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政府作为我国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务服务中心,是处理各项公共危机的关键部门。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视角,对基层政府工作在危机爆发前、危机爆发中、危机爆发后所存在的处理方式上的不足,进行大致的分析,并给予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政府工作
1.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1.1公共危机管理的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是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利益,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利用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去解决和应对的危机境况,其主要包括:地震、海啸、洪涝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危机不仅考验政府在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的及时性、有效性,也对政府的预知感应事件的灵敏性有高度的要求。基层政府是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其危机公关能力的强弱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解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公共危机管理的特征
公共危机管理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其从诞生到终结各时期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危机发生之前的预警和侦测十分重要,这个时期是扼杀危机和控制危机影响的最佳阶段,其所体现的危险性和系统性是此阶段的重要特性;而当危机爆发时期,处理和控制便成为了核心任务,紧迫性特征要求公共危机的有关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掌握信息,確保政府作出有效的决策。在善后恢复阶段以及评估总结阶段,要结合当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以及公众所造成的影响,政府或者舆论媒体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2.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对基层政府工作要求
2.1公共危机管理与基层政府工作的性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性质,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的职能即管理和服务。我国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是一个便民利民的政府。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们服务的政府。在应对错综复杂的公共危机事件中,从2015年的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件到2019年的新冠肺炎事件中,政府一直作为国家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主体,要将社会的危害以及对公众的影响降到最小化,其权威性在此类事件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预测和防范机制、及时有效的掌控实时信息以及恢复事态对社会的影响这都是政府基层的工作。
2.2公共危机管理下基层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党中央对基层政府的工作相当重视,在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政府工作的文件中,都对政府执行能力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行了大量披露。但在文件的层层转发过程中,文件传达以及文件的解读对基层政府的工作存在着挑战,呈现出“上大下小”的畸形模式。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周期期间,其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没能发挥到最高效率,反而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其存在的问题为:
第一点,政府风险管理意识不够强,社会动员、宣传机制不够健全。我国对公众的突发公共群体性事件、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教育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培训作为基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证公关人员在应对公共危机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做出相关措施,也是增强公众意识的关键步骤。社会对诸如此类的公共危机事件警觉性较差,公众普遍缺乏自救的意识和能力。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存在不确定性,其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平常时期感觉不到它的威胁,政府部门极易出现思想松懈,相关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
第二点,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各级政府对辖区内的公共危机管理应急体系的资源统筹、体制建设、条件保障等工作重视程度不一、成效各异。在基层政府工作中,未能对党中央下发的相关文件进行有效解读和合理的实施,总是避重就轻,未能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存在“做面子功夫”的现象。其次,在2019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所凸显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能力基础差、底子薄,社会的救治能力、服务能力低的状况依然存在。
第三点,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体制不够健全。我国目前没有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协调体系,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组织保障。基层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由于监测体系的不完善,缺乏信息平台与信息共享,无法提供处理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保障,这将涉及到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化与透明度的问题。此外,政府对突发事件的投入,总是含糊不清,对资金的去向以及物资的分配没能实时汇报,对公众所反映的问题没能及时解决,这也将会凸显政府行政能力与行政行为效率问题。
第四点,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扶持政策不相符合。从整体上看,我国财政投入总量、结构及方式不适应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资金需求。公共卫生应急支出在地方财政总支出中没有单列,造成投入占比低;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中除公共卫生财政投入外,其他重大专项投入、社会捐助等形式少;各地区间公共卫生应急投入没有归口统一标准,导致投入不均衡,发展差别大,相应的对基层政府工作的难度也会增大,造成地方基层政府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
3.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对基层政府工作的建议
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周期性,其大致可分为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基本此背景下,基层政府应对应各时期的特征,采取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基层政府应做的工作大致如下:
(1)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体系。处于互联网社会的时代,对传达正确的信息有高度的要求。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各地方政府应开展公关危机管理方面的课堂培训,以便树立正确的危机公关意识。政府工作人员要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要有一个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去处理危机事件,并且要巧妙的与公众沟通交流,了解民情,及时解决大众的反映的问题。
(2)完善公共危机管理应急体制,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在危机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政府部门应从信息的来源上进行监控,及时有效的获取信息,防患于未然,建立应急预警机制,组建危机管理团队,对目前掌握的危机事件能及时的通过信息平台传递给大众,强化公众的承受能力,以避免社会恐慌。在危机诊断的基础上,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危机的处理策略。
(3)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保障机制,巩固政府的权威性。对于突发的公共事件,危机的处理实际上就包括了回应和修复,政府应做到冷静处理、合理分工、统一部署、协调指挥。政府基层的工作在危机善后时期则表现为对受害群体进行及时的慰问并利用危机管理保障机制,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应及时舒缓,将利益危害如实汇报给大众。对于有效的危机处理之后危机事件得到平息,可获得更多的支持者,政府基层的工作能有效开展,并提高政府的权威。
(4)合理分配资源,落实扶持政策。国家的政策在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中起着举重足轻的作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突然爆发,需要政府平时就做好相关方面的投入与精力。对国家的扶持政策,要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比例应合理规划,避免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学斐.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32.
[2]牟映璇、陈晓占、黄姝、刘林志、万悦.基层政府标准化工作形势及问题分析[J].标准实践,2020(5).
[3]候德媛.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的责任[J]. “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6(9).
[4]于研.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路径探索[J].新西部,2020(4).
