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
摘 要 结合上海市市深化二期课改的实践,2012年市教委决定在高中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展以学生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传统年级、班级概念的分层次专项教学改革(以下简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1]。“高中体育专项化”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学校体育课程紧密贴合,成为这一套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上海市 高中 体育专项化 实施情况
一、学生选课方面
专项课的选择流程主要是,根据教师、学生情况和场地器材情况,确定学校可开设的项目和分配每班参加选项的人数以及任教教师名单,发放自主选项课程意愿表后,学生可根据学校高中三年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确定自己的选项安排,学生确定项目后,根据项目设置、教师数、场地器材情况,确定教学的方式,要尽量满足学生和尊重学生的选择。
张庆忠(2014)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进行高中生参与专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研究,发现高中生喜欢参与的运动项目与真实参与的运动项目基本符合。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学生将参与意识转化为主动行动的效率相当低下,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度较低[2]。
二、课程内容设计
在高中专项化改革的三项要求中,“以兴趣为导向”位列之首。在试运行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兴趣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中途换项、盲目跟随等,还需在实施细节上做更多探讨。
目前,上海共有17所高中参与此项改革的试运行。试点学校总共设置了20个专项,相对集中的项目是篮球、乒乓球、健美操、羽毛球、足球、排球、网球、武术等8个。在专项化教学中,学生按兴趣自主选择某一体育单项作为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向,以掌握和提高该专项技能为中心内容,同时学习相关知识和发展技能,提升专项比赛能力,并逐步养成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3-5]。
体育专项化可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锻炼的客体成为自我兴趣锻炼的主体,这样的形式将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能更好地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运动技能的提高,也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渠道。
三、课程评价
高一年级上学期主要进行基础课的学习,下学期会着重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并加强专项技能学习,学期结束后,按规定的标准考核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高二年级仍然是提高专项身体素质为主,并学习该项目的基本技、战术和专项理论知识,最终的成绩评定方式为系统考核1项运动技能。高三年级的学习内容是,各项目的技、战术,趣味性专项比赛以及各项目技能教学的能力、竞赛组织能力和裁判能力,对优秀的学生,有重点的学习运动训练、带队竞赛、组织竞赛等管理知识。最终成绩评定是按专项水平和进步程度进行等级评定。
由此可见,高中三年学习内容的侧重点虽然有不同,但都是以提高自身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最终考核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督促学生提高运动技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四、师资力量
随着专项化教学的推进,专项师资不足、专项教学能力有待于提升和结构有待于优化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从专项教学试点情况来看,体育教师大多没有接触过专业学,缺乏专项教学的实践能力,而且很大部分教师的运动经历和教学擅长与授课专项不一致。以往体育教师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对于运动项目不需要了解很深,而现在专项化教学更加注重一专教师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的支撑[6]。
体育专项化改革对于师资团队的建设将是一种模式上的转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学校在培养体育教师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在专项化实施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少难点。首先是场地问题,本市部分学校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多数学校都有一块标准的400米室外操场,但大多数学校缺少室内体育场地,许多学校通过室内改造增加体育活动场地,部分老城区的学校,体育设施改造也在加大力度、逐渐推行中。除场地外,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对师资也提出更高挑战,不少老师面临“专项不对口”的难题。“这将‘倒逼’体育教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专项技术,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经过了一年多“高中体育专项化”试点后,调研显示,有八成以上的学生对专项体育课表示欢迎,有近九成的体育教师和校长赞同专项化教学改革方向。下一步,上海将在总结提炼“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逐步扩大试点学校,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小学、初中和高校,为推进学校体育的制度重构和系统改革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沪教委体[2012]79号.
[2] 张庆忠.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政策管理.2014.5.
[3] 谷苗.让体育课告别“炒冷饭”文汇报[N].体育新闻.2013.7.18(010).
[4] 罗阳佳.体育课“大变脸”上海试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初显成效[J].上海教育.2013.11(A刊).
[5] 刘晓晶.上海高中:试点体育教改可按兴趣分班[J].江西教育.2013.1.
