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坛的“后起之秀”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经验证明,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无不与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整个清朝文化艺术中的绘画来说,更是这样。从清初的顺治年间,一直到嘉庆,这一时期政治巩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故这一时间段的绘画业,也一直处于繁茂、昌盛的景象,尤其“康乾盛世”期间,绘画业的发展最盛。画坛人才辈出,突出的如“四王”、“四僧”、“金陵八家”、“新安画派”、“扬州八怪”等等。康熙皇帝雅好绘画,极喜藏书画,就任命进士出身,“四王”之一的王原祁充当朝廷书画谱馆总裁,赐著名画家唐岱“画状元”,相当有贡献的画家,被授予中书、知州等官职,还屡屡御赐匾额等。这些殊荣褒奖更促进了绘画业的繁盛。但到了嘉庆之后的道光、咸丰年间,绘画业则呈现衰落景象。内乱纷起、外患猛增的恶劣环境下,皇帝和达官贵族已无暇关注这项艺术事业。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大多数从事绘画的人,都为生存而逃命,难于精于画业,能有大贡献的著名画家,越来越珍稀。潘天寿先生《中国绘画史》在论及此阶段绘画界状况时,说“嘉(庆)、道(光)、咸(丰)之画家,虽为数殊多,然有特殊造诣,能贡献于一时画学者殊鲜。仅有汤贻汾、王学浩、钱杜、黄钺、张向陶、戴熙以及浙西三妙之黄易、奚冈、吴履等允称后起之秀。”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精赏、细读戴熙的珍品画作。
  戴熙,字醇士,号鹿床,又号榆庵、松屏、井东居士、鹿床居士等。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于嘉庆六年(1801年),卒于咸丰十年(1860年),享年五十有九。道光十二年(1832年),其三十一岁进士及第,随之入仕。咸丰初,入翰林院为翰林学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鸦片战争后,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忧国忧民,对人民的苦难十分关注和同情,诚如他题画诗所表露:“早起到陂塘,归来每夕阳;得鱼不自饱,辛苦为谁忙?”愤怒地喊出人间的不平,同时希望人们和他一样去思考,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到底是谁造成的。清政府鱼肉人民,对列强的侵略则割地赔款,这种行为他阻止不了,但他绝不愿与此腐败无耻的统治集团为伍,遂借口身体有疾,辞官归里。为振兴民族精神,他毅然投身于教育事业,当了著名的崇文书院的主讲。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于咸丰三年(1853年)攻取了南京(今江苏南京市),作为农民起义政权的“天京”,随之南北攻战。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军攻陷杭州(今浙江杭州市),这位曾是清王朝兵部右侍郎重臣的戴熙,不愿为农民政权服务,为保持对清政权的愚忠晚节,他写下绝命词之后,立即投池自尽。在其行动的影响下,其五十五岁的弟弟、著名书画家戴煦也跟着跳井以殉。其死后,清朝廷追赠其尚书衔,赐谥号文节,故后人常尊称其为戴文节。
  戴熙于诗、书、画方面,均有精深的造诣,但就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之大来说,还是他的画,尤其是他的山水画,故有的文献评其是:“诗与书并有名于时,画尤入神品。”他的山水画,师法王,王是清初画坛正统派“四王”中的技法全面、成就突出的画家,被当世誉为“海内第一”。师法和传承王画风的画家们,创立了“虞山派”。戴熙作为王画风的宗学者,自然属于“虞山派”,因而形成他的画构图平稳、笔致清腴秀雅又屡显古趣的特色。但在用笔的技巧上,他又以“四王”中的王原祁为师宗,先笔后墨,连皴带染,由淡而浓、自疏而密地反复皴擦和干笔积累,形成一种“色中有墨,墨中有色”,浑厚沉雄的用笔与元气淋漓的墨色相融合的特点。