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著《李尔王》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和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重要代表作品。《李尔王》也评凭借其出色的构造和情节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和读者,使其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李尔王》中,涉及了部分言语语用的基本点,在语言学视角下对《李尔王》中人物语言的运用进行解读,我们就可以真正理解“大师”莎士比亚那“同样的语言,不同的功能”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和语言运用的独特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李尔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李尔王》在莎士比亚整个戏剧创作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构建的过程中,莎士比亚对《李尔王》整体的构建是紧凑的、动人心弦的,包括人物的对话和处事的方式等都是合乎情理和逻辑的。在整部《李尔王》中,有两条十分明显的线索:一条是关于李尔王和自己三个女儿的;另一条是他的随从和两个儿子埃德加与埃德蒙的。在李尔和自己随从的整个人生中,都充满了一种因为不能够尽早地判别是非对错而出现的自酿苦果。在戏剧《李尔王》中,作者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及故事情节错综复杂的发展轨迹,讲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哲学蕴味。通过对高高在上的人的命运悲喜交加地构造和变化,使命运这一宏大的主题自由地穿梭在恭维和谗言之间,黑暗和光明之间,美丽和丑恶之间,真情和假意之间,也衬托出了人类心灵中本身固有的那种善良、丑恶、因果等等,对主题的深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李尔王》中,体现出来了十分明显的言语语用的相关理论,同时,这些言语语用的分析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李尔王》的独特魅力。
会话合作原则下的人物对话分析
在语言学的语用问题上,固有的一个立足点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认为在我们的日常对话和文本塑造的人物对话中,应当遵循一些比较基本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推动和促进下,进而达成一种成功的对话。在“合作原则”的相关领域,主要涉及的四种重要的范畴包括质量原则、数量原则、相关原则和方式原则。质量原则是说要求在对话中,所涉及的话语要具有真实的性质并且有证据;数量原则是要求对话所包含的信息量等重要的数量构成因素应当是合理的,不应当多或者少;相关原则顾名思义是后面说的话要和前面的相关联,不能相互处于独立没有关联的境地;方式原则则是要求说话要讲求方式方法,在尽量精短的对话中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不至于产生歧义或让人误解。
在《李尔王》的剧本中,实际上有一些地方是违背了对话语用的合作原则的,通过这种对合作原则的违背与对话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处理达到了独特的效果。在《李尔王》的开端部分,年迈的李尔王希望通过探寻自己几个女儿对自己的爱从而判断分给她们土地的多少。在这个剧本的导火索,也就是开端的部分,李尔王准备给三个女儿各自分发土地作为嫁妆,他对三个女儿说道:“孩子们,在我还没有把我的政权、领土和国事的重任全部放弃以前,告诉我,你们中间哪一个人最爱我?我要看看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我就给她最大的恩惠。”而后,他的女儿们对他的要求作出了回应 。在李尔王和自己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对话中,不难看出,根据语用原则,她们在质量原则上是有所违背的。在对父亲李尔表示爱意的时候,高纳里尔和里根都说出了一些夸大其词的话来,高纳里尔说自己对于父亲李尔的爱超于了一切可以估价的贵重事物并且上升到超越生命的高度,已经是一种似幻非幻的状态,所以谈不上是尊重了质量原则,而二女儿里根对于大女儿高纳里尔的回答,则显得想要更上一层,于是对父亲李尔说出了自己一方面和自己的姐姐高纳里尔是出于同样的情形和心态,另一方面自己比姐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夸张了她们所作出的对于父亲李尔的爱戴之情的实际程度,违反了质量原则。这种违反使得她们说出的话和词语既不能遵从实际,同时也无证据。在之后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她们的实际情况也说明了她们实际上是并不爱父亲的,他们对父亲的所谓爱戴之情只是嘴上那么说而已,对于父亲的爱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甚至不惜赶走父亲。这也对她们的违反质量原则做出了侧面的印证。同时,这种违反质量原则的表现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处理方法,通过对会话语用之质量原则的违反达到一种对人物性格的彰显,突出了两个女儿贪婪的本质和对父亲阳奉阴违的嘴脸。
