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驭凌云入紫微,水盘山绕五云飞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这是“山居即事陶刻套瓶”表现的清寂画面、中国美学的生活方式让山水、景物融为一体,表达出内心“修篱种菊”的坦然。在“山居即事陶刻套瓶”的构图上,左景为合、右景为开,左右开合演绎出空间的无限悠远,用睿智的观察方法表达山水之境,达到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的效果,让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形式统一的完美效果,让人沉醉于古诗词意境的同时,在每一处、每一面的创作中,充分运用紫砂材质的可塑性、陶刻技艺的特殊性,以砂土为画布,以天地为创意,鹤驭凌云入紫微,水盘山绕五云飞,随着作品重回田园,有江南的流年、诗境与闲适。
  关键词  中国画;意境;山水;田园;陶刻
   春天,循大地穿越,出现在诗的扉页。山水,阅大地掌纹,风雨满川鹤归来。宜兴紫砂,在承载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同时,用一壶一茶、一刀一刻寄情于山水,涤荡于心灵,无不传达着大美宜兴、大雅陶都的独特韵味。壶为心手之作,刻为心手之美,紫砂陶刻之美,综合运用材料、工具、技法等多种表现手法,让古老的紫砂呈现出画面精美、意境优雅之感,和谐美好的画面、匀称自然的构图,达到了切壶、切意的悦目视觉感。
   在紫砂陶刻的发展历史上,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任淦庭、邵云如、毛国强、鲍志强等,以精湛的陶刻技艺表达着紫砂陶刻独特的审美和价值观,以刀代笔,为我所用,这是紫砂陶刻绽放勃勃生机的生命力所在。从艺多年来,从最初的练习书画基本功、临摹名家经典到最后的融入自我风格,紫砂陶刻的路上我深刻领悟到:在传承中国画的章法和布局基础上,创新、创意水墨之间的挥洒适度,结合物象的变化、层次、组合等,理解紫砂各种泥料的特色,加入适当的美学价值,才能演绎出紫砂陶刻的隽永之美。
   “山居即事陶刻套瓶”(见图1)是近期比较喜欢的一件作品,它的创意载体来源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在繁琐的生活、工作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在得到越来越多现代人追求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内心的宁静和闲适,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1  意境的渲染
   沉寂地把篱门紧紧掩上,在苍茫暮色中望着斜晖。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这是一幅山居图的清寂画面、中国美学的生活方式,让山水、景物融为一体,表达出内心“修篱种菊”的坦然。于是,“山居即事陶刻套瓶”的主画面渲染成小溪潺潺、石径悠悠,抬头见山、低头听水的意境。清晨的晨雾中,一点点粉色桃花晕染出春天的色彩,刀起刀落之间,微微琢砂;睡到自然醒,在鸟语花香中,鹤鸣声悠悠,见松柏之下的仙鹤悠然起舞,丰益的羽毛柔软顺滑,时间忽然停止在这一刻,宁静的田园生活由此开启。“山居即事陶刻套瓶”的次画面以平整有序的篆书等字体呼应主画面的意境,提笔落刀之间自然迥劲。从主画面的丰富多彩到次画面的规整严谨,紫砂陶刻又一次在我的手下化为神奇的力量,落笔关刀总是情。
  2  构图的主次
   中国画的山水构图有上下开合式、左开右合式、右开左合式、三叠式、两段式、立地顶天式、一角式等几种。在“山居即事陶刻套瓶”的构图上充分考虑空间位置、大小排布,用左右开合式来演绎,左景为合、右景为开、左右开合演绎出空间的无限悠远,用睿智的观察方法表达山水之境,達到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的效果,让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形式统一的完美效果。“山居即事陶刻套瓶”以山水入画,以仙鹤、树木等衬托场景,在动静、虚实之间构图,疏密有致、布局合理,呈现出悦目、清澈的视觉效果,在悠然古韵的泥料底色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一抹清新之感。
  3  刀工的演绎
   相比用笔演绎书画,紫砂陶刻以刀代笔,在熟稔书画的基础上还要对紫砂泥料有所研究,综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陶刻艺人。很多书画家在纸上创意书画作品时得心应手,而一旦涉足陶刻,往往感觉握刀迟钝、捻管转刀不易掌控。所以说,陶刻不是一般人能参与的艺术。“山居即事陶刻套瓶”的用刀沉重、舒畅、利落,呈现古朴、典雅、清逸的意蕴。刀法老道,深浅、留白、节奏恰到其位,所谓意到刀到。山水风景的下笔老道、细节之处的用刀细腻,仙鹤、树木等微小处的细节处理、二种不同字体的规整铭刻,转刀、提刀一气呵成——该件作品由刀看字画、入意境、展韵味,让观者产生一种共识,田园生活的美感呼之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画面中得到共识。
   “山居即事陶刻套瓶”的成功创意是个人陶刻生涯的一次质的飞跃,在该件作品的创意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对中国画意境的又一次重新领悟,对书画基本功的又一次检阅,对构图意境的又一次细心把控等。成型后的“山居即事陶刻套瓶”让人沉醉于古诗词意境的同时,在每一处、每一面的创作中,充分运用紫砂材质的可塑性、陶刻技艺的特殊性,以砂土为画布,以天地为创意,鹤驭凌云入紫微,水盘山绕五云飞,随着作品重回田园,有江南的流年、诗境与闲适。
其他文献
“入窑一色光,出窑万彩霞”,钧瓷的神奇窑变让世人能在一件瓷器上领略湖光山色、云蒸霞蔚的无穷韵味。钧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钧瓷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更体现了钧瓷的地位,如今钧瓷以国礼的殊荣被赠送给世界各国的重要领导人,也成了河南禹州走向世界的重量级文化名片。   在钧瓷艺术家中
期刊
