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缺位,越位所导致的悲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万万的《万箭穿心》描述了一个家庭的悲剧,主人公李宝莉自搬家后遭遇到的一连串噩运:丈夫出轨并自杀、儿子与自己反目成仇并赶自己出家门,这不幸的一切似乎都是由于新房子的风水不好,仿佛都是早已注定的。笔者认为李宝莉的悲剧是由自己性格的缺陷,并且缺乏自我审视、反省的意识而造成的。
  关键词:《万箭穿心》;错位;缺位;越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01
  “李宝莉的父亲说,这叫万箭穿心。李宝莉不明白,说怎么个说法?李宝莉的父亲说,你看,你这里是个死角,条条马路都跑到你门口的转盘打转。哪条路都像箭一样,直朝你住的楼房射。这就叫万箭穿心,风水上这是顶不好的。”
  女主人公李宝莉的父亲的话仿佛成了一种预言:自从李宝莉搬进新房后,她和丈夫马学武的婚姻日渐不顺,面临着离婚的危机,后来马学武还有了外遇,当李宝莉跟踪丈夫和情人外遇的时候她选择了报警,导致马学武跳水自杀身亡;儿子小宝日渐长大,李宝莉为了供小宝上学,早起晚归地去做苦力工作甚至去卖血,于是小宝的教育抚养工作由她的公公婆婆一手包揽;可当小宝出人头地买了豪宅之后,他却将李宝莉赶出家门。
  这篇小说的开头已经揭示了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读者旁观着李宝莉一步步地与她的厄运抗争,最终落得个一无所有、孤苦伶仃。可是这个悲剧是如何导致的呢?表面上似乎是由李宝莉个人命运或者是“万箭穿心”的风水格局所造成的。但是笔者认为这一切的悲剧与人物之间的错位、缺位、越位有关系,而不仅是房子的位置。当位置发生改变时,缺乏反省意识的李宝莉没有试图将位置改变或扭转正来,任由自己卷入错位、缺位、越位所导致的悲剧漩涡中而不自知。
  关于李宝莉和马学武的爱情悲剧,有人认为是文化碰撞导致的,一个是小学毕业就卖菜的小市民,一个是眼界开阔的大专生,的确会令两个人在沟通上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嫌隙,再加上李宝莉性格的泼辣,两个人的争吵多了,自然容易渐行渐远。不过值得思考的是,马学武在搬进新房前可是一个“百依百顺”的丈夫,“结婚以后马学武在李宝莉面前低三下四,家里诸事都由李宝莉占上风。有一回万小景笑马学武,说你们屋里宝莉一手遮天,你要有道理去哪里讲呀?马学武说,我们屋里不需要道理。宝莉就是道理。有理听她的,无理也听她的。”说明即使他知道李宝莉的性格缺陷,却还是会用爱包容她的,那为什么在搬家后却又忍不了了呢?确切地来说,他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时间点是在他升职当了厂主任后。在他当上厂主任之前,“脸上常常挂着彩去上班。这就是李宝莉的绝活。拼力气打架她不如马学武,但她会掐人,而且只掐脸上。掐得马学武没面子——人人都知道脸上的指甲印是老婆的。为了少受伤,马学武就会学乖,能让就赶紧让,多一句狠话都是不敢说的。”当了厂主任之后,“马学武早已不在灰蓬蓬的车间干活”“开口闭口要去接待局里的领导。”在厂里位置的上升让马学武渴望在家中也能处于领导地位,于是他开始会和李宝莉顶嘴。但是对于李宝莉来说,她缺乏自省意识,她虽然知道不能再让丈夫脸上挂彩,却没有理解丈夫对家中位置的要求,他的顶嘴让“居家过日子一直打胜仗的李宝莉如何承受得住”,于是李宝莉还是我行我素,继续她的泼辣作风。就这样,原本处于下位的马学武急切地夺取家中的上位,而李宝莉却没有将家中的上位让出来,在一个家庭中,哪有同时处于上位的夫妻呢?所以就产生了错位,出轨是平衡被打破得一种体现,是在所难免的,马学武出轨也没有找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而只是一个柔顺的“下位者”而已,可见文化碰撞虽然是导致他们的婚姻悲剧的原因之一,却不是主要原因。
  儿子小宝仇视李宝莉并最终将她赶出家门的悲剧可以归因于缺位和越位。首先父亲的死亡本来就直接地导致小宝的成长道路的父爱缺失,这种父爱缺失容易让孩子产生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沉默寡言、过分内向、感情冷漠、急躁冲动、自私自利等,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小宝的性格为何会变得如此冷漠无情了。其次,父亲的死亡本来就给内心敏感的小宝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时候,小宝还听信了母亲害死父亲的说法,仇恨的种子被埋下。不幸的是李宝莉为了撑起家庭重担,现实要求她早出晚归地去干活,难以和小寶长时间地共处,更别提解开他对于父亲的死的心结了,这是另一种缺位,致使仇恨的种子日渐发芽成长。最后,李宝莉的缺位引来公公婆婆的越位,他们在小宝面前扮演了双亲的角色,成为了小宝至亲的人,马学武的父母都是退休中学教师,知识分子的清高使他们看不起没文化的李宝莉,当马学武自杀后,痛苦的两老自然将儿子的死怪到儿媳的头上:“成天吵来吵去,是头猪也得去跳江,莫说是个人了”,并教唆小宝疏远母亲,在小宝心中爷爷奶奶已经越位到第一顺位了,便深受他们的影响,最终跟母亲反目。
  李宝莉这个女人虽然没文化、泼辣,但却“刀子嘴菩萨心,说话有点二百五,在街坊很是有名。知道她为人的,个个夸她”。她是一个闪着人性光芒的小人物,她孝顺、做事麻利、热爱劳动,一个弱女子撑起一个家,其实她不该落得如此下场。看着李宝莉一步步地深陷悲剧当中,我不禁叹息:最终的结局是有迹可循的,甚至她的好友万小景也不断地提醒她,她其实一直都是有机会扭转改变一切的,只可惜她“当局者迷”,缺乏审视自我的意识,最终卷入漩涡中无法自拔,失去了所有。所以笔者认为这篇小说给予读者最大的启示是人要时刻审视自己的位置、和他人的位置关系,一旦位置发生改变则需作出调整以免遭受错位、缺位、越位等造成的不良后果。
其他文献
