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出口仿真饰品检验监管模式探索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出口仿真饰品生产现状入手,在对出口仿真饰品生产企业的诚信状况、自检自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对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点进行收集、识别、分析和控制。通过对仿真饰品原辅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工艺、高风险原材料检测、成品检测、外包产品检测等风险点的控制来确保仿真饰品质量安全,最终形成一套“事前假定合格放行、事中风险点管控、事后质量调查追溯”的检验监管新模式。
  关键词:仿真饰品 风险点 检验 监管 青岛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186-02
  仿真饰品是指除贵金属(金、银、铂)以外的各类金属或非金属为基材制作的饰品,H.S编码为7117,产品品种有项链、手链、耳环、戒指、包饰、胸花、胸针、发圈、脚圈、钮扣、丝巾扣、皮带扣、领带夹、发夹以及各类爪链等饰品{1}。近年来,随着绿色浪潮的兴起,欧美等国对仿真饰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对重金属有害元素铅、镉、镍等的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设置了环保门槛。仿真饰品主要原材料多为贱金属,且大多采用电镀工艺,加之仿真饰品原辅材料种类多、加工工艺复杂和企业管理水平差、检测能力差等问题,造成产品铅、镉、镍等重金属含量很容易超标。本课题从全国最大的仿真饰品产业聚集区青岛地区仿真饰品生产加工行业现状入手,发现该行业存在企业管理水平弱、自检自控能力不足、“法检”观念淡、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外协加工情况多、行业竞争无序化等现状,造成仿真饰品行业出口存在瓶颈。检验检疫部门如果能够将仿真饰品生产企业原辅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包括外包加工)、半成品和成品检验等全过程产业链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将企业内部管理与检验检疫机构实施的分类管理相结合,探索建立有针对性的仿真饰品检验监管新模式,对提升出口仿真饰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仿真饰品行业健康发展,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效能具有现实意义。
  一、基本情况
  近20年来,我国仿真饰品产业发展迅猛。据中国珠宝协会提供数据显示,全国饰品生产企业近6000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年产值近47亿美元,其中出口约占70%{2}。该类产品已远销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形成了以山东青岛、浙江义乌、广东东莞为中心的流行饰品特色产业集聚区。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青岛地区仿真饰品行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区域集聚明显。国内出口仿真饰品主要集中在山东青岛、浙江义乌和广东东莞。以青岛口岸为例,作为全国出口仿真饰品第一大主产区,2012年共出口仿真饰品92392批,42305.77吨,货值38671.55万美元,出口企业达400多家。二是韩资企业占主要成分。青岛地区78%出口仿真饰品生产企业为韩国独资,大多骨干企业为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基于降低劳动力和生产成本从韩国转移到青岛,至今在青已有10多年生产历史。出口仿真饰品生产加工技术多是沿袭韩国传统工艺。三是中小企业数量较多。生产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有大到近1000人年出口货值达3000~4000万美元的龙头企业,也有小至不足10人年出口货值仅为10万美元的作坊企业,出口货值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占近60%,其中出口货值100万美元以下企业占绝大多数。四是欧美为主要出口市场。生产企业中不乏AVON(雅芳)、H&M、FOREVER21等国际知名品牌的供货商,而且有多个企业为同一客户生产出口。知名品牌供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但过度的市场与客户的集中,也增加了出口市场风险。五是出口多品种小批量。仿真饰品因其装饰性、时尚化,品种多、用材杂,季节性强、交货期短,小批量、多空运,检验放行压力大,同时对内地与口岸检验检疫局的联动工作提出新要求。六是输入国家和地区集中。出口仿真饰品主要输出国为美国和欧盟,约占出口总量的80%以上。
  二、存在问题
  通过前期调研,出口仿真饰品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管理水平弱,自检自控需加强。以青岛地区为例,通过对194家出口仿真饰品生产企业调研发现,具有企业实验室的仅有1/3,有的对国外技术法规要求控制的有毒有害物质检不了。很多企业单纯依靠国外客户指定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不能及时掌握产品质量情况用于指导生产,抵抗市场风险和突破技术壁垒能力较弱。
  2.企业“法检”观念淡,主体责任意识需加强。出口仿真饰品纳入法定检验商品目录后,部分企业仍然习惯于单纯满足国外客户质量需求,而忽视了政策法规标准要求。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主体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建立与完善。
  3.外协加工情况多,源头管理需加强。调研发现,目前出口仿真饰品质量安全关键生产工序,如金属件、塑料件、电镀等外购与外协加工的比例占90%以上,绝大多数企业只是对各式各样部件的简单组装。仿真饰品质量安全风险主要来自生产用基材、涂层加工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但大多原辅材料供应商和电镀加工厂,对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知之甚少。
  4.行业竞争无序化,政府引导需加强。由于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准入门槛低,近年来,产区仿真饰品出口加工企业呈现出一拥而上、无序竞争的尴尬局面。这些加工作坊式的小企业以低价格、低利润抢占市场,不但造成极高的产品安全性风险,而且降低了整个仿真饰品行业的层次和水平,长此以往,势必搞垮整个行业。加强政府引导是规范行业的关键。