[6] 郑彩莲.体育课程专项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
摘 要 结合上海市市深化二期课改的实践,2012年市教委决定在高中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展以学生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传统年级、班级概念的分层次专项教学改革(以下简称“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1]。“高中体育专项化”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学校体育课程紧密贴合,成为这一套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上海市 高中 体育专项化 实施情况
一、学生选课方面
专项课的选择流程主要是,根据教师、学生情况和场地器材情况,确定学校可开设的项目和分配每班参加选项的人数以及任教教师名单,发放自主选项课程意愿表后,学生可根据学校高中三年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确定自己的选项安排,学生确定项目后,根据项目设置、教师数、场地器材情况,确定教学的方式,要尽量满足学生和尊重学生的选择。
张庆忠(2014)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进行高中生参与专项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研究,发现高中生喜欢参与的运动项目与真实参与的运动项目基本符合。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学生将参与意识转化为主动行动的效率相当低下,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度较低[2]。
二、课程内容设计
在高中专项化改革的三项要求中,“以兴趣为导向”位列之首。在试运行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兴趣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中途换项、盲目跟随等,还需在实施细节上做更多探讨。
目前,上海共有17所高中参与此项改革的试运行。试点学校总共设置了20个专项,相对集中的项目是篮球、乒乓球、健美操、羽毛球、足球、排球、网球、武术等8个。在专项化教学中,学生按兴趣自主选择某一体育单项作为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向,以掌握和提高该专项技能为中心内容,同时学习相关知识和发展技能,提升专项比赛能力,并逐步养成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3-5]。
体育专项化可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锻炼的客体成为自我兴趣锻炼的主体,这样的形式将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能更好地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运动技能的提高,也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渠道。
三、课程评价
高一年级上学期主要进行基础课的学习,下学期会着重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并加强专项技能学习,学期结束后,按规定的标准考核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高二年级仍然是提高专项身体素质为主,并学习该项目的基本技、战术和专项理论知识,最终的成绩评定方式为系统考核1项运动技能。高三年级的学习内容是,各项目的技、战术,趣味性专项比赛以及各项目技能教学的能力、竞赛组织能力和裁判能力,对优秀的学生,有重点的学习运动训练、带队竞赛、组织竞赛等管理知识。最终成绩评定是按专项水平和进步程度进行等级评定。
由此可见,高中三年学习内容的侧重点虽然有不同,但都是以提高自身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最终考核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从课程评价的角度督促学生提高运动技能,最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四、师资力量
随着专项化教学的推进,专项师资不足、专项教学能力有待于提升和结构有待于优化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从专项教学试点情况来看,体育教师大多没有接触过专业学,缺乏专项教学的实践能力,而且很大部分教师的运动经历和教学擅长与授课专项不一致。以往体育教师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对于运动项目不需要了解很深,而现在专项化教学更加注重一专教师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的支撑[6]。
体育专项化改革对于师资团队的建设将是一种模式上的转变,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学校在培养体育教师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在专项化实施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少难点。首先是场地问题,本市部分学校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多数学校都有一块标准的400米室外操场,但大多数学校缺少室内体育场地,许多学校通过室内改造增加体育活动场地,部分老城区的学校,体育设施改造也在加大力度、逐渐推行中。除场地外,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对师资也提出更高挑战,不少老师面临“专项不对口”的难题。“这将‘倒逼’体育教师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专项技术,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经过了一年多“高中体育专项化”试点后,调研显示,有八成以上的学生对专项体育课表示欢迎,有近九成的体育教师和校长赞同专项化教学改革方向。下一步,上海将在总结提炼“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逐步扩大试点学校,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小学、初中和高校,为推进学校体育的制度重构和系统改革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沪教委体[2012]79号.
[2] 张庆忠.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政策管理.2014.5.
[3] 谷苗.让体育课告别“炒冷饭”文汇报[N].体育新闻.2013.7.18(010).
[4] 罗阳佳.体育课“大变脸”上海试点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初显成效[J].上海教育.2013.11(A刊).
[5] 刘晓晶.上海高中:试点体育教改可按兴趣分班[J].江西教育.2013.1.
[6] 郑彩莲.体育课程专项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