【关键词】基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政府工作
1.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
1.1公共危机管理的概述
公共危机管理是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利益,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利用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介入,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去解决和应对的危机境况,其主要包括:地震、海啸、洪涝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公共危机不仅考验政府在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的及时性、有效性,也对政府的预知感应事件的灵敏性有高度的要求。基层政府是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其危机公关能力的强弱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解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公共危机管理的特征
公共危机管理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其从诞生到终结各时期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危机发生之前的预警和侦测十分重要,这个时期是扼杀危机和控制危机影响的最佳阶段,其所体现的危险性和系统性是此阶段的重要特性;而当危机爆发时期,处理和控制便成为了核心任务,紧迫性特征要求公共危机的有关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掌握信息,確保政府作出有效的决策。在善后恢复阶段以及评估总结阶段,要结合当前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以及公众所造成的影响,政府或者舆论媒体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整治。
2.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对基层政府工作要求
2.1公共危机管理与基层政府工作的性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性质,政府的性质决定了政府的职能即管理和服务。我国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是一个便民利民的政府。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们服务的政府。在应对错综复杂的公共危机事件中,从2015年的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件到2019年的新冠肺炎事件中,政府一直作为国家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主体,要将社会的危害以及对公众的影响降到最小化,其权威性在此类事件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预测和防范机制、及时有效的掌控实时信息以及恢复事态对社会的影响这都是政府基层的工作。
2.2公共危机管理下基层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党中央对基层政府的工作相当重视,在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政府工作的文件中,都对政府执行能力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行了大量披露。但在文件的层层转发过程中,文件传达以及文件的解读对基层政府的工作存在着挑战,呈现出“上大下小”的畸形模式。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周期期间,其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没能发挥到最高效率,反而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其存在的问题为:
第一点,政府风险管理意识不够强,社会动员、宣传机制不够健全。我国对公众的突发公共群体性事件、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教育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教育培训作为基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证公关人员在应对公共危机突发事件能第一时间做出相关措施,也是增强公众意识的关键步骤。社会对诸如此类的公共危机事件警觉性较差,公众普遍缺乏自救的意识和能力。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存在不确定性,其发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平常时期感觉不到它的威胁,政府部门极易出现思想松懈,相关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
第二点,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各级政府对辖区内的公共危机管理应急体系的资源统筹、体制建设、条件保障等工作重视程度不一、成效各异。在基层政府工作中,未能对党中央下发的相关文件进行有效解读和合理的实施,总是避重就轻,未能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存在“做面子功夫”的现象。其次,在2019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所凸显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能力基础差、底子薄,社会的救治能力、服务能力低的状况依然存在。
第三点,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体制不够健全。我国目前没有建立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协调体系,缺乏处理突发事件的组织保障。基层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由于监测体系的不完善,缺乏信息平台与信息共享,无法提供处理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保障,这将涉及到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化与透明度的问题。此外,政府对突发事件的投入,总是含糊不清,对资金的去向以及物资的分配没能实时汇报,对公众所反映的问题没能及时解决,这也将会凸显政府行政能力与行政行为效率问题。
第四点,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扶持政策不相符合。从整体上看,我国财政投入总量、结构及方式不适应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资金需求。公共卫生应急支出在地方财政总支出中没有单列,造成投入占比低;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中除公共卫生财政投入外,其他重大专项投入、社会捐助等形式少;各地区间公共卫生应急投入没有归口统一标准,导致投入不均衡,发展差别大,相应的对基层政府工作的难度也会增大,造成地方基层政府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
3.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对基层政府工作的建议
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周期性,其大致可分为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基本此背景下,基层政府应对应各时期的特征,采取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基层政府应做的工作大致如下:
(1)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体系。处于互联网社会的时代,对传达正确的信息有高度的要求。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各地方政府应开展公关危机管理方面的课堂培训,以便树立正确的危机公关意识。政府工作人员要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要有一个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去处理危机事件,并且要巧妙的与公众沟通交流,了解民情,及时解决大众的反映的问题。
(2)完善公共危机管理应急体制,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在危机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政府部门应从信息的来源上进行监控,及时有效的获取信息,防患于未然,建立应急预警机制,组建危机管理团队,对目前掌握的危机事件能及时的通过信息平台传递给大众,强化公众的承受能力,以避免社会恐慌。在危机诊断的基础上,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危机的处理策略。
(3)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保障机制,巩固政府的权威性。对于突发的公共事件,危机的处理实际上就包括了回应和修复,政府应做到冷静处理、合理分工、统一部署、协调指挥。政府基层的工作在危机善后时期则表现为对受害群体进行及时的慰问并利用危机管理保障机制,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应及时舒缓,将利益危害如实汇报给大众。对于有效的危机处理之后危机事件得到平息,可获得更多的支持者,政府基层的工作能有效开展,并提高政府的权威。
(4)合理分配资源,落实扶持政策。国家的政策在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中起着举重足轻的作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突然爆发,需要政府平时就做好相关方面的投入与精力。对国家的扶持政策,要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比例应合理规划,避免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张学斐.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32.
[2]牟映璇、陈晓占、黄姝、刘林志、万悦.基层政府标准化工作形势及问题分析[J].标准实践,2020(5).
[3]候德媛.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的责任[J]. “决策论坛——公共政策的创新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6(9).
[4]于研.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塑造路径探索[J].新西部,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