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1世纪对交通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为了适应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本文就如何改进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以此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交通运输 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交通运输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交通运输专业作为一个涵盖信息技术、组织管理学及汽车工程技术等方面内容的应用研究型专业,也作为交通类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坚实基础。豍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水平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也对传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优化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交通类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1 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交通类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课题。在新的形势下,改进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1.1 适应我国交通行业现代化的要求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发展运输业摆在优先的位置,强调“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2007年交通部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交科教发[2007]761号),明确提出:到2010年,交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运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交通行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现代交通业发展明显加快,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行业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现代交通业,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则是为交通运输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我国交通行业现代化的要求。
1.2 实现“科教兴交”战略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教兴交”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没有科学技术的投入,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就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国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未来交通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工程难度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要完善交通运输类人才结构,必须对我国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只有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优化,才可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也才可能为“科教兴交”战略的实现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动力。
1.3 实现高校产学研一体的要求
交通运输专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既能提高对交通行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高校的科研成果真正成为了企业科技成果的辐射源,乃至成为交通行业产品和技术创新的基地与依靠力量,使交通企业受益,又能大大降低高校在科研方面的无目的性。随着企业资金的注入,必将大大地缓解高校科研经费有限的窘迫现状和国家在科研经费支出方面的巨大压力,将高校的智力因素与企业的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提供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交通运输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科研投入与产出不断地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的交通类专业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进而带动其他专业全面发展,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
2 当前交通运输类人员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
2.1 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准使人才培养出现偏差
现代交通需要的是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与强能力的宽口径交通运输人才,豎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宽厚扎实的交通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交通科技发展潜能,既掌握交通领域和相关专业及学科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广阔的科技视野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还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决策管理、组织协调和社交能力。然而,由于目前存在思想观念、教育观念的偏离等主观原因及我国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科交叉和专业整合速度还不够快的客观原因,原有交通运输专业领域的“专才”培养模式在一定范围内还具有一些市场,可以这样说,教育目标的偏移对人才的培养造成很大的冲击,不利于高素质交通运输人才的培养。
2.2 人才培养的机制不够完善使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模式没有更新,把教育看成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依旧按照以前的方式,以课本为主,过度的注重学生在理论上的学习,很少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而在考核方面形式单一,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学科要求。由于对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的观念还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因此在面对由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由培养常规型的交通科技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转变的时候,不能有效做到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一体,没有形成与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相适应的教学运行机制,使学生被禁锢在机械、僵化的模式内,对老师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不能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复杂化与现代化的要求。
2.3 教育资源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教育资源多寡和师资队伍强大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能力。加大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资源投入,壮大交通运输专业的师资队伍,是迅速推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完善,促进交通运输专业更好更快地实现改革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培养交通类人才的高校在交通类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投入上还存在缺口,现有的教学条件有待改善,实验室的面积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试验实习设备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在有些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师资缺乏的学校中,专业老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生或最近几年引进的新老师,他们缺乏在相关企业的一线实践经验,往往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因此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工作需要加强。
3 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交通运输类人才
3.1 明确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把握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按专业岗位需求进行批量型专业人才培养。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经济领域的竞争强度增加,交通人才市场对交通类专业人才适应能力的要求大大升高。豏当前,必须要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推进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创新,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以及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的要求,顺应“大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顺应传统交通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顺应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继而形成本科层次着重培养研究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层次着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3.2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与考核体系
