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新课改的重点、难点,更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它让语文教学回归原点,让读书成为语文的基本学习内容。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呢?我的目标是“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即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熟读成诵,铭记于心,用于实践。例如,我这样教《傅雷家书》。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要实现“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提前做好名著导读计划,提前准备。二.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三.以读带写,读写结合。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傅雷家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2016年,统编教材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这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2018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总目标第7条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呢?我的目标是“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即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熟读成诵,铭记于心,用于实践。
例如,我这样教《傅雷家书》。在上《傅雷家书》名著导读课时,学生兴趣满满,情感爆棚。比如在“议家书,展开辩论:网络时代需要写家书吗?”环节,学生分为两个组进行了一场非正式的小小的辩论赛,通过这场辩论,同学们认识到家书文化的意义:家人之间交流信息和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家风传承、道德弘扬、人格塑造的载体之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简而言之,家書传情,传承文化。再如“学写家书,抒写亲情,感恩父母。”环节,同学们一拿到信纸,就迫不及待的想把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述诸笔端。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同学们没有抱怨又要写东西。写好之后,大家特别踊跃举手,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写的第一封家书。在分享的过程中,有几个同学读着读着,就泪流满面读不下去了。因为读着读着,他们触景生情,想到了父母的爱和辛苦……
同学们不仅写信给父母家人,还写信给老师,我就收到了好几封学生亲手写的信。有一封信写道:老师,感谢你。以前特别讨厌读整本书,觉得好厚好难读,看到整本书的名著,就头疼,没有真正看完过一本名著。但是,读了《傅雷家书》,忽然发现名著也挺有意思的,我开始喜欢读名著了。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念念不忘,必有回想”。
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要实现“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前做好名著导读计划,提前准备。
整本书阅读教学和单篇课文教学不一样,不能把整本书阅读教学等同于单篇课文教学,占用过多的课内教学时间。教师利用2—4课时进行课内导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多,阅读耗时长,必须提前计划和准备。备时间,名著不同,所花时间就不一样。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再课内指导阅读。所以,我习惯在七年级上学期开学前做好7-9年级六个学期的学生课外阅读整本书计划。
二.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喜欢阅读,习惯阅读。那么,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喜欢的阅读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阅读方法是理解读物内容,从中接受信息所采用的手段或途径。在单篇课文教学中,最常用的就是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圈点勾画法、评点批注法、解词释句法、文章结构分析法、文章中心思想归纳法等。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除了可以运用以上的读书方法,统编教材初中语文7-9年级六个学期一共有12篇名著导读,每一篇都教给学生1-2个读书方法,并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指导。七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的读书方法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从四个方面告诉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好处和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一、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带着个人的生活体验去读,可能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二、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三、更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想一想,是不是鲁迅创造了“朝花夕拾”这个词语,才有了现在流行歌曲中“朝花夕拾杯中酒”(《中华民谣》)这样的句子?四、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
三.以读带写,读写结合。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中提到的“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和“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写作计划是“以读带写,读写结合”。七年级阅读名著时,上学期先摘抄好词好句,再学习仿写;下学期学习编写读书提纲。八年级阅读名著时,上学期学习写读后感或读书心得;下学期学习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九年级阅读名著时,上学期学习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下学期学习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当然,这些写作方法也会根据名著的文体特点进行调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新课改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在今后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会多读书,读整本书,读整本书教学论著……,“念念不忘”改变旧观念旧教法,反省自我不断提升,一步一个脚印,一书一回想。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 1941年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 2018年
[3]曹勇军 《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8年第8期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傅雷家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是叶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读整本书。2016年,统编教材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这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2018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总目标第7条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呢?我的目标是“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即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反复阅读,熟读成诵,铭记于心,用于实践。
例如,我这样教《傅雷家书》。在上《傅雷家书》名著导读课时,学生兴趣满满,情感爆棚。比如在“议家书,展开辩论:网络时代需要写家书吗?”环节,学生分为两个组进行了一场非正式的小小的辩论赛,通过这场辩论,同学们认识到家书文化的意义:家人之间交流信息和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家风传承、道德弘扬、人格塑造的载体之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简而言之,家書传情,传承文化。再如“学写家书,抒写亲情,感恩父母。”环节,同学们一拿到信纸,就迫不及待的想把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述诸笔端。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同学们没有抱怨又要写东西。写好之后,大家特别踊跃举手,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写的第一封家书。在分享的过程中,有几个同学读着读着,就泪流满面读不下去了。因为读着读着,他们触景生情,想到了父母的爱和辛苦……
同学们不仅写信给父母家人,还写信给老师,我就收到了好几封学生亲手写的信。有一封信写道:老师,感谢你。以前特别讨厌读整本书,觉得好厚好难读,看到整本书的名著,就头疼,没有真正看完过一本名著。但是,读了《傅雷家书》,忽然发现名著也挺有意思的,我开始喜欢读名著了。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念念不忘,必有回想”。
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要实现“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前做好名著导读计划,提前准备。
整本书阅读教学和单篇课文教学不一样,不能把整本书阅读教学等同于单篇课文教学,占用过多的课内教学时间。教师利用2—4课时进行课内导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多,阅读耗时长,必须提前计划和准备。备时间,名著不同,所花时间就不一样。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再课内指导阅读。所以,我习惯在七年级上学期开学前做好7-9年级六个学期的学生课外阅读整本书计划。
二.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喜欢阅读,习惯阅读。那么,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喜欢的阅读方法进行整本书阅读。阅读方法是理解读物内容,从中接受信息所采用的手段或途径。在单篇课文教学中,最常用的就是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圈点勾画法、评点批注法、解词释句法、文章结构分析法、文章中心思想归纳法等。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除了可以运用以上的读书方法,统编教材初中语文7-9年级六个学期一共有12篇名著导读,每一篇都教给学生1-2个读书方法,并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指导。七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的读书方法是“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从四个方面告诉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好处和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一、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带着个人的生活体验去读,可能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二、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三、更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想一想,是不是鲁迅创造了“朝花夕拾”这个词语,才有了现在流行歌曲中“朝花夕拾杯中酒”(《中华民谣》)这样的句子?四、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
三.以读带写,读写结合。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阶段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中提到的“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和“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写作计划是“以读带写,读写结合”。七年级阅读名著时,上学期先摘抄好词好句,再学习仿写;下学期学习编写读书提纲。八年级阅读名著时,上学期学习写读后感或读书心得;下学期学习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九年级阅读名著时,上学期学习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下学期学习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当然,这些写作方法也会根据名著的文体特点进行调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新课改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在今后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会多读书,读整本书,读整本书教学论著……,“念念不忘”改变旧观念旧教法,反省自我不断提升,一步一个脚印,一书一回想。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 1941年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最新修订版】 2018年
[3]曹勇军 《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