王原祁是“娄东派”的祖师,因此从绘作技法上说,他又是“娄东派”,可以说他是画坛少见的“两栖”画家。同时,他又大力吸收明代及其以前的各家之长,成就为自家风格。他还善写花卉,擅竹石小品,是位多面手的艺术家。清代著名书画评论家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评其是:“笔意师法耕烟(王),极有功力,临古之作,形神俱得”、“所写竹石小品,停匀妥贴”,将其名入“书画名家”之列。其画作成就,与同时代著名画家汤贻汾齐名,张树英《中国清代艺术史》认为:“汤(贻汾)、戴(熙)二人在道(光)、咸(丰)年间享有盛誉,被时人认为有振起之势,差可配享‘四王’”。可见戴熙画作名位之高,影响之大。就其家庭而言,绘画亦成了家风,他的弟弟戴煦和他的儿子们,个个都是书画家,诚如杨仁恺《中国书画》所云:戴熙“其弟煦和诸子,均善山水。”他一生有《习苦斋诗文集》《习苦斋画絮》等著作传世。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细读戴熙这位清代画坛“后起之秀”的几幅珍品画作:
  先赏戴熙的《春山烟雨图》(图1)。这幅画两侧,有一副行楷所书的对联。这种“书画配”的形式,是民间居室中堂的传统摆设,今天民居中还常能见到。此幅居于“中堂”正中的是山水画。设色纸本,画面纵131厘米,横44厘米。丛山自近而远地绵延伸去,仿佛通向无极。丛山的各个峰岭之上,铺设着疏散的苍翠树木、成片的青草和闪着绿光的苔藓,野花和山杏正破蕊吐艳。山腰处飘荡着明净的云层,像似将云中的尘微冲刷得干干净净。山岭之下,有被岗丘分割得不成方圆的水域,各处的水岸和岸边的水中,有好几处的民居建筑,还有一挺立于岸边水中的大亭阁。无论是亭阁抑或民居,底层均是诸多根木柱扎往水底做支撑,这种建筑形式,在江南山区水边人家是常见的,俗称“千条腿”。亭阁中有两人,面对面地像似在谈天又若如钦酒,这种点景人物的设置,为山水的美景增添了情趣。整个画面的山、水、云、林、花、草、石、屋之中,都显得那么的静雅、和谐,共同构建成山中雨后的春天妙境。
  画面左上方,有画家行书的五言四句题画诗:“山腰湿乱云,木叶下疏雨。诗翁亦何心,诗句生眼底。”题画诗下标明作画日期是“乙巳秋七月拟文待诏画法。”款落:“醇士戴熙”。下钤“戴熙”白文印、“醇士”朱文印。“乙巳”,乃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可知此画是戴熙四十四岁时的作品。“诏”是皇帝的诏命,而“待诏”,即言候命的意思。此“文待诏”,则是明代书坛画界的大家人物“吴中四杰”之一的文徵明。文氏五十四岁时,经江苏巡抚李克成举荐,被朝廷授予翰林院待诏一职,他虽然强烈不满朝廷上下的明争暗斗和为官荣枯无常的政治现象,在这一官职上只干了三年多的时日,即坚决去职南归,可在书坛画界留下了个“文待诏”的别称。说明戴熙是以文徵明的绘画风格写出了这幅《春山烟雨图》。
  画面的两侧,是画家行楷所书的一幅对联,上下联均纵128.5厘米,横28.5厘米,洒金纸本。上联:“清墅一番风雨歇”,下联:“凭阑十里芰荷香”。款署:“熙伯一兄属。醇士戴熙”,钤“戴熙”、“醇士”白、朱文两印。与画面的落款完全相同,画与联同是戴熙为“熙伯一兄”所作。画与联,意相同,情相连,可谓是戴熙艺术高品的诗、书、画大融汇。
  鉴于《春山烟雨图》和这幅配联的精妙高品和神韵有加,历来为收藏家们所青睐。画面的右下角钤有“赵叔孺氏珍藏之记”朱文鉴藏长印,标志此画与联的收藏者。赵叔孺,晚清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清末及民国名重一时的书画家、鉴赏家和收藏家。绘画上,他的山水、花鸟作品,皆擅胜场,求艺于其的达五十余人,是“海上画派”的名家之一。此画能为著名的画家所珍藏,可见此画的品位之高和影响之巨。
  次读戴熙的第二幅画:《秋江芦雁图》(图2)。这是幅设色纸本立轴山水画。画面纵124.5厘米,横42厘米。整个画面在淡淡的黄澄色笼罩之下,给人一种深秋风霜的肃杀景象。高峰突起,曲折盘旋,峰巅、山腰、山麓、水边,各处散而疏的树木,除松竹依然苍劲翠绿之外,其余都呈现在衰落、凋零之中:落叶飘地,枝条光秃,枫林碎红,岸柳枯黄。岸柳的一侧,有茅屋数间,屋的底脚,也是由多根木柱做支撑,同样属于江南山区水边的那种“千条腿”民居建筑形式。屋中两位点景人物忽隐忽现。岭半近江处,有一四脚木亭,孤独地立在坪场之上,给秋景增添了情韵;而岭的另一面,江浦之地芦苇丛生,寒霜已催发出白色的叠叠芦花。江上的天空,一队呈“人”形的大雁,正低飞欲下,可见这是飞往庞大芦苇丛中避寒过冬的北雁,是一群“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洲”(唐·罗邺《雁》)的“大雁南飞”形态。自江边至峰顶,曲曲折折小路相通,山谷之中,亦有步步石阶往上攀登。霜秋之境,江中是一派碧波净水,远处隔江绵延不断的群山,也显得出乎寻常的清静,展现出江南山水的和谐、幽然之境。
