016年以来
介绍一种采用线阵CCD图像传感器、EPP数据采集卡与微机相结合的非接触振动测 量方法,实现了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实验证明,它能够达到测量幅值范围为10 mm,相对精度为 0.1%,频率测量范围为50 Hz,分辨率为0.05 Hz。由于该方法提高了振动测量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可适 用于多种现场的振动测量中。
该文认为,教育产业是现代知识产业之一,既不于传统产业,又有别于其他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选导性、基性作用.发展教育产业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促进经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国有
国有经济无论是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后起的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在目前、将来仍会在某些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有经济在现
该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说明中国内向和外向外国直接投资的状况和增长.第二章讨论投资发展路径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讨论中国所有权-区位-内部化构形的演变和中国政府在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