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石.生活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午后的阳光温暖地照进咖啡厅,重归石界的她沉静地在我对面坐了下来。相识多年,记忆里的她总是为石头奔波忙碌,忙碌中又总是简单快乐的谈笑,我对她的了解,仅停留在一个懂得石头、经营石头的女人。经营石头的女人是停不下来的,直到两年前。
  两年前,石界爆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新闻。两年后,她就这样沉静地坐在我面前,那份坦然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涅槃
  
  也许是看出我急于了解又不知如何开口,她主动讲起了这两年的情况:“我承认我有错,但我绝对没有犯罪”,她说这句话时带着石头一般的坚定。淡定地谈起两年间的痛苦与坚持时,说话间没有使用过激的言辞,就连表情上都没有怨恨,令我惊讶!
  都说凤凰浴火后,能够美丽重生。一个女人的成长与成熟,或许也总是要付出痛苦的代价。好在生活的磨难是一把双刃剑。正是这两年的时光。让她停下从前匆忙的脚步,思索自己的人生。寻找因忙碌而忽略的生命盲点,着手修补人生的缺憾。经历两年的洗礼。重新归来的刘琼蔓收获了一份洗尽铅华的从容。她说:“这段经历,让我坚强,也让我学会反思,更学会了感恩。”迎着各种各样的目光——鼓励、质疑、排斥、接纳……她固执而坦然地回来,恰恰证明了她的重生。
  
  相遇
  
  当初,她就是带着这样的固执走进石头圈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偶然来到柳州马鞍山市场,看到了各种奇异美丽的石头。相遇之初即相爱,她当即决定下海搞奇石。边学习边经营,这个爱美的女孩子慢慢挨到了奇石的门道。经营石头平时看似悠闲,很多时候对一个女人来说却实在辛苦。进石头,要下产地耐心寻觅;赶展会卖石头。千里迢迢,风餐露宿。但是她喜欢这一行,得到了别人不能体会的快乐,在石头圈也越来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刘琼蔓的石头越来越精,她的名字,也逐渐在石头圈里响亮起来,因此,走到哪儿,总是受人欢迎。
  
  不舍
  
  一个女人的一生,也许就是在自己和别人的一个个选择中决定了的。然而,对于一个爱石头,又靠石头谋生的女人来说,最痛苦的选择,莫过于有时候要忍痛舍弃自己的爱石。这种无奈,她和所有的爱石人一样多次经历。记得有一次,她在产地发现了一块体量不大的大化石,竟有着生动的画面,是一位在飘飘落花中踯躅的少女。她看了爱不释手,当即重金购下,准备自己收藏。不久,一位台湾的重量级藏家买了他们的一大批石头,转身看到了这件小小的“樱花少女”。藏家的钟爱之情溢于言表,说什么也要让她割爱。不忍拂逆人家的美意转让了石头。她说:“我不是卖她,是把她送给和我一样爱她的人。”藏家理解她的心境,深深一躬表示感谢,刘琼蔓的泪水却夺眶而出。
  是的,人生总有不舍,放弃才是最难,否则就没有生命的珍藏。相应地,取舍间得到了成长,也促使人们放眼更远方的理想。梦想就是目标,无论是在眼前还是远方!
  