摘 要:虽然“汤饼”本指水煮面食,与“茶”有异,但黄庭坚依然根据二者兼具“汤”和“饼”的特点,在《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一诗中给“汤饼”一词拓展了一个新的意义,即以“汤饼”指代茶。这一意象指代的变迁体现了黄庭坚诗中独具的心裁,为“以汤饼指代茶”的写作方式开创了先河。  关键词:黄庭坚诗;汤饼;茶;面  作者简介:程楚峣(1993-),女,汉族,四川自贡人,文学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几百来页的《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平生得意之作,与其说这是一部开标立范的经典传记,不如说这是一封迟到已久的情书,是千年以后的另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向千年以前的那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高声问候。  林语堂写苏东坡,诚如他自己所言,“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
[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引言:  布莱士.帕斯卡尔 ( Blaise Pascal )是一位法国数学家同时也是17世纪的一位伟大的辩护家。在他的著作《思想录》中,他写到:“所有人类的不幸都来源与一件事情,那即是不懂得如何安静地呆在房间里。”(Blaise Pascal, 1991),帕斯卡尔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人类不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一.蒲宁生平及诗歌作品综述  伊凡·亚力克塞维奇·蒲宁,俄国著名作家,一生笔耕不辍,尤以小说见长。在1933年凭《米佳的爱情》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俄罗斯作家。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蒲宁就已凭诗歌在文坛崭露头角——1903年(一说1901年)出版的诗集《落叶》获莫斯科学院的
慢一点,掌灯,捧卷,冥想,寻得山中灵性。  “山中若有眠,枕的是月。夜中若渴,饮的是银瓶泻浆。”在寂静的山中枕月而眠,陶醉在隐居山林的慢里,生命的灵性逐渐孕育形成。  放慢生活的节奏,忠于自己的初心。《瓦尔登湖》生动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两年里自给自足的生活。独居、垂钓、耕种和思考,梭罗就这样享受着慢生活,独钓一湖日月星辰。  《瓦尔登湖》被认为是第一本诗意盎然的生态文本。在那里,他能够拥抱每一天
摘 要:梁承光的《淡集斋诗钞》中部分的诗作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对《淡集斋诗钞》所体现的诗学思想进行了总结,用诗歌例证诗集中所展现的民胞物与的爱国精神,并以梁承光的爱国精神为主线,分析家庭教育对个人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以此探求其对梁济家国情怀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梁承光遵奉的忠君爱国的儒家信仰对梁氏家族思想精神的承传。  关键词:梁承光;《淡集斋诗钞》;爱国;家庭
摘 要:电影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与其说罗启锐是一个优秀的香港导演,不如说他是一个擅长讲故事的人。在他的作品中充斥着浓郁的香港本土情怀,一种属于他电影故事里的独特味道。  关键词:香港电影;特征;本土情怀  作者简介:李乐,女,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文系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2  黄昏的余晖下少年棱角
摘 要:《酒虫》是《聊斋志异》中很短小的一篇作品,但作者蒲松龄却在这篇小说中寄托了很深的思想,作品不仅表达出蒲松龄对于饮酒的态度,更是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聊斋创作的痴迷与坚持,以及对于自我性情,人生选择和自我坚持的充分肯定。  关键词:《酒虫》;蒲松龄;人生选择  作者简介:许学宁,男,1979年12月生人,辽宁沈阳人,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对外合作学院综合办主任、讲师,毕业于辽宁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主攻
摘 要:《許三观卖血记》可以说是90年代余华对于回忆性质叙事的新探索,文本不拘于宏大历史叙事,而对个体视角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对底层的关怀中渗入了最真实的历史内涵。余华将历史叙述与小说人物的命运走向相互连接,个体叙事便带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关键词:个人视角;历史主题  作者简介:段婷(1996-),女,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人,学生,从事文史哲基地(汉语言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摘 要:2018年刘若英指导的《后来的我们》上映第五天,票房已将近10亿。从《前任3》到《后来的我们》青春片已在国产电影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类青春电影的叙事审美特征也非常值得探究。倒叙,插叙,非线性结构的叙事手法,场景对白的散文化表述,平实的长镜头和暖色调的调色都给观众营造了怀旧的氛围。  关键词:青春电影;叙事;审美特征  作者简介:张沁沁(1994.7-),女,汉,江苏连云港人,南京林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