与此同时,两个女儿的话语还违反了数量原则。在会话的合作原则中,数量原则是要求说话的详略得当,不多不少,达到恰当的比例。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都违反了这样一种数量原则,在交谈时,对于李尔的问题,其实只要说出自己对李尔的爱戴之情就可以了,但是两个女儿却分别进行了十分详尽的描述,通过这些事无巨细的描述,看出累牍的“爱戴”,这种累加也大大超出了李尔需要回答的详尽度。在相关原则上面,她们所回答的内容较之父亲李尔提出的问题是相关联的,遵循了相关原则。而至于方式原则方面,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对于父亲提出的问题则更是做出了一种相当有条理的回答。尤其是在大女儿高纳里尔那里,我们能够看出,几乎是句句对应,有所目的和有的放矢的。在这样的会话中,是遵循了会话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应式的回答,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歧义,根据会话合作原则的要求,是符合了方式准则的,准确清晰,对应度高。也就是说,在整个对话和语用合作原则中,她们的话虽然违反了质量原则,但是充分遵循了其他的几种原则。这里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有意设置的一种对比和衬托,通过对后面几种的有意遵循和对前面一种质量原则的违背,正好体现出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别有用心和强烈企图心。在这样的安排下,也使得大女儿、二女儿以及李尔王的性格在开篇得到了一定的呈现。
礼貌原则下人物对话的解读
在剧本《李尔王》的体现中,在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表现中,实际上是表现出了一种积极行为的,这种行为是礼貌的、得体的。在面对父亲的提问和期待时,她们无疑满足了这样一种期待,通过对父亲的详尽回答、堆砌了华丽的辞藻和赞美的语句,满足了父亲的希望和期待,更满足了父亲的虚荣心和想要得到景仰的万人之上的王者心态。这种语用风格在她们的赞美中得到体现,极力满足了父亲的面子问题,也使得她们的言语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进行。而相对的,相比较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来说,小女儿则多少有点冒犯到了这种礼貌原则。在对李尔王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的时候,考迪亚相对于两个姐姐,则明显没有那么聪明,考迪亚希望通过自己实际掌握的情况和对父亲切实的爱说出诚实的话,表达出自己对于父亲深沉的爱。但是这种她自以为诚实的话语实际上是违反了一定的礼貌原则,这样说话就是对礼貌原则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予以了忽略。在这样的忽略中,她没有很好地满足对方,也就是李尔王的关于自我虚荣的面子问题,更没有照顾到两个姐姐的天衣无缝、事无巨细的话,而是对她们的话反之产生了一定的解构作用,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将考迪亚本身置于了一种比较被动的地位。同时,也因为她显得和大多数,也就是两个姐姐的意见出入比较明显,就无疑被排斥到了负面人物的队列里,令自己的父亲李尔王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怨恨,而马上发生的故事情节也说明她确实激怒了李尔王,被驱逐出境。
言语语用与人物性格
在《李尔王》中,言语语用还体现出了十分明确的人物性格。在大女儿和二女儿对国王李尔的阿谀奉承中,不难看出,它们对于李尔的奉承是十分明显的,包含着巨大的企图心,希望通过这种奉承得到一定的国土和资源。同时,这种会话语用也充分体现出了两个女儿十分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同时,二女儿里根通过承接姐姐高纳里尔的话,说道与姐姐的态度和情感是一样的,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又充分说明了她们俩的勾结和强烈的企图心,通过这一系列的表现,展现出她们对于自己父亲的爱实际上是有条件的,是希望换取利益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狡诈的、冷漠的性格基调。而李尔王的固执和虚荣的性格特征也在不只一处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由此,言语语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又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突出的展现。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得力力作,通过对主要任务的把握和对情节的发展与设置,充分展现出了一幅由家族引起的继而探索人性和人生哲思重要问题的人生画卷。在这样的戏剧中,也很好地体现出了一种言语语用的存在与运用,继而为我们进一步解读《李尔王》提供了有效、合理的途径。
