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出现早恋现象。有的人感到不可理解,认为这是不学好、不走正道。对此,我们应作具体分折、科学认识。早恋有其生理和心理基础,也有社会环境影响。本文试图对早恋产生、发展的身心变化及联系作一个简单地探讨。
一、性的萌发与成熟引起第一次心理变化,为早恋提供了身心基础
进入青春期,脑垂体分泌性腺激素,对男性,促使睾丸发育并维持男性第二特征;对女性,促进卵巢发育,第二性特征出现,发生月经周期变化。男、女在生理上的性萌发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不安和矛盾,从而引起心理上第一次变化,为早恋产生提供了身心基础。
1、性萌发与成熟引起心理上性意识的发展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在生理上,性器官发生变化,使他们逐渐意识到两性差异和关系,产生一些微妙的心理体验(即性的意识)。主要有五个阶段:
⑴渴望了解性知识及两性关系: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性器官的变化,对他们很突然,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既想了解同性,也想了解异性以及两性间的一系列关系。
⑵对异性的暂时疏远期:开始由于生理上明显差异和对两性一知半解,男女同学出现一些不安和害羞,出现暂时疏远。
⑶对异性的好感期:随着在生理发育过程中对性的基本了解,出现彼此吸引的心理需求,对异性产生好感。
⑷模仿性的初恋: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对两性关系的体验有了明显增强,心理上产生了初恋的萌芽。
⑸爱情的萌芽与发展:随着双方相互爱慕、交往中共同感受,达到心理亲近,至善至纯的感情冲开缺口,从而进入恋爱。
可见,早恋并非不可理解,它是在生理基础上产生的心理体验。
2、性萌发与成熟影响了心理上的成熟感,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使早恋产生了心理基础
中学生大多属于青春期,生理成熟引起了心理上的成熟感。他们强烈渴求独立,希望从成人保护中挣脱出来,反对过分管束和不信任,时常为维护其独立性与家长、教师对抗。当家长、教师对他们不公正时,他们将不接受成人的要求。如果成人把男女同学正常友谊当成是恋爱而不正确地施以“高压”,则有可能把他们压入早恋的行列。
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中学生渴求了解各种现象,并想自已去做,亲自接触和经历各种现象和事物。凡是新鲜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和求知,其中也包括恋爱。这样,对于男女谈情说爱,他们都有产生强烈的体验与尝试的欲望并加以模仿的可能性。
中学生有时容易盲目冲动。这时,男女同学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易把正常的友谊误认为爱情而盲目早恋。
二、早恋的环境影响
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无时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电影、电视剧中的爱情镜头,文学书刊上的性爱描写,社会荧光屏的反馈,与父母的尖锐冲突,父母对他们不尊重、过分不信任等,都可能导致他们早恋。如:一名少女看了电影的接吻、拥抱镜头而想入非非,主动递条子约男同学在家里模仿电影中的情节相互嬉闹。众所周知,中学时的琼瑶在家中得不到爱,而在外寻求情感慰籍,从而导演了一场轰动一时的师生恋。可见,外部环境影响也是早恋一个极为重要的诱发因素。
三、早恋产生心理愉快,愉快后果强化早恋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指出:“每一种愉快的情绪都带有一种重要重复。这种愉快的体验,或者使事物保持原状来延长这种情景的倾向;每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都包含着一种积极的、进取的延续的运动倾向;而不愉快的情感状态就要导致撒退的倾向、躲避反应和摆脱刺激情景的反应趋势。”
青少年中学生对生活富于热情且好于幻想,美好的爱情对他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时,如果他们在生活环境中出现令其爱慕的异性,就会由于交往中心理的接近、情投意合而进入早恋。
进入早恋的少男少女,在交往中产生一种以前从未体验过的愉快情感。而这种愉快情感体验又将强化他们重复这种体验,并且有保持或延长这种体验的倾向。这就是中学生明知恋爱会影响学习,而一旦谈上了又不顾一切的原因。家庭的“高压”、社会的不赞成,使他们受到不愉快体验。这时,他们就会躲避这种不愉快心理体验而转入秘密进行。
四、早恋带来一些早恋者心理上的第二次变化
进入早恋的一些中学生,由于早恋的影响,他们在心理上有着第二次变化。
1、早恋使学习重心转移
早恋前的中学生,尽管有对异性接受与追求的趋势,萌发初恋的愿望,但他们还是表现出以学习为主的一个相对静态平衡。进入早恋后,由于引起了他们从未有过的愉快情感体验,使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旺盛精力投入到花前月下的公园,在甜言蜜语中陶醉,而把学习放在次要位置。这是把以学习为主的静态平衡打破,进而转入到以恋爱为重心的相对动态平衡。
由于学习重心转移,导致学习时间和精力不够,影响学刁效果与成绩。
下面是对上海市一所重点、三所普通中学的946名中学生早恋与成绩进行调查的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谈恋爱中,优等生占百分比最小,后进生最大。除其他因素外,可以说早恋影响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早恋引起了一些早恋者愉快与焦虑心理的交错
我们知道,恋爱使恋爱者得到了愉快体验,但家长反对,用各种手段阻止——“小小年纪就干出这种事,真不知羞”,使他们对其美好情感产生怀疑和罪恶感,还有社会传统道德的不容许等,使其在恋爱中虽然得到愉快体验,同时又受到压制,由于自责而产生焦虑心理,从而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3、早恋影响着一些中学生的道德健康成长
