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451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指出了油田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具体工作的需要,探讨分析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其中包括建立危险源监控系统、构建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和采集系统、设计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并全面实行网上监测控制。实际应用表明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满足油田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在具体工作中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油田;安全管理;信息共享;采集
  1.引言
  对整个油田工程来说,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对安全的有效管控,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油田生产的安全是油田企业的不断追求和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技术运用,管理手段、管理人员等的制约,油田安全生产管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给油田企业留下安全隐患。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手段,提高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事实上,在提高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方式中,信息技术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合理利用,能够有效提高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下面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2.油田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在油田安全生产管理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危险源识别不到位。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油田对潜在的危险源缺乏识别,难以精确的进行监控,对油气田井、危险品存储站等场所,缺乏专职人员执勤。尽管一些油田制定危险事故应急预案,但是预警、调度处理没有程序化,难以有效处理和应对安全事故。
  2.2安全控制方案缺乏。安全控制技术标准被忽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方案的设定忽视考虑相关油田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难以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给整个油田生产留下安全隐患。
  2.3安全信息反馈速度慢。安全检查数据反馈不及时,速度较慢,难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油田的实际情况,安全控制措施的采取、安全整改计划的选择、安全检查验收相对缓慢,制约油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2.4安全检查工作准确率低。采用人为的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查和统计,时间耗费量大,数据准确性低,往往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另外数据处理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数据查询困难。同时数据处理到上交给安全管理部门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难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安全检查的具体情况,制约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3.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对策
  为了应对油田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3.1建立危险源的监控系统。为达到对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的目的,可运用信息网络平台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虚拟地图上对危险源的等级进行分类标注,并附带标注危险源性质、总体概况、应急预案等内容。在易燃易爆危险品存储地、高危作业平台、电站等地,运用信息技术建立监控系统,展示危险源的分布,应急预案等内容,同时划分危险源等级,自动辨别油田企业危险数据,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监控,为采取措施应对危险情况做好准备。
  3.2构建安全信息共享平台。根据油田具体情况,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安全信息共享平台,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避免出现违规违章操作,确保油田生产的安全。通过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及时掌握油田的安全情况,并构建相应的规范标准,更好的指导实际工作,有利于及时排除油田的安全隐患,促进生产的安全进行。
  3.3建立安全信息采集系统。运用源点采集入库知识,促进安全检查的顺利开展,全面落实和把握油田危险点信息、安全检查内容,以掌握油田的安全情况。并根据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数据库,促进数据资料共享,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从而为全面掌握油田的安全情况提供信息情报支持,也为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以保障油田的安全生产。
  3.4设计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录入油田安全生产的各项数据资料。设计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并通过不同的条件组合,为相关数据的调取提供支持。当管理人员为了获取信息的时候,只需要输入相应的条件,就能够调取相关的数据,并以报表的形式显示出来。这样不仅方便数据的查询,分析,还为全面了解油田安全生产情况提供相应的依据。同时,建立查询系统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为全面分析油田的安全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油田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3.5全面实行网上监测控制。油田企业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监测系统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表格,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隐患的类型,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实现提高监测效果的目的。
  3.6建立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将监测所得的数据及时反馈到管理中心,例如,危险源识别之后,可以自动启动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当危险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报警,并自动切断电源、水源等。同时信息反馈机制还可以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现场情况,便于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尽量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4.利用效果分析
  在油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对危险源进行尽早的预测,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及时有效的获取危险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做好相关的布置和处理工作。不仅提高控制方案出现的速度,还能够提高方案的针对性,实现对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从而避免可能带来的损失,保证整个油田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5.结论及展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满足了油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具体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作用。今后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及时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并尽早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整个油田生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范成.试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9)
  [2]丁浩,王钦刚.信息技术在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3(18)
  [3]郭凌.地理信息技术在油田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向导,2013(7)
  [4]余必根,马庆勋.基于GPS技术的油田车辆管理系统技术构建[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6)
其他文献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地下工程日益增多,其质量控制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解决地下工程的防渗漏问题是保证地下工程正常使用、减少维护费用的关键。文章重点就地下防水混凝土防水效
层层酥面包具有口感酥松、层次分明、入口即化、奶香味浓的特色,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其加工工艺如下:
【摘要】由于建筑行业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安全隐患较多,因此其同时也是一种高危行业,这一点从频频见诸报端的建筑事故中也可以看出。如何降低建筑行业的危险系数,提高其安全保障水平就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建立并完善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现状,指出其建立原则,并探讨其相应的对策,提出一些关于完善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措
<正>供应商在与零售商进行继续合作的谈判中,常因价格、赞助与促销支持、商品退换货、结款等方面的问题无法达成共识而导致谈判陷入僵局。面对这些问题,供应商应该坦诚地与零
GIS断路器用拐臂盒将断路器操作机构与断路器本体连接起来,主要起到支撑操作机构的作用。由于操作机构具有非常大的操作冲击力以及频繁的操作次数而造成断路器拐臂盒经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