  幸运
  
  从当初走进石圈的懵懂少女,到在柳州石界驾驭自如的风云人物,刘琼蔓与石结缘,也许靠着女人天生的直觉和聪敏。提升了眼光,赢得了幸运;后来,她毅然放弃柳州熟悉的环境和朋友,来到北京决定重新开创一片天地,却遭遇了人生的大变故。但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前行,石头也还要继续相伴。
  好在有朋友们的帮助和鼓励,刘琼蔓说,这是让她觉得最温暖和感动的事。她特别提到台湾的杨连记会长。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杨会长开始与她合作,把早期台湾从大陆购藏的精品带回到大陆,提供给钟情的藏家。
  对于刘琼蔓来说,从头开始并不容易,但这是她无悔的选择。听从内心的声音,她抗拒不了石头的召唤。为报答朋友的情意,她更要加倍努力。从她身上,我看到一个女人的坚强和坚韧,就像她平静的脸上笑意的平淡和从容,不易觉察,却令人动容。一个坚强的女人,有朋友,有石头,有自己坚定的信念,我想,她不但会走下去,而且会走得更远……
  石头圈的女人都有故事,刘琼蔓的故事却多少有些与众不同。石头是她的青春、她的情感、她的奔忙操劳、她的苦难与幸福。与所有与石为伴的人一样,她仍将在石头的陪伴中生活下去。她无法想象没有它的日子。
其他文献
[要问我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几百年来,曾经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集合后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的子孙们,纷纷赶往那棵令人神往的大槐树下,寻根问祖祭拜先人。  这方黄河石上的画面生动地再现了此情此景。  题名:[大槐树下]  石种:黄河石  尺寸:29×33×15
期刊
总以为,所有唯美都只能出现在想象里,然而,石却常常超乎想象。  如这[东海日出],绛红色的石面上,深浅黄色搭配、晕染出一幅日出的纯净画面:夏日清晨,广袤的海平面波光粼粼、微澜渐起,海天相接的地方,一轮朝阳在海波的托涌下,冉冉而升。水线半遮半掩,旭日忽圆又扁,朝霞铺天而下,水天一色,难舍难分明媚的一天来临了。
期刊
昆明奇石宠物城石展上,来自内蒙阿拉善左旗的赶展明星乌云,继续着以往的优良战绩,开幕两天,已有万元的进账。无论是赶展人们口中成堆的“通货”,还是挑选出来的小品,在展场上都颇受欢迎。此次石展,乌云还带来些小块的管状玛瑙和硅化木,多是2~5公分的小管,质润色佳。管状玛瑙宣2010年9月在阿拉善左旗石展惊艳亮相以来,因其产地神秘、资源有限,价格一路上扬。乌云就是在那次石展上进了一百多块。这次她在摊上的小盒
期刊
编者按:上一期,张家志先生的《再论大长江水石资源优优势》一文中对长江流域的地理、气候、观赏石资源等问题做了综述,之后的一系列文章,将围绕大长江资源与文化,以《长江石资源·石文化巡游》为主题为您系统揭示长江流域的神秘莫测!  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又名“扬子江”。由广义的源头大区——沱沱河、当曲、楚玛尔河、通天河,以及上游的金沙江和中游、下游的狭义“长江”组成;从最远的第一主河源(正源
期刊
2010年春天,石友们在山西太原相聚,山西省观赏石协会会长侯桂林先生、石家庄桥东区观赏石协会会长李彦森先生和我老伴李祖佑坐在一块聊天,当谈到石家庄的赏石活动时,我顺便插了一句嘴:“1991年河北省雅石协会在石家庄省博物馆举办了一次雅石艺术展览,我去参加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彦森先生马上说:“我们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详细情况,你能不能把你知道的给我们写一写。”不久前,原河
期刊
打造长江石文化品牌不是率性的突发奇想,更不是蓄意的市场炒作。长江石文化,或者说大长江石文化,自有它的溯源和历史传承,更有它现实的迫切需求。长江石文化是长江文明之光照耀下的区域文化形态之一。    一、独具特色的长江文明    “文明”与“文化”有相近的词义。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则偏重于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和较高的文化水平。  在我国以秦岭一淮河为界,
期刊
在我国第一大江长江以南,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以西,拨地千仞,耸立起一座巍峨大山。其峰峦叠翠,襟江带湖,既为圣山福地,又是避暑胜地,这就是千古名山——庐山。  庐山的险峻峭拔,旖旎胜绝,吸引着古往今来多少名士顶礼膜拜。李白有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被誉为神来之笔。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期刊
编者按:夏华炳先生精心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奇石美学专著《奇石美学》将于近期出版,特选择其中部分章节在本刊先行发表,以飨读者。同时,夏先生希望借此机会听取读者的批评和建议,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讨论。  同任何事物和现象的美一样,奇石美同时具有客观的和社会的性质,只有当石头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在社会实践中转化成为人类本质力量的物化形态、成为人类的欣赏对象时,石头才会转化为奇石,石头所具有的审美属性才转化为奇石
期刊
洪荒之际,苍茫大漠中生出如此具象之石,可堪珍奇。整石灰白色,形似神龟,散发肃静、大气之韵味。龟身纹脉遍布,条条脉络由龟颈一路而生。突起的筋络逼真地再现了龟壳的模样。  神龟负重历经风雨一路走来,不仅承载着沧海桑田的岁月变迁,更彰显厚积薄发的霸气。也是勇往直前的不懈坚持,时光的流逝无可更改,而神龟却不惧怕时间的消逝,因它善于吸收天地之灵气,而成就千年万年的寿命。此龟安然泰若具王者风范,似在宣告:王者
期刊
石市见风云,江湖多变化。以往,那些名头响当当的大藏家纵横大江南北,出手果断,无疑是人们眼中的“英雄”;然而近年来,在石市游走的“无名高手”多了起来,  “名家”固然仍受众人拥戴,那些低调的“隐逸派”因其行事神秘却又出手不凡而倍受关注。  近几年,这样的高手在各大石市都有现身。他们一般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有的有业内人士相伴,有的则独来独往。尽管在某个石市现身的时间有限,但他们多出手稳、准、狠,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