  三、风险收集与分析
  造成仿真饰品不合格的主要风险为有毒有害物质(主要为重金属)超标带来的风险。仿真饰品生产环节较多,容易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主要风险点有:设计研发、原辅材料采购、铸造、电镀、焊接、涂层、质检等。
  四、检验监管模式探索
  在对辖区内仿真饰品生产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分类管理、日常监管的反馈情况,选取出口量大、产品质量稳定,自检自控能力较强、信誉较好的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对其采用“事前假定合格放行、事中风险点管控、事后质量调查追溯”的基于产品风险控制的检验监管新模式。强化源头控制、突出重点过程,在监管上突出将检验监管关口前移,延伸监管链条,全方位监管的理念{3}。在服务上体现快验快放,缩减通关流程时限,实现贸易便利化,以适应出口仿真饰品批次多、批量小,品种多、用材杂、交货期短的特点。真正实现检验监管模式“三个转变”中的“对象从监管产品为主向监管企业与产品并重转变”、“方法从以检验检疫为主向检验检疫和监管并重转变”。从“被动应付型”转向“主动保障型”,切实提升监管能力,最终达到监管与服务并重,寓服务于监管的效果{4}。   1.假定合格放行。在基于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对试点企业报检货物不实施现场检验,即报即放,快速通关。
  (1)选取试点企业。对辖区内仿真饰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实验室检测能力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估,最终选取试点企业。
  (2)电子监管系统设置。对上述10家试点企业,在电子监管系统中设置监管模式时,根据产品风险等级(一般风险),企业分类评定类别(一类、二类、三类)设置监管模式,抽批率设置为1次/360天、1次/180天、1次/90天。在“快速核放”栏“是否人工干预”选项选择“否”。
  (3)假定合格放行。对试点企业的报检单据采取假定合格放行。对于一般单据,按照电子监管系统的要求,不经审单及查验,直接放行。对于对电子监管抽中批,仅审核单据符合性、一致性、齐全性,并对该企业该季度风险点控制情况进行核查。对于该批货物不实施现场检验。
  2.风险点管控。对试点企业,关口前移,延伸监管链条,每季度监管一次生产工艺流程中风险点。对生产重点环节(风险点):原辅材料采购、铸造、电镀、涂层、质控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重点监管以下内容:
  (1)企业针对生产工艺流程中风险点的制度建立、修订、完善情况。
  (2)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包括:一是企业原辅材料采购环节相关记录、采购原辅材料的检测报告、供应商的资质等;二是铸造、电镀、涂层的相关工作记录;三是质控环节相关记录、QC(质量控制)人员的资质、测量设备的保养、校准记录。
  (3)企业对生产工艺流程重点环节(风险点)的自检自控情况。企业应每季度对原辅材料采购、铸造、电镀、涂层、质控5个环节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监管人员每季度对企业自查报告进行核查。
  3.质量调查追溯。当试点企业出现出口产品国外通报、退运情况时,进行质量调查追溯,并将企业产品退运、通报情况以及每季度风险点监控结果纳入企业诚信管理。
  (1)出口产品国外通报。按照《国(境)外通报调查作业指导书》(ZYFXC002-2012)相关要求进行国外通报相关调查工作。同时对企业风险点控制情况进行排查,查找风险点控制的薄弱环节,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必要时,对企业加严监管,在电子监管系统中设置“人工干预”,实施现场验货,并降低企业诚信类别。
  (2)出口产品退运。按照《出口退运货物调查作业指导书》(ZYFXC001-2012)进行退运调查工作。对于退运原因为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的,对企业风险点控制情况进行排查,查找风险点控制的薄弱环节,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必要时,对企业严加监管,在电子监管系统中设置“人工干预”,实施现场验货,并降低企业诚信类别。
  五、监管新模式的应用成效
  在对辖区内249家仿真饰品生产企业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分类管理、日常监管的反馈情况,选取出口量大、产品质量稳定,自检自控能力较强、信誉较好的10家试点企业。10家试点企业为青岛三浦工艺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出口货值占出口总货值(辖区分类企业)的31.21%,出口批次占出口总批次的25.55%。对以上企业实施“事前假定合格放行、事中风险点管控、事后质量调查追溯”的基于产品风险控制的检验监管新模式。在2013年以后,上述10家企业无因质量原因导致的国外退运、通报及召回案例的发生,有效地保证了出口仿真饰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声誉。
  注释:
  {1}陈德文,金训伦.浅谈我国仿真饰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中国科技纵横,2010(10):196
  {2}钱栋,黄艺.义乌仿真饰品行业发展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0):102
  {3}段利平.江西出口企业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研究.2008
  {4}黄艺.义乌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创新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
  (作者单位: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山东青岛 266000)
  (责编:若佳)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成本管控不到位,绩效考评无标准等突出问题。文章结合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分析了我国高校教育成本管控和预算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核定成本,强化绩效,建立健全我国高校成本核算体系和资金绩效考评奖惩体系等措施,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我国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成本管控 绩效考评 成本核算体系 绩效考评体系  中图
