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各个行业普遍患上一种“感动自恋症”,忽视服务对象的真实感受,而沉浸在自我感动之中。医生为自己的辛劳感动着,埋怨病人的不可理喻;政府工作人员为自己的付出感动着,责问公众的素质低下;教师为自己的奉献感动着,伤感学生一代不如一代……孔子说过:“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被自己感动,而又“不知人”,无疑是在为自己与服务对象之间架设起隔离带,“埋怨、责问、伤感”在不断地催化膨胀相互之间的对立情绪,形成一群“孤傲悲壮”的人,迷恋于自我感动之中不可自拨。
张文质老师说过:“辛辛苦苦地做罪人,起早摸黑地干坏事,这个很可怕……所以这种价值的反思很重要。”而作为“罪人、干坏事”的教师,却一直沉浸在“感动”之中。“感动”就是让失落、伤感不断地膨胀强化自我意识,把埋怨、责备踢给学生,把自己塑造成“悲壮的英雄”,而流放学生的无奈与挣扎。教育其实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教育就是四感:感触、感悟、感动、感化。可是“四感”的对象不仅是教师自身,更是学生。教师单方向的感动,对教育是百无一用,相反它会阻碍教育的良性发展,因为这种感动是一种自我蒙蔽。教育一旦不能感动学生,那就会走向变相扼杀学生。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服务群体,但不是保姆。教师有着强烈的包揽欲望,希望除了学习之外,能做一个合格的“保姆”,面对“保姆”式的教师,学生心中不会有多少敬意,因为他(她)只是一个拿工资的人,做了“保姆”应该做的事。而“保姆们”却沉浸在感动之中,又伤感着学生的“无情无义”,这是咎由自取。学生敬爱的是教师的学问、品行,而不是“保姆精神”。曾经的教育家们,鲁迅、陶行知等等,谁做过“保姆式的教师”!却深深地感动着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该做教师自己份内的事,学生的事由学生自己解决,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并不是一种时间管制上的散漫,而是一种心灵的自由。学生在校园内不可能事事自作主张,但应该有事事亲为的自由。教育虽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强制学生做不得不做的事,还应该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需要给学生做一些合理而又热忱的事。可是教师做起了“保姆”,那么学生自然就是享受者,还会对教师存在多少敬意。令学生感动的,并不是老师帮他(她)做了什么事,而是引导他(她)成长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教育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教育就是付出,这使得教师成为“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一群人。“成灰”想得到什么回报?“泪始干”想让谁感动?可以想像蜡烛在燃烧时的那种悲壮感,可它真正感动周围的人了吗?或许它并不是点亮,而是一种眩目的刺激。谁愿意别人为自己悲壮的付出,那会有一种令人伤感的抵触,一厢情愿的付出,无疑是一种敬业“单相思”,把自己想像成多么的爱他,可是对方无动于衷。教师陷入“单相思”情节之中不可自拨,不断地感动自己,也在不断地伤害学生。人陷入“单相思”时,总把自己想像成对方无法拒绝并为之深深感动的付出者,可是往往忽视情感的共鸣需要一种共同平等的意识,而不是一方为另一方做了什么?更何况有时对方并不需要为之做什么?可能越做越讨厌,因为内心中并没有接受他的状态。学生如果不认同教师,不管为之做了什么?得到的回应那就是冷漠。
教师习惯用这样的话语:“我也是学生时代过来的,我会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其实教师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学生在想什么?也无法理解,因为教师就是教师,不再是学生。人习惯忘记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同时在不断地为自己岁月沧桑披上一层又一层所谓的“稳重”的蓑衣。时代地变化,人也在进化,此一代人不是那一代人,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理解彼此的不理解”,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这一代学生,即使无法理解,那也需要让理解禅位,而选择去宽容。可是事实并不这样,教师会以自己“诲人不倦”的胸怀去苦口婆心地说教,一心想把学生拉回自己曾经岁月的思想阵营之中,而不去思考这种可能性的发生是否合理。
一句歌词唱出了教师的伤感:“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学生不会愿意被教师拉回到那个不属于他的阵营之中,如果教师抱有这样的期待,不管做了什么,都不会被感动,只有教师孤独地感动,因为那只是无效的热情和低效的付出。承认时代差异,接受岁月变化,接纳思想进化,以一个时代教师的形象,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从心灵中感动学生。
教师要切记,不是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面前,不要去做一个具有“三寸不烂舌”的“恶妇”。每个时代都有本时代的主题思想,教师的责任不是去改变主题的性质,而是在顺应时代变化的同时做一个能把握方向的掌舵人。掌着舵就不要去想着自己再去划桨,划桨自然有人干,掌好你的舵,自然有人为你喝彩,放下舵而去帮助他人划桨,那就是一种“犯罪”,别以为这是一种自我感动的素材,这是一种“颠三倒四”的行为,人贵在“恪尽职守”。