  画面右上方,有画家行楷五言题画诗:“寒叶萧萧下,江山忽已秋。一声芦雁起,清梦落沧州。散秩愧无补,故圆知见求。羡君别神武,浩荡寄闲鸥。”款落:“道光丁未九月容翁属画。醇士戴熙并题。”钤“醇士”朱文印、“戴熙”白文印。题画诗右首又有“是病也”三字朱文长印。“道光丁未”即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是年戴熙四十六岁。农历“九月”,当属晚秋时节,此画是身在深秋绘江南秋景也。“容翁属画”之“容翁”,戴熙《习苦斋画絮》(卷五)在此题画诗下注:“为周容斋”,“羡君别神武,浩荡寄闲鸥”两句,告知此“容翁”,乃是原为退休的武官或将帅,现为据“浩荡”之情的“闲鸥”了。一个“羡”字,说明作此画时,画家尚在朝廷的官职上,屡屡辞官未得批准。“散秩”,乃说画家官职在“翰林院翰林学士”任上;“愧无补”,是说面对清王朝“忽已秋”的“江山”政局,也做不出扭转乾坤的贡献来,因而感“愧”。“是病也”三字,是倾吐画家当时的“心病”,因处于难于挽回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政局,又“见求”回“故园”的请求又不获准的痛苦时所绘制此画。
  画面的右下角,有“虚斋审定”、“莱臣心赏”两鉴藏印。其实“莱臣”、“虚斋”同是一个人,是抗日战争期间尚在世的善书擅画的艺术家庞元济。其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吴兴(今浙江辖境)人。其靠卖字画积资,成为全国有名的民族企业家和大收藏家。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起,其相继在上海、杭州、绍兴、苏州等地开办了缫纱、纱厂、机器造纸、米行、药店、钱庄等行业。又靠丰厚的经济势力,不断收藏图书、字画、古玩,成为当时全国第一的收藏家,与同为收藏大家的张伯驹,世称“南庞北张”,其晚年,抗战期间寓居上海。此戴熙《秋江芦雁图》珍品,也被其列入“珍藏”之列。
  下面再识戴熙的第三幅画《琴言鹤听图》(图3)。为绢本、设色的水墨山水画。画面纵124.5厘米,横42厘米。群峰摩天,峦嶂层叠。山腰之间、层峰之中,飘荡着清净的浮云,数条瀑布,自峰巅直下飞流,在穿越山谷时,又有诸山泉水汇入,形成硕大的水流,泄至山麓,成为巨溪。山下的巨石之上、溪岸的滨水之地,均是松杉挺拔,青翠苍健。溪边的岸柳和灌木,刚刚吐出新芽,披伏在山峦各地的野草、山花,也正在破蕊而出。这里的枝条,并未全绿;这里的花,也未到争彩竞艳之时,给人的印象是:这正是一幅早春的风景图。巨松之侧的平滩之上、临水溪边,有一身着棉袍的老者席地而坐,他不是在垂钓,而是面对瀑布水入溪口处抚琴弹奏,老人悠然的神态,那琴声与入溪口的水声的和谐,表现出人与自然情趣的相协调,琴声与水声,汇聚成一曲美妙奇特的音乐。如此美妙的琴音,可惜在如此偌大山林、水边却无一人来倾听。巨松的另一侧,却有一只高大的白鹤,丝毫不动地站在那里,像在凝听琴声,被美妙的神曲所陶醉。
  画面左上方,有画家自题行草体四言诗:“岩峦蟠空,松杉夹径。上有飞泉,匏笙玉磬。浩然独往,鼓我清兴。不落文字,琴言鹤听。”款署:“己酉初春写寄爱庐太先哂正。醇士戴熙。”下钤“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白文印。题诗之前又有“南史斋人”朱文印,画面右下角有“玉音古雅”朱文印,此两印同属鉴藏印。戴熙一生中的“己酉”,乃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是年戴氏四十八岁。据我所知,“与江南徐河阳郭同名”落款印,在戴熙的画中少见,“同名”不是说与徐郭这个人名字相同,而是指两人“同”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同”在这一年榜上有“名”。“太先”,也不是自己宗族的长辈,而是寓意早于自己的前进士。此题画诗与画面所绘,可谓“诗情画意”的大聚汇,大融和,题画诗之妙,更增添、吸引赏画人对此画的独钟情愫。此幅,乃是画家于“初春”时节,给人们留下的初春时节的风景图。