期刊
摘 要:通过将北京与其他国际大都市就地铁票制票价相比较,得出北京的地铁票价处于较低的水平,票制也较为单一。北京市地铁应通过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避免出现其暴露出来的弊端,改革自身制度缺陷,创新票制多元化,初步与世界接轨,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各类问题。  关键词:票制票价 市场化 国际化 北京地铁  中图分类号:F01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076-03
期刊
会仙岩溶湿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具典型的岩溶湿地。在桂林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南转移的过程中,会仙岩溶湿地逐渐发展成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地带,并且以其独特的湿地生态功能和价值被誉为“桂林之肾”。但是,近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会仙岩溶湿地面积持续萎缩,生态功能逐渐降低,甚至已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深入开展对会仙岩溶湿地地类面积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的研究,可为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本文基于3S技术,利用ENVI采用目视解译和监督分类的方法,以198
摘 要: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最大化,民间资本的这一特性尤为突出。长期以来,恰恰是这一最为活跃的特性被人为地“捆绑”住了。“松绑”的最有效办法是深化改革,改善环境。环境的评判主要取决于软环境,包括创业氛围、创业精神、创业政策、创业服务等,本质是创业文化。环境优越了,就能孵化出生机勃勃的民营经济。环境也是生产力,起着“四两拨千斤”作用。  关键词:民间资本 发展环境 创业冲动 创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员,实施绩效工资是大势所趋。文章分析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背景、有利条件,结合高校及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 共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为例,对电力销售业务税收政策与会计政策差异进行剖析,探索企业税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完善涉税会计核算办法,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和涉税风险。  关键词:售电业务 税会差异 税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119-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法治化推进,作为财务集约化管理的组成部分,税务管理越来越
期刊
摘 要:内部审计质量越来越成为发挥其监督、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成为内部审计的生命线。审计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先进的科学方法。只有检查到位、服务到位,提高效率,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APDC工作法是一种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处理好规范与效率的有效方法。文章以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APDC工作法 内部审计质量 许昌卷烟厂  中图
期刊
摘 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一直处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农民只能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传统养老模式面临诸多挑战,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尚难以独立承担农村居民的养老重任。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事关和谐社会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养老所面临的困境,探讨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亟需解决的问题。多管齐下,充分发挥
期刊
摘 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农户信用互助中心是对已有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创新与发展,源于资金互助组织,又高于资金互助组织。通过对翠华村农户信用互助中心组建的调研,结合现有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预见性地提出了中心运作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最终得出调研启示及对策建议,要赋权于农户、培养农户信用意识、明确责任制度、发展集体经济、拓展农户信用互助中心职能,才能有效地
期刊
摘 要:文章选取山西省1993—2012年的金融结构与产业专业化、多样化数据,分别从金融总量结构、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以及金融融资结构,使用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专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现阶段的金融总量结构与金融市场结构与产业专业化负相关;金融机构结构、金融融资结构与产业专业化呈U型和倒U型,并且各指标都处于拐点的左侧。因此,需要对山西省金融结构进行优化,充分发挥金融对
期刊