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科目。随着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日益广泛,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以其生动、形象、立体、丰富的呈现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旨在对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进行钻研,以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信息化视角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师的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认识生活和世界的科目,借助于信息技术能进一步彰显科学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科学教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科学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讲授科学知识,然后学生理解和背诵。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的主导性过强,灌输思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既降低了学习兴趣,又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快乐。而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高的科目,只是理论灌输,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起不到通过科学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的目的。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必须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科学、认识科学,进而爱上科学。
二、信息化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信息化视角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都能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得到显著提升。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科学教学的质量: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的结合的最大效用在于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小学生才能和科学发生紧密的联系。
比如,在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大屏幕给学生展示一颗大白菜的生长过程,从播种,施肥,到大白菜长成,让学生感受到土地的伟力,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感叹地球家园的美好。因为现实生活中植物的生长是非常缓慢的,而视频能够清晰呈现一颗大白菜的生长过程,所以学生的观看兴趣十足。另外在观看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植物,教师可以适时暂停,对大白菜的具体生长特点进行讲解。比如在大白菜长出嫩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停下来,给学生讲一讲从播种施肥到长出嫩芽的时间,使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当一棵白菜成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问一问学生:“孩子们,一棵大白菜就这样经过了农民伯伯的精心培育走上人们的饭桌,成为我们大家的美食,大家说神奇不神奇?”然后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分发一些大白菜的种子,让孩子们回家自己种在花盆里,亲自去观看大白菜的整个成长过程。
(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能力之一。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科学,对于科学的认识还相对不足,习惯于跟随教师的讲解去认识科学,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很容易限制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鉴于此,借助于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
比如,在教学《水的变化》时,教师就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借助大屏幕给学生展示几幅水的变化图,从水蒸气到液态水再到冰块。这些学生都见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为什么水会出现这些变化不清楚,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冰块吗?”有的学生说:“我知道,冬天,因为天气太冷,就把水冻住了。”有的学生说:“不对,夏天也可以,冰棍就是冰块做的。”学生的问题只看到表象,故此,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现一个实验视频,视频内容是让液态水变成固态水,旁边是温度变化图,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态水在一点一点变化,最终当水温降到0度时,液态水变成了冰块的形状,学生看完视频,一下子恍然大悟,认识到水可以成为冰块,不但和温度有关系,而且必须要0度以下水才能结冰,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三)拓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客观性和实证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通过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只有养成正确的学习科学的习惯,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比如,在教学《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时,教师就可以问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听到声音是因为我们有耳朵吗?”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启发性,很多小学生一定会说:“是啊!”然后教师问学生:“为什么一些没有耳朵的東西也能听到声音?比如小鱼,小蛇,它们都没有耳朵啊。”这个问题让学生陷入了思考之中,一些学生想起来上节课学的《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恍然大悟,认为既然声音是依靠振动传播的,那么不管有没有耳朵,只要有能够接收到振动的器官,就一样可以听到声音。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学生最终获得了科学真理。
三、结束语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既是当前科学教学的主要特色,也是新时代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契合学生成长的重要教学方法。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范静.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好家长,2018(81):245.
[2]翁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科学课堂[J].新教师,2018(9):55-56.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信息化视角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教师的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认识生活和世界的科目,借助于信息技术能进一步彰显科学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科学教学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科学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讲授科学知识,然后学生理解和背诵。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的主导性过强,灌输思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既降低了学习兴趣,又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快乐。而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高的科目,只是理论灌输,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起不到通过科学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的目的。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必须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科学、认识科学,进而爱上科学。
二、信息化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模式
信息化视角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的学习质量,都能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得到显著提升。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科学教学的质量: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的结合的最大效用在于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小学生才能和科学发生紧密的联系。
比如,在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大屏幕给学生展示一颗大白菜的生长过程,从播种,施肥,到大白菜长成,让学生感受到土地的伟力,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感叹地球家园的美好。因为现实生活中植物的生长是非常缓慢的,而视频能够清晰呈现一颗大白菜的生长过程,所以学生的观看兴趣十足。另外在观看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植物,教师可以适时暂停,对大白菜的具体生长特点进行讲解。比如在大白菜长出嫩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停下来,给学生讲一讲从播种施肥到长出嫩芽的时间,使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当一棵白菜成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问一问学生:“孩子们,一棵大白菜就这样经过了农民伯伯的精心培育走上人们的饭桌,成为我们大家的美食,大家说神奇不神奇?”然后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分发一些大白菜的种子,让孩子们回家自己种在花盆里,亲自去观看大白菜的整个成长过程。
(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能力之一。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科学,对于科学的认识还相对不足,习惯于跟随教师的讲解去认识科学,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很容易限制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鉴于此,借助于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
比如,在教学《水的变化》时,教师就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借助大屏幕给学生展示几幅水的变化图,从水蒸气到液态水再到冰块。这些学生都见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对于为什么水会出现这些变化不清楚,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冰块吗?”有的学生说:“我知道,冬天,因为天气太冷,就把水冻住了。”有的学生说:“不对,夏天也可以,冰棍就是冰块做的。”学生的问题只看到表象,故此,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现一个实验视频,视频内容是让液态水变成固态水,旁边是温度变化图,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态水在一点一点变化,最终当水温降到0度时,液态水变成了冰块的形状,学生看完视频,一下子恍然大悟,认识到水可以成为冰块,不但和温度有关系,而且必须要0度以下水才能结冰,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三)拓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客观性和实证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通过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只有养成正确的学习科学的习惯,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比如,在教学《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时,教师就可以问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听到声音是因为我们有耳朵吗?”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启发性,很多小学生一定会说:“是啊!”然后教师问学生:“为什么一些没有耳朵的東西也能听到声音?比如小鱼,小蛇,它们都没有耳朵啊。”这个问题让学生陷入了思考之中,一些学生想起来上节课学的《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恍然大悟,认为既然声音是依靠振动传播的,那么不管有没有耳朵,只要有能够接收到振动的器官,就一样可以听到声音。通过这样的启发式教学,学生最终获得了科学真理。
三、结束语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既是当前科学教学的主要特色,也是新时代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契合学生成长的重要教学方法。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范静.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好家长,2018(81):245.
[2]翁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科学课堂[J].新教师,2018(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