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古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首先接触到的是大自然,大自然最基本的八大物质是“天、地、山、河、水、火、雷、风”,我们的祖先给了它们八个代码字:乾、坤、艮、兑、坎、离、震、巽,并绘制成八卦图,各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见上图)。其中“风”是最活跃的元素,它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八卦图里把它放在乾天坤地之间:上两联线为阳,下一分线为阴,阴阳交合,是谓巽卦,为风。
“风”是“同”的简体字,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空气流动的产物。古人认为“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小篆就写成从虫凡声。其实甲骨文卜辞中“风”就写作“凤”,像凤凰的样子,风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飞,而且力大无比,所以古代的“凤”跟“风”相通。在古人眼里,凤凰等动物都是虫,小篆就写成了“风”。(字体见下)
殷商时代盛行占卜和上帝崇拜,殷周人的上帝是掌管风雨、命运、生命、星辰等的全能之神。上帝通过风声来宣布季节的更替顺序,并向人和牲畜指出通往生命之巅的方向。人们从风中来领会生灵创造者和生命主宰者上帝的旨令,来了解自然界的循环和四时之转换:东风为春,南风为夏,西风为秋,北风为冬。人们为此塑造了一个风神叫风伯。(见下)中国古代对鸟的崇拜就是对上帝之使“风”的崇拜,鸟是有形之风,而风则是无形之鸟。而互赠之彤管和茅荑,恰恰具有性之暗示,反映了男女爱情的甜蜜与酸涩,以及美好的期盼。在《诗经》中,我们感受到了从神灵之风到性灵之风的转化。
风伯又称风师,名字叫做飞廉,传说是蚩尤的师弟。相貌奇特,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头像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
华:“华”原来是花的本字
余志鸿 郭莲蓬
华,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朵枝叶繁茂盛放的鲜花。“花”是华的后起字,“华”是“华”的繁体字。关于“华”字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和考证,以及它又怎么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指称出现的,都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陶文里,它就被绘制成一朵花(见左图);甲骨文的“华”字,就像一棵树上繁花盛开的样子(见右图)。古时候,称树上开的花为“华”,称草开的花为“荣”。后来“华”才泛指草木之花。“华”的本义是开花,开的花也叫华,后来简化为“花”字。这样,“华”字和“花”字才正式有了分工。“花”用来表示花朵和具体的比喻义,“华”则用来表示开花,也引申指光彩、光辉等。
但是,“华”为什么成为汉民族的古称呢?原来古中原地区生活着众多民族的族群和部落,其中有三支最大的,那就是来自古羌族黄帝部落、古东夷族蚩尤部落和古夏族炎帝部落,炎帝和黄帝的联合大军在中原与蚩尤交战,后来蚩尤大败被杀,其部落或被俘虏,或被杀戮,其余部分就四散逃亡到南方或西南方,成为后世南方侗傣、苗、瑶等各民族祖先。炎帝和黄帝就成为中原主体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主宰中原后自称“华族”或叫“华夏族”,以表示跟苗族的区别,更显示自己的强大和繁荣。华夏族大约形成于5000年前。
中华祖先有三皇五帝,五帝时代的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就叫“华”。在湖南九嶷山上有舜帝陵和舜帝大庙。
“风”是“同”的简体字,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空气流动的产物。古人认为“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小篆就写成从虫凡声。其实甲骨文卜辞中“风”就写作“凤”,像凤凰的样子,风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飞,而且力大无比,所以古代的“凤”跟“风”相通。在古人眼里,凤凰等动物都是虫,小篆就写成了“风”。(字体见下)
殷商时代盛行占卜和上帝崇拜,殷周人的上帝是掌管风雨、命运、生命、星辰等的全能之神。上帝通过风声来宣布季节的更替顺序,并向人和牲畜指出通往生命之巅的方向。人们从风中来领会生灵创造者和生命主宰者上帝的旨令,来了解自然界的循环和四时之转换:东风为春,南风为夏,西风为秋,北风为冬。人们为此塑造了一个风神叫风伯。(见下)中国古代对鸟的崇拜就是对上帝之使“风”的崇拜,鸟是有形之风,而风则是无形之鸟。而互赠之彤管和茅荑,恰恰具有性之暗示,反映了男女爱情的甜蜜与酸涩,以及美好的期盼。在《诗经》中,我们感受到了从神灵之风到性灵之风的转化。
风伯又称风师,名字叫做飞廉,传说是蚩尤的师弟。相貌奇特,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头像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
华:“华”原来是花的本字
余志鸿 郭莲蓬
华,是一个象形字,像一朵枝叶繁茂盛放的鲜花。“花”是华的后起字,“华”是“华”的繁体字。关于“华”字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和考证,以及它又怎么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指称出现的,都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陶文里,它就被绘制成一朵花(见左图);甲骨文的“华”字,就像一棵树上繁花盛开的样子(见右图)。古时候,称树上开的花为“华”,称草开的花为“荣”。后来“华”才泛指草木之花。“华”的本义是开花,开的花也叫华,后来简化为“花”字。这样,“华”字和“花”字才正式有了分工。“花”用来表示花朵和具体的比喻义,“华”则用来表示开花,也引申指光彩、光辉等。
但是,“华”为什么成为汉民族的古称呢?原来古中原地区生活着众多民族的族群和部落,其中有三支最大的,那就是来自古羌族黄帝部落、古东夷族蚩尤部落和古夏族炎帝部落,炎帝和黄帝的联合大军在中原与蚩尤交战,后来蚩尤大败被杀,其部落或被俘虏,或被杀戮,其余部分就四散逃亡到南方或西南方,成为后世南方侗傣、苗、瑶等各民族祖先。炎帝和黄帝就成为中原主体民族的共同祖先。炎黄主宰中原后自称“华族”或叫“华夏族”,以表示跟苗族的区别,更显示自己的强大和繁荣。华夏族大约形成于5000年前。
中华祖先有三皇五帝,五帝时代的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就叫“华”。在湖南九嶷山上有舜帝陵和舜帝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