《李尔王》在莎士比亚整个戏剧创作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构建的过程中,莎士比亚对《李尔王》整体的构建是紧凑的、动人心弦的,包括人物的对话和处事的方式等都是合乎情理和逻辑的。在整部《李尔王》中,有两条十分明显的线索:一条是关于李尔王和自己三个女儿的;另一条是他的随从和两个儿子埃德加与埃德蒙的。在李尔和自己随从的整个人生中,都充满了一种因为不能够尽早地判别是非对错而出现的自酿苦果。在戏剧《李尔王》中,作者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及故事情节错综复杂的发展轨迹,讲述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哲学蕴味。通过对高高在上的人的命运悲喜交加地构造和变化,使命运这一宏大的主题自由地穿梭在恭维和谗言之间,黑暗和光明之间,美丽和丑恶之间,真情和假意之间,也衬托出了人类心灵中本身固有的那种善良、丑恶、因果等等,对主题的深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李尔王》中,体现出来了十分明显的言语语用的相关理论,同时,这些言语语用的分析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李尔王》的独特魅力。
会话合作原则下的人物对话分析
在语言学的语用问题上,固有的一个立足点是“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认为在我们的日常对话和文本塑造的人物对话中,应当遵循一些比较基本的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推动和促进下,进而达成一种成功的对话。在“合作原则”的相关领域,主要涉及的四种重要的范畴包括质量原则、数量原则、相关原则和方式原则。质量原则是说要求在对话中,所涉及的话语要具有真实的性质并且有证据;数量原则是要求对话所包含的信息量等重要的数量构成因素应当是合理的,不应当多或者少;相关原则顾名思义是后面说的话要和前面的相关联,不能相互处于独立没有关联的境地;方式原则则是要求说话要讲求方式方法,在尽量精短的对话中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不至于产生歧义或让人误解。
在《李尔王》的剧本中,实际上有一些地方是违背了对话语用的合作原则的,通过这种对合作原则的违背与对话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处理达到了独特的效果。在《李尔王》的开端部分,年迈的李尔王希望通过探寻自己几个女儿对自己的爱从而判断分给她们土地的多少。在这个剧本的导火索,也就是开端的部分,李尔王准备给三个女儿各自分发土地作为嫁妆,他对三个女儿说道:“孩子们,在我还没有把我的政权、领土和国事的重任全部放弃以前,告诉我,你们中间哪一个人最爱我?我要看看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我就给她最大的恩惠。”而后,他的女儿们对他的要求作出了回应 。在李尔王和自己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的对话中,不难看出,根据语用原则,她们在质量原则上是有所违背的。在对父亲李尔表示爱意的时候,高纳里尔和里根都说出了一些夸大其词的话来,高纳里尔说自己对于父亲李尔的爱超于了一切可以估价的贵重事物并且上升到超越生命的高度,已经是一种似幻非幻的状态,所以谈不上是尊重了质量原则,而二女儿里根对于大女儿高纳里尔的回答,则显得想要更上一层,于是对父亲李尔说出了自己一方面和自己的姐姐高纳里尔是出于同样的情形和心态,另一方面自己比姐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夸张了她们所作出的对于父亲李尔的爱戴之情的实际程度,违反了质量原则。这种违反使得她们说出的话和词语既不能遵从实际,同时也无证据。在之后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她们的实际情况也说明了她们实际上是并不爱父亲的,他们对父亲的所谓爱戴之情只是嘴上那么说而已,对于父亲的爱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甚至不惜赶走父亲。这也对她们的违反质量原则做出了侧面的印证。同时,这种违反质量原则的表现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处理方法,通过对会话语用之质量原则的违反达到一种对人物性格的彰显,突出了两个女儿贪婪的本质和对父亲阳奉阴违的嘴脸。