一些早恋者把对方看成绝对高于一切,常为对方不顾社会他人而用不合理手段来满足对方。如:一名女生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个男青年而恋爱,在男青年的百般讨好,多次推拉后发生了性关系。后来知其是有一孩子的父亲,她愤恨后,最终偷了他的孩子卖800元,而犯下了贩卖儿童罪。
看一看上海的抽样调查情况:
由此可见,早恋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五、讨论
1、中学生尽管强烈要求独立,但很大程度上具有依赖性和可塑性。这就为对其教育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2、为防范未来,对他们进行第一次心理变化前的性教育,可以消除他们的性神秘,使早恋产生的概率降低。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性饥饿”时期。他们此时处于性紧张状态,“就象失业者一天到晚以各种方式寻求早日就业那样,总是寻求能得到某种满足的机会”。应对他们进行生理卫生教育,让他们了解人体结构与各器官的发育,初潮、遗精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身心变化,正确引导他们异性间的交往,以削弱性紧张,使其第一次心理变化之前有思想准备,正确地把握自己。
3、避免各种社会现象对早恋的正向诱导(诸如电影、电视、各种文艺书刊中对性爱的描写),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各种有关社会现象,让他们正确认识美与丑,同时指导他们正确区分友谊写爱情。
4、对进入早恋的中学生重建心理平衡。恋爱人人都会遇到,只是时间的早迟而己。中学生的早恋,错就错在“早”——为时过早。中学生精力旺盛,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最佳时期。要教育他们:只有把青春的大好时光和精力放在追求事业的成功上,青春才是美好的。这样,就可以转移他们对异性的兴趣,而重建以学习为主的心理平衡。
5、正确引导,避免“高压”引起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而使其早恋正强化。
总之,早恋产生有其身心的发展基础和社会环境反馈的作用,只不过是他们健康成长道路上不该走的一段弯路。我们不应害怕,主要是怎样避免引起早恋的诱发因素和怎样正确疏导,引导他们把握住自己的位置。如果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来关心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成长,我想他们是能健康过渡到成人的。
【参考文献】
1、姚佩宽、陈树恒、郭贞:《中学生青春期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
2、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美]G.M索里、C.W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上海教育》,1996年第2期
5、[日]依田新主编:《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
一、性的萌发与成熟引起第一次心理变化,为早恋提供了身心基础
进入青春期,脑垂体分泌性腺激素,对男性,促使睾丸发育并维持男性第二特征;对女性,促进卵巢发育,第二性特征出现,发生月经周期变化。男、女在生理上的性萌发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不安和矛盾,从而引起心理上第一次变化,为早恋产生提供了身心基础。
1、性萌发与成熟引起心理上性意识的发展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在生理上,性器官发生变化,使他们逐渐意识到两性差异和关系,产生一些微妙的心理体验(即性的意识)。主要有五个阶段:
⑴渴望了解性知识及两性关系: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性器官的变化,对他们很突然,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既想了解同性,也想了解异性以及两性间的一系列关系。
⑵对异性的暂时疏远期:开始由于生理上明显差异和对两性一知半解,男女同学出现一些不安和害羞,出现暂时疏远。
⑶对异性的好感期:随着在生理发育过程中对性的基本了解,出现彼此吸引的心理需求,对异性产生好感。
⑷模仿性的初恋: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对两性关系的体验有了明显增强,心理上产生了初恋的萌芽。
⑸爱情的萌芽与发展:随着双方相互爱慕、交往中共同感受,达到心理亲近,至善至纯的感情冲开缺口,从而进入恋爱。
可见,早恋并非不可理解,它是在生理基础上产生的心理体验。
2、性萌发与成熟影响了心理上的成熟感,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使早恋产生了心理基础
中学生大多属于青春期,生理成熟引起了心理上的成熟感。他们强烈渴求独立,希望从成人保护中挣脱出来,反对过分管束和不信任,时常为维护其独立性与家长、教师对抗。当家长、教师对他们不公正时,他们将不接受成人的要求。如果成人把男女同学正常友谊当成是恋爱而不正确地施以“高压”,则有可能把他们压入早恋的行列。
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中学生渴求了解各种现象,并想自已去做,亲自接触和经历各种现象和事物。凡是新鲜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和求知,其中也包括恋爱。这样,对于男女谈情说爱,他们都有产生强烈的体验与尝试的欲望并加以模仿的可能性。
中学生有时容易盲目冲动。这时,男女同学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易把正常的友谊误认为爱情而盲目早恋。
二、早恋的环境影响