摘 要: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确定为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经历了一个逐步明确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要充分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不断提高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水平,努力开创政协事业的新局面。  关键词:《意见》、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中图分类号:D6
期刊
摘 要: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文化的建设同样不可或缺。从性别视角探究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解构传统的男尊女卑“性沟文化”,构建男女平等、性别和谐的两性和合文化,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任务更为艰巨,意义更为重大深远。  关键词:传统性别文化;变革重构;和谐文化;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07)04007603    马克
期刊
摘 要:对扬州市77个乡镇的调研结果显示,农村人才储备机制没有形成,人才市场化配置资源条件不足,农村人才总体上处于缺乏状态。对此,应从政策层面及教育层面进行战略构建。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扬州;人才;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163(2007)04006703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下辖5个区,4个县(县级市)全市人口有467万,其中农村人口315万人(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壶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相辅相成,涵盖了茶道“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给陶艺爱好者带来茶道与壶艺相结合的美感。本文以紫砂作品“秋韵套壶”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立意,感受紫砂壶中的自然景致和人生况味。  关键词 紫砂壶;秋韵套壶;文化意境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北宋,发源于明清,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发展出多种多样的造型和装饰工艺体系,赋予紫砂壶极大的观
期刊
摘 要 生态和谐建设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主题,反映了中国人的自然关怀意识。“蛙鸣祥和”这件紫砂壶作品运用多种工艺塑造出青蛙与荷叶的造型,构建起一个十分生动的生态场景。此件作品声色俱佳,工艺水准极高,本文从作品外形入手逐一进行分析,揭示了作品的艺术特色与其中的祥和世界。  關键词 紫砂壶;蛙鸣祥和;装饰工艺;和谐生态   每一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化思想,对艺术创作具有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一些传统艺术形式来
期刊
摘 要 宜兴紫砂从北宋发展至今,文化源远流长,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品味百味生活,宜兴紫砂凭借其悠久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融合了多种文艺元素,成为了紫砂匠人连接艺术与生活的纽带。紫砂矿萃取之自然,紫砂壶萃取之匠心,自然得之真,匠心得之韵,有多少紫砂匠人寄情于壶,让这看似小小的茶器散发着悠悠古韵,给人以生活的启迪与向往。  关键词 紫砂;秋思;秋风;匠心;初心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是传统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自北宋诞生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始终以强劲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如今更是在世界文化艺术之林独树一帜,绽放奕奕光彩。紫砂壶“凌波”以水仙入壶,让人执壶品茗时多了几分趣味,愿以此壶为记,换你来年一梦清明。  关键词 紫砂壶;凌波;造型设计;美感意境   每种艺术的诞生都与其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可以说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在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曾兴起过各种艺术形
期刊
摘 要 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的价值,探索了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的策略与方法,指出了培育过程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工匠精神;培育;价值;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基于宜兴紫砂陶传承基地的实践”(课题编号:XHYBLX2021015)、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与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
期刊
摘 要 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不同的造型给人以不同的观感、不同的气质和神韵。一壶如一人,我认为,紫砂壶的气质和神韵和它的创作者息息相关,它是创作者情感和精神的载体,也体现了创作者的气质神韵。本文以紫砂壶“四季如意”为例,浅谈其艺术境界。  关键词 紫砂壶;四季如意;造型设计;文化意境   宜兴紫砂起源于宋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始终长盛不衰,以优越的实用性、观赏性和文化性从诸多品类的茶具中脱颖而出,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