人才培养方式包括高校培养人才时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用和考核体系的设置等。豐创新交通类人才培养方式,就是以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教学需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采用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试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21世纪交通运输的发展已显示出向大交通综合运输方向发展的势头,培养具有从事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经营管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技术人才,需要研究综合交通知识结构系列课程间的关系,科学安排各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系统性;需要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启发、讨论、参与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多种多样的考试方式,通过课堂研讨、提问、实践操作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交通运输 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交通运输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交通运输专业作为一个涵盖信息技术、组织管理学及汽车工程技术等方面内容的应用研究型专业,也作为交通类专业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培养高素质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坚实基础。豍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水平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也对传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优化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交通类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1 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交通类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课题。在新的形势下,改进交通运输类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1.1 适应我国交通行业现代化的要求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发展运输业摆在优先的位置,强调“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2007年交通部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业的若干意见》(交科教发[2007]761号),明确提出:到2010年,交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运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交通行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现代交通业发展明显加快,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交通行业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现代交通业,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则是为交通运输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我国交通行业现代化的要求。
1.2 实现“科教兴交”战略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教兴交”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没有科学技术的投入,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就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国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未来交通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工程难度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要完善交通运输类人才结构,必须对我国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只有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优化,才可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也才可能为“科教兴交”战略的实现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动力。
1.3 实现高校产学研一体的要求
交通运输专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既能提高对交通行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高校的科研成果真正成为了企业科技成果的辐射源,乃至成为交通行业产品和技术创新的基地与依靠力量,使交通企业受益,又能大大降低高校在科研方面的无目的性。随着企业资金的注入,必将大大地缓解高校科研经费有限的窘迫现状和国家在科研经费支出方面的巨大压力,将高校的智力因素与企业的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提供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交通运输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科研投入与产出不断地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的交通类专业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进而带动其他专业全面发展,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
2 当前交通运输类人员培养模式的现状和不足
2.1 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准使人才培养出现偏差
现代交通需要的是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与强能力的宽口径交通运输人才,豎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宽厚扎实的交通基础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交通科技发展潜能,既掌握交通领域和相关专业及学科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广阔的科技视野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还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决策管理、组织协调和社交能力。然而,由于目前存在思想观念、教育观念的偏离等主观原因及我国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科交叉和专业整合速度还不够快的客观原因,原有交通运输专业领域的“专才”培养模式在一定范围内还具有一些市场,可以这样说,教育目标的偏移对人才的培养造成很大的冲击,不利于高素质交通运输人才的培养。
2.2 人才培养的机制不够完善使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模式没有更新,把教育看成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依旧按照以前的方式,以课本为主,过度的注重学生在理论上的学习,很少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而在考核方面形式单一,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学科要求。由于对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的观念还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因此在面对由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由培养常规型的交通科技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转变的时候,不能有效做到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一体,没有形成与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相适应的教学运行机制,使学生被禁锢在机械、僵化的模式内,对老师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不能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复杂化与现代化的要求。
2.3 教育资源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教育资源多寡和师资队伍强大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能力。加大交通运输专业的教育资源投入,壮大交通运输专业的师资队伍,是迅速推动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完善,促进交通运输专业更好更快地实现改革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培养交通类人才的高校在交通类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投入上还存在缺口,现有的教学条件有待改善,实验室的面积不能满足教学要求,试验实习设备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在有些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的师资缺乏的学校中,专业老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生或最近几年引进的新老师,他们缺乏在相关企业的一线实践经验,往往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因此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工作需要加强。
3 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交通运输类人才
3.1 明确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把握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按专业岗位需求进行批量型专业人才培养。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经济领域的竞争强度增加,交通人才市场对交通类专业人才适应能力的要求大大升高。豏当前,必须要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推进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创新,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以及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竞争的要求,顺应“大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顺应传统交通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顺应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继而形成本科层次着重培养研究应用型人才、研究生层次着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3.2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与考核体系
人才培养方式包括高校培养人才时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用和考核体系的设置等。豐创新交通类人才培养方式,就是以交通运输类专业的教学需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采用新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考试体系,以培养高素质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21世纪交通运输的发展已显示出向大交通综合运输方向发展的势头,培养具有从事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经营管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性技术人才,需要研究综合交通知识结构系列课程间的关系,科学安排各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系统性;需要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启发、讨论、参与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需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多种多样的考试方式,通过课堂研讨、提问、实践操作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