与此同时,两个女儿的话语还违反了数量原则。在会话的合作原则中,数量原则是要求说话的详略得当,不多不少,达到恰当的比例。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都违反了这样一种数量原则,在交谈时,对于李尔的问题,其实只要说出自己对李尔的爱戴之情就可以了,但是两个女儿却分别进行了十分详尽的描述,通过这些事无巨细的描述,看出累牍的“爱戴”,这种累加也大大超出了李尔需要回答的详尽度。在相关原则上面,她们所回答的内容较之父亲李尔提出的问题是相关联的,遵循了相关原则。而至于方式原则方面,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对于父亲提出的问题则更是做出了一种相当有条理的回答。尤其是在大女儿高纳里尔那里,我们能够看出,几乎是句句对应,有所目的和有的放矢的。在这样的会话中,是遵循了会话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应式的回答,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歧义,根据会话合作原则的要求,是符合了方式准则的,准确清晰,对应度高。也就是说,在整个对话和语用合作原则中,她们的话虽然违反了质量原则,但是充分遵循了其他的几种原则。这里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有意设置的一种对比和衬托,通过对后面几种的有意遵循和对前面一种质量原则的违背,正好体现出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别有用心和强烈企图心。在这样的安排下,也使得大女儿、二女儿以及李尔王的性格在开篇得到了一定的呈现。
礼貌原则下人物对话的解读
在剧本《李尔王》的体现中,在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表现中,实际上是表现出了一种积极行为的,这种行为是礼貌的、得体的。在面对父亲的提问和期待时,她们无疑满足了这样一种期待,通过对父亲的详尽回答、堆砌了华丽的辞藻和赞美的语句,满足了父亲的希望和期待,更满足了父亲的虚荣心和想要得到景仰的万人之上的王者心态。这种语用风格在她们的赞美中得到体现,极力满足了父亲的面子问题,也使得她们的言语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进行。而相对的,相比较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来说,小女儿则多少有点冒犯到了这种礼貌原则。在对李尔王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的时候,考迪亚相对于两个姐姐,则明显没有那么聪明,考迪亚希望通过自己实际掌握的情况和对父亲切实的爱说出诚实的话,表达出自己对于父亲深沉的爱。但是这种她自以为诚实的话语实际上是违反了一定的礼貌原则,这样说话就是对礼貌原则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予以了忽略。在这样的忽略中,她没有很好地满足对方,也就是李尔王的关于自我虚荣的面子问题,更没有照顾到两个姐姐的天衣无缝、事无巨细的话,而是对她们的话反之产生了一定的解构作用,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将考迪亚本身置于了一种比较被动的地位。同时,也因为她显得和大多数,也就是两个姐姐的意见出入比较明显,就无疑被排斥到了负面人物的队列里,令自己的父亲李尔王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怨恨,而马上发生的故事情节也说明她确实激怒了李尔王,被驱逐出境。
言语语用与人物性格
在《李尔王》中,言语语用还体现出了十分明确的人物性格。在大女儿和二女儿对国王李尔的阿谀奉承中,不难看出,它们对于李尔的奉承是十分明显的,包含着巨大的企图心,希望通过这种奉承得到一定的国土和资源。同时,这种会话语用也充分体现出了两个女儿十分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同时,二女儿里根通过承接姐姐高纳里尔的话,说道与姐姐的态度和情感是一样的,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又充分说明了她们俩的勾结和强烈的企图心,通过这一系列的表现,展现出她们对于自己父亲的爱实际上是有条件的,是希望换取利益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狡诈的、冷漠的性格基调。而李尔王的固执和虚荣的性格特征也在不只一处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由此,言语语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又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和突出的展现。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得力力作,通过对主要任务的把握和对情节的发展与设置,充分展现出了一幅由家族引起的继而探索人性和人生哲思重要问题的人生画卷。在这样的戏剧中,也很好地体现出了一种言语语用的存在与运用,继而为我们进一步解读《李尔王》提供了有效、合理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