  最后,我们来赏读戴熙的第四幅画:《秋树图》(图4)。这是幅设色、纸本的水墨扇面画。山峦起伏,主峰突起,远山近岭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山上山下,到处铺设着野草野树,这些树中,惟有“寒松耸拔倚苍岑,绿叶扶疏自结阴”(唐·王睿《松》),其余均在凋落之中,红的枫叶,也零落地下坠,山花丛中,也只有菊花呈现出“霜间开紫蒂,霜下发金英”的态势,除此再不见花开。叠嶂的山峰之间,有石阶小径,曲折地通向远山。云烟从群山间腾起,显得有些飘渺无定向。近岗之上,野林之下,宽大的土坪上,有由四根巨粗木柱撑起的茅亭,给偌大空旷的群山之中,带来点人的气息。总言之,这是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唐·顾非熊《早秋雨夕》)的秋天景色。
  扇面左上端,有画家行书自题语:“王司农有秋树卷,设色古艳,无一俗笔,因效其法。子敬尊兄属。”落款:“醇士戴熙”。钤“醇士”、“戴熙”两小方印。因此,可知此画是戴熙仿效王司农“秋树卷”笔法。所谓“王司农”,即清初画坛“四王”中的王原祁,“司农”,是古代汉时即设立的主管钱粮的重臣、大官,又称大司农,清朝时因户部主管钱粮田赋,故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因王原祁履历上曾官户部侍郎,故有了“王司农”称谓。由于是效仿,故此扇面中蕴藏着“王司农”作画的用笔技巧:先笔后墨,连皴带染,由淡而浓、由疏而密地反复皴擦和干笔积墨,使画面显得融和而又厚重,使浑厚沉雄的用笔与元气淋漓的墨色相和谐,令笔墨和色彩溶而为一,达到“色中有墨,墨中有色”的艺术特色。这幅扇画,正是“虞山派”画家戴熙又栖身“娄山派”的实证。
  此扇面山水画,与前面三幅山水画一样,都是赠人之作。但与前三画相较,从画中的笔法技巧、题画语内容以及笔力字体的变化等方面揣摸,可推断出此扇面画作,早于前三幅绘制,也就是戴熙四十岁以前的青年时期的作品。
  戴熙离今天的岁月并不长,但由于他的生命还不到六十岁,故他留给后世的画作并不是太多,据余不完全统计,除一些博物馆外,个人收藏他的画者,并不多。为了让今天的收藏者对这位“差可‘醇享四王’”的道、咸时期著名画家、“后起之秀”者有所认识、了解,便于对他遗作的搜求与珍藏,故笔者撰了这篇拙文。(责编:唐陌楚)
其他文献
有关墨彩在辞书中是这样注释的:瓷器装饰彩之一,以黑色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材料,在瓷器上绘画,经彩炉烘烤而成。墨彩始见于清康熙年间,是五彩、珐琅彩、粉彩瓷器中常见的色彩。到雍正、乾隆年间,墨彩器用国产料仿烧水墨珐琅效果的瓷器。墨彩是在白瓷器物上以墨料绘画纹样,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犹如在白纸上作画,墨色浓淡,雅洁宜人,可与水墨丹青媲美,时人称为彩水墨画。嗣后又以描金工艺在墨彩的基础上描绘,丰富了画面的亮
期刊
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江西庐山太平观的道长令弟子挖地建房时,掘出一个密封的瓷尊,尊内除泥土外,只有一枚钱文直读为“应元宝运”的小平铜钱。两年后,北宋朝廷降诏将庐山太平观供奉的九天采访使者封为应元保运真君,封号字音恰恰与铜钱钱文字音相同,这使太平观道长大惊,认为“应元宝运”铜钱的发现是先兆,预示了这件喜事的到来,遂将该钱作为祥瑞之物上表献给了朝廷。从此,九天采访使者显灵于太平观的消息不胫而
期刊
被誉为“宋代第一钱”、“御笔之最”、“铁画银钩”的“崇宁通宝”钱,是出自宋代皇帝徽宗赵佶之御笔。独到的“瘦金体”,独领风骚近千年,笔者有幸在数年前集到此枚大钱,当时如获至宝,兴奋不已,爱不释手,消息一传出,招来好多泉友上门观赏、揣摩,现借贵刊一角,展现给大家欣赏。  是品钱径10.6厘米,穿径2.5厘米,厚0.55厘米,重210.8克,精青铜质,褐黑色包浆浑厚熟旧,长期把玩痕迹明显,古意盎然,一见
期刊
独具神韵的“应历通宝”    “应历通宝”系辽穆宗耶律应历年间(951-968年)所铸。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仅有数枚。“应历通宝”四字楷、隶相杂,文字朴茂,单点“通”,其中“历”字省略厂部的左笔,借用内穿右廓,与“天禄通宝”的书法特征如出一辙,明显见辽钱风韵。此钱多出自辽东地区,今所见五枚“应历通宝”钱拓本,面文大小各异,说明并非出自同一版式。此种辽钱十分罕见,诚如戴志强先生所言:“‘应历