莫再沉浸在“自我感动”之中,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折磨。这种“自我感动”是一种付出的短路,“电流”不能到达应该到达的地方,却在焚烧自己,难道不想为之改变吗?不要再做一个“自我感动”的老师,要做一个能让学生感动的老师,或许你只要能适当放手,适度“懒”一下,那原初的“自我感动”就会在学生心中“感动”!因为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
张文质老师说过:“辛辛苦苦地做罪人,起早摸黑地干坏事,这个很可怕……所以这种价值的反思很重要。”而作为“罪人、干坏事”的教师,却一直沉浸在“感动”之中。“感动”就是让失落、伤感不断地膨胀强化自我意识,把埋怨、责备踢给学生,把自己塑造成“悲壮的英雄”,而流放学生的无奈与挣扎。教育其实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教育就是四感:感触、感悟、感动、感化。可是“四感”的对象不仅是教师自身,更是学生。教师单方向的感动,对教育是百无一用,相反它会阻碍教育的良性发展,因为这种感动是一种自我蒙蔽。教育一旦不能感动学生,那就会走向变相扼杀学生。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服务群体,但不是保姆。教师有着强烈的包揽欲望,希望除了学习之外,能做一个合格的“保姆”,面对“保姆”式的教师,学生心中不会有多少敬意,因为他(她)只是一个拿工资的人,做了“保姆”应该做的事。而“保姆们”却沉浸在感动之中,又伤感着学生的“无情无义”,这是咎由自取。学生敬爱的是教师的学问、品行,而不是“保姆精神”。曾经的教育家们,鲁迅、陶行知等等,谁做过“保姆式的教师”!却深深地感动着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该做教师自己份内的事,学生的事由学生自己解决,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并不是一种时间管制上的散漫,而是一种心灵的自由。学生在校园内不可能事事自作主张,但应该有事事亲为的自由。教育虽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强制学生做不得不做的事,还应该引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需要给学生做一些合理而又热忱的事。可是教师做起了“保姆”,那么学生自然就是享受者,还会对教师存在多少敬意。令学生感动的,并不是老师帮他(她)做了什么事,而是引导他(她)成长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教育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教育就是付出,这使得教师成为“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一群人。“成灰”想得到什么回报?“泪始干”想让谁感动?可以想像蜡烛在燃烧时的那种悲壮感,可它真正感动周围的人了吗?或许它并不是点亮,而是一种眩目的刺激。谁愿意别人为自己悲壮的付出,那会有一种令人伤感的抵触,一厢情愿的付出,无疑是一种敬业“单相思”,把自己想像成多么的爱他,可是对方无动于衷。教师陷入“单相思”情节之中不可自拨,不断地感动自己,也在不断地伤害学生。人陷入“单相思”时,总把自己想像成对方无法拒绝并为之深深感动的付出者,可是往往忽视情感的共鸣需要一种共同平等的意识,而不是一方为另一方做了什么?更何况有时对方并不需要为之做什么?可能越做越讨厌,因为内心中并没有接受他的状态。学生如果不认同教师,不管为之做了什么?得到的回应那就是冷漠。
教师习惯用这样的话语:“我也是学生时代过来的,我会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其实教师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学生在想什么?也无法理解,因为教师就是教师,不再是学生。人习惯忘记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同时在不断地为自己岁月沧桑披上一层又一层所谓的“稳重”的蓑衣。时代地变化,人也在进化,此一代人不是那一代人,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理解彼此的不理解”,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这一代学生,即使无法理解,那也需要让理解禅位,而选择去宽容。可是事实并不这样,教师会以自己“诲人不倦”的胸怀去苦口婆心地说教,一心想把学生拉回自己曾经岁月的思想阵营之中,而不去思考这种可能性的发生是否合理。
一句歌词唱出了教师的伤感:“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学生不会愿意被教师拉回到那个不属于他的阵营之中,如果教师抱有这样的期待,不管做了什么,都不会被感动,只有教师孤独地感动,因为那只是无效的热情和低效的付出。承认时代差异,接受岁月变化,接纳思想进化,以一个时代教师的形象,站在学生立场上思考问题,才能从心灵中感动学生。
教师要切记,不是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面前,不要去做一个具有“三寸不烂舌”的“恶妇”。每个时代都有本时代的主题思想,教师的责任不是去改变主题的性质,而是在顺应时代变化的同时做一个能把握方向的掌舵人。掌着舵就不要去想着自己再去划桨,划桨自然有人干,掌好你的舵,自然有人为你喝彩,放下舵而去帮助他人划桨,那就是一种“犯罪”,别以为这是一种自我感动的素材,这是一种“颠三倒四”的行为,人贵在“恪尽职守”。
莫再沉浸在“自我感动”之中,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折磨。这种“自我感动”是一种付出的短路,“电流”不能到达应该到达的地方,却在焚烧自己,难道不想为之改变吗?不要再做一个“自我感动”的老师,要做一个能让学生感动的老师,或许你只要能适当放手,适度“懒”一下,那原初的“自我感动”就会在学生心中“感动”!因为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