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经》走进语文课堂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傳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道德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经典,其义深,其意丰,其辞美,让它走进语文课堂,意义重大。对此,笔者采用的策略是“六出”“三和”。
  一、以“六出”走近经典
  1. 挑出
  让学生挑选授课内容,是对学生、对课堂的尊重,体现了“生本”思想和“三不教”原则(学生懂的不教,学生不需懂的不教,学生学了也不懂的也不教)。这样,授课内容必然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道德经》中的“善”“勤”“虚”“静”“和”“美”“道”“德”这些富含文化信息的文字内涵,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乐于学习,善于领悟,熏风拂面,其乐融融。
  2. 画出
  学生为了学好自己“挑出”的学习内容,不惜花时间、花精力做好预习。课堂上,让他们以艺术的形式将学习内容画到黑板上,从文字行款排列,到书画渲染留白,要么花红锦艳,一片灿烂;要么笔法多变,引人思考,让课堂绽放出无穷魅力。
  3. 背出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各尽所长,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重点把握朗读节奏,用心读好一字一词,反复朗读直至成诵,这是学习《道德经》的有效途径之一。
  4. 参出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质疑,自觉探索学习经典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奥妙无穷的学问,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教师应尽其所能地进行深入浅出、形象有趣的解读,引导学生参出个中“道理”。
  5. 悟出
  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是为了成长。语文课堂应“以本为本”而又能跳出文本,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经》的同时,由此及彼,从课内到课外,从经典到自身,拓展思维,加深感悟。
  6. 行出
  对于浩如烟海的经典而言,学习一个章节,是一个非常小的点,关键是要做到“从树木见森林,观滴水知沧海”,而这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实践。我注重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我们今天只学一章,经典的内容既博大精深,又艰涩难懂,怎么办?如果要读好《道德经》,请大家问问这位老师,他叫南怀瑾,因他怀里装有美丽的宝贝,所以叫‘怀瑾’。他的《老子他说》会告诉你怎样理解《道德经》。《论语》也不容易读,南怀瑾老师还有一套书叫《论语别裁》,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教是为了不教”,让实践求知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功夫在课外”成为学生成长的法宝,是真真切切的“教书育人”。
  二、以“三和”掌握经典
  1. 以琅琅书声,和之
  在小学二年级教学《道德经》四十五章时,面对平均识字不足两千字的小学生,我把读对、读好、读出生活味、读出情怀作为基本要求,既求读好,又“不求甚解”,要求学生循序渐进,读准字音,读好节奏,渐悟句意。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引导学生以对对子式朗读,分男女角色朗读,分组比赛读,多种朗读方式交替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效率随之提高。
  2. 以有趣的游戏,和之
  寓教于乐,事半功倍。我在教学《道德经》二十二章时,通过拥抱鞠躬对人行礼,用一张纸装水,用一只手不停地拿东西这三个小游戏,生动诠释了“曲则全”“洼则盈”“少则得”的道理;在教学三十三章时,通过互相整理红领巾、师生掰手腕等活动,让学生体会“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的道理。在各种游戏中,学生玩一玩,想一想,做一做,既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增进了生活的智慧。
  3. 以身边的事理,和之
  《道德经》蕴含着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必须让学生读好经典,“理论联系实际”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学《道德经》七十九章中的“和”时,我在讲好“和大怨”“抱怨以德”等道理的基础上,融进“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少先队员十个好习惯”等,引导学生了解“抱怨以德”中的“德”就是我们今天的各种美德,了解“德”就是每天微笑,对人温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教学十七章中的“信”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二年级学生从“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学到诚实守信,知道他们需要做到:爱党爱国爱人民,信心十足;勤学好问肯钻研,信心十足;明理守法讲美德,信心十足。此时,教师可顺势推进,通过联系日常事物,让学生知道花草树木也是守信的:垂柳依依,荷叶田田,是相约夏天而来的;翠竹婆娑,藕花飘香也是六月准时来的……大自然的寒来暑往,草长莺飞,日月星辰,无不是守信的。
  责任编辑 黄铭钊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显著标志就是知识型企业的大量涌现,对GDP的贡献逐步增大。但是,由于世界经济一体 A notable indi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a knowl
目的本研究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心功能、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
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说过:“历史是现在与过去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因此,历史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无论是西方文明源头的古代希腊还是地处东亚文明高度发达的古代中国,都很重视历史,都曾出现过许多史学家和历史著作,为我们了解自己的前世今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源。而我们今天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知道过去的人与事,也不仅是学会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观察过去、思考现在、预测未来,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过去走来,活在当下,面
期刊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文学与艺术板块的内容是比较难处理的,一不小心就成了诗文分析或艺术鉴赏。在高中历史课堂探索中,我发现情思历史教学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情思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思历史的本质是关注人的生命成长,那么以情思历史教学模式如何设计这些课呢?下面以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梨园春秋》一课为例,谈谈在文艺史学习中如何构建生命的课堂,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梨园春秋》一课时间跨度大,涉及的
期刊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曾特别强调:“人类文明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性的历史。”历史是人的活动,灵性的历史课堂需要突显人性,体现知、情、意、行。灵性课堂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知识、有情感、有意志、有行动的人。  一、知性:历史知识与现实的人  知性即有知识的人,通过历史史实的学习让人有知识。课程规定了学生所要学的内容,课程所选择的要掌握的知识是必要的手段也是学习的基础,让现实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強调,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让“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焕发活力?本文以教学《绿色蝈蝈》为例,从“情景探究、发现式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不完全探究”五个方面阐述“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情境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意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初中教师面对的正是一群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词语的关键期,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能力,为学生有效学习语文乃至学习其他学科夯实基础。  一、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汉字,是中国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结。小学生所要认识的3500个常用汉字,是进行正常阅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让学生写出真实而有新意的作文呢?本文就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反弹琵琶,创新主题  相信不少语文教师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看到学生胸有成竹地回答“懂了”,心中满怀欢喜;然而,等到学生将作文交上来的时候,认真一看,却大跌眼镜——不少学生的作文
期刊
总结是机关使用较多的一种应用文种。秘书人员在撰写总结时如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写出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对指导今后的工作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有些单位的总结
新时代,中小学校园法治教育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教师风尚,让校园法治教育回归科学理性、回归人本。本文选取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崇神活动对中小学校园法治教育的影响。  民间神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发展过程中,神文化在凝聚宗族力量、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近些年,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民间崇神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