期刊
明朝时,在苏州城外有一处外表普通名气却很不普通的农宅。宅院的主人名叫沈周,时以诗书画冠绝于当世,历史上著名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文徵明皆出于其门下。沈周出身世代书香门第,然不好做官,唯好寄情山水,沈周特地把家从苏州城搬到这里,就是为了避开尘俗的喧扰,图个清静。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天,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就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来人一副衙门里当差的打扮:“你是沈周吗?太守有令,征召你进城服劳役,为太守
期刊
2009年3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笔者在沈阳鲁园古玩市场购得一枚“圣宋通宝”篆书背横写“当五”钱。当时只是感觉此钱很少见,而且这枚钱币的篆书字体十分美观大方,看着令人视觉很舒适。  此钱币形制规整,穿口修直,内外廓齐整,字口深峻,钱文清晰。正面“圣宋通宝”和背面横写的“当五”六字为篆书体字,书体取法于小篆,工整适度,布局严谨,方中见圆,具有母钱风范。直径31.5毫米,厚度2.8毫米,重量10.7克。青
期刊
我国历史上,辽与西夏都有“天庆”年号,且都铸行过“天庆元宝”钱。辽天祚帝天庆年为公元1111-1120年,历时十年;西夏桓宗天庆年为公元1194-1206年,历时十三年,两者前后相差八十余年。两种“天庆元宝”却出于两个不同国度,两“天庆元宝”钱皆用汉文书写,初识者一般较难区分。西夏除汉文“天庆元宝”钱之外,还有一种西夏文的“天庆宝钱”,而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大辽天庆”镇库大钱。  笔者这里所展示
期刊
在当前的古玩收藏热中,不少收藏爱好者由于思想方法不对头,往往忽视标本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定“两个凡是”,即:凡是书本上写的都是正确的,凡是专家讲的都是正确的。只凭看了几本古玩书本,或听专家讲了几次课,就以为进入了古玩收藏的“自由王国”,于是抱着浮躁、侥幸的心理,贸然出击,最终由于“眼低手松魄力大”,交了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学费”买回一屋赝品,甚为可惜!在古玩鉴定中,标本、书本、专家
期刊
一、“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元代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始铸。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在民族争斗中以勇猛、善战、凶悍、顽强著称。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部族,1234年消灭了金国。1236年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元朝,1271年定年号为“元”。1279年消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  元代流通的货币以纸币为主,在各种古钱图录上虽然收录了多种金属币,但数量很少。元代的金属币与其
期刊
【开篇语】    2011年开年新初,本刊“名家书画收藏”栏目聚焦近现代书画名家、名作。光焰千秋的近现代大师,按生年排序他们是: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吴湖帆、徐悲鸿、溥儒、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陆俨少、陈少梅12人。他们的画像由大收藏家高魏华盛情专请内蒙古画家孟喜元所绘。孟喜元怀着虔诚敬畏之心,查阅多方资料,重温大师生平、焚香沐浴、顶礼膜拜,数易其稿,九朽一罢,最终成就此壮举,原作悉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