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无时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电影、电视剧中的爱情镜头,文学书刊上的性爱描写,社会荧光屏的反馈,与父母的尖锐冲突,父母对他们不尊重、过分不信任等,都可能导致他们早恋。如:一名少女看了电影的接吻、拥抱镜头而想入非非,主动递条子约男同学在家里模仿电影中的情节相互嬉闹。众所周知,中学时的琼瑶在家中得不到爱,而在外寻求情感慰籍,从而导演了一场轰动一时的师生恋。可见,外部环境影响也是早恋一个极为重要的诱发因素。
三、早恋产生心理愉快,愉快后果强化早恋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指出:“每一种愉快的情绪都带有一种重要重复。这种愉快的体验,或者使事物保持原状来延长这种情景的倾向;每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都包含着一种积极的、进取的延续的运动倾向;而不愉快的情感状态就要导致撒退的倾向、躲避反应和摆脱刺激情景的反应趋势。”
青少年中学生对生活富于热情且好于幻想,美好的爱情对他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时,如果他们在生活环境中出现令其爱慕的异性,就会由于交往中心理的接近、情投意合而进入早恋。
进入早恋的少男少女,在交往中产生一种以前从未体验过的愉快情感。而这种愉快情感体验又将强化他们重复这种体验,并且有保持或延长这种体验的倾向。这就是中学生明知恋爱会影响学习,而一旦谈上了又不顾一切的原因。家庭的“高压”、社会的不赞成,使他们受到不愉快体验。这时,他们就会躲避这种不愉快心理体验而转入秘密进行。
四、早恋带来一些早恋者心理上的第二次变化
进入早恋的一些中学生,由于早恋的影响,他们在心理上有着第二次变化。
1、早恋使学习重心转移
早恋前的中学生,尽管有对异性接受与追求的趋势,萌发初恋的愿望,但他们还是表现出以学习为主的一个相对静态平衡。进入早恋后,由于引起了他们从未有过的愉快情感体验,使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旺盛精力投入到花前月下的公园,在甜言蜜语中陶醉,而把学习放在次要位置。这是把以学习为主的静态平衡打破,进而转入到以恋爱为重心的相对动态平衡。
由于学习重心转移,导致学习时间和精力不够,影响学刁效果与成绩。
下面是对上海市一所重点、三所普通中学的946名中学生早恋与成绩进行调查的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谈恋爱中,优等生占百分比最小,后进生最大。除其他因素外,可以说早恋影响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早恋引起了一些早恋者愉快与焦虑心理的交错
我们知道,恋爱使恋爱者得到了愉快体验,但家长反对,用各种手段阻止——“小小年纪就干出这种事,真不知羞”,使他们对其美好情感产生怀疑和罪恶感,还有社会传统道德的不容许等,使其在恋爱中虽然得到愉快体验,同时又受到压制,由于自责而产生焦虑心理,从而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3、早恋影响着一些中学生的道德健康成长
一些早恋者把对方看成绝对高于一切,常为对方不顾社会他人而用不合理手段来满足对方。如:一名女生在社会上认识了一个男青年而恋爱,在男青年的百般讨好,多次推拉后发生了性关系。后来知其是有一孩子的父亲,她愤恨后,最终偷了他的孩子卖800元,而犯下了贩卖儿童罪。
看一看上海的抽样调查情况:
由此可见,早恋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五、讨论
1、中学生尽管强烈要求独立,但很大程度上具有依赖性和可塑性。这就为对其教育奠定了心理学基础。
2、为防范未来,对他们进行第一次心理变化前的性教育,可以消除他们的性神秘,使早恋产生的概率降低。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性饥饿”时期。他们此时处于性紧张状态,“就象失业者一天到晚以各种方式寻求早日就业那样,总是寻求能得到某种满足的机会”。应对他们进行生理卫生教育,让他们了解人体结构与各器官的发育,初潮、遗精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身心变化,正确引导他们异性间的交往,以削弱性紧张,使其第一次心理变化之前有思想准备,正确地把握自己。
3、避免各种社会现象对早恋的正向诱导(诸如电影、电视、各种文艺书刊中对性爱的描写),指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各种有关社会现象,让他们正确认识美与丑,同时指导他们正确区分友谊写爱情。
4、对进入早恋的中学生重建心理平衡。恋爱人人都会遇到,只是时间的早迟而己。中学生的早恋,错就错在“早”——为时过早。中学生精力旺盛,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最佳时期。要教育他们:只有把青春的大好时光和精力放在追求事业的成功上,青春才是美好的。这样,就可以转移他们对异性的兴趣,而重建以学习为主的心理平衡。
5、正确引导,避免“高压”引起他们逆反心理的产生,而使其早恋正强化。
总之,早恋产生有其身心的发展基础和社会环境反馈的作用,只不过是他们健康成长道路上不该走的一段弯路。我们不应害怕,主要是怎样避免引起早恋的诱发因素和怎样正确疏导,引导他们把握住自己的位置。如果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来关心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成长,我想他们是能健康过渡到成人的。
【参考文献】
1、姚佩宽、陈树恒、郭贞:《中学生青春期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
2、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美]G.M索里、C.W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上海教育》,1996年第2期
5、[日]依田新主编:《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